袁紹按照之前與田豐等人商議的結果:


    帶領兩萬大軍在野外列陣,等著公孫軍的到來。


    其令顏良文醜各統兵五千,為左右兩翼。


    又讓麹義率領先登營在其中軍之前列陣,以強弩千張掩護麹義兵。


    自己則帶著此時還是校尉的高覽、張合,統領六千步卒在後列陣。


    當公孫瓚帶領大軍趕到袁紹軍陣前時,發現其居然在野外列陣。


    公孫瓚覺得自己被嚴重挑釁,其居然敢跟自己野戰。


    隻是等其看到袁紹中軍的那千餘強弩兵,不由想到了去年的界橋之戰。


    自己的白馬義從,皆是被那千餘強弩兵加上麹義率領先登死士,被殺得大敗,死傷殆盡。


    想到這,公孫瓚也猜到了恐怕那千餘強弩兵後,必然就是麹義率領的先登營了。


    其不敢再大意,連忙問計關靖。


    關靖見此,隻得道:“如今隻能下士對上士了,將軍可派精銳,攻打其兩翼,中軍則是讓普通步卒拖住其精銳。


    待兩翼被我軍精銳擊潰,再圍攻其中軍。”


    公孫瓚聽了關靖的話,立馬調兵遣將。


    其自帶萬餘步卒,拖住其中軍,精銳白馬義從則是分布兩翼,與其餘步卒一起進攻袁紹的兩翼大軍。


    當部署完後,公孫瓚也顧不上讓士卒休整,便急不可耐的向袁紹的軍陣衝去。


    公孫瓚的大軍如同一股洶湧的洪流,向著袁紹的軍陣奔騰而去。


    公孫瓚騎著白馬,手持長槍,統領著萬餘步卒,列著軍陣,衝向袁軍。


    兩翼的白馬義從則是如一陣旋風,殺向袁紹兩翼。


    袁紹的軍陣嚴陣以待,他們的弓箭手們紛紛射出箭矢,如同雨點般向公孫瓚的大軍襲來。


    公孫瓚的士卒們紛紛舉起盾牌,抵擋著箭矢的攻擊。


    然而,仍然有不少士卒中箭倒地,鮮血染紅了大地。


    公孫瓚的兵馬義從率先與袁紹的軍陣終於碰撞在一起,雙方的士卒們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他們揮舞著刀槍,互相砍殺,喊殺聲和慘叫聲交織在一起,讓人毛骨悚然。


    鮮血飛濺,染紅了雙方士卒的盔甲和兵器,整個戰場彌漫著濃烈的血腥氣息。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如入無人之境,在袁紹的軍陣中左衝右突,殺得袁紹的士卒們節節敗退。


    然而,袁紹的大軍也不甘示弱,顏良文醜皆帶領其精銳的私軍部曲,擋住了其衝鋒。


    公孫瓚的士卒雖多,但是其奔襲而來,兵馬本已疲憊。


    而袁紹雖然兵少,但其精銳盡出,又以逸待勞,早有準備,所以居然擋住了公孫瓚的大軍。


    兩軍激烈廝殺了半日,不分勝負。


    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雙方的士卒們都疲憊不堪,但他們依然咬緊牙關,堅持戰鬥。


    ……


    正午時分,突然不少人發現,公孫瓚後方的龍湊城方向居然火起。


    其濃煙滾滾,就是遠在十多裏外的戰場,居然也能看見。


    公孫瓚不由大急,難道是薑滔渡河來襲?


    隻是自己早已安排了斥候注意河麵,若薑滔渡河來襲,自己也能及時知曉,退兵防守。


    其怎麽可能就這樣悄無聲息的偷襲了龍湊呢?


    此時的龍湊可是囤積了自己大軍全部的兵糧啊,而且隻有公孫範帶領三千兵馬防守,


    若龍湊真被襲取,自己沒有了軍糧,那就真的敗了。


    公孫瓚連忙鳴金收兵,準備回援龍湊。


    隻是袁紹似乎也看到了後方的濃煙,立馬讓士卒高呼:“青州軍已經渡河殺到,不可跑了公孫瓚。”


    霎那間,袁軍將士,不管真假,皆高呼起來。


    公孫瓚的將士聽了,驚慌失措,跑得更快了。


    而袁軍則是士氣高漲,開始追擊公孫軍。


    兩軍本來就是纏鬥一起,公孫軍根本無法從容退走。


    公孫瓚本來隻是準備的撤軍,如今卻變成了敗退。


    其軍士也從退兵,變成了潰敗,


    其丟盔棄甲,根本不敢反抗在後追擊的袁軍,隻得四處潰散。


    那些被袁軍追上的士卒,不是被俘,就是被殺。


    公孫瓚見自己軍陣已亂,知道敗局已定。


    連忙讓其步卒統領留下斷後,自己則是帶著騎兵開始往龍湊撤離。


    公孫瓚帶領其精銳逃走,那些留下的步卒哪裏能抵抗得住袁軍的攻擊。


    不到半個時辰,公孫瓚的兩萬步卒,不是被殺就是被擒,也有不少潰逃四方者,已不成氣候。


    袁紹結束對公孫瓚步卒的追殺,收降俘虜後,便帶著大軍緩慢朝龍湊進發。


    而帶著數千騎兵逃回龍湊的公孫瓚,此時卻見龍湊完好無損,還在公孫範的手中。


    城門前還未燒完的無數草垛火堆,還冒著濃濃白煙。


    公孫範見公孫瓚回來,立馬向其稟告。


    原來自公孫瓚帶領大軍走後,今日正午時分,居然有數千袁軍從龍湊東麵襲來。


    所幸自己早有防備,城門緊閉。


    隻是那數千袁軍隻是在城門外將我等圍困,並未攻城。


    然後其又與千餘民壯一起,將早有準備的無數草垛堆放在我城門外點燃,似我城被燒毀狀。


    公孫範有心想要帶兵阻止,但又怕自己帶兵出擊,那數千袁軍會趁機攻入城中,隻得作罷。


    公孫瓚聽了公孫範的講述,哪裏還不知自己中了袁紹之計也。


    隻是現在自己大軍已失,這數千騎兵加上公孫範的三千步卒,根本不能反擊回去。


    長史關靖此時也知敗局已定,連忙勸道公孫瓚:“將軍還是速速帶軍退回渤海的好,否則袁紹帶大家追來,我軍必被其圍困龍湊城中。


    而我軍已無後援,怕終究會被袁紹所陷也。”


    公孫瓚聽了關靖的話,也知道了情況危急,雖有不甘,也十分氣憤。


    但也隻能帶著殘軍,以及足夠的糧草,開始乘船往渤海退去。


    當袁紹帶著大軍緩緩來到龍湊城時,此時的龍湊城已被公孫瓚連帶著運不走的糧草一起燒毀了。


    袁紹看著龍湊城濃煙滾滾,雖然可惜裏麵的糧草,但是也十分高興自己終於再次打敗了公孫瓚。


    袁紹不由對著身邊的田豐等人道:“我能打敗公孫瓚,多虧幾位先生之謀也。”


    原來袁紹之前在與公孫瓚對峙時,見公孫瓚在龍湊屯兵不走,便猜到了其在等公孫範的援助。


    本來兵馬就比公孫瓚少的袁紹,也不由著急調派援軍。


    隻是田豐等人商議後,認為此時隻有安平國的高幹還能帶五千兵馬來援。


    隻是這點兵馬,就算來到袁紹陣中,作用也不大,也沒有絕對的優勢能打敗公孫瓚。


    所有便讓傳信給高幹,讓其帶兵從安排乘船順絳水而下。


    然後到了渤海郡後隱藏蹤跡,躲在龍湊城東麵。


    若是公孫瓚真的帶領大軍攻打袁紹大營,其就襲取龍湊城。


    若不能襲取龍湊城,也得做出龍湊城被其燒毀之勢,以亂公孫瓚的軍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庶民崛起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土豆愛打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土豆愛打滾並收藏三國:庶民崛起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