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看著薑滔派人送來的一套女人戴孝衣服以及一封書信。


    信中寫到:“伯圭(公孫瓚的字)既為後將軍,統領北方三州。


    不思披堅執銳,以決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謹避刀槍,與婦人又何異哉?


    今遣送巾幗素衣至,如不出戰,可再拜而受之。


    倘恥心未泯,猶有男子胸襟,早與批回,以期赴敵。”


    果然,公孫瓚看罷來信,又看了看那套女人戴孝的衣服,勃然大怒。


    立馬告訴來使,自己要與薑恒遠在城外列陣決戰。


    身邊長史關婧急忙勸阻道:“將軍,莫中薑恒遠之計也。其軍眾,我軍萬不可力敵,當據城而守。”


    憤怒中的公孫瓚,哪裏聽得進關婧的勸阻。


    “其皆乃烏合之眾也,怎是我數萬精銳士卒的對手。”


    公孫瓚說完,便轉身就去召集將士去了。


    而薑滔得了信使的傳話,很是高興,這公孫瓚真是比不上司馬懿有忍耐之心啊。


    隨即,薑滔也開始調兵遣將,在城外六裏處列陣集結。


    午後,隨著雙方列陣完畢,薊縣城外匯聚了近八萬兵馬。


    其中公孫瓚帶兵三萬,自恃盛勇。


    而薑滔則是留下吳敦及其五千兵馬,以及那五千民壯守衛營寨,以及營中輜重糧草。


    其餘則是全部列陣城外。


    其中薑滔親自統領於禁、曹豹、呂由,以及李進,共一萬五千餘兵馬,列陣中軍;


    鄧愈、鮮於輔等人,統領一萬餘兵馬,列陣左翼;


    閻柔、鮮於銀等人,統領一萬五千餘兵馬,列陣右翼;


    這其實也是薑滔從軍這麽多年,第一次指揮如此大規模的正麵決戰,不由也有些緊張。


    還好身邊戲誌才、徐庶等人,皆騎馬跟隨在自己左右,替自己把控局勢。


    當兩方軍鼓一響,雙方數萬大軍皆開始往前衝鋒。


    當兩軍相距不遠時,公孫瓚的騎兵率先發動衝鋒,他們如旋風般衝向薑滔的陣營。


    薑滔的弓箭手迅速放箭,密集的箭雨如蝗蟲般飛向敵軍。


    很快,兩方中軍先行接觸,隨即兩方將士展開了激烈的搏殺。


    戰場上,兩方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士兵們的喊殺聲震耳欲聾。


    薑滔列陣中軍後麵,緊握著韁繩,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


    隨後,左右兩翼皆碰撞到了一塊,刀光劍影交錯,鮮血四濺,戰場上瞬間陷入一片混亂。


    鄧愈揮舞著大刀,左劈右砍,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下;


    閻柔則率領著右翼的軍隊,與敵軍展開了殊死搏鬥。


    雙方的士兵都殺紅了眼,戰場上喊殺聲、兵器碰撞聲、戰馬嘶鳴聲交織在一起。


    隨著戰鬥的進行,雙方的傷亡都在不斷增加。


    直至日落前,兩方兵馬廝殺了數個時辰後,薑滔的軍隊憑借著人數優勢,逐漸占據了上風。


    隻是此時,公孫瓚見勢不妙,親自率領其本部五千白馬義從,殺向左翼。


    企圖先擊潰左翼後,在轉攻中軍。


    然而,薑滔早已有所準備,他讓於禁率眾在中軍前陣阻擋敵軍。


    自己則是指揮著中軍和左翼的軍隊,對公孫瓚的部隊形成了包圍之勢。


    而且其一直將太史慈、趙雲的六千騎兵,留在身後,就是預防這種情況。


    隻見太史慈、趙雲帶領那六千騎兵,從戰場外圍,繞道衝向了公孫瓚那五千白馬義從的左側,殺入齊陣中。


    由於趙雲的突然殺入,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被攔腰截斷,亂了方陣。


    且此時薑滔的中軍與鄧愈的左翼,對公孫瓚也完成了包圍。


    公孫瓚見自己的白馬義從被打亂了陣型,而且自己已經陷入包圍之中,公孫瓚不得不下令撤退。


    隻是公孫瓚想要撤軍,薑滔哪裏會讓其如願。


    當即,軍鼓之聲再次響起,薑滔指揮大軍追殺著公孫瓚。


    一時公孫瓚的大軍被薑滔纏住,不得逃脫。


    公孫瓚見此,知敗局已定,隻得帶領身邊部曲,不管不顧,開始往後逃去。


    徐庶見此,立馬率先大喊:“公孫瓚已逃,我軍已勝,諸君隨我一起追擊公孫瓚。”


    說完,一直跟在薑滔身邊的徐庶,居然騎馬向公孫瓚追擊而去。


    周圍的士卒聽到徐庶的呼喊,又見徐庶已經前去追擊公孫瓚,皆士氣大作,開始全力追擊公孫瓚的軍隊。


    同時公孫瓚的將士見到公孫瓚逃離,也開始潰逃。


    很多公孫瓚的士卒,心中懼怕,不由丟盔棄甲,想要跑的快一點。


    然而當這些沒有武器的士卒,被薑滔的士卒追上之後,其根本就不再是薑滔之軍的對手。


    一時薑滔的軍隊在後掩殺,凡是被追上的公孫軍,非死即降。


    而逃出戰場的公孫瓚,看著身邊的數千殘兵,知道薊縣已經不可守了。


    於是公孫瓚帶領著殘軍,根本沒有往薊縣城中而逃。


    而是直接掠過薊縣,一路南逃。


    因為城外的公孫瓚的軍隊太多了,薑滔隻得帶領大軍繼續圍殺這些公孫軍 的士卒,以將其逼降。


    也就根本沒有精力,派兵繼續追擊公孫瓚。


    唯有閻柔以及鮮於輔等人,似乎不甘心公孫瓚就這麽逃走,率著其騎兵,朝著公孫瓚逃跑的方向,追擊而去。


    薑滔在薊縣城外指揮圍剿以及收降公孫軍,又讓鄧愈帶人趁機攻占了身後的薊縣。


    如此,一直到天黑,薑滔才鳴金收兵,押解著戰俘,入了薊縣。


    而前去追擊公孫瓚的閻柔以及鮮於輔等人,此時也皆是失望而回。


    其一路追擊,卻隻是殺了以及收降了一些跑到慢的公孫軍,根本沒能追上公孫瓚。


    這其實也是在薑滔意料之中的事。


    誰都知道,公孫瓚為了打造其白馬義從,可是都是為其配置的良馬。


    而公孫瓚自己的戰馬,更是千裏良駒。


    哪裏是閻柔這些人能夠追上的。


    由於城內軍營有限,薑滔隻得令其先帶軍去往城外的軍營休整,明日再來商討下一步計劃。


    ……


    次日一早,薑滔召集眾將,以及閻柔、鮮於輔、齊周、鮮於銀等人,聽取了昨日的戰報:


    “此戰,我軍損失一萬六千餘人,斬殺公孫瓚大軍近一萬四千餘人,俘虜近萬人。


    繳獲戰馬四千餘匹,糧草二十萬餘石……”


    聽到損失這麽大,薑滔知道,其中很多都是閻柔等人的部曲,因為其編製混亂,在戰場上損失嚴重。


    如今自己大勝公孫瓚,怕是其會像曆史上一樣,逃回易縣。


    那如何麵對即將要來的袁紹大軍,就是自己現在就要開始考慮的問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庶民崛起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土豆愛打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土豆愛打滾並收藏三國:庶民崛起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