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時間到了1962年1月22日。


    所有人回村裏過年。


    這次過年準備了很多東西,而且林天成他們,也一起出村,來到公社買東西,所以租了村裏的一輛牛車,一起拉回村。


    老太太汪秋花這個時候也不得不回村,回來後,第一個要做的事,當然是看看老林家的人啦!


    不過,沒一個人跪。


    老太太年齡擺在那兒,不可能跪。


    林小石一家更不用說了,差點把自己一家給弄死,還跪什麽?


    就連老太太的老伴兒,林小石一家都沒去跪。


    汪秋花沒有多說什麽,這都是命兒。


    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都知道林小石一家已搬到公社生活。


    不,更多的是猜。


    因為他們一家回來一趟很容易,要是換成去縣城就另一說,距離擺在那兒。


    而且,大家都眼紅林小石一家,並且還有與林小石一家要好的那些人。


    今年冬天因為之前那場火,把很多麥子燒了,大家分到的糧很少,可以說,在這三年幹旱裏,這個冬天過的最艱難的一個年了吧!


    向林小石開口借糧的,沒有幾個。


    真能開口的,葉書慧主動去幫了,並且還送了很多肉。


    其他的沒好意思,或,更多的是沒那個資格前來借糧。


    但是像林成亮,林成天這些人就不同。


    也不是說他們在村裏人緣好,而是之前大家沒有像老林家一樣對待他們。


    所以,開口借糧也就順理成章,並且還都能借得到。


    二十五號這天,老太太一個人回一趟老林家被燒掉的房子那兒。


    回來後,開口對林小石說道:


    “小石頭,我知道老林家之前對你們一家不好,但,你終究是老林家的種。


    可能這樣說不好聽,但是,我想是不是可以回老林家那裏,重新把房子蓋起來。


    老是住在南宮老姐這裏,也不是辦法,終究是人家的地方,村裏也不可能讓咱們長久住下去....”


    早在搬到南宮婆婆這裏的時候,村裏就已經表態過了,這裏頂多是借給你住,但房子和地方都不可能給你。


    林小石聽到老太太這麽說,想想也是,可是,老林家那裏,被燒死了不少人,還都是慘死。


    再加上林小石心裏介意那地方,所以不想在原址上建房。


    邊上的葉書慧想說什麽,但又不好開口。


    一個是自己婆婆,一個是自己兒子,並且之前因為老林家的事,差點死掉。


    再加上,如今林小石可是當家人,婦道還是要守的,這就是葉書慧。


    至於汪秋花,她可以說是太後一般的存在,有這個資格。


    看到葉書慧這表情,林小石笑著開口道:


    “娘,沒事兒的,咱一家人,您有什麽,就說什麽,咱們隻是在商量,說錯了也沒什麽的啊!”


    “我,其實我想說的是,咱們住公社挺好的,偶爾回村一趟,也住不長。


    要是村裏不對南宮婆婆的院子處理,長住下去,還是可以的。”


    葉書慧這是不想花錢建房子,心疼自己的兒子這麽累,還這麽危險。


    汪秋花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媳,心領神會的點點頭,心裏也開始猶豫自己提的事,會不會對林小石造成什麽負擔。


    如今家裏是有錢,起個大的院子也有這個實力。


    但,以後的日子還要不要過了?


    “那,算了吧石頭,就當奶奶沒說過,咱一家好好過日子就行,你的安全最重要。”


    聽到兩人這麽說,林小石知道她們心裏在想什麽。


    不過,這個時候的林小石開口,問邊上默不吭聲的姐姐林小琴:


    “姐,你也是家裏的一份子,你也可以說說你的意見,小小也可以哦!”


    在這種事情上,小小很乖,不會亂說話,隻會安靜的聽大家說。


    林小琴說實話,還是很有個人主見的,就是當下社會如此,讓她很沒有存在感罷了。


    “我,我也可以說嗎?”


    說完之後,看向葉書慧和汪秋花兩人,對於林小石,林小琴很信任,這個時候就要得到,葉書慧和汪秋花兩人的同意。


    “說吧!沒那麽多規矩。”


    汪秋花微笑著說道,之後葉書慧也點點頭,並鼓勵自己的大女兒說道:


    “對,你弟弟是當家人沒錯,但家裏很多事,咱們也可以參與其中。


    畢竟小石頭還小,生活經曆擺在那兒呢!


    很多事他一個人也想不全,他這是在征求咱們的意見呢!”


    聽到兩人這樣說,林小琴諾諾的開始說出自己的意見:


    “奶奶,娘,石頭,我是這樣想的。


    那邊是被火燒掉的。


    而,而且叔嬸他們,也死在那兒。


    所以,我不建議在那重建,因為,我,怕!”


    說到這,大家都知道原因所在,就是忌諱那死的人太多了嘛!


    汪秋花何嚐不是?隻是她沒辦法,就是不想斷了老林家的根。


    哪怕是老林家沒有了男人,但有房子在,根就還在!


    林小琴在這個時候,還會這樣稱呼老林家的人,那不過是對死人的一種尊敬罷了,叫一叫又有什麽?


    說完之後,林小琴掉下眼淚,葉書慧靠前摟她安慰著,小小也擠到兩人中間。


    這是想起之前的事兒了才會這樣!


    不過,林小琴再次說道:


    “奶奶,娘,石頭,我們可以向村裏提出申請,原來那個地方不要,換到另一個地方去,得新建一座院子嗎?


    至少,我們還在村裏,不是嗎?”


    所有人,在聽到林小琴這話的時候,眼睛一亮。


    而林小石也一下想到這個問題,林家村是個大村子。


    以前鬥地主的時候,被燒掉的房子,還是很多的,也沒聽說有幾個被燒死人的廢區不是?


    隻要找到另一個廢區,在那重建不就得了?


    “姐,你這想法太好了,我覺得可以。


    奶奶,娘,你們怎麽說?


    要是可以的話,咱們就一起去找村長,讓他給我重新劃出一塊地出來。


    我們原來的那塊地基就以一換一,這樣村長爺也不為難。


    不管是公社還是縣裏,都不會說什麽。”


    汪秋花聽到之後,點點頭,笑著說道:


    “好,就按小琴說的,我們一起去吧!


    書慧,你沒意見吧?”


    “娘,我沒意見,走,我們一起去村部,找村長他們吧!”


    可以說,這是第一次,全家,所有人一起坐下來,好好商量一件大事的時候。


    這,算是家庭會議了吧?


    以前可沒有過這種情況。


    一家五口,一起邁著小碎步,悠閑的來到村部找到林成仁說事。


    當然,在外麵,當家人的名頭不能忘。


    所有事都得林小石自己和村長談。


    “....村長爺,您看,我們能這樣做嗎?


    過來的時候,我看那邊的廢區挺好的,再說那邊也離我們家的自留地近,您看怎麽樣?”


    “這個沒問題,不過你們得等我們審批通過之後才可以動工。”


    唐宏方他們也在這裏,一起聽著林小石與林成仁說這事,就答應下來。


    村裏的事,都是林成仁做主,他們雖說是監督人員,但不是特大的事,他們不會插手。


    唯一的是,現在開辦了農大寨,開始上夜校了,並且還要經常組織學習各種東西,語錄,這是少不了的!


    關於院子地基的事,本來就很好辦,隻要村裏通過,公社和縣裏都能通過。


    所以,在這件事上,唐宏方有權答應下來,而且,之前在公社的事,唐宏方可是占了很大的好處呢!


    這個時候適當的回饋林小石完全沒問題。


    當即,林成仁就給林小石開了一份證明,村裏蓋了一個蕃薯章之後,就可以拿到公社和縣裏蓋。


    現在蓋房是來不及了,馬上就要過年,再怎麽急,也得等年後過完十五才可以動工。


    所以在這個時候,林小石要去聯係人手。


    水泥和磚這些,一樣要村裏審批,這東西也要審核過後才可以買。


    如今這幾年沒幾個人能蓋得起房,所以審批很容易,並且很快。


    就如村裏後山盆地那處院子一樣,幾天時間就審批好了。


    人手直接讓林海國去操辦,他們之前也是叫村裏人來蓋的。


    林小石對自己的新家很重視,畢竟這是在這個年代,第一棟房子,所以畫了幾天的圖紙。


    最後拿到林海國那裏時,林海國睜大眼看著林小石說道:


    “石頭,你這樣蓋,成本會很高,再說了,這種房子,村裏人也不會啊!”


    是什麽房子村裏人還不會了?


    當然是框架結構的房子了。


    但林小石沒吃過牛肉,還沒看過牛嗎?


    再說了,這又不是起高樓,隻要各處的支撐梁粗一點兒就沒事,所以林海國才會說成本高。


    在繪製圖的時候,寫的很詳細,要是他們不懂,還好自己上一世中,也有看過類似的小視頻,簡單的還是會的。


    就如紮鋼筋這個環節,還有模板等,一共也才幾個關鍵因素。


    這裏是北方,除了是磚瓦房外,牆的厚度也要很厚才行。


    所以,林小石在裏層是磚外,外層還弄了一層土坯外牆。


    雖然全村人到時候都會看到自家起的是什麽房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61:重生那年我才八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遠在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遠在哪並收藏1961:重生那年我才八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