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州的冬季寒冷而多雪。


    陰了一個上午,天空再次起了綿綿細雪。


    酒宴上,眾人因這雪興致更濃起來。


    “從糜妃娘娘處得到殿下的信後,國丈耗費了好些時日聯絡我等,這卻耽擱了行程,否則能親臨燕州參與清繳袁家,抵禦北狄,也是人生一件幸事啊。”


    “哈哈哈,若是能追隨殿下,還怕今後沒有這樣的機會?西涼一年比一年猖獗,北狄這次不過傷了些皮毛,威脅未除。”


    “隻恨未生在燕州,否則不會現在從有此良機。”


    “……”


    酒勁讓士子們活躍起來,言語多了起來。


    趙煦和劉福對視一眼,細細觀察這些士子。


    糜莊辛苦送這些人來,他自然感激。


    但和他劉福在選官這件事上的態度是一致的,那就是寧缺毋濫。


    這場酒宴過後,他們就得和燕州其他士子一樣參與官考了。


    能者留,廢者去。


    一場酒宴持續一個時辰,散席後,趙煦讓劉福給士子們安排住處,等候官考。


    單把糜莊和糜溫留在府中。


    這時,鳳兒和鸞兒過來給糜莊請安。


    畢竟兩人自幼被糜莊收留。


    “好,好,殿下孤身一人在燕州,你們要好好照料他。”中院廂房前,糜莊微微笑著。


    糜溫趁勢笑道:“有我在,以後殿下就不孤單了,我也能照料殿下。”


    “哼,我走後,你能照顧好你自己就行了,若是你在燕州敢不聽殿下號令,我和你父親你把你給押會京師。”糜莊瞪了眼糜溫。


    糜溫聞言,縮了縮脖子,不敢說話。


    在家中,祖父對他們父子一向嚴厲。


    “國丈要回去?”趙煦聽到糜莊話裏的意思。


    糜莊點了點頭,麵帶笑容,“此番給殿下送來這些士子是幫殿下,但我留下就是害殿下了。”


    “哦?此話何解?”趙煦大概猜到了些。


    糜莊道:“殿下麾下之人俱都隨殿下經曆腥風血雨方如今執掌大權,我來了,隻會喧賓奪主,其二,此次前來的士子我雖仔細考量,挑選彼此有間隙者,但我在,他們便會更願意與我親近,如此令燕州官場難免陷入朋黨之爭。”


    緩了會兒,他繼續道:“隻有我走了,他們方能真正被殿下所用。”


    趙煦輕輕一歎,趙煦記憶裏對糜莊的記憶真是一點沒錯。


    正因這些記憶的存在,他才會求助於糜莊,如今看來是對了。


    正如糜莊所說,他一個國丈,地位尊崇,留在燕州自是不好在劉福之下。


    但讓糜莊統領燕州百官,燕州的官員定然心中不滿。


    其次就是糜莊說的結黨之事了。


    在古代,同門之間最易結成利益小團體。


    糜莊在,他帶來的這些士子進入官場,必然依附在他門下。


    糜莊顯然考慮到了這點。


    所以解決的辦法一個是自己走,不留在燕州。


    第二則是從門下挑選彼此看不慣的。


    這樣就能最大解決這個問題。


    “國丈真是深明大義,本王敬服。”趙煦說道。


    糜莊擺了擺手,“真正令人敬服的乃是殿下,我雖為國丈,又是殿下外祖父,但自問沒有這個本領拿下燕州。”


    “是呀,表哥現在的名聲在京師可響亮了,不知多少大家閨秀想成了表哥的王妃。”從來到燕州,糜溫的興頭一直很足。


    現在是私下裏,糜莊把外祖父這個稱呼說出來,他立刻就來了個表哥。


    不過說完,他小心看了眼自己的祖父,生怕他生氣。


    隻是令他意外的是,這次祖父沒生氣。


    聽到這兩聲血親之間稱呼,趙煦笑了起來。


    既然是私下裏,有時候也就沒必要一直嚴肅了。


    糜莊對糜溫道:“君君臣臣,此無法逾越,朝堂如此,在殿下麾下同樣如此,這次我不說你,不過今後在燕州,要時刻注意。”


    糜溫老老實實點了點頭,惹得鳳兒和鸞兒一陣輕笑。


    又閑談了些家事。


    糜莊的酒勁上了來了,要歇息。


    趙煦留糜溫趙煦糜莊,自己同鳳兒和鸞兒回了寢殿。


    不多時。


    劉福安排好了士子們的衣食住行回來。


    碰巧路上常威,一同過來了。


    “殿下,士子們安排妥當了。”劉福躬身道,臉上卻帶著一絲愁緒。


    常威路上從劉福口中得知了糜國仗的事,他故意打趣劉福,說道:“殿下,糜國仗地位尊崇,此番前來,可是要把劉福此等無能之官換了。”


    “我是無能之官,你就是無能之將。”劉福一聽,立馬急眼。


    常威見激怒劉福成功,嘿嘿笑起來。


    趙煦自是了解劉福,對他說道:“你想太多了,糜國仗沒打算留在燕州,你這王傅的位置還得坐下去。”


    接著他道:“再者,你是隨本王在血與火裏經過考驗的,也最了解燕州,誰取代你都不合適。”


    劉福當即感動的眼中泛起淚花,“殿下如此信任下官,下官死一千次,一萬次也是無悔了,此生跟了殿下,下官真是修了一百世的福分……”


    “又念經了。”常威見了,翻了翻白眼。


    想起此行有正事,他拿胳膊撞了下劉福,阻止他繼續,朗聲說道:“殿下,此次王府親軍拓展至十五萬人,這需要提拔的將領可不少,末將擬出了一個單子,還望殿下過目。”


    說完,他將一張紙交給趙煦。


    接了名單,趙煦大致看了眼。


    此次征募新兵還未開始,但新兵一到,就得有將領統領他們。


    所以,不得不從軍中提拔一些將領分派到新兵中去。


    上次從三萬拓展到六萬提拔了一次。


    這次從六萬拓展到十五萬,需要的將領就更多了。


    而這樣就會造成一個問題,原本隻領過一百個士兵的將領,現在突然一下要統領一千人。


    但統領一百人和統領一千人是不一樣的,造成將領的指揮能力根不上的情況。


    “名單可以,但回去告訴將領,這隻是暫時的,現在燕州官場有官考,軍中也有軍考,隻有合格的將領,才會得到自己的真正的職位。”趙煦道。


    以前燕州你爭我鬥的,許多措施都沒有付諸實施。


    現在燕州俱在他號令之下。


    他有必要走出建設燕州的第一步了。


    三大學堂,軍事學堂,政務學堂,科技學堂首先要建立起來。


    將領,官員,匠人將前往這三個學堂學習。


    通過考試,他們的職位才會穩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鋼鐵帝國趙煦張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背著家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背著家的蝸牛並收藏我的鋼鐵帝國趙煦張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