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各自心事:編輯室
但聞人語響:四大非空 作者:飄風振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克定心想:這世上果然是權謀橫行,熙熙攘攘,皆為利往。上至袁世凱、各路討袁者;下至文化先鋒、三教九流,眾生都在為利益奔忙。唯有聖人才‘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如今大道不行,聖人之心,堪堪要被拋入曆史的塵埃。這蒼茫的大地,正在種下狂妄的口號,將來會長出什麽怪物,來荒蕪這原野,來禍害這人間呢?
嶽飛曾寫過收拾舊山河,那是被鐵蹄踐踏的山河;以後誰來收拾這文化的舊山河。
那些表麵除惡,其實去善的人,比比皆是,他們不慚的大言,如施了詛咒的洪水,正流毒四野,蠱惑著失去大道的人間。
陸宛見李克定一直沉思,秋水般的眼眸望著他,微笑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一座廟的拆除,也許是另一座廟的建立。咱們上咱們的學吧,也顧不了那許多,任由他們去生生死死唄。”
李克定見陸宛在繁花和碧水之間,目似秋水,語意輕閑,從容淡然,就說:“我真羨慕你,能這麽超脫。可我一介俗人,偏愛鹹吃蘿卜淡操心。現在覺得,拋開萬事,和你一起過這塵世生活,也是很好。”
陸宛看了他一眼,心想如果真能和你一起過這塵世生活,那世界就更燦爛了。便幻想著和李克定一起:‘看日之出落,月之盈缺,雲之舒卷,花之開謝’,不由芳心若醉。
李克定看陸宛一副心神向往的樣子,好生可愛,正想湊近她時,聽古洛誠叫他:“克定,原來你們下到湖邊來了。”
“你怎麽又回來了,克靜呢,你送回家去了?”李克定問他。
“送回去了。”古洛誠說,“你就放心吧,克靜又不是小孩子。”
“你知道就好,我可告訴你,別打克靜的歪心思,否則,我可饒不了你。”李克定鄭重地說。
古洛誠對此很是不屑,諷刺李克定:“切!你以為呢,我古洛誠襟懷坦蕩,你可別用小人之心來測度我。”
陸宛看他二人又在爭論,便說:“洛誠,你特意回來,就是要告訴克定,把克靜送回家了嗎?”
古洛誠這才想起柳之思所托,忙把邀請送到。
周六的中午,在學校食堂用完飯後,李克定和陸宛按照和古洛誠的約定,隨他來到了校刊編輯室。
此刻,柳之思正和秦宙研究在一篇文章。秦宙是柳之思手下第一得力的幹將,是京南秦家四爺秦向北之子,今年20歲,儀表不俗,為人含蓄沉穩,受祖上影響,喜好研讀易經,所以同學們送給他一個美稱,叫做‘小周公’。
古洛誠帶二人進來,李克定和柳之思再次相會,各自問候,這回李克定已經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便沒有失態。柳之思還是那麽大方得體,和李克定寒暄後,來瞧陸宛。
陸宛對柳之思,以前隻有過遠觀,這次近距離見到,讓她心頭震顫,暗想如此天生麗質,白璧無瑕,難道她是夏娃,是上帝唯一刻意製造的。看她披了件淺紅色繡花卉紋的綢衣,肌膚如玉,姣妍端莊,美目含情,如悅如羞,象是帶著光環,讓人在她麵前不由自慚,目光也被她吸引,不自覺就隨她的身影而來回移動。
柳之思對陸宛早有耳聞,今見陸宛身材欣長,濃密的秀發披在腦後,麵若姣花,神似秋水,婉轉輕逸,心中讚道,好一個標誌美人。
各自落座,言歸正傳。
秦宙先對校刊做了一個大概介紹:說是這本刊物是月刊,有特別話題的時候,會適當加刊。刊物既報道校內情況,也關注國內國外形勢,重在對大家進行思想的啟迪和引導。
而後他又講明了本期的主題,即‘西方大戰對中國的影響’,並說西方列強經過這次大戰,必將元氣大傷,有利於中國取得長期發展的國際環境,隻要我們自己改變,拋棄舊有思想的束縛,必能有所建樹。
柳之思又補充說:“現今看西方列強走過的路,他們的強盛,無非依賴科學的發展和製度的建立。可我們的很多傳統,就像一個大鍋蓋,壓製著社會創新的活力,所以揭開這個遮在民族頭上的蓋子,讓新的陽光照進神州,是我們應當去做的。”
陸宛聽柳之思話語輕柔,卻堅定有力;麵帶微笑,又內含幾分威嚴;心想此人雖然年歲不大,嬌美無比,卻頗具王者之風,難怪無數人匍匐在她的腳下,為她癡狂。
李克定關注的完全和陸宛不同,他聽柳之思和秦宙所講,目的似是在倡導新文化,但不知這二人是要全麵否定傳統,還是要部分否定,想起申州文廟的拆除,與柳之思有莫大關係,便問道:“如今有人開了先河,聽聞申州的文廟已經被拆掉了,不知兩位對這事兒如何看待?”
秦宙聽完,想了想說:“我看未必是壞事!螃蟹總需要第一個人去吃,然後大家才敢吃。至於好不好吃,就看拆除之後的影響吧,如果有利於社會,自然有人會陸續跟進;如果不利於社會,就當做個試驗,大家引以為戒,也未嚐不可。”
李克定想秦宙這人一片熱血,救國之心可嘉。但怎麽救國,怎麽圖強?救國必須打倒孔孟嗎?就問秦宙說:“我有一個問題,還想請教,中國落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麽?這個我一直沒有弄清楚,以前聽說是因為西方列強勒索賠款,後來聽說是因為沒有立-憲,現在聽說是因為儒家思想。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的?希望得到你的指點,以解除我的困惑。”
沒等秦宙回答,柳之思已經明白了李克定的意圖,心說此事不宜爭論,而且短時間內也爭論不出什麽,隻會導致相互不滿,便笑對李克定說:“你能思考這麽多,讓我很欣賞。有機會了,我真想仔細聽聽你的見解,說一說中國落後的根源。不過,今天咱們隻閑聊一下吧,能正式認識你,認識陸宛,我很高興,希望我們能成為好朋友。”
如今大道不行,聖人之心,堪堪要被拋入曆史的塵埃。這蒼茫的大地,正在種下狂妄的口號,將來會長出什麽怪物,來荒蕪這原野,來禍害這人間呢?
嶽飛曾寫過收拾舊山河,那是被鐵蹄踐踏的山河;以後誰來收拾這文化的舊山河。
那些表麵除惡,其實去善的人,比比皆是,他們不慚的大言,如施了詛咒的洪水,正流毒四野,蠱惑著失去大道的人間。
陸宛見李克定一直沉思,秋水般的眼眸望著他,微笑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一座廟的拆除,也許是另一座廟的建立。咱們上咱們的學吧,也顧不了那許多,任由他們去生生死死唄。”
李克定見陸宛在繁花和碧水之間,目似秋水,語意輕閑,從容淡然,就說:“我真羨慕你,能這麽超脫。可我一介俗人,偏愛鹹吃蘿卜淡操心。現在覺得,拋開萬事,和你一起過這塵世生活,也是很好。”
陸宛看了他一眼,心想如果真能和你一起過這塵世生活,那世界就更燦爛了。便幻想著和李克定一起:‘看日之出落,月之盈缺,雲之舒卷,花之開謝’,不由芳心若醉。
李克定看陸宛一副心神向往的樣子,好生可愛,正想湊近她時,聽古洛誠叫他:“克定,原來你們下到湖邊來了。”
“你怎麽又回來了,克靜呢,你送回家去了?”李克定問他。
“送回去了。”古洛誠說,“你就放心吧,克靜又不是小孩子。”
“你知道就好,我可告訴你,別打克靜的歪心思,否則,我可饒不了你。”李克定鄭重地說。
古洛誠對此很是不屑,諷刺李克定:“切!你以為呢,我古洛誠襟懷坦蕩,你可別用小人之心來測度我。”
陸宛看他二人又在爭論,便說:“洛誠,你特意回來,就是要告訴克定,把克靜送回家了嗎?”
古洛誠這才想起柳之思所托,忙把邀請送到。
周六的中午,在學校食堂用完飯後,李克定和陸宛按照和古洛誠的約定,隨他來到了校刊編輯室。
此刻,柳之思正和秦宙研究在一篇文章。秦宙是柳之思手下第一得力的幹將,是京南秦家四爺秦向北之子,今年20歲,儀表不俗,為人含蓄沉穩,受祖上影響,喜好研讀易經,所以同學們送給他一個美稱,叫做‘小周公’。
古洛誠帶二人進來,李克定和柳之思再次相會,各自問候,這回李克定已經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便沒有失態。柳之思還是那麽大方得體,和李克定寒暄後,來瞧陸宛。
陸宛對柳之思,以前隻有過遠觀,這次近距離見到,讓她心頭震顫,暗想如此天生麗質,白璧無瑕,難道她是夏娃,是上帝唯一刻意製造的。看她披了件淺紅色繡花卉紋的綢衣,肌膚如玉,姣妍端莊,美目含情,如悅如羞,象是帶著光環,讓人在她麵前不由自慚,目光也被她吸引,不自覺就隨她的身影而來回移動。
柳之思對陸宛早有耳聞,今見陸宛身材欣長,濃密的秀發披在腦後,麵若姣花,神似秋水,婉轉輕逸,心中讚道,好一個標誌美人。
各自落座,言歸正傳。
秦宙先對校刊做了一個大概介紹:說是這本刊物是月刊,有特別話題的時候,會適當加刊。刊物既報道校內情況,也關注國內國外形勢,重在對大家進行思想的啟迪和引導。
而後他又講明了本期的主題,即‘西方大戰對中國的影響’,並說西方列強經過這次大戰,必將元氣大傷,有利於中國取得長期發展的國際環境,隻要我們自己改變,拋棄舊有思想的束縛,必能有所建樹。
柳之思又補充說:“現今看西方列強走過的路,他們的強盛,無非依賴科學的發展和製度的建立。可我們的很多傳統,就像一個大鍋蓋,壓製著社會創新的活力,所以揭開這個遮在民族頭上的蓋子,讓新的陽光照進神州,是我們應當去做的。”
陸宛聽柳之思話語輕柔,卻堅定有力;麵帶微笑,又內含幾分威嚴;心想此人雖然年歲不大,嬌美無比,卻頗具王者之風,難怪無數人匍匐在她的腳下,為她癡狂。
李克定關注的完全和陸宛不同,他聽柳之思和秦宙所講,目的似是在倡導新文化,但不知這二人是要全麵否定傳統,還是要部分否定,想起申州文廟的拆除,與柳之思有莫大關係,便問道:“如今有人開了先河,聽聞申州的文廟已經被拆掉了,不知兩位對這事兒如何看待?”
秦宙聽完,想了想說:“我看未必是壞事!螃蟹總需要第一個人去吃,然後大家才敢吃。至於好不好吃,就看拆除之後的影響吧,如果有利於社會,自然有人會陸續跟進;如果不利於社會,就當做個試驗,大家引以為戒,也未嚐不可。”
李克定想秦宙這人一片熱血,救國之心可嘉。但怎麽救國,怎麽圖強?救國必須打倒孔孟嗎?就問秦宙說:“我有一個問題,還想請教,中國落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麽?這個我一直沒有弄清楚,以前聽說是因為西方列強勒索賠款,後來聽說是因為沒有立-憲,現在聽說是因為儒家思想。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的?希望得到你的指點,以解除我的困惑。”
沒等秦宙回答,柳之思已經明白了李克定的意圖,心說此事不宜爭論,而且短時間內也爭論不出什麽,隻會導致相互不滿,便笑對李克定說:“你能思考這麽多,讓我很欣賞。有機會了,我真想仔細聽聽你的見解,說一說中國落後的根源。不過,今天咱們隻閑聊一下吧,能正式認識你,認識陸宛,我很高興,希望我們能成為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