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交鋒:80軍棍
但聞人語響:四大非空 作者:飄風振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東軍師見問,故意顯得一愣,他做出假裝為難,一副被柳之思問住的樣子。
柳之思暗讚東軍師的機靈,接過話去說:“看你這副欲言又止的表情,定然是了。左將軍身為左翼統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種想法最為致命。咱們白雲觀和理想國交戰,近來連吃敗仗,究竟是什麽原因?難道不是因為眾將惰怠,不求有功所致嗎?眾位,你們須知,領兵打仗,狹路相逢勇者勝!如果大家都象左將軍這樣,瞻前顧後,不敢打硬仗,不想打硬仗,就算打到明年,又豈能獲勝?”
柳之思一番話,說的諸將再無言語,雖然有人知道,打仗可不是單憑勇氣,必須先讓自己立於不敗,而後才能謀求勝利。但柳之思講的也無可挑剔,倘然軍隊缺乏勇氣,卻也萬萬不行。
麵對柳之思的義正辭嚴,一時誰都無法反駁,也無從反駁。
東軍師看機會來了,忙說道:“監軍大人,您所言極是。軍中正是有這種恐懼症,讓大家畏懼理想國,就像畏懼虎一般。一直以來,將領們都在明哲保身,不敢和理想國硬碰硬。造成這種後果的原因,末將以為,必是將領們膽怯所致。這種畏首畏尾的現象,咱們必須扭轉,才能和理想國一戰。至於左將軍嘛,雖然他自己也講了,罪該處死。可是監軍大人,左將軍是咱們理想國軍隊的創始人之一,可謂是一麵旗幟般的存在。咱們和理想國正在大戰,如果處死了左將軍,等於砍倒了一麵軍旗,勢必影響到軍心。末將懇請您大人有大量,饒過他一回,給他個機會,讓他戴罪立功吧。”
東軍師的提醒,柳之思聽了進去,看來左將軍真不能殺,便說道:“有罪則罰,有功則賞,豈能戴罪立功,功罪相抵?何況左將軍做為將領,缺乏勇氣,影響軍心,不再適合統軍作戰。來人!把他給我拖下去,重打二百軍棍。”
二百軍棍!足以把人打死,或者打殘。
左將軍被死死綁縛著,今日若不服軟,必在劫難逃。
後將軍的死,給了他很大觸動,再也不敢輕慢,急忙求饒道:“監軍大人,望您手下留情,饒了末將這一回,末將再也不敢了。”
柳之思自有目的,一是立威,二是削弱白雲觀的指揮能力,所以不能輕饒左將軍,對眾將說道:“治軍之道,在於嚴整。大家犯了軍規,這個也饒一次,那個也饒一次,則軍紀必然鬆懈,軍心必然渙散。現在戰事正值緊張之際,如果我們不能做到令行禁止,還怎麽約束三軍?左將軍身為高級將領,知法犯法,本監軍念他已經知罪,且白雲觀正在用人之際,可以對他從輕發落,但為了明軍紀,正軍心,絕對不能不懲罰。來人,把左將軍推下去,重打80軍棍,誰敢賣人情於他,打的輕了,就與左將軍同罪。”
李克定對帳中兵士嚷道:“還不快去,也等著挨罰不成。”
那些士兵本想等前將軍的指示,畢竟前將軍才是主帥,可是前將軍一直不講話,眾兵士不敢拖延,把左將軍押到帳外,結結實實打了80軍棍。
左將軍被打得血肉模糊,抬進帳中時,還要跪地謝恩:“末將多謝監軍大人從輕發落。”
柳之思便道:“你知罪就好,念你傷勢不輕,先下去吧,好好休養幾日。”
“謝監軍大人。”左將軍疼痛難忍,被人抬回去後,隻管趴在床上,再也起不來身。
柳之思輕輕鬆鬆,處置完兩位將軍,目的還沒有完全達到,便問前將軍:“現在左將軍傷重,難以統領左軍,我看不如讓東軍師暫代其職,等左將軍傷好以後,再恢複他的職權。”
“也好。”前將軍同意柳之思的提議,隨後傳下將令,“東軍師聽令。”
東軍師知道要升職,神采奕奕,聲音都比平時洪亮幾分,答道:“末將在。”
前將軍傳下任命:“從今日起,由你暫代左軍統領一職,一切要按令行事,不得有誤。”
“謝前將軍。”東軍師開始統領左軍,盡管是暫代,那也是一方之主將了,心中高興不已。
前將軍思考的是整體戰局,如今右軍仍由右將軍和西軍師統領,不會出什麽問題;但左軍隻由東軍師統領,左翼難免薄弱,他看了看眾將,問道:“誰願意輔佐東軍師,一起統領左軍?”
今天的事情,大家瞧的清清楚楚,東軍師不夠厚道,對左將軍落井下石,招致左將軍挨了一頓軍棍,因為這件事情,沒人願意出來幫他。
眾將不想配合東軍師,正合了柳之思的心意,她主動請纓道:“前將軍,我願帶領厲鬼軍,去左翼助陣,保證輔助東軍師,統領好左翼。”
柳之思前往左翼,符合前將軍的期望。
因為柳之思是監軍,若時刻在中軍大帳,監視他這個三軍統帥,會讓他束手束腳,便順勢答應道:“既然監軍大人有此意,那就請辛苦一番,等打敗了理想國,我再為監軍大人慶功。”
“您何必客氣。”柳之思顯得頗為大公無私,“如今咱們共同禦敵,正當勠力同心,早日打敗理想國,回報歐陽觀主才是。”
“對,對,本該如此。”前將軍附和著。
柳之思這才看向鈴木二郎,“二郎,今日我也不難為你。”一麵又吩咐立春,“你將他帶下去,好生伺候。”
立春領命,帶著鈴木二郎出了大帳。
柳之思端起酒杯,開始敬前將軍。
眾將軍也紛紛向柳之思敬酒,柳之思開懷暢飲。
酒至三巡,有人來報,說是理想國投來一封書信,呈給前將軍。
前將軍接信在手,打開一看,上麵寫的是:‘理想國大學士領兵部尚書邢不罰,拜會白雲觀前將軍。今有我理想國二郎將軍,被貴方所擒。我理想國願以白雲四仙,換回二郎將軍。若是同意,則明日陣前,兩方走馬換將。希望今日回複,祝願安康。’
前將軍讀完信,交給柳之思,柳之思看過說道:“前將軍,理想國願意換將,不知您意下如何?”
“咱們沒有選擇,必須得換。”前將軍說完,叫人修書一封,射回給理想國。
於是眾人開始商議明日換將之事。
白雲四女仙,聽聞能換回師兄,自然最為支持,也感激李克定活捉了二郎,否則四位師兄生死難料。
能夠以一換四,眾將都覺得值當。
柳之思看無人存在異議,便說道:“諸位將軍,我有一個想法,明日咱們和理想國換將之後,趁著理想國眾將都在陣前之際,咱們派出一員猛將,向理想國發起挑戰,借機殺一殺理想國的威風,也振奮一下白雲觀的士氣,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能夠如此,當然最好了。”前將軍說道,“隻是,監軍大人剛來,還有所不知。前幾日,理想國派出白虎在陣前挑戰,連敗我十員大將,三軍士氣盡喪。我正為此事煩惱,恨麾下沒有猛將。這次聽聞白雲八仙要來助陣,以為能滅一滅理想國的威風,不想半路被理想國俘虜了四位。所以,雖然我早就想振奮士氣,卻苦於無人可用,正在為此事憂心,不知監軍大人可有良策?”
他一番話,說的白雲四女仙,各自垂了頭,也把皮球踢給了柳之思,倒要看看這位監軍大人,到底有何能為。
柳之思瞧出了前將軍的意圖,如果她推薦的人,在陣前打了敗仗,以後監軍的職責,也就不好行使了。但柳之思提出陣前挑戰理想國的時候,早有了預謀,前將軍如此講話,等於在給她搭台。柳之思暗自高興,用手一指李克定,說道:“前將軍不必憂慮,不瞞前將軍,此人劍法高超,功力深厚,明日可派他出戰,必能在陣前斬將,提振咱們的士氣。”
“那可太好了。”前將軍端起酒來,敬李克定,“將軍一表人才,武藝高強,祝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李克定和前將軍飲下杯中酒,前將軍又說道:“如今軍情緊張,大家不宜多飲,隻是今日監軍大人到來,咱們破了一會例。明日還要對陣,我看就到這裏吧,請監軍大人早些休息。”
柳之思暗自佩服,前將軍能夠自我節製,實屬難得的人才,便笑道:“前將軍有命,我豈敢不遵,今日多有打擾,本該告辭,隻是還有一事,想當麵請教。”
說著話,柳之思讓白雲四仙到帳外等候,又向兩旁望了望。
前將軍會意,命眾將軍及左右先退下。
大帳之中,僅剩柳之思和李克定,前將軍這才問道:“監軍大人,有話不妨講來。”
柳之思便問道:“如今白雲觀和理想國開戰,戰事膠著。而理想國人口有五十萬之多,而咱們白雲觀隻有區區十萬人口,倘若假以時日,理想國的兵源補給必然遠勝白雲觀。那時,白雲觀隻有挨打的份,不知前將軍可曾想過這個問題?”??
柳之思暗讚東軍師的機靈,接過話去說:“看你這副欲言又止的表情,定然是了。左將軍身為左翼統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種想法最為致命。咱們白雲觀和理想國交戰,近來連吃敗仗,究竟是什麽原因?難道不是因為眾將惰怠,不求有功所致嗎?眾位,你們須知,領兵打仗,狹路相逢勇者勝!如果大家都象左將軍這樣,瞻前顧後,不敢打硬仗,不想打硬仗,就算打到明年,又豈能獲勝?”
柳之思一番話,說的諸將再無言語,雖然有人知道,打仗可不是單憑勇氣,必須先讓自己立於不敗,而後才能謀求勝利。但柳之思講的也無可挑剔,倘然軍隊缺乏勇氣,卻也萬萬不行。
麵對柳之思的義正辭嚴,一時誰都無法反駁,也無從反駁。
東軍師看機會來了,忙說道:“監軍大人,您所言極是。軍中正是有這種恐懼症,讓大家畏懼理想國,就像畏懼虎一般。一直以來,將領們都在明哲保身,不敢和理想國硬碰硬。造成這種後果的原因,末將以為,必是將領們膽怯所致。這種畏首畏尾的現象,咱們必須扭轉,才能和理想國一戰。至於左將軍嘛,雖然他自己也講了,罪該處死。可是監軍大人,左將軍是咱們理想國軍隊的創始人之一,可謂是一麵旗幟般的存在。咱們和理想國正在大戰,如果處死了左將軍,等於砍倒了一麵軍旗,勢必影響到軍心。末將懇請您大人有大量,饒過他一回,給他個機會,讓他戴罪立功吧。”
東軍師的提醒,柳之思聽了進去,看來左將軍真不能殺,便說道:“有罪則罰,有功則賞,豈能戴罪立功,功罪相抵?何況左將軍做為將領,缺乏勇氣,影響軍心,不再適合統軍作戰。來人!把他給我拖下去,重打二百軍棍。”
二百軍棍!足以把人打死,或者打殘。
左將軍被死死綁縛著,今日若不服軟,必在劫難逃。
後將軍的死,給了他很大觸動,再也不敢輕慢,急忙求饒道:“監軍大人,望您手下留情,饒了末將這一回,末將再也不敢了。”
柳之思自有目的,一是立威,二是削弱白雲觀的指揮能力,所以不能輕饒左將軍,對眾將說道:“治軍之道,在於嚴整。大家犯了軍規,這個也饒一次,那個也饒一次,則軍紀必然鬆懈,軍心必然渙散。現在戰事正值緊張之際,如果我們不能做到令行禁止,還怎麽約束三軍?左將軍身為高級將領,知法犯法,本監軍念他已經知罪,且白雲觀正在用人之際,可以對他從輕發落,但為了明軍紀,正軍心,絕對不能不懲罰。來人,把左將軍推下去,重打80軍棍,誰敢賣人情於他,打的輕了,就與左將軍同罪。”
李克定對帳中兵士嚷道:“還不快去,也等著挨罰不成。”
那些士兵本想等前將軍的指示,畢竟前將軍才是主帥,可是前將軍一直不講話,眾兵士不敢拖延,把左將軍押到帳外,結結實實打了80軍棍。
左將軍被打得血肉模糊,抬進帳中時,還要跪地謝恩:“末將多謝監軍大人從輕發落。”
柳之思便道:“你知罪就好,念你傷勢不輕,先下去吧,好好休養幾日。”
“謝監軍大人。”左將軍疼痛難忍,被人抬回去後,隻管趴在床上,再也起不來身。
柳之思輕輕鬆鬆,處置完兩位將軍,目的還沒有完全達到,便問前將軍:“現在左將軍傷重,難以統領左軍,我看不如讓東軍師暫代其職,等左將軍傷好以後,再恢複他的職權。”
“也好。”前將軍同意柳之思的提議,隨後傳下將令,“東軍師聽令。”
東軍師知道要升職,神采奕奕,聲音都比平時洪亮幾分,答道:“末將在。”
前將軍傳下任命:“從今日起,由你暫代左軍統領一職,一切要按令行事,不得有誤。”
“謝前將軍。”東軍師開始統領左軍,盡管是暫代,那也是一方之主將了,心中高興不已。
前將軍思考的是整體戰局,如今右軍仍由右將軍和西軍師統領,不會出什麽問題;但左軍隻由東軍師統領,左翼難免薄弱,他看了看眾將,問道:“誰願意輔佐東軍師,一起統領左軍?”
今天的事情,大家瞧的清清楚楚,東軍師不夠厚道,對左將軍落井下石,招致左將軍挨了一頓軍棍,因為這件事情,沒人願意出來幫他。
眾將不想配合東軍師,正合了柳之思的心意,她主動請纓道:“前將軍,我願帶領厲鬼軍,去左翼助陣,保證輔助東軍師,統領好左翼。”
柳之思前往左翼,符合前將軍的期望。
因為柳之思是監軍,若時刻在中軍大帳,監視他這個三軍統帥,會讓他束手束腳,便順勢答應道:“既然監軍大人有此意,那就請辛苦一番,等打敗了理想國,我再為監軍大人慶功。”
“您何必客氣。”柳之思顯得頗為大公無私,“如今咱們共同禦敵,正當勠力同心,早日打敗理想國,回報歐陽觀主才是。”
“對,對,本該如此。”前將軍附和著。
柳之思這才看向鈴木二郎,“二郎,今日我也不難為你。”一麵又吩咐立春,“你將他帶下去,好生伺候。”
立春領命,帶著鈴木二郎出了大帳。
柳之思端起酒杯,開始敬前將軍。
眾將軍也紛紛向柳之思敬酒,柳之思開懷暢飲。
酒至三巡,有人來報,說是理想國投來一封書信,呈給前將軍。
前將軍接信在手,打開一看,上麵寫的是:‘理想國大學士領兵部尚書邢不罰,拜會白雲觀前將軍。今有我理想國二郎將軍,被貴方所擒。我理想國願以白雲四仙,換回二郎將軍。若是同意,則明日陣前,兩方走馬換將。希望今日回複,祝願安康。’
前將軍讀完信,交給柳之思,柳之思看過說道:“前將軍,理想國願意換將,不知您意下如何?”
“咱們沒有選擇,必須得換。”前將軍說完,叫人修書一封,射回給理想國。
於是眾人開始商議明日換將之事。
白雲四女仙,聽聞能換回師兄,自然最為支持,也感激李克定活捉了二郎,否則四位師兄生死難料。
能夠以一換四,眾將都覺得值當。
柳之思看無人存在異議,便說道:“諸位將軍,我有一個想法,明日咱們和理想國換將之後,趁著理想國眾將都在陣前之際,咱們派出一員猛將,向理想國發起挑戰,借機殺一殺理想國的威風,也振奮一下白雲觀的士氣,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能夠如此,當然最好了。”前將軍說道,“隻是,監軍大人剛來,還有所不知。前幾日,理想國派出白虎在陣前挑戰,連敗我十員大將,三軍士氣盡喪。我正為此事煩惱,恨麾下沒有猛將。這次聽聞白雲八仙要來助陣,以為能滅一滅理想國的威風,不想半路被理想國俘虜了四位。所以,雖然我早就想振奮士氣,卻苦於無人可用,正在為此事憂心,不知監軍大人可有良策?”
他一番話,說的白雲四女仙,各自垂了頭,也把皮球踢給了柳之思,倒要看看這位監軍大人,到底有何能為。
柳之思瞧出了前將軍的意圖,如果她推薦的人,在陣前打了敗仗,以後監軍的職責,也就不好行使了。但柳之思提出陣前挑戰理想國的時候,早有了預謀,前將軍如此講話,等於在給她搭台。柳之思暗自高興,用手一指李克定,說道:“前將軍不必憂慮,不瞞前將軍,此人劍法高超,功力深厚,明日可派他出戰,必能在陣前斬將,提振咱們的士氣。”
“那可太好了。”前將軍端起酒來,敬李克定,“將軍一表人才,武藝高強,祝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李克定和前將軍飲下杯中酒,前將軍又說道:“如今軍情緊張,大家不宜多飲,隻是今日監軍大人到來,咱們破了一會例。明日還要對陣,我看就到這裏吧,請監軍大人早些休息。”
柳之思暗自佩服,前將軍能夠自我節製,實屬難得的人才,便笑道:“前將軍有命,我豈敢不遵,今日多有打擾,本該告辭,隻是還有一事,想當麵請教。”
說著話,柳之思讓白雲四仙到帳外等候,又向兩旁望了望。
前將軍會意,命眾將軍及左右先退下。
大帳之中,僅剩柳之思和李克定,前將軍這才問道:“監軍大人,有話不妨講來。”
柳之思便問道:“如今白雲觀和理想國開戰,戰事膠著。而理想國人口有五十萬之多,而咱們白雲觀隻有區區十萬人口,倘若假以時日,理想國的兵源補給必然遠勝白雲觀。那時,白雲觀隻有挨打的份,不知前將軍可曾想過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