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街道是空的,空下來讓英雄行走。人群密密麻麻擠在兩旁,踮起腳尖,伸長著脖子,眼睛望向遠伸的空街,充滿興奮。頭上烏雲密布,暴雨急打下來。
十六歲的瑞典少年夾在情緒緊繃的德國人群裏:“沒人在乎那暴雨,所有的熱切、所有的光榮,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他站在黑色的車上,慢慢駛進廣場。他看著那大聲呼喊淚流滿麵中了魔似的群眾……他踩過紅地毯,步上講台。突然之間整個安靜下來,隻有雨打石地的刷刷聲。領袖,說話了。”
“我從來沒見過那樣強烈的情感爆發,”瑞典少年說,“我和別人一樣大聲歡呼,一樣舉手行禮,一樣感動地大哭,一樣愛死了這一切。”
這是1934年的德國古鎮魏瑪。
瑞典少年帶著滿腔憧憬烏托邦和偉大的激情回到故鄉,發現他身邊的人和他一樣地雀躍。長他數歲的哥哥成立了瑞典納粹黨,身為牧師的父親以投票支持。他的老師每年夏天趕到德國去參加黨衛軍開會,他的親戚長輩們在茶餘飯後熱烈地討論納粹德國的美好。
十多年之後,當人們終於不再懷疑納粹確實屠殺了數百萬猶太人的時候,印格瑪還固執地說那是反納粹的惡毒宣傳。等到證據堆積如山,多到他啞口無言的時候,他就陷入一種絕境:他開始懷疑所有曾經信仰過的東西,而且對他自己,充滿了蔑視。
——2——
印格瑪出生在一個牧師的家庭裏。牧師將他宗教信仰中人臣服於神的關係直接運用到家庭中,形成子臣服於父的關係。犯錯、處罰、懺悔、贖罪,是印格瑪的烙印。
若是濕了褲子,小小印格瑪得整天穿著一條小紅裙作為一種羞辱。犯了錯,家法是一支撲打地毯灰塵的藤條。孩子脫下褲子,趴在地上一個墊子上,被按住頭和手腳,然後由父親施刑。藤條過處,皮開肉綻,再去上藥。較輕一點的懲罰有多種形式:不讓吃飯、打手、撕頭發、禁聲禁足。
或者,被關進一個漆黑的壁櫥裏。傭人告訴孩子,櫥裏藏著一種專門吃孩子腳趾的動物。印格瑪恐懼得全身發抖,死命地攀著頭上的衣架,蜷起雙腳;小小的人就吊在半空中,在黑暗裏。
印格瑪的哥哥個性倔強,做父親的遂以最堅強的毅力粉碎兒子的抵抗。孩子幼小時毫無自衛能力,常被打得頭破血流;長大時,就試圖以自殺逃避壓力。印格瑪的妹妹深受溺愛,這種溺愛又使得妹妹完全放棄自己的意誌,以之博取父母歡心。
印格瑪自己?“我的應付辦法是把自己變成一個騙子。我外表是一個人,內在是另一個人,兩者之間沒有一點關聯。”為了應付父母的極權統治,印格瑪製造出一個替身,讓這個替身去說謊、欺騙,使印格瑪的內在自我得以躲在一個較安全的角落裏。
大約在這個時候,印格瑪發現了電影這個東西。從完全的虛幻中,光影交錯可以織出真實的人物和動作。幻想與現實、替身與真身之間的分野更模糊了。還沒有人知道,這個老把幻想當真、真當幻想的孩子,印格瑪·柏格曼,日後要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舞台劇和電影導演之一。
——3——
我在思索為什麽柏格曼的自傳如此令我震動。他所呈現的人生美麗得令我發熱而真實得令我發冷。真實,是把骨頭敲碎了讓你看裏頭骨髓的紋路。美麗,你不能不承認在那樣深刻的真實裏美是自然迸發的存在。七十歲的柏格曼回看自己的眼光像個錄影機,不帶一絲感情。跟著鏡頭走,仿佛在看一個法醫解剖一個路死者的屍身,喏,這兒是血管,那邊是腿骨。
能夠這樣美麗而又冷酷地觀看自己的人,我渾身發涼地想,必定是一個對自己毫無好感的人吧。
蔑視,對自己的蔑視,記得嗎?當替身印格瑪在說謊的時候,真身柏格曼在一旁冷笑:你,在說謊。當柏格曼拋棄一個生病的妻子時,他對自己說:你本來就是個不懂愛和責任的壞胚子。“我不信任何人,不愛任何人,不缺任何人。”
作為孩子的印格瑪不曾經驗過胸襟開敞、流動自然如春風的愛,我不奇怪他成長之後缺乏愛的能力;他非但不能愛別人,他甚至無法愛自己。那麽,啊,我明白了。
——4——
和愛一樣,自由也是一種胸襟敞開、自然流動如春風的東西吧?
許多年許多年後,柏格曼突然想通了為什麽他和他的家人會那樣擁戴希特勒。“我們從來沒聽過自由這個詞,從來沒嚐過自由的滋味。在一個權威體係裏,所有的門,都是關著的。”
柏格曼推開門,走了出去。有一次,他的父親在盛怒之下要打他,他說:“別打,你打的話我也要揍你了。”他的父親一拳揮過來,做兒子的三拳兩腳就將父親打倒在地,從此離家。
在封閉的空間裏,以暴製暴似乎是彼此逃不掉的互動原則。走了出去。嚐到自由滋味的柏格曼再也不回到門裏去。
帶著輕蔑的眼神,他終生不談政治。
——5——
不會消失的。年輕時發生在我們身上使我們一夜之間突然長大的那些事情——在群眾裏流下的眼淚、被堵死的令人心口發痛的渴望、壁櫥裏看不見的齧齒動物的
蠢動——在發生的那一刻即已成為我們自己的一部分,不管我們願不願意、自不自覺。單向思維或逆向思維、怨恨或深愛或漠然,都有它深埋的脈絡,在我們懵懂的時候。
(原載1997年4月9日《文匯報·筆會》)
街道是空的,空下來讓英雄行走。人群密密麻麻擠在兩旁,踮起腳尖,伸長著脖子,眼睛望向遠伸的空街,充滿興奮。頭上烏雲密布,暴雨急打下來。
十六歲的瑞典少年夾在情緒緊繃的德國人群裏:“沒人在乎那暴雨,所有的熱切、所有的光榮,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他站在黑色的車上,慢慢駛進廣場。他看著那大聲呼喊淚流滿麵中了魔似的群眾……他踩過紅地毯,步上講台。突然之間整個安靜下來,隻有雨打石地的刷刷聲。領袖,說話了。”
“我從來沒見過那樣強烈的情感爆發,”瑞典少年說,“我和別人一樣大聲歡呼,一樣舉手行禮,一樣感動地大哭,一樣愛死了這一切。”
這是1934年的德國古鎮魏瑪。
瑞典少年帶著滿腔憧憬烏托邦和偉大的激情回到故鄉,發現他身邊的人和他一樣地雀躍。長他數歲的哥哥成立了瑞典納粹黨,身為牧師的父親以投票支持。他的老師每年夏天趕到德國去參加黨衛軍開會,他的親戚長輩們在茶餘飯後熱烈地討論納粹德國的美好。
十多年之後,當人們終於不再懷疑納粹確實屠殺了數百萬猶太人的時候,印格瑪還固執地說那是反納粹的惡毒宣傳。等到證據堆積如山,多到他啞口無言的時候,他就陷入一種絕境:他開始懷疑所有曾經信仰過的東西,而且對他自己,充滿了蔑視。
——2——
印格瑪出生在一個牧師的家庭裏。牧師將他宗教信仰中人臣服於神的關係直接運用到家庭中,形成子臣服於父的關係。犯錯、處罰、懺悔、贖罪,是印格瑪的烙印。
若是濕了褲子,小小印格瑪得整天穿著一條小紅裙作為一種羞辱。犯了錯,家法是一支撲打地毯灰塵的藤條。孩子脫下褲子,趴在地上一個墊子上,被按住頭和手腳,然後由父親施刑。藤條過處,皮開肉綻,再去上藥。較輕一點的懲罰有多種形式:不讓吃飯、打手、撕頭發、禁聲禁足。
或者,被關進一個漆黑的壁櫥裏。傭人告訴孩子,櫥裏藏著一種專門吃孩子腳趾的動物。印格瑪恐懼得全身發抖,死命地攀著頭上的衣架,蜷起雙腳;小小的人就吊在半空中,在黑暗裏。
印格瑪的哥哥個性倔強,做父親的遂以最堅強的毅力粉碎兒子的抵抗。孩子幼小時毫無自衛能力,常被打得頭破血流;長大時,就試圖以自殺逃避壓力。印格瑪的妹妹深受溺愛,這種溺愛又使得妹妹完全放棄自己的意誌,以之博取父母歡心。
印格瑪自己?“我的應付辦法是把自己變成一個騙子。我外表是一個人,內在是另一個人,兩者之間沒有一點關聯。”為了應付父母的極權統治,印格瑪製造出一個替身,讓這個替身去說謊、欺騙,使印格瑪的內在自我得以躲在一個較安全的角落裏。
大約在這個時候,印格瑪發現了電影這個東西。從完全的虛幻中,光影交錯可以織出真實的人物和動作。幻想與現實、替身與真身之間的分野更模糊了。還沒有人知道,這個老把幻想當真、真當幻想的孩子,印格瑪·柏格曼,日後要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舞台劇和電影導演之一。
——3——
我在思索為什麽柏格曼的自傳如此令我震動。他所呈現的人生美麗得令我發熱而真實得令我發冷。真實,是把骨頭敲碎了讓你看裏頭骨髓的紋路。美麗,你不能不承認在那樣深刻的真實裏美是自然迸發的存在。七十歲的柏格曼回看自己的眼光像個錄影機,不帶一絲感情。跟著鏡頭走,仿佛在看一個法醫解剖一個路死者的屍身,喏,這兒是血管,那邊是腿骨。
能夠這樣美麗而又冷酷地觀看自己的人,我渾身發涼地想,必定是一個對自己毫無好感的人吧。
蔑視,對自己的蔑視,記得嗎?當替身印格瑪在說謊的時候,真身柏格曼在一旁冷笑:你,在說謊。當柏格曼拋棄一個生病的妻子時,他對自己說:你本來就是個不懂愛和責任的壞胚子。“我不信任何人,不愛任何人,不缺任何人。”
作為孩子的印格瑪不曾經驗過胸襟開敞、流動自然如春風的愛,我不奇怪他成長之後缺乏愛的能力;他非但不能愛別人,他甚至無法愛自己。那麽,啊,我明白了。
——4——
和愛一樣,自由也是一種胸襟敞開、自然流動如春風的東西吧?
許多年許多年後,柏格曼突然想通了為什麽他和他的家人會那樣擁戴希特勒。“我們從來沒聽過自由這個詞,從來沒嚐過自由的滋味。在一個權威體係裏,所有的門,都是關著的。”
柏格曼推開門,走了出去。有一次,他的父親在盛怒之下要打他,他說:“別打,你打的話我也要揍你了。”他的父親一拳揮過來,做兒子的三拳兩腳就將父親打倒在地,從此離家。
在封閉的空間裏,以暴製暴似乎是彼此逃不掉的互動原則。走了出去。嚐到自由滋味的柏格曼再也不回到門裏去。
帶著輕蔑的眼神,他終生不談政治。
——5——
不會消失的。年輕時發生在我們身上使我們一夜之間突然長大的那些事情——在群眾裏流下的眼淚、被堵死的令人心口發痛的渴望、壁櫥裏看不見的齧齒動物的
蠢動——在發生的那一刻即已成為我們自己的一部分,不管我們願不願意、自不自覺。單向思維或逆向思維、怨恨或深愛或漠然,都有它深埋的脈絡,在我們懵懂的時候。
(原載1997年4月9日《文匯報·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