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Chapter13
你好,神秘法醫[福爾摩斯]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chapter13
麥考夫用四十分鍾完成了對爆.炸現場的全部勘測。
門與窗沒有損壞痕跡,不存在暴力入侵分揀室的可能性。
室內出現了顯然不屬於這裏的東西。
——一些機械結構金屬零件殘片,比如彈簧、發條、齒輪等物品。
這些碎片上附著微量的高錳酸鉀粉末殘餘。
高錳酸鉀是危險品。與過氧化氫、濃硫酸等混合後,極易引起爆.炸.
不是人人都了解這種知識,但有心想掌握類似技能,不必進入學校學習。
書店裏出售相關刊物,介紹化學理論與實驗操作。書上的步驟不一定清晰,但多試幾次又沒被炸死,可以調配出想要的炸.彈當量。
倫敦對這類實驗原材料的監管不算嚴格。
比如砒.霜用作毒鼠藥,能隨意買賣。
有人將高錳酸鉀或過氧化氫溶液用於外傷清創,所以錢到位,在藥劑鋪就也買到它們。
麥考夫將爆.炸碎片逐一收集。
比起爆.炸物原料的較易獲得,裝載彈.藥的精密容器隻能手工定製。
投彈者至少要製作一個延時裝置,甚至是定時裝置。
先將高錳酸鉀與強氧化劑分裝在兩個區域。
間隔板與機械臂相連,在齒輪緩慢轉動、彈簧發條收縮到某個位置時,間隔板被抽離。化學反應發生,最終引發爆.炸。
這類裝置無疑是精密的,需要高超的機械技術。
再看裝載爆.炸機關的外盒。
拚湊殘片可以確定盒子以橡膠製成,前部附有毛氈作為緩衝墊,就是氣動管道使用的普通傳輸盒。
倫敦地下的氣動管道錯綜複雜。
管道不擁堵的情況下,這種小盒子的傳輸速度很快,15秒走一百米。
麥考夫暫時不能肯定投彈者是算準時間讓爆.炸發生在外交部辦公樓,還是隻求一炸,隨便炸到哪裏都行。
選擇不同的爆.炸點,投放盒子的位置勢必不同,對倒計時裝置的細節把控也有差別。
也不能排除一種可能。
盒子不是從經由管道運輸,而是有人直接手動放到分揀室。
這隻傳輸盒不是全新的,有一兩年的使用痕跡。卻無法證明在爆炸發生前,它曾經通過氣動管道。
盒子沒有鋼印標號,同一公司生產的外觀一致。由於在管道內運輸時摩擦生熱,也不適合在盒子外部粘貼紙質標簽。
在日常的電報工作中,弄丟幾隻空盒是司空見慣的事。隻要不是一丟幾十隻,也不必去登記損耗。
換句話說,投彈客能夠通過某種渠道,不引人注意就獲得舊傳輸盒。
目前還能確定另一點。不明嫌犯對電報線路有一定專業認知,且有機會接觸到電報係統。
假設炸.彈通過管道傳輸,投放者要能接觸到與外交部辦公樓相連的氣動管道線路。
以上這些線索卻無法立刻快速縮小範圍。
盒子傳入白廳,不僅走點對點的直線傳送,每天也有大批量的消息需經過好幾個電報中轉站進行轉運。
中轉站不隻負責傳遞政府單位消息,也有商業運營線路。那意味著雇傭的電報員有成千上萬,那些人都可能是嫌疑人。
精密的自製炸.彈機關,足見不明嫌犯絕非衝動作案。
如果他是中轉站的員工,可能本來就是分揀員,便於接觸氣動管道。也可能是其他崗位,而要假裝不經意靠近非他所屬的工作線路也不難。
因為電報圈的一種風氣,是封閉而排外。
麥考夫清楚電報員們自成一套規則,以摩斯碼取代了日常生活語言,在線上活躍交流。
當成為這個群體的自己人,絕大多數電報員之間的關係會被迅速拉近,相互幫助接線很常見。不明嫌犯趁著同事不備,投入裝著炸.彈的盒子,不會引起太大關注。
麥考夫將一條條推測清晰地記錄在案。
再通過殘破變形的機關碎片,經由一係列物理學公式演算,還原裝.彈機械的構造。
三幅精密無比的模擬圖被快速畫了出來。
這速度快得過分了,太像是製彈者本人到場。
三選一,要確定究竟是哪一款,還需結合爆.炸物的原料品質做判斷,最終進行實際測試才能得出肯定結論。
梳理完這一切,他又用鑷子夾起一塊變形的金屬碎片。
這是所有金屬殘片中最特殊的一片。
上麵刻有圖案。
很小,小拇指指甲蓋的尺寸,刻著某種昆蟲的腦袋,有兩根觸角。
遺憾的是缺少下半截圖像無法判斷昆蟲的具體種類。相應的下半截金屬片被炸得粉碎,不能再辨析原來的模樣。
這是投彈客故意留下的標記符號嗎?
以及一個最關鍵的問題,不明嫌犯費盡心思投彈的動機是什麽?
21:45。
麥考夫拿著調查報告回到會議室,一群同事非但沒有散去,而且辦公樓的四十六人全都到齊了。
他一進門,立刻被四十六道目光齊刷刷地盯上。
這些眼神就像是期盼代表司法公正的女神「忒彌斯」速速降世,絲毫沒考慮到麥考夫的性別不合適。
這會,外交部事務官們都很清楚自己背上了投彈嫌疑。
將近一個半小時,大家絞盡腦汁自證、旁證、互證清白,隻求說明與爆.炸沒有一便士的關係。
當勘查現場的麥考夫進門,最希望從他嘴裏聽到一句讓真相大白的調查結論。
麥考夫將初步調查報告交給克萊長官。
“投彈的機關再精妙,也不能違背物理學原理。通過機械動能讓內部結構形成倒計時的轉動效果,而盒子能儲備的能量也是有限的。”
類比給八音盒上發條,播放音樂的時長是有限。
爆.炸倒計時的裝置大小被限定在一個運輸盒的尺寸內,本身能轉化與儲備的機械動能也就有限。
麥考夫給出推測,“一旦啟動裝置,預估四十五分鍾後會爆.炸,最長不會超過一小時。”
這句話成功點燃會議室眾人興奮與慶幸的情緒。
“哈哈,我就知道福爾摩斯會還我們清白!”
“太好了!不超一個小時太好了!”
“我就說,我們都是安分守法的好人。怎麽可能去搞炸電報線路,這不是砸自己的飯碗嗎!”
一些情緒外露的事務官們已經歡呼出來。
之前相互舉證的環節中,二樓分揀室的鑰匙保管者查普不得不自爆了早退問題。
白廳規定事務官們17:00下班,查普需在下班前反鎖分揀室的房門。
在他的實際工作中,包括今天在內,卻是隔三差五地提前下班。
反正不急著拆盒,大家默認等到第二天上班再記錄訊息,基本16:00後都不進分揀室。
今天,查普大約16:20反鎖分揀室的門,16:30就拎包走人。
門口的簽出登記不是問題,讓相熟的同事幫著代簽一下就行。
17:55爆.炸發生,最遲機關盒需在16:55被放到分揀室。
分揀室門窗無損壞痕跡,有鑰匙的人又早就離開了,內鬼投彈的可能性驟減。
是不是有誰偷配鑰匙?或是以高技術開鎖?
基本也能排除這兩種可能。從16:50到17:15是下班高峰期,多數人準備或正在離開辦公樓的路上。
分揀室不在犄角旮旯,是在樓梯口附近的顯眼位置。
人群容易看到分揀室門口的情形,今天沒發現誰鬼鬼祟祟地出沒。
由這推測,炸.彈更可能是通過氣動管道進入分揀室。
克萊長官看向麥考夫,“你怎麽看?”
麥考夫說得果斷,“我認為在場的所有人都不會親手搓出一個炸.彈盒。”
眾人聽了無不感動,果然是麥考夫·大好人·明辨是非·聰明絕頂·福爾摩斯。
別看麥考夫平時喜歡安靜,從不與大家一起在電報線上閑聊各種緋聞,但到了關鍵時刻就成了力挽狂瀾的英雄。
麥考夫微笑,有的實話很傷人,他的回答其實與同事情誼毫無關係。
在推演出炸.彈裝置的設計圖時,基本排除了外交部同事們親自製彈。是出於客觀到不能客觀的原因,因為這些人的能力不行。
以三年來對眾人的了解,有一個算一個包括克萊長官在內,都沒腦子能搞出複雜的機械裝置。
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在場的誰嫌疑最大?
麥考夫隻能提名一個人——他本人。
繞了一圈,嫌疑人竟是我自己,還能不能更滑稽。
不過,請注意他語言的嚴密性。
無法親手製作與不找人合作是兩碼事,他的回答沒一個字保證不明嫌犯沒有同夥。
克萊長官快速閱覽了麥考夫的初步調查結論。
目前可以大致排除有內鬼,但同時確定一件事,白廳內部辦公的一些細節被無意中泄露出去了。
麥考夫在報告中提到一個疑點。
17:55,選擇這個時間引爆,是不是不明嫌犯故意等大家全都下班了?
是投彈者不願傷人,還是第一次作案不夠熟練,要預留足夠時間逃走?
在下班後發生爆.炸,從案發到召回事務官開展調查至少有兩小時的時間差,能讓不明嫌犯更順利地脫身。
克萊長官看向眾人,“今天先到這裏,諸位回家後再仔細想想是否接觸過任何可疑人或事。你們提供線索是給自己幫忙,早日找到真相對誰都好。
我的本事是有限的。案子拖得久了,就不再是今天這樣部門內自檢,內閣肯定會插手。到時候,誰都別想好過。”
瞎說什麽大實話。
事務官們在沉悶的氣氛中打道回府。
麥考夫是最後一個走的。
他被克萊長官塞了一箱“口供”,是同事們之前的自述材料。
“不多廢話,我隻再說兩句。”
克萊長官:“你不是法官,不必考慮證據的科學性是否被法庭承認。隻需找到凶手,不論用哪種手段。”
不說更遠,就說歐洲範圍內,各國法庭對哪些證據是有效的定義不同。
僅從對解剖屍體的接受度就能看出端倪,法國遠早於英國批準多渠道的合法解剖屍體來源。如果連解剖也不被允許,要怎麽證明一個人的真實死因?
同理,一種新的偵查鑒定方式想被英國法庭承認,不是誰扯嗓子喊一句就行的,必要經曆複雜的程序審議。
麥考夫點頭。他懂,自己隻負責找到不明嫌犯。
如何在法律程序上進行定罪,交給克萊長官去操作。
*
*
翌日,周六。
黃昏時分,天空陰雲密布,今夜預計有雨。
莫倫告別雷斯垂德。
一頓下午茶,她獲得了倫敦幫派分子常用標記符號的部分信息。
以雷斯垂德的巡街經驗,見過一些街頭標記。不同幫派內部約定俗成,不願輕易對外透露標記含義。
蘇格蘭場卻多少了解一些內幕,但通常情況是視而不見,除非幫派分子引起嚴重的公共安全事件。
莫倫詢問「s」與「→」的含義。
雷斯垂德知道三個幫派的三種解釋。
“s”:盡快動手、周末行動、屋裏有狗。
“→”:輕易進入、準備動手、注意障礙物。
這些含義有的明顯相互矛盾,因為下定義的人不同。
在蘇格蘭場的記錄中,羅伯特街以往沒被標記過,至少三十年來沒有相關報案記錄。
莫倫琢磨著路燈上的符號。
一個“s”與兩個“→”,硬要往已知含義上解讀也不是說不通,但更有可能是其他的未知含義。
以“s”為例,下定義不是亂下的。
s是表示「開始」、「周日」的單詞首字母,所以有了“盡快動手”、“周末行動”的意思。而說“屋裏有狗”,是將s看成一根遛狗繩。
莫倫大膽假設,做標記的人是在觀察著羅伯特街44號有幾個人出入。
路燈標記例的“s”指代單詞傭人的首字母,一個“s”,是隻有朱莉一個傭人。
兩個“→”就像是拿著兩把劍,說的是兩位保鏢。
一共三個符號,與幫傭朱莉、兩位護送她晚歸回家的保鏢從人數上對應了。
按照這個邏輯,標記者還會再來。
莫倫離開倫敦一個多月,現在她回來了,路燈上該添新符號。
那麽是誰留的符號呢?
莫倫與雷斯垂德喝下午茶之前,先去街坊鄰居家閑聊了一會。
與朱莉描述一致,鄰居們也沒人發現過去一個月多出現陌生鬼祟的身影。
再看朱莉與兩位保鏢進出44號的時間點,多是在天黑前後。
做標記的人要觀察這一幕,說明當時就在附近,但又完全不被街裏街坊懷疑。
這人必是熟麵孔,接近路燈的行為更是自然而然。
——點燈人。
莫倫想起這種看似不起眼的職業。
點燈人,點街燈。最初是點蠟燭,後來點燈油。
等到19世紀初,倫敦街頭安裝煤氣燈,要用一根長杆伸入燈罩點火滅火。
再後來升級了機械開關,可仍要人工維護運作,啟動與關閉某片街區的煤氣燈。
點燈人每天會在日出與日落時分出沒,他們接近路燈是再尋常不過的事。
羅伯特街的點燈人,人稱“禿頭阿爾”,在這裏幹了兩年。
除了點燈,他還在郊野的一家農場裏做活。一直挺勤快,沒傳出有偷奸耍滑的行為。
標記者是阿爾嗎?
莫倫加快回家的腳步,就看這兩天的情況。
夜色漸暗,又到了該亮起路燈的時候。
阿爾和往常一樣打開街燈開關。
開始從頭到尾走一遍他負責的街區,確保街上每盞路燈都亮了。
與往常不一樣的是,在進入羅伯特街後,他開始四處張望。
走到44號附近,左看右看,確定人行道上沒人。蹲下,右手從口袋裏掏出一塊碎石子,伸向路燈底座。
這個時候,阿爾從背後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
像是問晚飯吃了嗎,她問:“阿爾,你打算給海勒小姐畫哪個符號?”
阿爾被聊家常的語調迷惑了,居然脫口而出給了回答。“字母「h」。”
慢一拍,發現不對!
是誰在問他?
走路都沒聲音的嗎?!又怎麽會知道他要做標記?
“鬼啊!”
阿爾尖叫出來,以為是被鬼盯上了。
下意識回頭確認,回頭看見來人居然是莫倫,更是傻在當場。“您、您、怎麽是您啊?”
莫倫:“這該是我來提問,怎麽是你?你收了誰的錢,來這裏做標記?”
麥考夫用四十分鍾完成了對爆.炸現場的全部勘測。
門與窗沒有損壞痕跡,不存在暴力入侵分揀室的可能性。
室內出現了顯然不屬於這裏的東西。
——一些機械結構金屬零件殘片,比如彈簧、發條、齒輪等物品。
這些碎片上附著微量的高錳酸鉀粉末殘餘。
高錳酸鉀是危險品。與過氧化氫、濃硫酸等混合後,極易引起爆.炸.
不是人人都了解這種知識,但有心想掌握類似技能,不必進入學校學習。
書店裏出售相關刊物,介紹化學理論與實驗操作。書上的步驟不一定清晰,但多試幾次又沒被炸死,可以調配出想要的炸.彈當量。
倫敦對這類實驗原材料的監管不算嚴格。
比如砒.霜用作毒鼠藥,能隨意買賣。
有人將高錳酸鉀或過氧化氫溶液用於外傷清創,所以錢到位,在藥劑鋪就也買到它們。
麥考夫將爆.炸碎片逐一收集。
比起爆.炸物原料的較易獲得,裝載彈.藥的精密容器隻能手工定製。
投彈者至少要製作一個延時裝置,甚至是定時裝置。
先將高錳酸鉀與強氧化劑分裝在兩個區域。
間隔板與機械臂相連,在齒輪緩慢轉動、彈簧發條收縮到某個位置時,間隔板被抽離。化學反應發生,最終引發爆.炸。
這類裝置無疑是精密的,需要高超的機械技術。
再看裝載爆.炸機關的外盒。
拚湊殘片可以確定盒子以橡膠製成,前部附有毛氈作為緩衝墊,就是氣動管道使用的普通傳輸盒。
倫敦地下的氣動管道錯綜複雜。
管道不擁堵的情況下,這種小盒子的傳輸速度很快,15秒走一百米。
麥考夫暫時不能肯定投彈者是算準時間讓爆.炸發生在外交部辦公樓,還是隻求一炸,隨便炸到哪裏都行。
選擇不同的爆.炸點,投放盒子的位置勢必不同,對倒計時裝置的細節把控也有差別。
也不能排除一種可能。
盒子不是從經由管道運輸,而是有人直接手動放到分揀室。
這隻傳輸盒不是全新的,有一兩年的使用痕跡。卻無法證明在爆炸發生前,它曾經通過氣動管道。
盒子沒有鋼印標號,同一公司生產的外觀一致。由於在管道內運輸時摩擦生熱,也不適合在盒子外部粘貼紙質標簽。
在日常的電報工作中,弄丟幾隻空盒是司空見慣的事。隻要不是一丟幾十隻,也不必去登記損耗。
換句話說,投彈客能夠通過某種渠道,不引人注意就獲得舊傳輸盒。
目前還能確定另一點。不明嫌犯對電報線路有一定專業認知,且有機會接觸到電報係統。
假設炸.彈通過管道傳輸,投放者要能接觸到與外交部辦公樓相連的氣動管道線路。
以上這些線索卻無法立刻快速縮小範圍。
盒子傳入白廳,不僅走點對點的直線傳送,每天也有大批量的消息需經過好幾個電報中轉站進行轉運。
中轉站不隻負責傳遞政府單位消息,也有商業運營線路。那意味著雇傭的電報員有成千上萬,那些人都可能是嫌疑人。
精密的自製炸.彈機關,足見不明嫌犯絕非衝動作案。
如果他是中轉站的員工,可能本來就是分揀員,便於接觸氣動管道。也可能是其他崗位,而要假裝不經意靠近非他所屬的工作線路也不難。
因為電報圈的一種風氣,是封閉而排外。
麥考夫清楚電報員們自成一套規則,以摩斯碼取代了日常生活語言,在線上活躍交流。
當成為這個群體的自己人,絕大多數電報員之間的關係會被迅速拉近,相互幫助接線很常見。不明嫌犯趁著同事不備,投入裝著炸.彈的盒子,不會引起太大關注。
麥考夫將一條條推測清晰地記錄在案。
再通過殘破變形的機關碎片,經由一係列物理學公式演算,還原裝.彈機械的構造。
三幅精密無比的模擬圖被快速畫了出來。
這速度快得過分了,太像是製彈者本人到場。
三選一,要確定究竟是哪一款,還需結合爆.炸物的原料品質做判斷,最終進行實際測試才能得出肯定結論。
梳理完這一切,他又用鑷子夾起一塊變形的金屬碎片。
這是所有金屬殘片中最特殊的一片。
上麵刻有圖案。
很小,小拇指指甲蓋的尺寸,刻著某種昆蟲的腦袋,有兩根觸角。
遺憾的是缺少下半截圖像無法判斷昆蟲的具體種類。相應的下半截金屬片被炸得粉碎,不能再辨析原來的模樣。
這是投彈客故意留下的標記符號嗎?
以及一個最關鍵的問題,不明嫌犯費盡心思投彈的動機是什麽?
21:45。
麥考夫拿著調查報告回到會議室,一群同事非但沒有散去,而且辦公樓的四十六人全都到齊了。
他一進門,立刻被四十六道目光齊刷刷地盯上。
這些眼神就像是期盼代表司法公正的女神「忒彌斯」速速降世,絲毫沒考慮到麥考夫的性別不合適。
這會,外交部事務官們都很清楚自己背上了投彈嫌疑。
將近一個半小時,大家絞盡腦汁自證、旁證、互證清白,隻求說明與爆.炸沒有一便士的關係。
當勘查現場的麥考夫進門,最希望從他嘴裏聽到一句讓真相大白的調查結論。
麥考夫將初步調查報告交給克萊長官。
“投彈的機關再精妙,也不能違背物理學原理。通過機械動能讓內部結構形成倒計時的轉動效果,而盒子能儲備的能量也是有限的。”
類比給八音盒上發條,播放音樂的時長是有限。
爆.炸倒計時的裝置大小被限定在一個運輸盒的尺寸內,本身能轉化與儲備的機械動能也就有限。
麥考夫給出推測,“一旦啟動裝置,預估四十五分鍾後會爆.炸,最長不會超過一小時。”
這句話成功點燃會議室眾人興奮與慶幸的情緒。
“哈哈,我就知道福爾摩斯會還我們清白!”
“太好了!不超一個小時太好了!”
“我就說,我們都是安分守法的好人。怎麽可能去搞炸電報線路,這不是砸自己的飯碗嗎!”
一些情緒外露的事務官們已經歡呼出來。
之前相互舉證的環節中,二樓分揀室的鑰匙保管者查普不得不自爆了早退問題。
白廳規定事務官們17:00下班,查普需在下班前反鎖分揀室的房門。
在他的實際工作中,包括今天在內,卻是隔三差五地提前下班。
反正不急著拆盒,大家默認等到第二天上班再記錄訊息,基本16:00後都不進分揀室。
今天,查普大約16:20反鎖分揀室的門,16:30就拎包走人。
門口的簽出登記不是問題,讓相熟的同事幫著代簽一下就行。
17:55爆.炸發生,最遲機關盒需在16:55被放到分揀室。
分揀室門窗無損壞痕跡,有鑰匙的人又早就離開了,內鬼投彈的可能性驟減。
是不是有誰偷配鑰匙?或是以高技術開鎖?
基本也能排除這兩種可能。從16:50到17:15是下班高峰期,多數人準備或正在離開辦公樓的路上。
分揀室不在犄角旮旯,是在樓梯口附近的顯眼位置。
人群容易看到分揀室門口的情形,今天沒發現誰鬼鬼祟祟地出沒。
由這推測,炸.彈更可能是通過氣動管道進入分揀室。
克萊長官看向麥考夫,“你怎麽看?”
麥考夫說得果斷,“我認為在場的所有人都不會親手搓出一個炸.彈盒。”
眾人聽了無不感動,果然是麥考夫·大好人·明辨是非·聰明絕頂·福爾摩斯。
別看麥考夫平時喜歡安靜,從不與大家一起在電報線上閑聊各種緋聞,但到了關鍵時刻就成了力挽狂瀾的英雄。
麥考夫微笑,有的實話很傷人,他的回答其實與同事情誼毫無關係。
在推演出炸.彈裝置的設計圖時,基本排除了外交部同事們親自製彈。是出於客觀到不能客觀的原因,因為這些人的能力不行。
以三年來對眾人的了解,有一個算一個包括克萊長官在內,都沒腦子能搞出複雜的機械裝置。
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在場的誰嫌疑最大?
麥考夫隻能提名一個人——他本人。
繞了一圈,嫌疑人竟是我自己,還能不能更滑稽。
不過,請注意他語言的嚴密性。
無法親手製作與不找人合作是兩碼事,他的回答沒一個字保證不明嫌犯沒有同夥。
克萊長官快速閱覽了麥考夫的初步調查結論。
目前可以大致排除有內鬼,但同時確定一件事,白廳內部辦公的一些細節被無意中泄露出去了。
麥考夫在報告中提到一個疑點。
17:55,選擇這個時間引爆,是不是不明嫌犯故意等大家全都下班了?
是投彈者不願傷人,還是第一次作案不夠熟練,要預留足夠時間逃走?
在下班後發生爆.炸,從案發到召回事務官開展調查至少有兩小時的時間差,能讓不明嫌犯更順利地脫身。
克萊長官看向眾人,“今天先到這裏,諸位回家後再仔細想想是否接觸過任何可疑人或事。你們提供線索是給自己幫忙,早日找到真相對誰都好。
我的本事是有限的。案子拖得久了,就不再是今天這樣部門內自檢,內閣肯定會插手。到時候,誰都別想好過。”
瞎說什麽大實話。
事務官們在沉悶的氣氛中打道回府。
麥考夫是最後一個走的。
他被克萊長官塞了一箱“口供”,是同事們之前的自述材料。
“不多廢話,我隻再說兩句。”
克萊長官:“你不是法官,不必考慮證據的科學性是否被法庭承認。隻需找到凶手,不論用哪種手段。”
不說更遠,就說歐洲範圍內,各國法庭對哪些證據是有效的定義不同。
僅從對解剖屍體的接受度就能看出端倪,法國遠早於英國批準多渠道的合法解剖屍體來源。如果連解剖也不被允許,要怎麽證明一個人的真實死因?
同理,一種新的偵查鑒定方式想被英國法庭承認,不是誰扯嗓子喊一句就行的,必要經曆複雜的程序審議。
麥考夫點頭。他懂,自己隻負責找到不明嫌犯。
如何在法律程序上進行定罪,交給克萊長官去操作。
*
*
翌日,周六。
黃昏時分,天空陰雲密布,今夜預計有雨。
莫倫告別雷斯垂德。
一頓下午茶,她獲得了倫敦幫派分子常用標記符號的部分信息。
以雷斯垂德的巡街經驗,見過一些街頭標記。不同幫派內部約定俗成,不願輕易對外透露標記含義。
蘇格蘭場卻多少了解一些內幕,但通常情況是視而不見,除非幫派分子引起嚴重的公共安全事件。
莫倫詢問「s」與「→」的含義。
雷斯垂德知道三個幫派的三種解釋。
“s”:盡快動手、周末行動、屋裏有狗。
“→”:輕易進入、準備動手、注意障礙物。
這些含義有的明顯相互矛盾,因為下定義的人不同。
在蘇格蘭場的記錄中,羅伯特街以往沒被標記過,至少三十年來沒有相關報案記錄。
莫倫琢磨著路燈上的符號。
一個“s”與兩個“→”,硬要往已知含義上解讀也不是說不通,但更有可能是其他的未知含義。
以“s”為例,下定義不是亂下的。
s是表示「開始」、「周日」的單詞首字母,所以有了“盡快動手”、“周末行動”的意思。而說“屋裏有狗”,是將s看成一根遛狗繩。
莫倫大膽假設,做標記的人是在觀察著羅伯特街44號有幾個人出入。
路燈標記例的“s”指代單詞傭人的首字母,一個“s”,是隻有朱莉一個傭人。
兩個“→”就像是拿著兩把劍,說的是兩位保鏢。
一共三個符號,與幫傭朱莉、兩位護送她晚歸回家的保鏢從人數上對應了。
按照這個邏輯,標記者還會再來。
莫倫離開倫敦一個多月,現在她回來了,路燈上該添新符號。
那麽是誰留的符號呢?
莫倫與雷斯垂德喝下午茶之前,先去街坊鄰居家閑聊了一會。
與朱莉描述一致,鄰居們也沒人發現過去一個月多出現陌生鬼祟的身影。
再看朱莉與兩位保鏢進出44號的時間點,多是在天黑前後。
做標記的人要觀察這一幕,說明當時就在附近,但又完全不被街裏街坊懷疑。
這人必是熟麵孔,接近路燈的行為更是自然而然。
——點燈人。
莫倫想起這種看似不起眼的職業。
點燈人,點街燈。最初是點蠟燭,後來點燈油。
等到19世紀初,倫敦街頭安裝煤氣燈,要用一根長杆伸入燈罩點火滅火。
再後來升級了機械開關,可仍要人工維護運作,啟動與關閉某片街區的煤氣燈。
點燈人每天會在日出與日落時分出沒,他們接近路燈是再尋常不過的事。
羅伯特街的點燈人,人稱“禿頭阿爾”,在這裏幹了兩年。
除了點燈,他還在郊野的一家農場裏做活。一直挺勤快,沒傳出有偷奸耍滑的行為。
標記者是阿爾嗎?
莫倫加快回家的腳步,就看這兩天的情況。
夜色漸暗,又到了該亮起路燈的時候。
阿爾和往常一樣打開街燈開關。
開始從頭到尾走一遍他負責的街區,確保街上每盞路燈都亮了。
與往常不一樣的是,在進入羅伯特街後,他開始四處張望。
走到44號附近,左看右看,確定人行道上沒人。蹲下,右手從口袋裏掏出一塊碎石子,伸向路燈底座。
這個時候,阿爾從背後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
像是問晚飯吃了嗎,她問:“阿爾,你打算給海勒小姐畫哪個符號?”
阿爾被聊家常的語調迷惑了,居然脫口而出給了回答。“字母「h」。”
慢一拍,發現不對!
是誰在問他?
走路都沒聲音的嗎?!又怎麽會知道他要做標記?
“鬼啊!”
阿爾尖叫出來,以為是被鬼盯上了。
下意識回頭確認,回頭看見來人居然是莫倫,更是傻在當場。“您、您、怎麽是您啊?”
莫倫:“這該是我來提問,怎麽是你?你收了誰的錢,來這裏做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