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以理服人(二)
惡劣大小姐想贖罪?我不稀罕了 作者:愛吃花生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是講道理的。”
“我從未說過,隻依靠我們自己,來撐起如此龐大的半導體產業鏈。”
“一方麵資金不夠,一方麵人才不夠,更重要的是,國家支持力度不夠。”
“去年,國家出台了《鼓勵集成電路發展的若幹政策》,但同時,也出台了《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增加商品房住房及用地供應》等更多的房地產行業的政策。”
“不僅如此,銀監會頒布了《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辦公廳發布了《簡政放權改進市場準入工作通知》,同時也在推行《創新小微企業貸款和金融服務水平》。”
“半導體產業,相關政策隻有一條。”
“但房地產金融,小微貸款服務的相關政策,卻鋪天蓋地。”
“並不是說國家政策有誤,而是,關於微電子領域的振興,國家的投入,確實過於薄弱了。”
“我們想要把半導體產業搞起來,第一件事,是需要國家去重視,去大力的支持。”
“什麽時候,半導體的相關政策的數量,和房地產金融業的相關政策的數量,顛倒過來,那才是這個行業,真正的開端!”
四月下旬,暮春時節。
百花爭豔,暖風熏人。
然而,在c市的某座不起眼的工廠的會議室裏,沒有人在本該犯困的午後昏昏欲睡。
一開始,大家在為‘是否拿錢去放貸’、‘是否拿錢投資房地產’吵得不可開交。
直到紀冷明說出以上那段話,爭論聲才一下子消失了。
孫彪和趙樂虎後背往靠椅上一癱,趙樂虎撥弄好幾下他的頭發。
好久之後,才道:“既然國家這麽支持小微貸款和房地產,那我們更該去做這個,國家鼓勵什麽,我們就做什麽好了啊,幹嘛非得跑一條困難重重的賽道呢!”
“況且,讓國家大力支持半導體,請問,怎麽做?就憑我們這幫連大學都沒上過的小老百姓的呼聲?”
趙樂虎的話反映了不少人的心聲,會議室裏充滿了‘對啊’‘是啊’‘趙哥說的有理’的應和。
紀冷明笑笑,接著拋出一串數字。
“我就不說什麽時代責任、為國爭光、民族脊梁之類的話了,既然大家在乎利潤,那就一切拿利益來談。”
“請問房地產的利潤是多少?小微貸款的利潤空間有多大?”
“大家都去投資房地產,房價越來越高,總有一天,會出現房子賣不動的時候吧?”
“所有人的錢都湧進小微貸款裏,可貸出去的錢,總要收回來吧,出現壞賬怎麽辦?”
“但半導體產業,最上遊的矽片市場規模,約100億美元,但越往下走,利潤便以指數形式增長。”
“有矽片,才能做芯片,而芯片市場規模,高達4000億美元。”
“有了芯片,便可以生產電腦、手機、汽車等各種電子產品,乃至軍工用品,而這一市場規模,超過1.6萬億美元。”
“而且,半導體行業,一旦發展起來了,隻要政策不出大錯誤,隻要持續投入科技研發,它可以持續產能,它可以成為支柱型產業,可以造福萬萬人。”
“你們真的願意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放棄1.6萬億美元市場的超級大蛋糕?”
會議室內集體沉默。
孫彪和趙樂虎原先看到自家公司賬目上的4億資金時,還沾沾自喜很久,但一聽到1.6萬億這個數字,立刻有種4億變4塊錢的錯覺。
誰都希望可以一直掙錢,源源不斷的掙錢,錢越掙越多。
有個詞,叫作‘可持續性發展’。
在紀冷明的工廠裏,無論是領導,還是員工,不僅要被科普法律知識,還要被擴充金融知識。
前幾年的‘次貸危機’,他們這幫人不曉得聽了多少遍。
而‘次貸危機’怎麽來的?還不是房地產的鍋麽!
所以,若論‘可持續發展’,確實,走半導體的路線更為妥帖一些。
無形之中,在座的幾十號人,基本都被說服了。
孫彪歎了口氣,咕嚕嚕灌了好幾口水。
最後一抹嘴巴。
道:“你說吧,我們應該怎麽做!”
紀冷明一改先前的寬和的、溫良的態度,不過一瞬,整個人氣質變得冷峻起來。
他皺著眉,板著臉,相當嚴肅。
“剛剛我說,國家對半導體業還不夠重視,而想要讓它重視,就必須在這一領域做出成績。”
“國家也要看利潤看營收,領導國家發展的,始終是人。”
“你做出成績了,讓國家掙錢了,那些政策,自然就會往你身上傾斜。”
“為什麽會扶持房地產和小微貸款?因為它們暫時可以讓國家賺錢。”
“僅此而已。”
“半導體整個產業鏈我們做不了,我也沒打算一口吃成一個胖子。”
“我的想法,是選擇其中的一個環節來做。”
“我們目前是一家非常低端的3c代工廠,我們的工廠必須要轉型。”
“我的想法,是轉型成晶圓代工廠。”
“當然,大規模的晶圓工廠我們還建立不了,我們隻能先從小的晶圓代工廠開始做起。”
矽片是製造晶圓的基礎材料。
晶圓是製造芯片的基礎材料。
而晶圓代工是什麽?
是替客戶生產所需芯片的工廠。
接到汽車公司芯片訂單,那就替這家公司生產汽車芯片。
接到電腦公司芯片訂單,那就生產該公司的電腦芯片。
晶圓代工,實際上就是生產芯片的公司。
而一顆芯片的誕生,通常有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諸多環節。
紀冷明的晶圓代工廠,僅負責芯片製造,不負責芯片設計。
紀冷明把他整理出來的一份表格給所有人分發下去。
所有拿到這份表格的人,均頭皮一麻。
趙樂虎拿著表格,一臉愁苦的問身旁的孫彪。
“你給我看看,建個廠房要多少錢?我是不是眼花了?”
孫彪眯著眼睛:“我數一下有多少個零,一個零,兩個零,三個零...一共十個零。”
“一共30億...美金。”
孫彪當場把表格朝桌子上一拍。
義憤填膺,臉都憋紅了。
“老板,咱們隻有4億,你光一個廠房投入就是30億,還是美金,我們從哪兒搞來那麽多錢啊!”
紀冷明對眾人的反應表示理解。
他也不急,慢條斯理的表示:“靠國家撥款。”
“目前,國家在集成電路板塊的扶持資金一共是1300億,我從中分走300億,不過分吧?”
孫彪、趙樂虎等人明顯一愣。
“那...那憑什麽要把300億給你,不給別人?”
紀冷明嘴角一勾。
“就憑我被困龍山,數十萬百姓進行聲援。”
“就憑我們替老百姓做事,民間威望很高。”
“就憑我們...擁有民心!”
“我從未說過,隻依靠我們自己,來撐起如此龐大的半導體產業鏈。”
“一方麵資金不夠,一方麵人才不夠,更重要的是,國家支持力度不夠。”
“去年,國家出台了《鼓勵集成電路發展的若幹政策》,但同時,也出台了《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增加商品房住房及用地供應》等更多的房地產行業的政策。”
“不僅如此,銀監會頒布了《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辦公廳發布了《簡政放權改進市場準入工作通知》,同時也在推行《創新小微企業貸款和金融服務水平》。”
“半導體產業,相關政策隻有一條。”
“但房地產金融,小微貸款服務的相關政策,卻鋪天蓋地。”
“並不是說國家政策有誤,而是,關於微電子領域的振興,國家的投入,確實過於薄弱了。”
“我們想要把半導體產業搞起來,第一件事,是需要國家去重視,去大力的支持。”
“什麽時候,半導體的相關政策的數量,和房地產金融業的相關政策的數量,顛倒過來,那才是這個行業,真正的開端!”
四月下旬,暮春時節。
百花爭豔,暖風熏人。
然而,在c市的某座不起眼的工廠的會議室裏,沒有人在本該犯困的午後昏昏欲睡。
一開始,大家在為‘是否拿錢去放貸’、‘是否拿錢投資房地產’吵得不可開交。
直到紀冷明說出以上那段話,爭論聲才一下子消失了。
孫彪和趙樂虎後背往靠椅上一癱,趙樂虎撥弄好幾下他的頭發。
好久之後,才道:“既然國家這麽支持小微貸款和房地產,那我們更該去做這個,國家鼓勵什麽,我們就做什麽好了啊,幹嘛非得跑一條困難重重的賽道呢!”
“況且,讓國家大力支持半導體,請問,怎麽做?就憑我們這幫連大學都沒上過的小老百姓的呼聲?”
趙樂虎的話反映了不少人的心聲,會議室裏充滿了‘對啊’‘是啊’‘趙哥說的有理’的應和。
紀冷明笑笑,接著拋出一串數字。
“我就不說什麽時代責任、為國爭光、民族脊梁之類的話了,既然大家在乎利潤,那就一切拿利益來談。”
“請問房地產的利潤是多少?小微貸款的利潤空間有多大?”
“大家都去投資房地產,房價越來越高,總有一天,會出現房子賣不動的時候吧?”
“所有人的錢都湧進小微貸款裏,可貸出去的錢,總要收回來吧,出現壞賬怎麽辦?”
“但半導體產業,最上遊的矽片市場規模,約100億美元,但越往下走,利潤便以指數形式增長。”
“有矽片,才能做芯片,而芯片市場規模,高達4000億美元。”
“有了芯片,便可以生產電腦、手機、汽車等各種電子產品,乃至軍工用品,而這一市場規模,超過1.6萬億美元。”
“而且,半導體行業,一旦發展起來了,隻要政策不出大錯誤,隻要持續投入科技研發,它可以持續產能,它可以成為支柱型產業,可以造福萬萬人。”
“你們真的願意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放棄1.6萬億美元市場的超級大蛋糕?”
會議室內集體沉默。
孫彪和趙樂虎原先看到自家公司賬目上的4億資金時,還沾沾自喜很久,但一聽到1.6萬億這個數字,立刻有種4億變4塊錢的錯覺。
誰都希望可以一直掙錢,源源不斷的掙錢,錢越掙越多。
有個詞,叫作‘可持續性發展’。
在紀冷明的工廠裏,無論是領導,還是員工,不僅要被科普法律知識,還要被擴充金融知識。
前幾年的‘次貸危機’,他們這幫人不曉得聽了多少遍。
而‘次貸危機’怎麽來的?還不是房地產的鍋麽!
所以,若論‘可持續發展’,確實,走半導體的路線更為妥帖一些。
無形之中,在座的幾十號人,基本都被說服了。
孫彪歎了口氣,咕嚕嚕灌了好幾口水。
最後一抹嘴巴。
道:“你說吧,我們應該怎麽做!”
紀冷明一改先前的寬和的、溫良的態度,不過一瞬,整個人氣質變得冷峻起來。
他皺著眉,板著臉,相當嚴肅。
“剛剛我說,國家對半導體業還不夠重視,而想要讓它重視,就必須在這一領域做出成績。”
“國家也要看利潤看營收,領導國家發展的,始終是人。”
“你做出成績了,讓國家掙錢了,那些政策,自然就會往你身上傾斜。”
“為什麽會扶持房地產和小微貸款?因為它們暫時可以讓國家賺錢。”
“僅此而已。”
“半導體整個產業鏈我們做不了,我也沒打算一口吃成一個胖子。”
“我的想法,是選擇其中的一個環節來做。”
“我們目前是一家非常低端的3c代工廠,我們的工廠必須要轉型。”
“我的想法,是轉型成晶圓代工廠。”
“當然,大規模的晶圓工廠我們還建立不了,我們隻能先從小的晶圓代工廠開始做起。”
矽片是製造晶圓的基礎材料。
晶圓是製造芯片的基礎材料。
而晶圓代工是什麽?
是替客戶生產所需芯片的工廠。
接到汽車公司芯片訂單,那就替這家公司生產汽車芯片。
接到電腦公司芯片訂單,那就生產該公司的電腦芯片。
晶圓代工,實際上就是生產芯片的公司。
而一顆芯片的誕生,通常有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諸多環節。
紀冷明的晶圓代工廠,僅負責芯片製造,不負責芯片設計。
紀冷明把他整理出來的一份表格給所有人分發下去。
所有拿到這份表格的人,均頭皮一麻。
趙樂虎拿著表格,一臉愁苦的問身旁的孫彪。
“你給我看看,建個廠房要多少錢?我是不是眼花了?”
孫彪眯著眼睛:“我數一下有多少個零,一個零,兩個零,三個零...一共十個零。”
“一共30億...美金。”
孫彪當場把表格朝桌子上一拍。
義憤填膺,臉都憋紅了。
“老板,咱們隻有4億,你光一個廠房投入就是30億,還是美金,我們從哪兒搞來那麽多錢啊!”
紀冷明對眾人的反應表示理解。
他也不急,慢條斯理的表示:“靠國家撥款。”
“目前,國家在集成電路板塊的扶持資金一共是1300億,我從中分走300億,不過分吧?”
孫彪、趙樂虎等人明顯一愣。
“那...那憑什麽要把300億給你,不給別人?”
紀冷明嘴角一勾。
“就憑我被困龍山,數十萬百姓進行聲援。”
“就憑我們替老百姓做事,民間威望很高。”
“就憑我們...擁有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