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博弈(十)
惡劣大小姐想贖罪?我不稀罕了 作者:愛吃花生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受采訪的一共四個人。
除了種蘋果的老漢外,還有外出打工的中年人,搞雞鴨鵝養殖的村民,以及家裏種蘑菇靠在集市擺攤的婦女。
他們的遭遇幾乎雷同。
先是向極光財富借下2000到6000不等的錢,然後慘遭催債,要還1萬至3萬不等的賬目。
若是還不上,則拿家裏的蘋果、雞鴨鵝、蘑菇抵賬。
若不肯拿這些固定資產還債,催收員便會帶著蝦兵蟹將,砍掉別人的果樹,往養殖的家禽喝的水裏投放敵敵畏,在人家好不容易搭建的菌菇棚裏噴灑高濃度84消毒水。
主打一個恐嚇立威。
最慘的還是那位外出打工的中年人。
他孩子生了病,兒童尿毒症,需要做透析治療。
父親早上六點前往工地打工,晚上七點騎著摩托車到車站附近當摩的司機。
工地老板倒是好人,經常把工地不要的鐵絲銅絲送給他讓他拿去賣錢,加上撿拾塑料瓶、木紙板、易拉罐等的額外收入,久而久之,日子倒也能過得下去。
但隨著極光財富的介入,這一切都變了。
催收員也不曉得從哪兒打聽到這位父親靠打工攢下了幾萬塊錢。
為了讓這家人把錢吐出來,他們不惜紮爆這家人的摩托車胎,焚燒他家的草垛。
更過分的是,一幫喪心病狂的混混當著父母的麵,殘忍的、暴力的拽下患有尿毒症的孩子的尿袋,最終導致感染,引起並發症,搶救無效死亡。
日積月累的惡行被合法的暴力集團所掩蓋。
明明一個村子,家家有務,戶戶有業,每個人都勤勞致富,未來光明又美好。
可是,總有利欲熏心之人想方設法的去掠奪他們。
為此,不惜操控鄉鎮選舉,培植效忠於自己的村官,打點能派上用場的民事、刑事機構,以強大的金錢開路,輔佐四通八達的人脈撐腰,終於形成了一座外表光鮮亮麗、內裏不知埋葬多少屍骸的所謂的人民的豐碑!
一小時的視頻,將矛頭直指鄭易平控製的極光財富。
其公司‘吃人血饅頭’的行徑,在互聯網上掀起軒然大波。
曾一邊倒的謾罵團結村的聲音裏,夾雜了許多不一樣的論調。
曾大力讚揚極光財富‘普惠價值’精神的那幫人,也逐漸默不作聲。
事件迎來反轉,各大社交平台吵得不可開交。
其中有一篇帖子是這樣寫的。
“工農群體,闔該是這個國家、這片沃土最該受到尊敬的人!”
“49年新的祖國成立,百廢待興,國家正處於工業化初始階段,是農民通過工農產品價格的‘剪刀差’(注),完成最初的工業化積累。”
“國家工業化、城鎮化,施行大規模的墾荒和複墾,其征用的大量的土地和自然資源從哪兒來的?從農村中來!”
“78年以後,國家政策啟動,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農民們大多處於就業末端,幹著最累最髒的活,為國家建設提供最廉價的勞動力。”
“能想象嗎?城市裏的在崗職工們,年平均工資有將近2.5萬元,可農民工的一年收入,僅僅隻有1.1萬。”
“而如今,曾經的農民工的孩子們,再一次充當城市的廉價勞動力,任由更多的吸血鬼趴在他們的後代身上,敲骨吸髓。”
“農村,農民,他們的孩子,一次又一次充當了國家前進的燃料,可是,社會回饋了他們什麽?”
“在過去,工人、農民,把自己的‘剩餘價值’全部上交給了國家。”
“可是,後來的私有化,又使得一個時代的人的奮鬥成果,賤賣給了民企和外資。”
“我的祖國,確實富裕了。”
“可從農民工身上攫取大量利益的人,轉頭罵他們髒亂差,說他們落後,汙蔑他們是強j犯,形容他們為城市裏的蟑螂。”
可惜,這篇長貼未能蕩滌起任何水花,讚與評論寥寥無幾,瀏覽人數屈指可數。
它宛如茫然暗夜裏悠然一現的曇花,眨眼之間,徹底淹沒在洶湧澎湃的吵鬧聲中。
——
網絡裏的熱議聲遍布大江南北。
不乏對極光財富的質疑者、維護者,以及旁觀者。
針對這一情況,極光財富和其聘請的藍燈國際早有準備。
鄭易平的私人會議室。
隔斷窗簾外,風雨交加,泥沙俱下。
室內空調溫度打得很低,除濕器滿負荷工作,才讓偌大的空間依舊維持幹燥。
鄭易平坐在寬大的辦公椅上,手指捏住眉心。
他手邊是一直響個不停的手機,如果留意,會發現,屏幕上已經有數百個未接來電。
潘鷹坐在真皮座椅上,一手捧著咖啡,一手給鄭易平遞過去幾張報表。
“這是有關極光財富的輿情分析報告。”
“從現在的輿論走向來看,楊城媒體是要把你的公司拖下水。”
鄭易平睜開眼,眼眸眯成一線。
潘鷹坦然的回視過來,並著重掃了眼還在不斷鬧騰的電話。
“這邊給到的建議,攘外必先安內,你得開個會,先穩定下投資人的情緒。”
老實說,楊城媒體曝光出的視頻,對極光財富的殺傷力不小。
民眾鬧歸鬧,整體在短時間內不會讓公司利益受損。
但出真金白銀的投資人受到輿論風暴影響,那可是會引發流動性危機的。
鄭易平一宿沒睡,眼底盡是血絲。
說話時中氣卻挺足。
“已經讓秘書處安排了,暫時能穩住。”
潘鷹輕‘嗯’:“那就好。”
他隨手又丟過去幾份報表。
“這是衝榜的數據分析和財務表。”
“整體來講,符合預期。”
“這個,是我們接下來推出的公關方案。”
“既然楊城媒體已經下場了,那就進入下一回合的比拚。”
潘鷹放下手裏的咖啡杯,推推眼鏡,銳利的目光一閃而過。
“上次讓你策反被關押在監所裏的團結村的人,策反結果怎麽樣了?”
鄭易平接過幾張薄薄的紙頁,一頁頁粗略瀏覽。
嘴上漫不經心道:“嗯,差不多了。”
他抬起頭,衝潘鷹露出一抹譏諷的笑意。
“我當那幫窮鬼能有幾斤幾兩的骨氣。”
“我出1萬塊的時候,那幫苦骨頭還辱罵前去談生意的律師,還玩寧死不從。”
“可我加錢到5萬,他們開始猶豫了。”
“等價碼加到50萬時,好幾個人居然搶著要和我達成交易。”
“我還以為,策反那幫村民,至少要好好費一番功夫,沒想到,撒點小錢就能解決。”
“一幫烏合之眾!”
“這種人,也能鬧事!”
“嘁!”
潘鷹聽到自己想聽的,滿意的點點頭。
隨口道:“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思維固化,貧瘠的可以用‘殘疾’來形容。”
“但也隻是大腦殘疾而已。”
“一旦有人充當他們的外腦,依照他們勤勞刻苦的拚搏勁,凝聚出的行動力,還是很恐怖的。”
“個人看法,鄭總勿要盲目自信。”
鄭易平瞅了對方一眼,冷笑著問:“潘先生是在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潘鷹搖頭:“不,我們這一行,保持適當的冷靜很重要。”
他不欲在這一話題上多做糾纏。
轉言:“既然你策反了團結村的村民,那就可以召開記者會了,去告訴媒體,告訴群眾,說你的公司遭人惡意抹黑攻擊,幸好團結村的一部分村民有良知,願意站出來,揭露真正的事實。”
“演講稿我們會替你準備好。”
“一方麵,我會弱化‘高利貸’等字眼,著重強調村民欠債不還。”
“另一方麵,我會安排人把節奏往溫家傾斜。”
“既然溫家是幕後策劃人,必然不能讓它獨善其身。”
“楊城媒體的黑料我已經準備好了,哦,對了,溫家那個大小姐,身上的大料更是多得數不過來。”
“這倒是對我們極為有利!”
鄭易平聞言,眼睛立刻亮了一亮。
——
因為楊城媒體的文章,團結新村同極光財富的舊日恩怨浮出水麵。
也因為曝光出的一小時時長的視頻,導致先前極光財富營銷出的優良口碑,走向兩極化分裂。
看似紀冷明的一方在這一回合占據優勢,實際上,暗流依然湧動。
鄭易平聽從潘鷹的吩咐,先挨個安撫身價不菲的投資人。
同時,也讓自己的辦公室放出風聲,說自己會擇日接受記者采訪,回應極光財富引發的一係列風波。
紀冷明一直注意各方輿論動向。
當‘極光財富總裁辦公室稱,明日下午,鄭易平總裁將召開記者會回應風波’的新聞一出現時,他當即了然,第二波交鋒即將來臨。
溫婉也注意到了這條官方回應。
她想詢問紀冷明的看法時,身邊的青年人正給誰打著電話。
細聽聲音,很陌生,溫婉沒聽過。
而此刻,同紀冷明電話聯係的人,正是韓道仁給他在監所準備的內應。
那是個年輕的管教,正小心翼翼的向紀冷明訴說自己這邊的情況。
“紀先生,鄭易平果然派人來了監所,他派了兩個人,一個是他公司的副總,一個是他公司的律師。”
“那個副總讓人把監所裏的監控關了,然後對著羈押的幾十個村民搞利益誘惑,價碼開到了50萬。”
“有兩個人吃不住誘惑,已經準備反水了!”
紀冷明大概猜到這一情節的發展,所以,他早早地做下了準備。
“利誘的過程呢?都拍下來了?”
那位年輕的管教咧開嘴巴,很是開心,相當興奮。
“我按照你的吩咐,提前準備了偷拍工具,人物、口型、聲音、動作,全錄上了,這幫家夥,想賴都沒法賴!”
紀冷明精神也為之一振:“很好!把相關視頻發過來!”
管教:“馬上安排!接下來還需要我做什麽嗎?”
紀冷明輕輕一笑:“不用你做什麽,盡管看好戲就行!”
————————————————
剪刀差:工農產品交換過程中,工業品價格高於其價值,農產品價格低於其價值。
比如一輛拖拉機,價值1000。
賣給農民,需要價值2000的農產品來交換。
農民多付出了1000,這一千,成為我國工業化的原始積累。
1953-1986年,國家施行統購統銷,通過這樣的‘剪刀差’,為工業發展汲取了大量農業剩餘。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1952-1997年的45年間,農民以‘剪刀差’的方式,為國家工業化提供累計資金1.2641萬億。
——以上出自《新zhong國成立60年來農民對國家建設的貢獻分析》
除了種蘋果的老漢外,還有外出打工的中年人,搞雞鴨鵝養殖的村民,以及家裏種蘑菇靠在集市擺攤的婦女。
他們的遭遇幾乎雷同。
先是向極光財富借下2000到6000不等的錢,然後慘遭催債,要還1萬至3萬不等的賬目。
若是還不上,則拿家裏的蘋果、雞鴨鵝、蘑菇抵賬。
若不肯拿這些固定資產還債,催收員便會帶著蝦兵蟹將,砍掉別人的果樹,往養殖的家禽喝的水裏投放敵敵畏,在人家好不容易搭建的菌菇棚裏噴灑高濃度84消毒水。
主打一個恐嚇立威。
最慘的還是那位外出打工的中年人。
他孩子生了病,兒童尿毒症,需要做透析治療。
父親早上六點前往工地打工,晚上七點騎著摩托車到車站附近當摩的司機。
工地老板倒是好人,經常把工地不要的鐵絲銅絲送給他讓他拿去賣錢,加上撿拾塑料瓶、木紙板、易拉罐等的額外收入,久而久之,日子倒也能過得下去。
但隨著極光財富的介入,這一切都變了。
催收員也不曉得從哪兒打聽到這位父親靠打工攢下了幾萬塊錢。
為了讓這家人把錢吐出來,他們不惜紮爆這家人的摩托車胎,焚燒他家的草垛。
更過分的是,一幫喪心病狂的混混當著父母的麵,殘忍的、暴力的拽下患有尿毒症的孩子的尿袋,最終導致感染,引起並發症,搶救無效死亡。
日積月累的惡行被合法的暴力集團所掩蓋。
明明一個村子,家家有務,戶戶有業,每個人都勤勞致富,未來光明又美好。
可是,總有利欲熏心之人想方設法的去掠奪他們。
為此,不惜操控鄉鎮選舉,培植效忠於自己的村官,打點能派上用場的民事、刑事機構,以強大的金錢開路,輔佐四通八達的人脈撐腰,終於形成了一座外表光鮮亮麗、內裏不知埋葬多少屍骸的所謂的人民的豐碑!
一小時的視頻,將矛頭直指鄭易平控製的極光財富。
其公司‘吃人血饅頭’的行徑,在互聯網上掀起軒然大波。
曾一邊倒的謾罵團結村的聲音裏,夾雜了許多不一樣的論調。
曾大力讚揚極光財富‘普惠價值’精神的那幫人,也逐漸默不作聲。
事件迎來反轉,各大社交平台吵得不可開交。
其中有一篇帖子是這樣寫的。
“工農群體,闔該是這個國家、這片沃土最該受到尊敬的人!”
“49年新的祖國成立,百廢待興,國家正處於工業化初始階段,是農民通過工農產品價格的‘剪刀差’(注),完成最初的工業化積累。”
“國家工業化、城鎮化,施行大規模的墾荒和複墾,其征用的大量的土地和自然資源從哪兒來的?從農村中來!”
“78年以後,國家政策啟動,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農民們大多處於就業末端,幹著最累最髒的活,為國家建設提供最廉價的勞動力。”
“能想象嗎?城市裏的在崗職工們,年平均工資有將近2.5萬元,可農民工的一年收入,僅僅隻有1.1萬。”
“而如今,曾經的農民工的孩子們,再一次充當城市的廉價勞動力,任由更多的吸血鬼趴在他們的後代身上,敲骨吸髓。”
“農村,農民,他們的孩子,一次又一次充當了國家前進的燃料,可是,社會回饋了他們什麽?”
“在過去,工人、農民,把自己的‘剩餘價值’全部上交給了國家。”
“可是,後來的私有化,又使得一個時代的人的奮鬥成果,賤賣給了民企和外資。”
“我的祖國,確實富裕了。”
“可從農民工身上攫取大量利益的人,轉頭罵他們髒亂差,說他們落後,汙蔑他們是強j犯,形容他們為城市裏的蟑螂。”
可惜,這篇長貼未能蕩滌起任何水花,讚與評論寥寥無幾,瀏覽人數屈指可數。
它宛如茫然暗夜裏悠然一現的曇花,眨眼之間,徹底淹沒在洶湧澎湃的吵鬧聲中。
——
網絡裏的熱議聲遍布大江南北。
不乏對極光財富的質疑者、維護者,以及旁觀者。
針對這一情況,極光財富和其聘請的藍燈國際早有準備。
鄭易平的私人會議室。
隔斷窗簾外,風雨交加,泥沙俱下。
室內空調溫度打得很低,除濕器滿負荷工作,才讓偌大的空間依舊維持幹燥。
鄭易平坐在寬大的辦公椅上,手指捏住眉心。
他手邊是一直響個不停的手機,如果留意,會發現,屏幕上已經有數百個未接來電。
潘鷹坐在真皮座椅上,一手捧著咖啡,一手給鄭易平遞過去幾張報表。
“這是有關極光財富的輿情分析報告。”
“從現在的輿論走向來看,楊城媒體是要把你的公司拖下水。”
鄭易平睜開眼,眼眸眯成一線。
潘鷹坦然的回視過來,並著重掃了眼還在不斷鬧騰的電話。
“這邊給到的建議,攘外必先安內,你得開個會,先穩定下投資人的情緒。”
老實說,楊城媒體曝光出的視頻,對極光財富的殺傷力不小。
民眾鬧歸鬧,整體在短時間內不會讓公司利益受損。
但出真金白銀的投資人受到輿論風暴影響,那可是會引發流動性危機的。
鄭易平一宿沒睡,眼底盡是血絲。
說話時中氣卻挺足。
“已經讓秘書處安排了,暫時能穩住。”
潘鷹輕‘嗯’:“那就好。”
他隨手又丟過去幾份報表。
“這是衝榜的數據分析和財務表。”
“整體來講,符合預期。”
“這個,是我們接下來推出的公關方案。”
“既然楊城媒體已經下場了,那就進入下一回合的比拚。”
潘鷹放下手裏的咖啡杯,推推眼鏡,銳利的目光一閃而過。
“上次讓你策反被關押在監所裏的團結村的人,策反結果怎麽樣了?”
鄭易平接過幾張薄薄的紙頁,一頁頁粗略瀏覽。
嘴上漫不經心道:“嗯,差不多了。”
他抬起頭,衝潘鷹露出一抹譏諷的笑意。
“我當那幫窮鬼能有幾斤幾兩的骨氣。”
“我出1萬塊的時候,那幫苦骨頭還辱罵前去談生意的律師,還玩寧死不從。”
“可我加錢到5萬,他們開始猶豫了。”
“等價碼加到50萬時,好幾個人居然搶著要和我達成交易。”
“我還以為,策反那幫村民,至少要好好費一番功夫,沒想到,撒點小錢就能解決。”
“一幫烏合之眾!”
“這種人,也能鬧事!”
“嘁!”
潘鷹聽到自己想聽的,滿意的點點頭。
隨口道:“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思維固化,貧瘠的可以用‘殘疾’來形容。”
“但也隻是大腦殘疾而已。”
“一旦有人充當他們的外腦,依照他們勤勞刻苦的拚搏勁,凝聚出的行動力,還是很恐怖的。”
“個人看法,鄭總勿要盲目自信。”
鄭易平瞅了對方一眼,冷笑著問:“潘先生是在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潘鷹搖頭:“不,我們這一行,保持適當的冷靜很重要。”
他不欲在這一話題上多做糾纏。
轉言:“既然你策反了團結村的村民,那就可以召開記者會了,去告訴媒體,告訴群眾,說你的公司遭人惡意抹黑攻擊,幸好團結村的一部分村民有良知,願意站出來,揭露真正的事實。”
“演講稿我們會替你準備好。”
“一方麵,我會弱化‘高利貸’等字眼,著重強調村民欠債不還。”
“另一方麵,我會安排人把節奏往溫家傾斜。”
“既然溫家是幕後策劃人,必然不能讓它獨善其身。”
“楊城媒體的黑料我已經準備好了,哦,對了,溫家那個大小姐,身上的大料更是多得數不過來。”
“這倒是對我們極為有利!”
鄭易平聞言,眼睛立刻亮了一亮。
——
因為楊城媒體的文章,團結新村同極光財富的舊日恩怨浮出水麵。
也因為曝光出的一小時時長的視頻,導致先前極光財富營銷出的優良口碑,走向兩極化分裂。
看似紀冷明的一方在這一回合占據優勢,實際上,暗流依然湧動。
鄭易平聽從潘鷹的吩咐,先挨個安撫身價不菲的投資人。
同時,也讓自己的辦公室放出風聲,說自己會擇日接受記者采訪,回應極光財富引發的一係列風波。
紀冷明一直注意各方輿論動向。
當‘極光財富總裁辦公室稱,明日下午,鄭易平總裁將召開記者會回應風波’的新聞一出現時,他當即了然,第二波交鋒即將來臨。
溫婉也注意到了這條官方回應。
她想詢問紀冷明的看法時,身邊的青年人正給誰打著電話。
細聽聲音,很陌生,溫婉沒聽過。
而此刻,同紀冷明電話聯係的人,正是韓道仁給他在監所準備的內應。
那是個年輕的管教,正小心翼翼的向紀冷明訴說自己這邊的情況。
“紀先生,鄭易平果然派人來了監所,他派了兩個人,一個是他公司的副總,一個是他公司的律師。”
“那個副總讓人把監所裏的監控關了,然後對著羈押的幾十個村民搞利益誘惑,價碼開到了50萬。”
“有兩個人吃不住誘惑,已經準備反水了!”
紀冷明大概猜到這一情節的發展,所以,他早早地做下了準備。
“利誘的過程呢?都拍下來了?”
那位年輕的管教咧開嘴巴,很是開心,相當興奮。
“我按照你的吩咐,提前準備了偷拍工具,人物、口型、聲音、動作,全錄上了,這幫家夥,想賴都沒法賴!”
紀冷明精神也為之一振:“很好!把相關視頻發過來!”
管教:“馬上安排!接下來還需要我做什麽嗎?”
紀冷明輕輕一笑:“不用你做什麽,盡管看好戲就行!”
————————————————
剪刀差:工農產品交換過程中,工業品價格高於其價值,農產品價格低於其價值。
比如一輛拖拉機,價值1000。
賣給農民,需要價值2000的農產品來交換。
農民多付出了1000,這一千,成為我國工業化的原始積累。
1953-1986年,國家施行統購統銷,通過這樣的‘剪刀差’,為工業發展汲取了大量農業剩餘。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1952-1997年的45年間,農民以‘剪刀差’的方式,為國家工業化提供累計資金1.2641萬億。
——以上出自《新zhong國成立60年來農民對國家建設的貢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