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大宴群臣,眾頭領及徐晟文菁分坐兩邊,國主李俊舉杯道:“皇天後土,幸得佑護,眾兄弟同心輔助,得成此大事。當年與跟隨宋公明在梁山泊,雖戮力同心,但最後眾兄弟死散大半,未料十多年後能夠在海外稱王。雖比不上中華國土之遼闊,但也有別樣快活。今與眾兄弟暢聊歡情,共同治理暹羅。”飲到半酣,樂和稟道:“酒雖好,卻是無樂,待小弟吹奏一曲以娛諸位。”國主準奏,欲喚蠻女歌舞,被玉芝公主攔住,說道:“承蒙諸位伯伯大恩,小女曾胡亂學得歌舞,今日獻醜,貽笑大方。”


    樂和喜道:“公主伴舞,真乃樂某三生有幸。”說罷,拿起鐵簫,吹奏一曲《念奴嬌》。


    眾人見那玉芝公主時,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都靈動起來,腰間的褶裙隨著細碎的舞步和輕雲般慢移旋風般地疾轉起來,那《念奴嬌》的神韻隨之也展現得淋漓盡致。柔韌的身軀如嬌弱無骨一般隨著悠揚的音樂節拍翩翩而動,教人讚歎不已。


    一曲已畢,眾皆拍手叫好。宴至半夜,觥籌交錯,眾人大多皆大醉。


    次日一早,晟、菁二人準備離開暹羅,望中原而去,文菁拉了玉芝公主的手道:“玉芝妹妹,我沒說錯吧,當初我在天涯海角許下的願望這麽快就實現了;等我們再見麵的時候,我要看到你的小寶寶喲。”玉芝公主羞道:“文姊姊,我和逢春哥還沒完婚呢!妹妹當初也祝願文姊姊與徐大哥終成眷屬。”


    文菁想到玉芝公主與花逢春沒有人阻隔便走到了一起,而自己似乎不會顯得那麽順利,有些傷神地望著北方,心道:“要是晟哥哥不必回中原報仇該多好,菁兒就能與晟哥哥永遠隱藏在暹羅國,叫爹永遠找不到。雖然那些伯伯對菁兒不好,可是有晟哥哥在,菁兒甚麽也不怕。”她心中萌生這種想法,又感覺到些許幼稚:“爹爹雖然嚴厲,可這幾個月來我還是時常有點想念他;外公找不到我,必然會很傷心;其他一些親人,比如方姨姨、薛伯伯他們……對!一定要回中原,爹爹見到晟哥哥人這麽好、遲寅那麽壞一下子毀了婚約也說不定……”


    正當文菁沉思之際,徐晟說道:“咱們該走了。”兩人跳到船上,徐晟與李俊等人揮手告別。


    幾個船夫把著舵,順風飛離開暹羅城,望瓊島方向而去。


    不覺已能從船頭望見瓊島,文菁粲然笑道:“晟哥哥,你的那些伯伯叮囑你甚麽了?”徐晟道:“他們說,江湖險惡,要我事事小心,莫著了壞人的道兒。”文菁道:“他們還要你小心我這個魔教的小魔女,是不是?”


    徐晟結結巴巴說道:“沒……沒有……樂伯伯沒這樣說。”文菁問道:“是嗎?”徐晟瞞她不過,說道:“他們……他們是這樣說了。不過……”文菁道:“不過什麽?”徐晟拉了文菁的小手,鄭重說道:“他們雖然這樣說了,不過我不會聽從的。”文菁道:“有你這句話,他們再怎麽說我都不怕!”


    文菁握著徐晟右手,脈脈注視著他。徐晟見她含情凝睇,亦是怔怔而視。


    沒多久,船已行至岸邊,在經過來時的那漁村見一群孩童正圍著一位教書先生講授。那些孩子正聚精會神聽著,也不知道後麵來了兩個陌生人。


    二人駐足聽了片刻,那教書先生誦讀道:“錦襪羅囊,猶瘞當年驛路旁。”孩童急忙問道:“先生,這句話又是甚麽意思?”那教書先生搖頭晃腦,道:“所謂錦襪羅囊,乃香襪也,用的是……是……”他雖然知道是楊貴妃,卻一下子忘了是甚麽時期的典故。


    文菁心道:“那說的是楊貴妃的故事。”見那先生在學生麵前要陷入尷尬,便不假思索道:“此乃唐楊貴妃之事。”


    眾孩童聽後麵有一女子聲音,齊刷刷地回頭一看。他們當日沒有看到二人威脅土人出海,隻道是突然來了個仙女似的姐姐,都跑著圍過來,嚷嚷道:“仙女姐姐,給我們講一講吧。”文菁道:“唐‘安史之亂’,明皇幸蜀,行至馬嵬,六軍嘩變,強迫唐明皇賜死了貴妃,一代美人香消玉殞。白樂天之長恨歌‘六軍不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說的便是這一段事。而本朝樂史的《楊太真外傳》這樣寫道:‘妃之初瘞,以紫褥裹之,及移葬,肌膚已消釋矣,胸前猶有錦香囊在焉。中官葬畢以獻,上皇置之懷袖。’可見明皇雖處死了貴妃,心中定有懊悔之心。”


    那教書先生見眼前這少女將這一典故輕描淡寫地說了出來,不免有些感到汗顏。文菁道:“敢問先生,這句是《減字木蘭花》、《采桑子》還是其他什麽詞中的呢?”


    文菁雖然隻聽到其中一句,但她熟知音律,根據其中的字數、句讀和平仄,最先想到並符合的是《減字木蘭花》和《采桑子》。那先生道:“姑娘學識過人,這是《減字木蘭花》的下闋最後一句。”


    文菁正要問這詞中其餘的幾句。卻是踱步過來一人,臉上的胡須白比黑多,看樣子半百左右歲數,一身儒士打扮,拍手笑道:“妙哉妙哉,好一個‘可見明皇雖處死了貴妃,心中定有懊悔之心’的解釋!”文菁問道:“難道不是這個意思麽?”那儒士道:“這樣說倒也不算錯,但姑娘可否知道其中真意?”文菁搖搖頭,謙遜道:“小女子不知,還望先生明示這詞的前麵幾句。”


    那儒士一愣,暗道:“原來她隻聽到這詞的最後一句。”便笑道:“那姑娘請聽,本詞的前麵是這樣的‘華清賜浴,寶甃溫泉澆膩玉。笑靨開時,一騎紅塵獻荔枝。明珠乍剖,自擘輕紅香滿手。’”


    文菁暗自分析:“整詞說的是同一件事,前麵幾句極力形容楊貴妃之高貴富麗,最後卻來一句‘猶瘞當年驛路旁’,形容鮮明的比較,難道又是諷刺不成?錯不了,那一句‘一騎紅塵獻荔枝’用的杜牧之的‘一騎紅塵妃子笑’之典,分明說的是紅顏誤國之史訓。自‘安史之亂’以來多少文人對此事津津樂道,不惜筆墨一遍又一遍地冷嘲熱諷。”又想起當日自己無緣無故遭到那素不相識之人的諷刺,不免心下黯然。在瞧眼前這位儒士,倒沒有當日那人的冰冷神色,也不似那般蠻不講理,便歎道:“自古紅顏多薄命,誤國何來怨女子?”


    那人心中暗道:“小姑娘倒是讀懂了詞中深意,不過何來這般感慨?”又恍然心道:“眼前這位女子當真也是傾國之色,自然會衍生出這樣的想法。”便道:“此話怎講?”文菁道:“明皇對楊玉環一往情深,多少癡情兒女為那一句‘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深深感動。隻是在那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皇宮多少人為了權力而前赴後繼。貴妃的那幾個兄弟利用皇親國戚來治亂天下,玄宗聽信小人,才釀大禍。當然要說楊玉環多少也是有錯,倘若她能如長孫皇後一般,那將是多少人稱頌的神仙眷侶。可至‘安史之亂’,天下人竟將盛唐衰落統統推向一個弱女子,公平麽?”


    文菁就事論事,這段話全然是自己讀史的感慨,說完時無奈之情已溢於言表。徐晟心道:“難道這人也要來暗諷菁兒不成?”便拉了她要走。


    那儒士心中訝然道:“我們讀書真是讀糊塗了,何時曾想過女子心中的想法。正如眼前這位明眸善睞的小姑娘一樣,容顏本有什麽過錯,如果不是涉及國事,那更是世人羨慕歌頌的。”


    又聽得身後一人高聲道:“姑娘說得不錯,老朽在此特意致歉!”


    徐晟一看,竟然是那日諷刺文菁之人,更不想留在這兒。那人卻道:“兩位留步,老夫一向直言,那日對兩位多有冒犯。”徐晟心下奇道:“這人真是古怪,那天見了我們恨不得要拿刀殺菁兒,現在居然向我們道歉。”徐晟不知他何意,一時站住,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那人道:“我李綱曾因說話得罪了不少人,兩位少俠不要見怪!”文菁轉身驚道:“你剛才說你是?”那人道:“在下李綱。姑娘還不肯原諒老夫的出言不遜嗎?”旁邊的儒士道:“伯紀(李綱的字)兄,你這張嘴能少得罪人麽?”李綱道:“這位叫鄧肅,表字誌宏,與老夫是朋友。若不是剛剛正好經過這兒聽了姑娘的一番話,幾乎誤會了兩位。”


    文菁卻拉了徐晟斂衽道:“晚輩文菁、徐晟拜見李大人、鄧大人。”鄧肅擺擺手笑道:“我隻是村頭老兒一名,可不是什麽大人,伯紀才是!”李綱道:“兩位為何突然向老夫下拜?”文菁道:“晚輩曾聽爹爹提起李大人,爹爹說,做官的要是都如禦史李大人,那麽天下則太平矣。不知大人為何身在這荒無人煙的瓊島?”李綱搖搖頭,長歎一口氣道:“老夫閑居在此已有五年之久了!”


    原來李綱曾上疏天子而引起龍顏不悅,謫監瓊州,成了一個有職無權的閑官。他初時被貶至此非常抑鬱,後來漸漸心灰意冷,但為人處世變得更加刻薄起來,隻跟本地的一些讀書人有些交往。


    文菁天真無邪,本能猜到他是被貶至此,隻是她不相信這樣一個萬民擁戴的好官也會流落天邊,所以才出言相問。李綱淡然一笑道:“老夫雖然被貶,但從當初誤會兩位到今日成為忘年交,也不枉在的瓊島五年了,兩位是否介意到寒舍共飲兩杯水酒?”


    徐晟道:“那晚輩多有打擾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兩宋悲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久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久華並收藏兩宋悲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