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再往前時,卻見一群人熙熙攘攘,隻聽得一人高聲問道:“是誰禍國殃民,造成今天這樣的局麵?”“六賊當道,民不聊生!”另一人高聲回應道。“對,對,對!”立時有人附和。“六賊不除,天下難安!”“懇請新皇下旨,誅六賊以謝天下!”一時間,人們壓抑已久的憤怒像決堤的洪水一樣洶湧衝出。
晟、菁二人看時,瞥見剛剛問話的那人,是李綱回朝那日曾在他家見過的太學生之一,他們卻不知道他的名字叫陳東。或許文菁在人群中永遠是那麽地奪目,從一旁經過時,陳東也見到了她,微微一笑。出於禮貌的性質,她同樣以一笑回應。
陳東整了整身上的衣袍,重新走到人群中央,握緊拳頭,大聲道:“各位父老,小生已和同窗擬好詔書。我們今日就去宮城門口,請求聖上誅六賊,如何?”“好,我們跟你一起去,見不到聖上不回!”人群中很快想起了回應,簇擁著幾個太學生大踏步地朝皇城走去,一路上更多的加入其中。
燕青心下暗道:“百姓壓抑已久的憤怒終於爆了出來,隻是不知剛剛登基的皇帝會順從大家的意願嗎?”不免有了幾絲擔憂。
正尋思之間,已來到李府。宋清見到燕青,自然是無比歡喜,道:“小乙哥從何處來?”燕青客套的回話後,正色道:“李大人,金兵開始渡過黃河,距離京城隻在朝夕!”“啊!”李綱聞此噩耗,氣血上湧,一個踉蹌,搖搖晃晃,扶著旁邊的欄杆才沒有跌倒。
他沉寂了好一會兒,努力使自己冷靜下來,說道:“昨日一早上朝時探子的回報還是正在黃河交鋒的,怎麽這麽快就過河了?”燕青點點頭,示意消息千真萬確。他的舉止讓李綱不由得不信,因為在這幾個月中,每每都是徐、文二人這樣的江湖人士能給他帶來第一手準確的消息。
徐晟補充道:“金人能夠這麽快過河的原因是,黃河守軍不戰而逃!”李綱顫抖著抬起食指,麵向北方罵道:“梁方平,你個誤國的奸賊,看你有何臉麵回京?”鄧肅道:“事不宜遲,商議對策,再由伯紀進宮麵聖!”燕青問道:“有句話,不知燕某當不當講——新皇是跑是留?”一問及此,李綱更加來氣:“今朝走明朝留,舉棋不定,人心渙散!”鄧肅道:“不管怎樣,天下百姓都盯著京城了,若可以守住,金兵自會撤退;若守不住,大宋亡矣!”示意手下拿來汴京簡圖,在四方桌上攤開道:“黃河往南,便是一馬平川,自古以來,開封不必洛陽長安,在地理上無險可守,在地勢上卻是有利於金人騎兵的揮——”“誌宏兄此言雖然在理,但據燕某來看,我方至少能夠占據天時和人和之利,更何況,汴京隻是沒有地形之利,內外兩道城牆經過幾代的修葺,卻是十分的牢固。”燕青說道。“的確,據小生來看,若是齊心協力,動一切力量,守住京城完全不成問題。”宋安平道。
鄧肅問道:“那大家的意思是,伯紀據理力爭,勸聖上——”“報——急詔李大人麵聖!”門外一人高叫道。“那各位繼續,老朽先進宮!”李綱急急披上官服,上了馬車匆匆跟著使者離去。
目送李綱離去後,燕青道:“勤王的兵馬不知到了哪裏?如今隻能靠京城的禦林軍和新招募的軍士來禦敵了。”鄧肅道:“燕兄所言甚是,不過若是皇上決意抗金,城中尚有軍民百萬,存栗足以供給數年,倒不怕兵源不足。”燕青道:“的確,不光原來的軍民,最近從各地入京的江湖人士也不下數萬。”
燕青說這話時,徐晟不由得又望了望身邊的文菁,她來此後一句話都沒說,從剛才起卻微微顯露出一幅欲言又止的樣子。徐晟問道:“菁兒,你有甚麽想說的?”“這個問題我也沒有完全想出兩全的法子。”文菁以問代答道,“外城如何防守?”鄧肅疑惑道:“何謂外城防守?”
燕青卻是明白了,解釋道:“她的意思是,裏城城牆堅固,外城卻是難以防範,戰事一旦起來,在兵力不夠的情況下不能對外城麵麵俱到,一旦出現局部失陷,該如何有條不紊地繼續組織防守?”文菁又道:“郊外尚有住戶萬餘,難道隻能叫那裏的百姓燒毀家園後再搬遷?”
她接連拋出的兩個問題卻教眾人陷入了深思。鄧肅現在愈來愈感覺到這個小姑娘的不簡單之處了,用“秀外慧中”來形容那真是一點也不為過。
約莫大半個時辰過去,見大家還是沒有主意,鄧肅先拋磚引玉道:“郊外就按照文姑娘所說的,調動他們提前遷走,如何?”燕青應聲道:“胡人進入中原後,喜歡一路燒殺搶掠,若是百姓盡數離去,他們倒失去了這一安身立命的本源。”鄧肅指著牆邊代表地勢的沙盤示意圖問道:“文姑娘,你覺得外城該如何防守?”
文菁聽他刻意問自己,便說出了尚不太成熟的意見:“東京城西北高東南低,若要部署防守,重點應當在東南角。此外,汴京護城河不比江南,須防止金人火船來攻。還有,不知京城軍隊的糧草放置於何處?”目前,她也隻能根據了解的情況提出一些零散的建議。而對於糧草的存放位置,鄧肅也是一無所知,隻得暫且記下,由李綱再去問。
說完後,文菁又微微笑道:“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與其在這裏紙上談兵,倒不如把郊外能做的先做了!”眾人極力稱是。鄧肅道:“那好辦,等伯紀兄回來,再上一表,叫郊外的百姓盡快搬遷。”
燕青笑道:“誌宏兄好不糊塗!”鄧肅道:“此舉有何不妥?”燕青反問道:“朝廷那幫奸賊所做的魚肉百姓之事還少麽?”
晟、菁二人看時,瞥見剛剛問話的那人,是李綱回朝那日曾在他家見過的太學生之一,他們卻不知道他的名字叫陳東。或許文菁在人群中永遠是那麽地奪目,從一旁經過時,陳東也見到了她,微微一笑。出於禮貌的性質,她同樣以一笑回應。
陳東整了整身上的衣袍,重新走到人群中央,握緊拳頭,大聲道:“各位父老,小生已和同窗擬好詔書。我們今日就去宮城門口,請求聖上誅六賊,如何?”“好,我們跟你一起去,見不到聖上不回!”人群中很快想起了回應,簇擁著幾個太學生大踏步地朝皇城走去,一路上更多的加入其中。
燕青心下暗道:“百姓壓抑已久的憤怒終於爆了出來,隻是不知剛剛登基的皇帝會順從大家的意願嗎?”不免有了幾絲擔憂。
正尋思之間,已來到李府。宋清見到燕青,自然是無比歡喜,道:“小乙哥從何處來?”燕青客套的回話後,正色道:“李大人,金兵開始渡過黃河,距離京城隻在朝夕!”“啊!”李綱聞此噩耗,氣血上湧,一個踉蹌,搖搖晃晃,扶著旁邊的欄杆才沒有跌倒。
他沉寂了好一會兒,努力使自己冷靜下來,說道:“昨日一早上朝時探子的回報還是正在黃河交鋒的,怎麽這麽快就過河了?”燕青點點頭,示意消息千真萬確。他的舉止讓李綱不由得不信,因為在這幾個月中,每每都是徐、文二人這樣的江湖人士能給他帶來第一手準確的消息。
徐晟補充道:“金人能夠這麽快過河的原因是,黃河守軍不戰而逃!”李綱顫抖著抬起食指,麵向北方罵道:“梁方平,你個誤國的奸賊,看你有何臉麵回京?”鄧肅道:“事不宜遲,商議對策,再由伯紀進宮麵聖!”燕青問道:“有句話,不知燕某當不當講——新皇是跑是留?”一問及此,李綱更加來氣:“今朝走明朝留,舉棋不定,人心渙散!”鄧肅道:“不管怎樣,天下百姓都盯著京城了,若可以守住,金兵自會撤退;若守不住,大宋亡矣!”示意手下拿來汴京簡圖,在四方桌上攤開道:“黃河往南,便是一馬平川,自古以來,開封不必洛陽長安,在地理上無險可守,在地勢上卻是有利於金人騎兵的揮——”“誌宏兄此言雖然在理,但據燕某來看,我方至少能夠占據天時和人和之利,更何況,汴京隻是沒有地形之利,內外兩道城牆經過幾代的修葺,卻是十分的牢固。”燕青說道。“的確,據小生來看,若是齊心協力,動一切力量,守住京城完全不成問題。”宋安平道。
鄧肅問道:“那大家的意思是,伯紀據理力爭,勸聖上——”“報——急詔李大人麵聖!”門外一人高叫道。“那各位繼續,老朽先進宮!”李綱急急披上官服,上了馬車匆匆跟著使者離去。
目送李綱離去後,燕青道:“勤王的兵馬不知到了哪裏?如今隻能靠京城的禦林軍和新招募的軍士來禦敵了。”鄧肅道:“燕兄所言甚是,不過若是皇上決意抗金,城中尚有軍民百萬,存栗足以供給數年,倒不怕兵源不足。”燕青道:“的確,不光原來的軍民,最近從各地入京的江湖人士也不下數萬。”
燕青說這話時,徐晟不由得又望了望身邊的文菁,她來此後一句話都沒說,從剛才起卻微微顯露出一幅欲言又止的樣子。徐晟問道:“菁兒,你有甚麽想說的?”“這個問題我也沒有完全想出兩全的法子。”文菁以問代答道,“外城如何防守?”鄧肅疑惑道:“何謂外城防守?”
燕青卻是明白了,解釋道:“她的意思是,裏城城牆堅固,外城卻是難以防範,戰事一旦起來,在兵力不夠的情況下不能對外城麵麵俱到,一旦出現局部失陷,該如何有條不紊地繼續組織防守?”文菁又道:“郊外尚有住戶萬餘,難道隻能叫那裏的百姓燒毀家園後再搬遷?”
她接連拋出的兩個問題卻教眾人陷入了深思。鄧肅現在愈來愈感覺到這個小姑娘的不簡單之處了,用“秀外慧中”來形容那真是一點也不為過。
約莫大半個時辰過去,見大家還是沒有主意,鄧肅先拋磚引玉道:“郊外就按照文姑娘所說的,調動他們提前遷走,如何?”燕青應聲道:“胡人進入中原後,喜歡一路燒殺搶掠,若是百姓盡數離去,他們倒失去了這一安身立命的本源。”鄧肅指著牆邊代表地勢的沙盤示意圖問道:“文姑娘,你覺得外城該如何防守?”
文菁聽他刻意問自己,便說出了尚不太成熟的意見:“東京城西北高東南低,若要部署防守,重點應當在東南角。此外,汴京護城河不比江南,須防止金人火船來攻。還有,不知京城軍隊的糧草放置於何處?”目前,她也隻能根據了解的情況提出一些零散的建議。而對於糧草的存放位置,鄧肅也是一無所知,隻得暫且記下,由李綱再去問。
說完後,文菁又微微笑道:“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與其在這裏紙上談兵,倒不如把郊外能做的先做了!”眾人極力稱是。鄧肅道:“那好辦,等伯紀兄回來,再上一表,叫郊外的百姓盡快搬遷。”
燕青笑道:“誌宏兄好不糊塗!”鄧肅道:“此舉有何不妥?”燕青反問道:“朝廷那幫奸賊所做的魚肉百姓之事還少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