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黃射父子,帶領一眾隨從,很快就騎馬趕到了雲杜縣。
若是換了其他縣令,敢如此懈怠,以黃祖的暴躁脾氣,早就讓他滾蛋了。
但諸葛亮畢竟是堂兄的女婿,看在堂兄黃承彥的份上,他也要親眼看看對方到底是否難堪大用。
到了縣衙,隻見大門大開著,門口圍有許多憤怒的百姓。
有幾個衙役手裏拿著刀,緊張的守著門,同時對百姓們嗬斥道:“縣令不在裏麵,你們在這裏圍著也沒用。
有什麽事,等縣令回來再說。”
有百姓大聲怒道:“這新任縣令,天天都不在縣衙,他到底幹嘛去了?”
“有人看到他去拜訪過無極觀,又有人看到他在河邊釣魚,總之就是不來縣衙公幹。”
“這樣屍位素餐的縣令,我們要他有何用?還不如擺個泥胎在這裏。”
黃祖聽著眾百姓申冤,心中怒氣暗生,衝著衙役大聲道:“那諸葛縣令到底在何處?”
眾百姓一回頭,看到來人身材威武,器宇不凡,當即下意識的讓開一條路。
衙役趕忙躬身施禮道:“參見黃太守,我們縣令他……他……”
黃祖見衙役吞吞吐吐,頓覺得不耐煩,揚起手中馬鞭,重重抽打在衙役身上,怒道:“你們縣令到底怎麽了?”
衙役挨了一鞭,再也不敢隱瞞,小聲道:“我們縣令在衙內讀書,不讓他人打擾。”
百姓們聽了這話,頓時快氣炸了,他們又見太守親臨,紛紛訴苦道:“太守明鑒,這縣令明明在府衙,卻不肯公幹,要他何用?”
“求太守趕緊將其趕走!”
黃祖哼了一聲,伸手推開衙役,大踏步進入到縣衙。
隻見衙署正堂內,公文已經堆積如山,根本無人批閱。
旁邊書房內,傳來清亮的誦讀聲:“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裏。裏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那正是諸葛亮的聲音。
“公文在此堆積,他倒能躲清閑,”黃祖哼了一聲,衝衙役道:“把他給我叫出來。”
衙役趕忙跑去書房。
不多時,諸葛亮邁著四方步,手中搖著羽毛扇,雲淡風輕的走了過來,衝著黃祖微笑施禮道:“諸葛亮參見叔父。”
“別叫我叔父,”黃祖惱怒的擺了擺手道:“我讓你在此做縣令,你就是這般治理縣政的?
還口出狂言,要助我治理郡製,催收糧草。
你連一個縣都治理不好,何談治理一郡?
要不是看在你嶽父和大公子的麵子,我這皮鞭……”
黃祖揚了揚皮鞭,終究沒有打下去。
諸葛亮畢竟是黃氏女婿,又是大公子推薦來的。
他不看僧麵看佛麵,也不能用馬鞭抽。
諸葛亮卻不生氣,微微一笑道:“我治理一縣怎麽了?
這雲杜縣風平浪靜,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吧。”
“還怎麽了?”黃祖的怒氣已經衝到了極限,指著桌案上的公文道:“這才幾天,你就攢下那麽多公文未曾處理。
大約你來了雲杜縣之後,隻知道遊山玩水,什麽都沒幹吧?”
“叔父原來是在說這個?”
諸葛亮嘴角微微翹了翹道:“這區區案牘,有何難的?”
他搖著羽毛扇,來到桌案前麵,隨手拿起一份公文。
那是一個孫媼上告的案牘。
孫媼以織布為生,前幾日織了一匹布,想拿著去集市叫賣。
沒想到有個賊人從後麵竄過來,搶走了她的布。
幸虧又有一個年輕人見義勇為,追上賊人把布搶了回來,並把賊人扭送縣衙報官。
沒想到那賊人反咬一口,誣陷那見義勇為的青年是賊。
孫媼老眼昏花,根本沒看清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於是互相扭打著來到縣衙。
諸葛亮問衙役道:“這張三跟王大在何處?”
衙役道:“我等分不清誰是賊人,誰是見義勇為者,故而將兩人全都關在牢獄之中。”
“將兩人提審過來。”
不多時,那兩個青年被押送到現場。
兩人服飾,身形,都有些相像。
指望一個老婦人,在倉促之間,根本分不出來誰是誰。
黃祖父子也覺得好奇,站在旁邊,想看看這諸葛亮如何斷案。
諸葛亮指著二人道:“你們都說對方是賊人,自己是好人,是吧?”
“沒錯,就是他搶的布,被我抓住,他竟然倒打一耙,賊喊捉賊。”
“放屁,明明是你搶的布,現在又來血口噴人。”
兩人是說著,又要扭打到一處。
諸葛亮製止道:“既然如此,你們倆圍著縣衙跑,誰跑的快就是好人,誰跑的慢就是賊人。”
“這是為何?”黃射忍不住在旁邊道:“還沒聽說過,以跑步快慢,來定善惡的。”
那看熱鬧的百姓們也有不服氣的,大聲道:“就是,誰規定好人必須跑的快,壞人必須跑的慢?”
“難道一個賊,跑的快,就成好人了?”
大家紛紛出言質疑。
諸葛亮雲淡風輕的道:“諸位請想,要是賊人跑的快,他搶完布匹早就跑沒影了,還豈能讓人抓住,被扭送到這裏?
如今他既然被抓,豈不正說明,他沒有那見義勇為者跑得快?”
眾人頓時鴉雀無聲,仔細回想一下,好像是這麽個道理,然後現場發出哄堂大笑。
“對呀,這麽簡單的道理,我怎麽沒想明白?”
“誰是賊人,誰是好人,跑一跑就知道了。”
“看來這個縣令,還有幾分小聰明,不過片刻,便斷了一個案子。”
此時那兩個青年,其中一個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另一個青年則臉色蒼白,狐疑不定。
反正再跑一次,還是跑不贏,他主動跪在地下道:“求縣尊開恩,小人是初犯。”
諸葛亮羽毛扇搖了搖道:“按照《漢律》,劫盜不足兩千錢者,充作勞役三年。
念你是初犯,判罰勞役兩年,你可服氣?”
“服氣,服氣,”那人連連磕頭。
諸葛亮擺了擺手,示意衙役將其帶下去受罰。
前後一個案子判下來,不過用了半盞茶的工夫,黃祖看著微微點頭。
這諸葛亮好像有點小聰明。
這時諸葛亮又拿起一份公文,問道:“這戚秦氏在哪裏?”
若是換了其他縣令,敢如此懈怠,以黃祖的暴躁脾氣,早就讓他滾蛋了。
但諸葛亮畢竟是堂兄的女婿,看在堂兄黃承彥的份上,他也要親眼看看對方到底是否難堪大用。
到了縣衙,隻見大門大開著,門口圍有許多憤怒的百姓。
有幾個衙役手裏拿著刀,緊張的守著門,同時對百姓們嗬斥道:“縣令不在裏麵,你們在這裏圍著也沒用。
有什麽事,等縣令回來再說。”
有百姓大聲怒道:“這新任縣令,天天都不在縣衙,他到底幹嘛去了?”
“有人看到他去拜訪過無極觀,又有人看到他在河邊釣魚,總之就是不來縣衙公幹。”
“這樣屍位素餐的縣令,我們要他有何用?還不如擺個泥胎在這裏。”
黃祖聽著眾百姓申冤,心中怒氣暗生,衝著衙役大聲道:“那諸葛縣令到底在何處?”
眾百姓一回頭,看到來人身材威武,器宇不凡,當即下意識的讓開一條路。
衙役趕忙躬身施禮道:“參見黃太守,我們縣令他……他……”
黃祖見衙役吞吞吐吐,頓覺得不耐煩,揚起手中馬鞭,重重抽打在衙役身上,怒道:“你們縣令到底怎麽了?”
衙役挨了一鞭,再也不敢隱瞞,小聲道:“我們縣令在衙內讀書,不讓他人打擾。”
百姓們聽了這話,頓時快氣炸了,他們又見太守親臨,紛紛訴苦道:“太守明鑒,這縣令明明在府衙,卻不肯公幹,要他何用?”
“求太守趕緊將其趕走!”
黃祖哼了一聲,伸手推開衙役,大踏步進入到縣衙。
隻見衙署正堂內,公文已經堆積如山,根本無人批閱。
旁邊書房內,傳來清亮的誦讀聲:“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裏。裏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那正是諸葛亮的聲音。
“公文在此堆積,他倒能躲清閑,”黃祖哼了一聲,衝衙役道:“把他給我叫出來。”
衙役趕忙跑去書房。
不多時,諸葛亮邁著四方步,手中搖著羽毛扇,雲淡風輕的走了過來,衝著黃祖微笑施禮道:“諸葛亮參見叔父。”
“別叫我叔父,”黃祖惱怒的擺了擺手道:“我讓你在此做縣令,你就是這般治理縣政的?
還口出狂言,要助我治理郡製,催收糧草。
你連一個縣都治理不好,何談治理一郡?
要不是看在你嶽父和大公子的麵子,我這皮鞭……”
黃祖揚了揚皮鞭,終究沒有打下去。
諸葛亮畢竟是黃氏女婿,又是大公子推薦來的。
他不看僧麵看佛麵,也不能用馬鞭抽。
諸葛亮卻不生氣,微微一笑道:“我治理一縣怎麽了?
這雲杜縣風平浪靜,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吧。”
“還怎麽了?”黃祖的怒氣已經衝到了極限,指著桌案上的公文道:“這才幾天,你就攢下那麽多公文未曾處理。
大約你來了雲杜縣之後,隻知道遊山玩水,什麽都沒幹吧?”
“叔父原來是在說這個?”
諸葛亮嘴角微微翹了翹道:“這區區案牘,有何難的?”
他搖著羽毛扇,來到桌案前麵,隨手拿起一份公文。
那是一個孫媼上告的案牘。
孫媼以織布為生,前幾日織了一匹布,想拿著去集市叫賣。
沒想到有個賊人從後麵竄過來,搶走了她的布。
幸虧又有一個年輕人見義勇為,追上賊人把布搶了回來,並把賊人扭送縣衙報官。
沒想到那賊人反咬一口,誣陷那見義勇為的青年是賊。
孫媼老眼昏花,根本沒看清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於是互相扭打著來到縣衙。
諸葛亮問衙役道:“這張三跟王大在何處?”
衙役道:“我等分不清誰是賊人,誰是見義勇為者,故而將兩人全都關在牢獄之中。”
“將兩人提審過來。”
不多時,那兩個青年被押送到現場。
兩人服飾,身形,都有些相像。
指望一個老婦人,在倉促之間,根本分不出來誰是誰。
黃祖父子也覺得好奇,站在旁邊,想看看這諸葛亮如何斷案。
諸葛亮指著二人道:“你們都說對方是賊人,自己是好人,是吧?”
“沒錯,就是他搶的布,被我抓住,他竟然倒打一耙,賊喊捉賊。”
“放屁,明明是你搶的布,現在又來血口噴人。”
兩人是說著,又要扭打到一處。
諸葛亮製止道:“既然如此,你們倆圍著縣衙跑,誰跑的快就是好人,誰跑的慢就是賊人。”
“這是為何?”黃射忍不住在旁邊道:“還沒聽說過,以跑步快慢,來定善惡的。”
那看熱鬧的百姓們也有不服氣的,大聲道:“就是,誰規定好人必須跑的快,壞人必須跑的慢?”
“難道一個賊,跑的快,就成好人了?”
大家紛紛出言質疑。
諸葛亮雲淡風輕的道:“諸位請想,要是賊人跑的快,他搶完布匹早就跑沒影了,還豈能讓人抓住,被扭送到這裏?
如今他既然被抓,豈不正說明,他沒有那見義勇為者跑得快?”
眾人頓時鴉雀無聲,仔細回想一下,好像是這麽個道理,然後現場發出哄堂大笑。
“對呀,這麽簡單的道理,我怎麽沒想明白?”
“誰是賊人,誰是好人,跑一跑就知道了。”
“看來這個縣令,還有幾分小聰明,不過片刻,便斷了一個案子。”
此時那兩個青年,其中一個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另一個青年則臉色蒼白,狐疑不定。
反正再跑一次,還是跑不贏,他主動跪在地下道:“求縣尊開恩,小人是初犯。”
諸葛亮羽毛扇搖了搖道:“按照《漢律》,劫盜不足兩千錢者,充作勞役三年。
念你是初犯,判罰勞役兩年,你可服氣?”
“服氣,服氣,”那人連連磕頭。
諸葛亮擺了擺手,示意衙役將其帶下去受罰。
前後一個案子判下來,不過用了半盞茶的工夫,黃祖看著微微點頭。
這諸葛亮好像有點小聰明。
這時諸葛亮又拿起一份公文,問道:“這戚秦氏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