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方斬馬劍,又稱尚方寶劍。
外出大臣手持此劍,便同時擁有了生殺予奪的權利。
可先斬後奏,代天子行事。
雖然劉琦受封此劍,不過是一個形式,他本身對麾下軍隊便有生殺大權。
但如今持此劍卻不一樣。
之前東征西討,不過是為了爭權奪利,擴充地盤,往大裏說,也隻是保境安民。
但現在,卻是為國家而戰,為保衛大漢疆土而戰。
若是打贏了,是可以青史留名,被冠以民族英雄稱號的。
所以劉琦接劍,也變得異常鄭重。
雙手舉過頭頂,凜然道:“臣此行,必讓羌人明白,我大漢疆土,不容侵犯。
我大漢子民,不容欺辱。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劉協聽到這等雄壯之言,心中似乎有一團火在燃燒。
自他繼位以來,從來沒有人能代表漢室,說出如此威武硬氣的言語。
漢室已經衰微到,成為世人眼中的笑柄。
可是如今,又有種恢複到大漢強盛時期的感覺。
對待外敵入侵,可以奮起反擊。
麵對被欺淩的百姓,可以以牙還牙,以血還血,報仇雪恥。
一時之間,他突然感覺劉琦這個權臣,也不那麽可恨了。
“朕在京城,等待皇兄凱旋!”
劉協已經很久沒用“皇兄”這個詞,來稱呼劉琦。
可是現在,他卻脫口而出。
劉琦單手將尚方寶劍舉過頭頂,對待眾臣凜然喝道:“王師所至,義旗所指,不破羌胡,終不還朝。”
群臣神情振奮,像是瞬間打了雞血一樣,一齊躬身道:“將軍威武!”
“漢軍威武!”
“大漢威武!”
朝堂之上,再也沒有紛爭。
大家齊心協力,恭祝劉琦凱旋。
待聲音漸漸平息之後,劉協吩咐道:“太史令查詢黃道吉日,朕率文武群臣,送皇兄遠征。”
太史令出班道:“回陛下,三日之後便是吉日。”
劉協問劉琦道:“三日後出征,是否倉促?”
劉琦道:“軍情緊急,不容耽擱,有三日準備足矣。”
“好,”劉協微微頷首道:“有勞皇兄,待兄凱旋之日,朕將率群臣,出十裏相迎。”
“謝陛下!”
商議妥當之後,眾臣散朝。
劉琦回到府中,龐統徐庶荀攸也跟了過來。
如今三人雖然貴為少府、衛尉、尚書令。
但他們回到劉府,依然是親信謀士。
書房之中,幾人坐定之後,荀攸率先疑惑道:“公子是真心實意前去,率軍前去抵抗羌胡?
公子治下地盤遠在江南,那羌胡無論如何犯邊,也不可能攻打到江南去。
公子此舉,似乎百害而無一利。”
劉琦端著一盞茶,淡淡的道:“公達以為,我在做出力不討好之事,是不是?”
“在下不敢。”
“你口中雖說不敢,但心中卻是這樣想的。”
劉琦微微一笑,隨即歎口氣道:“若我以割據江南,與群雄爭鋒為己任,此舉的確出力不討好。
但若我以平定天下,興複漢室為己任,這場仗卻是非打不可。
首先,馬韓勢力盤踞西涼,意圖不軌,如不盡早征服,早晚有他禍亂關中的一天。
其次,羌人兵強馬壯,蠢蠢欲動,久有犯邊之心。
此番正是契機,唯有將其徹底殲滅,我才能放心返回江南。”
龐統在旁邊接口道:“其三,公子若率軍平定羌患,聲望將達到巔峰,朝中再也無人敢質疑。
此為一舉三得。”
荀攸感慨道:“是在下鼠目寸光,以己度人。
公子腹藏錦繡,胸懷天下,深謀遠慮,在下固不如也。
誠然,若公子率軍平定羌人之亂,必將聲威大震,令天下人仰慕。”
……
董承府邸,密室之中。
董承興高采烈的對屏風後之人道:“若劉琦率軍出征,長安城內必定空虛。
如此我等便有可乘之機。
最好他能跟羌人同歸於盡,如此我等可坐收漁人之利。”
屏風後傳來沙啞的聲音道:“劉琦此去,乃是為國出戰,你何以如此幸災樂禍?”
董承笑道:“不管如何,隻要劉琦能離開長安,對於朝廷畢竟是好事。
我等到時可派出人手,扮做羌人,襲擾荊州軍糧道。
如此,則劉琦然首尾難顧……”
“放肆!”
屏風後那人怒不可遏道:“我等雖與劉琦爭鬥,但那是漢家內部紛爭。
劉琦此番率軍前去,乃是抵抗外辱,保家衛國。
你若是在後邊暗使陰謀詭計,那便是千古罪人,民族之恥。”
被這一通訓斥,董承頓時啞口無言,呆立當場。
過了良久,他才囁喏道:“可現在劉琦出征,的確是擺脫其控製的最佳時機。
若就此錯過,恐怕再無機會。”
“我警告你,大義當前,不準亂來,若不然,休怪我對你不客氣。”
“哎……既然如此……做罷吧……”
……
……
三日之後。
晴空萬裏,豔陽高照。
天子親自帶領群臣,為北征大軍送行。
長安城內萬人空巷,全都聚集到城北觀看。
劉琦本來就深得長安民心,此番率軍出征,所有人都前來觀瞧。
數萬百姓,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
天子與群臣身穿朝服,為滿身戎裝的劉琦送上帥印。
劉琦伸手接過,然後跨上戰馬,向百姓們揮手致意。
長安城百姓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少年將軍,英姿勃發,統帥千軍萬馬,殺奔邊關,前去抵抗異族入侵。
所有百姓們,心中都佇立起一個少年民族英雄的模樣。
有無數閨閣少女,都把這位少年英雄當做夢中情郎,幻想著有一天英雄凱旋,把自己橫抱在馬背之上,縱馬馳騁。
劉琦留下甘寧陳武為將,並以荀攸為軍師,率領兩萬軍隊駐守長安。
他自己帶領典韋太史慈張遼魏延劉磐黃忠,率領八萬大軍北征。
軍隊緩緩北行。
沿途韋康杜岐等郡守,俱都準備好牛羊等物勞軍。
他們著實理解不透,劉琦好好的權臣不做,為何非要親自帶領軍隊北伐。
他們可是劉琦一手立起來的,萬一有什麽閃失,將一夜之間被打回原形。
馬騰想要割據涼州,讓其割據便是,何必非要如此?
劉琦也難以跟他們解釋,繼續北行,終於來到金城郡邊緣。
有斥候來報,前麵便是馬騰駐守之地……
外出大臣手持此劍,便同時擁有了生殺予奪的權利。
可先斬後奏,代天子行事。
雖然劉琦受封此劍,不過是一個形式,他本身對麾下軍隊便有生殺大權。
但如今持此劍卻不一樣。
之前東征西討,不過是為了爭權奪利,擴充地盤,往大裏說,也隻是保境安民。
但現在,卻是為國家而戰,為保衛大漢疆土而戰。
若是打贏了,是可以青史留名,被冠以民族英雄稱號的。
所以劉琦接劍,也變得異常鄭重。
雙手舉過頭頂,凜然道:“臣此行,必讓羌人明白,我大漢疆土,不容侵犯。
我大漢子民,不容欺辱。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劉協聽到這等雄壯之言,心中似乎有一團火在燃燒。
自他繼位以來,從來沒有人能代表漢室,說出如此威武硬氣的言語。
漢室已經衰微到,成為世人眼中的笑柄。
可是如今,又有種恢複到大漢強盛時期的感覺。
對待外敵入侵,可以奮起反擊。
麵對被欺淩的百姓,可以以牙還牙,以血還血,報仇雪恥。
一時之間,他突然感覺劉琦這個權臣,也不那麽可恨了。
“朕在京城,等待皇兄凱旋!”
劉協已經很久沒用“皇兄”這個詞,來稱呼劉琦。
可是現在,他卻脫口而出。
劉琦單手將尚方寶劍舉過頭頂,對待眾臣凜然喝道:“王師所至,義旗所指,不破羌胡,終不還朝。”
群臣神情振奮,像是瞬間打了雞血一樣,一齊躬身道:“將軍威武!”
“漢軍威武!”
“大漢威武!”
朝堂之上,再也沒有紛爭。
大家齊心協力,恭祝劉琦凱旋。
待聲音漸漸平息之後,劉協吩咐道:“太史令查詢黃道吉日,朕率文武群臣,送皇兄遠征。”
太史令出班道:“回陛下,三日之後便是吉日。”
劉協問劉琦道:“三日後出征,是否倉促?”
劉琦道:“軍情緊急,不容耽擱,有三日準備足矣。”
“好,”劉協微微頷首道:“有勞皇兄,待兄凱旋之日,朕將率群臣,出十裏相迎。”
“謝陛下!”
商議妥當之後,眾臣散朝。
劉琦回到府中,龐統徐庶荀攸也跟了過來。
如今三人雖然貴為少府、衛尉、尚書令。
但他們回到劉府,依然是親信謀士。
書房之中,幾人坐定之後,荀攸率先疑惑道:“公子是真心實意前去,率軍前去抵抗羌胡?
公子治下地盤遠在江南,那羌胡無論如何犯邊,也不可能攻打到江南去。
公子此舉,似乎百害而無一利。”
劉琦端著一盞茶,淡淡的道:“公達以為,我在做出力不討好之事,是不是?”
“在下不敢。”
“你口中雖說不敢,但心中卻是這樣想的。”
劉琦微微一笑,隨即歎口氣道:“若我以割據江南,與群雄爭鋒為己任,此舉的確出力不討好。
但若我以平定天下,興複漢室為己任,這場仗卻是非打不可。
首先,馬韓勢力盤踞西涼,意圖不軌,如不盡早征服,早晚有他禍亂關中的一天。
其次,羌人兵強馬壯,蠢蠢欲動,久有犯邊之心。
此番正是契機,唯有將其徹底殲滅,我才能放心返回江南。”
龐統在旁邊接口道:“其三,公子若率軍平定羌患,聲望將達到巔峰,朝中再也無人敢質疑。
此為一舉三得。”
荀攸感慨道:“是在下鼠目寸光,以己度人。
公子腹藏錦繡,胸懷天下,深謀遠慮,在下固不如也。
誠然,若公子率軍平定羌人之亂,必將聲威大震,令天下人仰慕。”
……
董承府邸,密室之中。
董承興高采烈的對屏風後之人道:“若劉琦率軍出征,長安城內必定空虛。
如此我等便有可乘之機。
最好他能跟羌人同歸於盡,如此我等可坐收漁人之利。”
屏風後傳來沙啞的聲音道:“劉琦此去,乃是為國出戰,你何以如此幸災樂禍?”
董承笑道:“不管如何,隻要劉琦能離開長安,對於朝廷畢竟是好事。
我等到時可派出人手,扮做羌人,襲擾荊州軍糧道。
如此,則劉琦然首尾難顧……”
“放肆!”
屏風後那人怒不可遏道:“我等雖與劉琦爭鬥,但那是漢家內部紛爭。
劉琦此番率軍前去,乃是抵抗外辱,保家衛國。
你若是在後邊暗使陰謀詭計,那便是千古罪人,民族之恥。”
被這一通訓斥,董承頓時啞口無言,呆立當場。
過了良久,他才囁喏道:“可現在劉琦出征,的確是擺脫其控製的最佳時機。
若就此錯過,恐怕再無機會。”
“我警告你,大義當前,不準亂來,若不然,休怪我對你不客氣。”
“哎……既然如此……做罷吧……”
……
……
三日之後。
晴空萬裏,豔陽高照。
天子親自帶領群臣,為北征大軍送行。
長安城內萬人空巷,全都聚集到城北觀看。
劉琦本來就深得長安民心,此番率軍出征,所有人都前來觀瞧。
數萬百姓,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
天子與群臣身穿朝服,為滿身戎裝的劉琦送上帥印。
劉琦伸手接過,然後跨上戰馬,向百姓們揮手致意。
長安城百姓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少年將軍,英姿勃發,統帥千軍萬馬,殺奔邊關,前去抵抗異族入侵。
所有百姓們,心中都佇立起一個少年民族英雄的模樣。
有無數閨閣少女,都把這位少年英雄當做夢中情郎,幻想著有一天英雄凱旋,把自己橫抱在馬背之上,縱馬馳騁。
劉琦留下甘寧陳武為將,並以荀攸為軍師,率領兩萬軍隊駐守長安。
他自己帶領典韋太史慈張遼魏延劉磐黃忠,率領八萬大軍北征。
軍隊緩緩北行。
沿途韋康杜岐等郡守,俱都準備好牛羊等物勞軍。
他們著實理解不透,劉琦好好的權臣不做,為何非要親自帶領軍隊北伐。
他們可是劉琦一手立起來的,萬一有什麽閃失,將一夜之間被打回原形。
馬騰想要割據涼州,讓其割據便是,何必非要如此?
劉琦也難以跟他們解釋,繼續北行,終於來到金城郡邊緣。
有斥候來報,前麵便是馬騰駐守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