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和看守所雖然都是羈押場所,但是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先是在押人員的身份已經固定下來,成了一名徹頭徹尾的罪犯。
從此以後,在官方文書和正式的場合,在押人員的稱呼就是罪犯了。
考慮到在押人員的感受,一般的叫法是:服刑人員。
不過,許多場合,習慣性的叫法還是叫“犯人”,背後的叫法也有叫“老犯”、“同犯”之類的,不一而足。
犯人的儀容有了統一的規範。
服裝上,必須是強製性的囚服。春、秋、冬裝是藍色。隻有前胸上有兩個衣兜,兜蓋是藍白條相間,肩部也是藍白條相間,象征著鐵門鐵窗。
夏裝起初是淡藍色,後來為了與獄警的服裝區分,改成了米黃色的半袖衫,衣兜和肩部與春秋裝的格式一樣,是白色和米色鄉間,寓意自然也是鐵門鐵窗。
除囚服以外的外衣,是一律不允許穿的。內衣的要求相對比較鬆,可以是自備的普通內衣褲,但是需要印有“服刑人員”字樣的標記。
鞋子的要求也要相對寬鬆一些,因為監獄的鞋有時不夠穿,所以可以穿布鞋,膠鞋,但是皮鞋和休閑、旅遊鞋,一般是不允許穿的。
另一個主要的標誌,就是頭了。
按照要求,是寸和光頭。
不過,有的犯人為了圖省事,或者有的獄警做事隨意,也會要求統一剪光頭。
此外就是不準留胡須,女犯留短,不許化妝之類的規定。
再一個,就是規矩變了。主要的規矩,就是《服刑人員行為規範》,也就是俗稱的“38條”,內容包括基本規範、勞動規範、學習規範、文明禮貌規範等,一共38條。
一般情況下,要求犯人都會背誦,並且會不時抽查。
此外,可以定期與家人接見了。活動空間也大了,不再象看守所那樣,整天就關在幾十平米的號裏。
一般情況下,也不再加戴手銬、腳鐐之類的戒具了。
總之,進了監獄,才算是正式執行刑罰,接受教育改造。
在監獄裏的經曆,正式的說法是:服刑。也有的叫改造。
犯人自己的說法,則叫“打罪”,社會上不客氣的說法則有:蹲大獄、坐牢、住法院等,各地叫法不一。
到新入監監獄,主要的,就是接受教育,其目的,一是要犯人在進入監獄服刑前,對監獄有個大概的認識,盡快適應身份的轉變。
二是將各地看守所送來的犯人集中,按照分類關押的原則,分配到不同的監獄去。
比如聖林,因為被判處無期徒刑,屬於重犯,就被分配到了主要關押重犯的一級戒備監獄——星江省第一監獄。
當沉重的大鐵門在車後關上時,他們這一批4o個人就有了一個新的臨時身份:新收。
所謂“新收”,是新收監罪犯的簡稱。他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接受入檢查。
車進了門,並沒有馬上停下,而是右轉彎,又進了一道大門。
大門上的拱形門上,“生活區”幾個大字非常顯眼。
伸縮門開後,車駛了進去,到了一個操場,停了下來。
已經有一些頭戴鋼盔,腰紮武裝帶,手持對講機,膠棒的獄警分列兩側。
押送人員組織一行人下車、排隊、點名、清點人數、一些等在一旁的老犯人則上車把行李搬下來,在兩個警察的帶領下,開始仔細地檢查。又有幾個人開始對新收搜身。
搜身也好,搜查行李也好,目的就是為了不讓違禁違規物品流入監獄,以消除隱患。
這些物品包括:現金、手機、半導體收音機、音樂播放器、刃器具、繩索、打火機、違**刊、生食品、藥品、便服、酒類、易燃易爆物品等。
搜查的方式可以用“粗魯”甚至“野蠻“幾個字來形容。
把蛇皮袋裏的東西拿出來,扔在地上,有的人搜完後給裝回去,有的就扔在地上不管了。
聖林的東西就被扔在了地上,他很生氣,想說什麽,但終於忍住了。
大約4o分鍾後,例行程序完畢,新收們被帶進一座樓前停住,警察喊了立定的口令,讓他們看左邊一塊巨大的牌子。
牌子上麵是幾行大字。
“你是什麽人?”
“這裏是什麽地方?”
“你為什麽到這裏來?”
“你想怎麽做?”
“你打算在這裏呆多久?”
右邊一塊同樣大小的牌子上也是幾行大字。
“遵紀守法,加改造。”
“洗心革麵。重做新人。”
聖林心道:連續幾個為什麽,倒是和寫新聞的5個要素差不多。
進了一樓左邊走廊,停住,開始念名分配房間。聖林被分到了1o3房。
進了屋,找到寫有自己名字的鋪位,被褥已經鋪好,軍綠色的被子疊得有棱有角,雪白的床單一塵不染。仿佛重回了軍營。
每個房間12個人,上下鋪,有一台電視機固定在牆上。聖林的床位在一張下鋪。
安置好自己隨身物品,聖林坐在床上,籲了口氣,心道:這就算正式在監獄安家了。
住處安排好之後,就開始登記。登記事項主要有:姓名、性別、年齡、民族、文化程度、捕前職業、家庭住址、罪名、刑期、刑期起止、是否有前科、主要犯罪事實、有何特長等。
負責登記的是一個犯人,字寫得很不錯,看來也很有些文字功底。
警察已經不見了,組織這些新收進行各種活動的都是一些犯人,叫做值星,又叫事物犯。
他們是受警察指派,執行一些應該由警察完成的事物性勞動。一般的叫法是:管事犯人、或者叫犯人頭兒。
登記完成後,就有管事犯人在走廊裏喊:到門口集合,去醫院體檢!
在樓門口集合後,按照大小個排成四列,固定好每個人的位子,列隊行進,去醫院體檢。
醫院是監獄自己的醫院,一般的體檢項目在這裏都可以完成
。所謂的一般項目,就是透視、抽血、血壓、視力、有無傷疤、殘疾以及自述病史等,最後為每個人建立一個醫療檔案和病曆。
如果有肺結核、肝炎等傳染病的,還需要隔離治療,或者幹脆就送到專門收押傳染病犯人的監獄去服刑。
體檢之後,就直接去了浴室洗澡。
讓聖林感到有些意外的是,無論號裏,還是醫院,浴室,甚至生活區的道路、操場,到處都非常幹淨,整齊。
院子的綠化搞得也非常好,如果不是身臨其境,還真想不到監獄裏的環境會是這麽好。
洗完澡,仍列隊回去。一個值星喊著號子,隊列走的很整齊。
大概快到吃飯時間了,也有一些其他隊列在院子裏行走。
無論在那裏走,都是排隊,沒有一兩個人走的情況,最少也是3人。
以後,聖林才知道,監獄裏有個專門製度,叫“三人同行”。
中午11:3o分,開飯了。主食是米飯,副食是每人兩個雞腿。
雞腿的味道很不錯,似乎是蒸或者燉出來的。一個足有半斤重。
這讓聖林感到很吃驚,沒想到在監獄裏還能吃上雞腿,在看守所裏那麽長時間,夥房也沒有這麽給過雞腿。
聖林一口氣把米飯和雞腿都給吃了。
在看守所裏有人伺候,到這裏是第一天,沒有熟人,所以聖林就隻好自己去刷了餐具。
第一監獄可以吸煙,但也不是在哪裏都可以隨便吸,生產車間、號內,都不允許吸煙,吸煙可以到指定的吸煙區去。聖林他們這些新收的吸煙區就是廁所。
聖林拿了兩包煙進去時,已經有不少人在廁所裏開始抽上了。
他給每個人又了一支後,自己也點上一根,和大夥隨便聊了起來。
聊天的內容,無外乎就是什麽罪名,刑期多少,家是哪裏的,可能分到哪個監區,哪個監區幹什麽活之類的話題。
遇到老鄉了,就興奮一陣。聖林就遇到了五個興陽老鄉。其中四個是從興陽看守所來的。
聖林雖然不認識他們,他們倒是都聽說過聖林的大名,於是就是一陣敬仰之詞,弄得聖林也不知是真情還是假意,隻得連連謙虛。
中午是午睡。午睡之後,開始檢查“38條”,因為已經在入監隊——新入監監獄學習過,許多人已經會背誦了。
聖林雖然不願意背誦,但也不願意吃眼前虧,所以,在入監隊時就已經會背誦了。
檢查進行的很正規,一個一個過篩子,有一個錯字都被指出來。並且要求限期背會背熟,到時還會檢查。
檢查完監規(即38條),就開始坐板兒。
坐板兒的姿勢和看守所的一樣,隻是都在自己的床上坐,對姿勢的要求也不像在看守所裏那樣嚴格。
坐板兒的目的,也是反省,也就是反省自己的罪行,深挖犯罪的思想根源,對自己的罪行進行懺悔,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認罪伏法,服從管理,接受教育改造,早日成為新人。
下午的坐板兒被打斷了兩次。一次是教育處教研室或者叫做新生職業教育學校的兩個犯人教師來登記,登記內容與上午的情況相同。
當登記到聖林時,兩人對聖林的學曆明顯感興趣,說聖林要是分到教研室去當個教師,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因為教研室的人都是文化人,不用到生產一線勞動,輕鬆幹淨,加分高,減刑快,到了下麵哪個監區,犯人們都得給點麵子。
其中一個人還暗示聖林,他有些關係,可以幫忙之類的。
聖林剛到監獄,還是一頭霧水,也就姑妄聽之。
另一次是給新收們卡。他們從看守所帶來的存款已經轉存到了監獄,每人一個卡,到時候可以到監獄的市裏刷卡購物了。
購物消費總是一件快樂的事,即使在監獄裏也是如此。
卡一到手,就有人張羅去買東西。值星們也很爽快,就領著新收們去購物。
無論在哪裏,消費者都是受歡迎的。
值星們願意帶著新收去購物,是因為新收們剛來,對監獄裏的門道摸不清,就很想著和這些他們能接觸上的老人兒們套套關係,盡量了解一些監獄裏的情況,同時也讓這些值星們能夠盡可能給自己一些方便、寬鬆條件。
套近乎的最有效最直接方法就是送禮,雖然沒有太貴重的禮物,但是一條煙,一些食品甚至日用品等,就可以讓這些值星們很高興了。
市的人也很高興,因為新收的錢都比較多,還不像老犯人那樣比較有理財觀念,懂得細水長流,所以是大賺一筆的時候。
市裏賣貨的也都是犯人,但是其推銷能力,與法外大賣場裏的銷售小姐們比起來,絲毫也不遜色,很快,新收們就一個個都滿載而歸。
新收們享受了購物的快樂,承包市的警察看著幾乎要空了的貨架,樂得幾乎合不上嘴。值星們在假裝推搡中,收下了新收們的禮物。
聖林本來不打算送禮,看到別人都送,自己甚至都有些不好意思,於是在沈紫衣送給他的好煙中,拿了兩條,給5個值星分了。
回到號裏後還想:以後要是見到沈紫衣,可不能說實話。要是沈大小姐知道自己把她的東西送人了,還不得大雷霆。
一場購物,讓各方都成了贏家。於是氣氛就輕鬆起來。
離晚飯還有一個多小時,也不坐板兒了,值星告訴新收整理內務,實際上就是收拾一下剛買來的東西。
有的新收們腦子轉的比較快,就開始找值星們打探消息。
打探的內容很廣泛,比如新收怎麽分配,那個監區要人,那個監區活輕又能加高分兒,怎麽減刑快,怎麽能分到好地方去,有什麽好路子沒有,獄政處處長是誰,監獄長是誰,管教監獄長是誰,誰在監獄說話最好使,想分到一個好地方需要花多少錢等等。
晚飯就沒有雞腿了,主食是大饅頭,原則上是一人一個,但是,如果不夠,可以多要,一個不夠,可以吃兩個,兩個不夠,可以吃三個,直到吃飽為止。
但是有一條,就是不許浪費。
副食是大白菜燉土豆,輪到每個人的菜盆兒裏,還有幾片兒豬肉,新收當中有兩個回族人,夥房的打飯員用小桶從民族灶單獨打了菜給了他們。
聖林對吃飯本來就不講究,加上又受過地獄式訓練和野外生存訓練,吃苦自然不在話下。稀裏糊塗一陣吃飽,反倒覺得吃的挺香。
吃完後心裏還想:這監獄也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樣可怕,不是天天窩頭就鹹菜,也不是弱肉強食,整天打架。
看來那些電影、小說裏把監獄說的那麽可怕,實在是誤導了許多人。真應該讓那些作家、編劇、導演們到監獄裏來好好體驗一下生活,省的他們老是閉門造車、胡編亂造。
晚飯後,值星們就組織新收去給家裏打電話,向家裏人報個平安。
監獄裏打電話,有個專門稱呼:親情電話。電話可以打,但不是隨便打,也不是隨便說。
不是隨便打,是不可以給自己直係親屬以外的人打。
不是隨便說,是有礙改造的言論不可以說。
這邊講話時,是有獄警在監聽的,並且錄音留存。如果獄警認為講了有礙改造的言論,可以隨時掐斷通話。
不過,新收們對這些規矩還沒有多少體會,確切地說,是還來不及體會。
所以一個個也就比較興奮。向家裏人報告著這一天的見聞和體會,把監獄說的比天堂差不了多少。
也有的等待不及,叫家裏人趕緊托關係到監獄找人送錢,把自己往什麽地方安排。不過,這類電話大多沒講完,就被監聽的獄警給掐斷了。
聖林給家裏打了電話,爺爺、爸爸、媽媽都講了話,他沒有多說,隻是叫家裏別惦記他,自己走一步,看一步。
打完電話,就是晚上自由活動休息時間了。
願意看電視,有線電視也有幾十個頻道可看。不願看電視,聊天、看書或者出去吸煙,或者到別的號裏去閑聊。
點名之後,願意睡覺的,可以睡覺,不願意睡覺的,可以繼續自由活動。總之,活動空間比看守所大得多了,氣氛也不是那麽緊張了。
晚上1o點,電視自動關閉,開始睡覺。
自然,燈也是通宵不關的。
走廊裏,每班兩個值星值班,負責觀察號內動向,維護號內秩序。
值班室裏,警察也不時地看著監控。總監區的值班警察們在午夜之時,甚至還打開號門,進來挨個號都檢查了一遍。他們既檢查這些新收的情況,也檢查那些值星是否有脫崗、睡崗、甚至在崗期間是否有看書、洗衣服等違紀行為。
第一監獄總監控室,四個協警盯著監控畫麵,隻要他們認為有必要,第一監獄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立即呈現在畫麵上。
今天來了一批新收,按照慣例,晝夜都要對他們進行嚴密的監視。所以,新收所在的幾個監室,是重點監控的地方。
星江省監獄管理局監控中心,三麵牆上都是大屏幕。2o多個警察正在看著監控畫麵。
這裏的監控是與全省所有的監獄聯網的。隻要認為有必要,他們就可以調取整個星江省任何一座監獄、任何一個監室、任何一個角落的畫麵。
哪怕是第一監獄的夥房倉庫裏有一隻老鼠在夜裏偷偷出來覓食,他們也可以立即給監獄長趙觀瀾打電話,說你的庫房防鼠措施不合格,需要立即整改。
更別說哪個監室裏的犯人有什麽異常情況了。
第一監獄的大牆上,保安部隊士兵在哨位上堅守,不時還來回巡邏著。
隻要現院裏有人越警戒線,他們就進行警告甚至可以立即開槍將其射殺。
有時候,即使沒有什麽情況,他們也要對空放幾槍,進行威懾性射擊,用以提醒那些院裏的犯人們:我們的槍沒有生鏽,子彈也是實彈,我們放出去的,可不是過年的禮花。
監獄永遠是監獄,第一監獄的這批新收們,從第二天起,就漸漸明白了這個道理。
先是在押人員的身份已經固定下來,成了一名徹頭徹尾的罪犯。
從此以後,在官方文書和正式的場合,在押人員的稱呼就是罪犯了。
考慮到在押人員的感受,一般的叫法是:服刑人員。
不過,許多場合,習慣性的叫法還是叫“犯人”,背後的叫法也有叫“老犯”、“同犯”之類的,不一而足。
犯人的儀容有了統一的規範。
服裝上,必須是強製性的囚服。春、秋、冬裝是藍色。隻有前胸上有兩個衣兜,兜蓋是藍白條相間,肩部也是藍白條相間,象征著鐵門鐵窗。
夏裝起初是淡藍色,後來為了與獄警的服裝區分,改成了米黃色的半袖衫,衣兜和肩部與春秋裝的格式一樣,是白色和米色鄉間,寓意自然也是鐵門鐵窗。
除囚服以外的外衣,是一律不允許穿的。內衣的要求相對比較鬆,可以是自備的普通內衣褲,但是需要印有“服刑人員”字樣的標記。
鞋子的要求也要相對寬鬆一些,因為監獄的鞋有時不夠穿,所以可以穿布鞋,膠鞋,但是皮鞋和休閑、旅遊鞋,一般是不允許穿的。
另一個主要的標誌,就是頭了。
按照要求,是寸和光頭。
不過,有的犯人為了圖省事,或者有的獄警做事隨意,也會要求統一剪光頭。
此外就是不準留胡須,女犯留短,不許化妝之類的規定。
再一個,就是規矩變了。主要的規矩,就是《服刑人員行為規範》,也就是俗稱的“38條”,內容包括基本規範、勞動規範、學習規範、文明禮貌規範等,一共38條。
一般情況下,要求犯人都會背誦,並且會不時抽查。
此外,可以定期與家人接見了。活動空間也大了,不再象看守所那樣,整天就關在幾十平米的號裏。
一般情況下,也不再加戴手銬、腳鐐之類的戒具了。
總之,進了監獄,才算是正式執行刑罰,接受教育改造。
在監獄裏的經曆,正式的說法是:服刑。也有的叫改造。
犯人自己的說法,則叫“打罪”,社會上不客氣的說法則有:蹲大獄、坐牢、住法院等,各地叫法不一。
到新入監監獄,主要的,就是接受教育,其目的,一是要犯人在進入監獄服刑前,對監獄有個大概的認識,盡快適應身份的轉變。
二是將各地看守所送來的犯人集中,按照分類關押的原則,分配到不同的監獄去。
比如聖林,因為被判處無期徒刑,屬於重犯,就被分配到了主要關押重犯的一級戒備監獄——星江省第一監獄。
當沉重的大鐵門在車後關上時,他們這一批4o個人就有了一個新的臨時身份:新收。
所謂“新收”,是新收監罪犯的簡稱。他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接受入檢查。
車進了門,並沒有馬上停下,而是右轉彎,又進了一道大門。
大門上的拱形門上,“生活區”幾個大字非常顯眼。
伸縮門開後,車駛了進去,到了一個操場,停了下來。
已經有一些頭戴鋼盔,腰紮武裝帶,手持對講機,膠棒的獄警分列兩側。
押送人員組織一行人下車、排隊、點名、清點人數、一些等在一旁的老犯人則上車把行李搬下來,在兩個警察的帶領下,開始仔細地檢查。又有幾個人開始對新收搜身。
搜身也好,搜查行李也好,目的就是為了不讓違禁違規物品流入監獄,以消除隱患。
這些物品包括:現金、手機、半導體收音機、音樂播放器、刃器具、繩索、打火機、違**刊、生食品、藥品、便服、酒類、易燃易爆物品等。
搜查的方式可以用“粗魯”甚至“野蠻“幾個字來形容。
把蛇皮袋裏的東西拿出來,扔在地上,有的人搜完後給裝回去,有的就扔在地上不管了。
聖林的東西就被扔在了地上,他很生氣,想說什麽,但終於忍住了。
大約4o分鍾後,例行程序完畢,新收們被帶進一座樓前停住,警察喊了立定的口令,讓他們看左邊一塊巨大的牌子。
牌子上麵是幾行大字。
“你是什麽人?”
“這裏是什麽地方?”
“你為什麽到這裏來?”
“你想怎麽做?”
“你打算在這裏呆多久?”
右邊一塊同樣大小的牌子上也是幾行大字。
“遵紀守法,加改造。”
“洗心革麵。重做新人。”
聖林心道:連續幾個為什麽,倒是和寫新聞的5個要素差不多。
進了一樓左邊走廊,停住,開始念名分配房間。聖林被分到了1o3房。
進了屋,找到寫有自己名字的鋪位,被褥已經鋪好,軍綠色的被子疊得有棱有角,雪白的床單一塵不染。仿佛重回了軍營。
每個房間12個人,上下鋪,有一台電視機固定在牆上。聖林的床位在一張下鋪。
安置好自己隨身物品,聖林坐在床上,籲了口氣,心道:這就算正式在監獄安家了。
住處安排好之後,就開始登記。登記事項主要有:姓名、性別、年齡、民族、文化程度、捕前職業、家庭住址、罪名、刑期、刑期起止、是否有前科、主要犯罪事實、有何特長等。
負責登記的是一個犯人,字寫得很不錯,看來也很有些文字功底。
警察已經不見了,組織這些新收進行各種活動的都是一些犯人,叫做值星,又叫事物犯。
他們是受警察指派,執行一些應該由警察完成的事物性勞動。一般的叫法是:管事犯人、或者叫犯人頭兒。
登記完成後,就有管事犯人在走廊裏喊:到門口集合,去醫院體檢!
在樓門口集合後,按照大小個排成四列,固定好每個人的位子,列隊行進,去醫院體檢。
醫院是監獄自己的醫院,一般的體檢項目在這裏都可以完成
。所謂的一般項目,就是透視、抽血、血壓、視力、有無傷疤、殘疾以及自述病史等,最後為每個人建立一個醫療檔案和病曆。
如果有肺結核、肝炎等傳染病的,還需要隔離治療,或者幹脆就送到專門收押傳染病犯人的監獄去服刑。
體檢之後,就直接去了浴室洗澡。
讓聖林感到有些意外的是,無論號裏,還是醫院,浴室,甚至生活區的道路、操場,到處都非常幹淨,整齊。
院子的綠化搞得也非常好,如果不是身臨其境,還真想不到監獄裏的環境會是這麽好。
洗完澡,仍列隊回去。一個值星喊著號子,隊列走的很整齊。
大概快到吃飯時間了,也有一些其他隊列在院子裏行走。
無論在那裏走,都是排隊,沒有一兩個人走的情況,最少也是3人。
以後,聖林才知道,監獄裏有個專門製度,叫“三人同行”。
中午11:3o分,開飯了。主食是米飯,副食是每人兩個雞腿。
雞腿的味道很不錯,似乎是蒸或者燉出來的。一個足有半斤重。
這讓聖林感到很吃驚,沒想到在監獄裏還能吃上雞腿,在看守所裏那麽長時間,夥房也沒有這麽給過雞腿。
聖林一口氣把米飯和雞腿都給吃了。
在看守所裏有人伺候,到這裏是第一天,沒有熟人,所以聖林就隻好自己去刷了餐具。
第一監獄可以吸煙,但也不是在哪裏都可以隨便吸,生產車間、號內,都不允許吸煙,吸煙可以到指定的吸煙區去。聖林他們這些新收的吸煙區就是廁所。
聖林拿了兩包煙進去時,已經有不少人在廁所裏開始抽上了。
他給每個人又了一支後,自己也點上一根,和大夥隨便聊了起來。
聊天的內容,無外乎就是什麽罪名,刑期多少,家是哪裏的,可能分到哪個監區,哪個監區幹什麽活之類的話題。
遇到老鄉了,就興奮一陣。聖林就遇到了五個興陽老鄉。其中四個是從興陽看守所來的。
聖林雖然不認識他們,他們倒是都聽說過聖林的大名,於是就是一陣敬仰之詞,弄得聖林也不知是真情還是假意,隻得連連謙虛。
中午是午睡。午睡之後,開始檢查“38條”,因為已經在入監隊——新入監監獄學習過,許多人已經會背誦了。
聖林雖然不願意背誦,但也不願意吃眼前虧,所以,在入監隊時就已經會背誦了。
檢查進行的很正規,一個一個過篩子,有一個錯字都被指出來。並且要求限期背會背熟,到時還會檢查。
檢查完監規(即38條),就開始坐板兒。
坐板兒的姿勢和看守所的一樣,隻是都在自己的床上坐,對姿勢的要求也不像在看守所裏那樣嚴格。
坐板兒的目的,也是反省,也就是反省自己的罪行,深挖犯罪的思想根源,對自己的罪行進行懺悔,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認罪伏法,服從管理,接受教育改造,早日成為新人。
下午的坐板兒被打斷了兩次。一次是教育處教研室或者叫做新生職業教育學校的兩個犯人教師來登記,登記內容與上午的情況相同。
當登記到聖林時,兩人對聖林的學曆明顯感興趣,說聖林要是分到教研室去當個教師,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因為教研室的人都是文化人,不用到生產一線勞動,輕鬆幹淨,加分高,減刑快,到了下麵哪個監區,犯人們都得給點麵子。
其中一個人還暗示聖林,他有些關係,可以幫忙之類的。
聖林剛到監獄,還是一頭霧水,也就姑妄聽之。
另一次是給新收們卡。他們從看守所帶來的存款已經轉存到了監獄,每人一個卡,到時候可以到監獄的市裏刷卡購物了。
購物消費總是一件快樂的事,即使在監獄裏也是如此。
卡一到手,就有人張羅去買東西。值星們也很爽快,就領著新收們去購物。
無論在哪裏,消費者都是受歡迎的。
值星們願意帶著新收去購物,是因為新收們剛來,對監獄裏的門道摸不清,就很想著和這些他們能接觸上的老人兒們套套關係,盡量了解一些監獄裏的情況,同時也讓這些值星們能夠盡可能給自己一些方便、寬鬆條件。
套近乎的最有效最直接方法就是送禮,雖然沒有太貴重的禮物,但是一條煙,一些食品甚至日用品等,就可以讓這些值星們很高興了。
市的人也很高興,因為新收的錢都比較多,還不像老犯人那樣比較有理財觀念,懂得細水長流,所以是大賺一筆的時候。
市裏賣貨的也都是犯人,但是其推銷能力,與法外大賣場裏的銷售小姐們比起來,絲毫也不遜色,很快,新收們就一個個都滿載而歸。
新收們享受了購物的快樂,承包市的警察看著幾乎要空了的貨架,樂得幾乎合不上嘴。值星們在假裝推搡中,收下了新收們的禮物。
聖林本來不打算送禮,看到別人都送,自己甚至都有些不好意思,於是在沈紫衣送給他的好煙中,拿了兩條,給5個值星分了。
回到號裏後還想:以後要是見到沈紫衣,可不能說實話。要是沈大小姐知道自己把她的東西送人了,還不得大雷霆。
一場購物,讓各方都成了贏家。於是氣氛就輕鬆起來。
離晚飯還有一個多小時,也不坐板兒了,值星告訴新收整理內務,實際上就是收拾一下剛買來的東西。
有的新收們腦子轉的比較快,就開始找值星們打探消息。
打探的內容很廣泛,比如新收怎麽分配,那個監區要人,那個監區活輕又能加高分兒,怎麽減刑快,怎麽能分到好地方去,有什麽好路子沒有,獄政處處長是誰,監獄長是誰,管教監獄長是誰,誰在監獄說話最好使,想分到一個好地方需要花多少錢等等。
晚飯就沒有雞腿了,主食是大饅頭,原則上是一人一個,但是,如果不夠,可以多要,一個不夠,可以吃兩個,兩個不夠,可以吃三個,直到吃飽為止。
但是有一條,就是不許浪費。
副食是大白菜燉土豆,輪到每個人的菜盆兒裏,還有幾片兒豬肉,新收當中有兩個回族人,夥房的打飯員用小桶從民族灶單獨打了菜給了他們。
聖林對吃飯本來就不講究,加上又受過地獄式訓練和野外生存訓練,吃苦自然不在話下。稀裏糊塗一陣吃飽,反倒覺得吃的挺香。
吃完後心裏還想:這監獄也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樣可怕,不是天天窩頭就鹹菜,也不是弱肉強食,整天打架。
看來那些電影、小說裏把監獄說的那麽可怕,實在是誤導了許多人。真應該讓那些作家、編劇、導演們到監獄裏來好好體驗一下生活,省的他們老是閉門造車、胡編亂造。
晚飯後,值星們就組織新收去給家裏打電話,向家裏人報個平安。
監獄裏打電話,有個專門稱呼:親情電話。電話可以打,但不是隨便打,也不是隨便說。
不是隨便打,是不可以給自己直係親屬以外的人打。
不是隨便說,是有礙改造的言論不可以說。
這邊講話時,是有獄警在監聽的,並且錄音留存。如果獄警認為講了有礙改造的言論,可以隨時掐斷通話。
不過,新收們對這些規矩還沒有多少體會,確切地說,是還來不及體會。
所以一個個也就比較興奮。向家裏人報告著這一天的見聞和體會,把監獄說的比天堂差不了多少。
也有的等待不及,叫家裏人趕緊托關係到監獄找人送錢,把自己往什麽地方安排。不過,這類電話大多沒講完,就被監聽的獄警給掐斷了。
聖林給家裏打了電話,爺爺、爸爸、媽媽都講了話,他沒有多說,隻是叫家裏別惦記他,自己走一步,看一步。
打完電話,就是晚上自由活動休息時間了。
願意看電視,有線電視也有幾十個頻道可看。不願看電視,聊天、看書或者出去吸煙,或者到別的號裏去閑聊。
點名之後,願意睡覺的,可以睡覺,不願意睡覺的,可以繼續自由活動。總之,活動空間比看守所大得多了,氣氛也不是那麽緊張了。
晚上1o點,電視自動關閉,開始睡覺。
自然,燈也是通宵不關的。
走廊裏,每班兩個值星值班,負責觀察號內動向,維護號內秩序。
值班室裏,警察也不時地看著監控。總監區的值班警察們在午夜之時,甚至還打開號門,進來挨個號都檢查了一遍。他們既檢查這些新收的情況,也檢查那些值星是否有脫崗、睡崗、甚至在崗期間是否有看書、洗衣服等違紀行為。
第一監獄總監控室,四個協警盯著監控畫麵,隻要他們認為有必要,第一監獄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立即呈現在畫麵上。
今天來了一批新收,按照慣例,晝夜都要對他們進行嚴密的監視。所以,新收所在的幾個監室,是重點監控的地方。
星江省監獄管理局監控中心,三麵牆上都是大屏幕。2o多個警察正在看著監控畫麵。
這裏的監控是與全省所有的監獄聯網的。隻要認為有必要,他們就可以調取整個星江省任何一座監獄、任何一個監室、任何一個角落的畫麵。
哪怕是第一監獄的夥房倉庫裏有一隻老鼠在夜裏偷偷出來覓食,他們也可以立即給監獄長趙觀瀾打電話,說你的庫房防鼠措施不合格,需要立即整改。
更別說哪個監室裏的犯人有什麽異常情況了。
第一監獄的大牆上,保安部隊士兵在哨位上堅守,不時還來回巡邏著。
隻要現院裏有人越警戒線,他們就進行警告甚至可以立即開槍將其射殺。
有時候,即使沒有什麽情況,他們也要對空放幾槍,進行威懾性射擊,用以提醒那些院裏的犯人們:我們的槍沒有生鏽,子彈也是實彈,我們放出去的,可不是過年的禮花。
監獄永遠是監獄,第一監獄的這批新收們,從第二天起,就漸漸明白了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