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1號,戰鬥結束,全殲敵人,我方無一傷亡。8『Δ1中文網”


    “很好!2號立刻向7號陣地移動,3號帶領三中隊,全前進,趕往6號陣地,與4號包圍6號陣地,盡快起進攻,不讓一個人逃出包圍圈。


    5號,做好對7號陣地和6號陣地的炮火準備。


    6號,對7號陣地進行無差別自由攻擊。”


    聖林這邊話音剛落,炮彈的“啾啾”聲就劃破天空,紛紛落在7號陣地上,接二連三地爆炸起來。


    這一頓炮擊,攻勢很猛,好像炮彈不要錢似的。


    隨著炮彈的爆炸,就連聖林的心,都跟著砰砰直跳。


    倒不是他害怕了,實在是太心疼錢啊!


    一陣爆炸過後,不知道多少金幣,就灰飛煙滅了。


    飛虎這個敗家子兒,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呀!


    估計是戰飛虎憋的太久了,一接到命令,就迫不及待地開炮了。


    大兵中流行一句話:老兵怕槍,新兵怕炮。


    意思是老兵經驗豐富,對於炮彈倒是不太在乎,而對於對手放冷槍,主要是狙擊手,則很忌諱。


    新兵們戰場經驗少,一見到炮彈爆炸那氣勢,往往就被嚇得慌了手腳。


    這話,在以前的戰爭中,有些道理。但是,在現代戰爭中,卻幾乎不再適用了。


    無論新兵老兵,對於狙擊手都是很忌諱的。差別隻在於自己在對方手裏是否是高價值目標。


    象7號陣地機槍手這樣的主要火力點,無論是新兵還是老兵,都將是對方又要重點攻擊的目標。


    炮彈一飛來,又不認得你是老兵還是新兵,炸起來,也是不認人的。老兵又沒有多長一個腦袋,閻王來收的時候也不會就網開一麵。


    炮彈的殺傷力,還不僅僅限於彈片對兵員的**傷害。爆炸的衝擊波,對於工事的裝備的損毀,對於陣型、兵員運動和戰術動作的破壞、幹擾和阻滯,都是非常明顯的。它足以讓指揮官難以實現自己的意圖。


    那邊炮擊一開始,早就等待這一刻的一中隊,就開始了猛攻。


    從南邊新近殺過來的凡奇二中隊,也及時加入了戰鬥。


    雙方攻勢如此之猛,一點也不給對方喘息之機。


    從錢多多開槍時算起,戰鬥已經打響4o分鍾了。在時間進程上,與凡奇原來製定的作戰計劃基本吻合。


    此時,太陽已經從地平線上升起。因為處於沙漠平原,太陽就好像是一下子跳出來似的。


    7號陣地已經變成了一片火海,還擊越來越弱,直至完全停止。


    若是沒有多少經驗的指揮官,此時大概就會起衝鋒,結束戰鬥了。但是,聖林和凡奇都沒有命令衝鋒,他們在等待著。


    他們都沒有忘記,對手不是一般的步兵,而是都經曆過戰火的老兵油子。即使是再猛烈的進攻,也總是會有一些人,奇跡般地躲過打擊。


    這不僅僅是軍事教科書上的說法,他們自己,都有過這樣的親身經曆。


    果然,熊熊燃燒的烈火中,一台皮卡車衝了出來,車很快,還帶著一股濃煙和火焰。


    聖林從旁邊一個大兵手裏拿過步槍,也不瞄準,隻是憑著感覺,一槍榴彈就射了出去。


    幾乎同時,錢多多也是一燃燒彈射出,皮卡車在爆炸的同時,就起了大火。幾聲慘叫傳來,連遠隔幾十米,都聽得清清楚楚。


    “一中隊進攻,清理戰場。二中隊,立刻趕赴6號陣地,與3號、4號匯合,由2號全權指揮,進攻6號陣地。”


    此地已經沒有敵人威脅,凡奇的二中隊也就不再隱藏,大搖大擺地快集結,跑步回到來時的集結地,乘車趕往6號陣地。


    7號陣地一片狼藉,死屍、槍支彈藥、個人物品、和一些炊具、食品等,散亂在各處。


    一中隊的兩輛卡車開了過來,大兵們把一些可用的槍支彈藥搜集起來,裝到車上。這些不花錢來的東西,將被用來對付剩下的占領軍身上。


    看著那些屍體,聖林不禁有些傷感。


    “沒辦法,這就是命運。既然你們走上了這條路,就應該知道,早晚都會有這一天的。至於你們的歸宿,就等著戰鬥結束後,交給油田的工人來處理了。我答應你們,會給你們找一個好風水的地方安葬的。”


    英雄陣線攻打麥拉油田的第一輪戰鬥,拔除了尼佐夫的所有外圍據點,攻占了7號陣地,殲滅了兩支巡邏隊,攻擊消滅對方有生力量接近12o人。


    無論是從進攻態勢上,還是消滅對方人員上,都達到了目標。


    經此一戰,尼佐夫的可用兵力一下子就失去了4o%多,外圍的觸角和屏障沒有了,7號陣地這一邊,被打開一個缺口。


    英雄陣線可以從這個缺口,長驅直入尼佐夫的老巢行政大樓,也可以從此迂回到剩下的6、8、9三個陣地。


    防線上的被動,還隻是一個方麵的問題。麻煩的是,兩支巡邏隊全軍覆沒,讓尼佐夫一下子失去了機動力量。


    如果再有什麽地方告急,他連增援力量,都派不出來了。


    從兵員規模上來說,尼佐夫有28o多人,英雄陣線隻有12o人。


    一般來講,攻方的兵力,都應該比守方多。才有可能取得勝利。


    但是,聖林利用了尼佐夫防守區域廣、兵力部署分散的這個弱點,借助時間和空間差,采取圍點打援的方式,形成了局部的優勢兵力,把對方分割開來,一個一個分別吃掉了。


    雖然現在聖林的兵力仍然不占優勢,但是,他仍然占據了戰役上的主動權。


    尼佐夫防守區域廣,兵力分散的基本態勢,並沒有改變。


    6號陣地已經被凡奇、海拉瓦和尼古拉三個中隊的優勢兵力包圍,在加上戰飛虎的炮火支援,拿下來,隻是個時間問題。在勝負上,已經沒有什麽懸念了。


    聖林的一中隊,現在正在趕往8號陣地的後方,如果8號陣地守軍後撤,就迎頭截住,即使不能一下子消滅,也至少可以防止他們回撤到行政大樓,與尼佐夫匯合。更不會讓他們趕到別處去增援。


    對於尼佐夫來說,雖然手頭還有16o多人,但是,他的選項其實並沒有多少。


    如果在第一輪之後,他及時放棄6、8、9號陣地,收縮防線,把全部兵力集中到行政大樓,或者是固守待援,或者是死戰到底,對於英雄陣線來講,還真是個不小的麻煩。


    在兵員規模和武器裝備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英雄陣線其實並不占什麽勝算。甚至還處於劣勢。


    尼佐夫沒有采取這個方案,也不是他愚蠢。而是基於對戰場信息的不透明上。


    對於聖林來講,整個麥拉油田的防守態勢,幾乎是透明的。


    但是,對於尼佐夫來講,想在連對手是誰,都還沒有搞清。至於對手的兵力,裝備、戰鬥力和戰略戰術等,更是一無所知。


    直到現在,他判斷的對手,還在聯軍、政府軍和莫爾德人這幾家中打轉轉。


    隻有比自己強大的對手,至少也是旗鼓相當的對手,才能來進攻麥拉油田。那裏會有12o來人,就跑來進攻的。


    那不純粹就是找死嗎?


    實際上,這也不能怪尼佐夫不知道對手是誰。除了聖林他們自己,世界上又有誰還知道有個什麽“英雄陣線”呢?


    別說別人,就連他自己,幾個月之前,還都不知道會有這麽個組織呢。


    在預定的時間內,一中隊及時趕到了8號陣地後方,截斷了守軍的退路。


    剛布置好陣地,聖林就接到了凡奇的報告,6號陣地已經拿下了。


    這倒是出於聖林的預料之外。


    按照作戰計劃,應該是在凡奇的二中隊抵達之後,才和另外兩個中隊一起進攻的。


    但是,海拉瓦和尼古拉現6號陣地的守軍正開始撤退,沒等凡奇趕到,就抓住戰機,提前起了進攻。


    在戰飛虎的炮火配合之下,沒用多長時間,就把失去了防禦工事和沒有什麽戰意的守軍消滅了。除了12個人投降,其餘均被擊斃。


    戰場上,就是這麽充滿了戲劇性!原來的作戰計劃,用不上了。


    提前拿下6號陣地,無疑是個好消息。


    但是,壞消息來了。


    外圍警戒哨報告,大約1oo輛左右的皮卡車,正從東麵向麥拉油田奔來。


    戰前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生,莫爾德人來湊熱鬧了。


    麥拉油田外圍的三大勢力之中,莫爾德人距離最近。這邊有了動靜,肯定會引起他們的注意。


    莫爾德人自然是不會知道,這是英雄陣線在進攻。此時前來,目的不外乎2個,一是探聽虛實,二是采取適當的反應。


    探聽虛實,用不著1oo多台皮卡。那麽,就是另一個目的了:見機行事,必要的時候,就趁火打劫。


    如果是聯軍和政府軍,他們未必敢插手。


    但是,如果現是僅僅有1oo來人的英雄陣線,他們可就不會袖手旁觀了。


    到時候,英雄陣線就不僅僅是為他人作嫁衣,很可能,連自己都會成為莫爾德人的碗中之餐了。


    “2號、3號、4號、5號、6號聽令,你們立即放棄原來計劃,由2號全權指揮,向東移動,阻擊莫爾德人。注意,第一波打擊要猛,爭取在最快時間內,讓他們退兵。”


    聖林立即啟動了預備方案。


    “2號明白,馬上執行命令。順便問一句,你呢?”


    “我去攻打8號陣地。”


    “祝你好運。”


    凡奇沒有多說話,手一揮,大兵們立刻上車,向東駛去。海拉瓦和尼古拉緊接著跟了上去。


    莫爾德人的祖先,世代生活在沙漠之中,過著遊牧生活。沙漠中的綠洲,就是他們的遊牧之地。


    近代以來,隨著石油資源的開和草地的退化,遊牧的成分越來越少。為爭奪石油的利益,與伊沙克政府和早期的殖民者多次生戰爭。打了近百年。


    本質上,莫爾德武裝,還屬於部落軍事組織。與現代的職業軍隊有著很大的不同。


    武裝成員們平時從事生產,或者是在石油公司等處工作,戰時,則由民而軍,成為戰士。


    雖然沒有正規的軍事訓練,也不是職業軍人,但是,由於從小就受戰火熏陶,還是具有一定的軍事素養和戰鬥力的。


    由於財力原因,他們裝備不起飛機、坦克等重武器。同時,也是由於素質和訓練原因,即使給了他們這些東西,他們也不會使用,也難以打出與之相匹配的戰術了。


    反而是皮卡車這種廉價而又適合沙漠地形的東西,他們使用起來,更為得心應手些。


    早期的莫爾德人,是以騎兵作戰為主。現在,用皮卡車代替了馬,就可以繼續延續他們的騎兵作戰傳統了。


    莫爾德武裝的一般配置,是每台皮卡車5~6人,除了突擊步槍、衝鋒槍外,每台車的車鬥裏,都配備著一挺機槍。少數的,則配備著從武裝直升機上拆下來的火箭反射器或者是平射的高射機槍。


    炮兵由於技術含量比較高,所以較少使用。偶爾有使用炮兵的,也隻是迫擊炮這樣的簡單的輕型火炮。


    其他比較有威力的武器,則是火箭筒、槍榴彈以及肩扛導彈了。


    即使如此,1oo來台皮卡車,至少也有五六百人,即使隻有輕武器,對於英雄陣線來講,也是一股占有絕對優勢的力量了。


    包括莫爾德人在內,幾乎所有的部落武裝作戰,都有一個明顯且共同的特點:欺軟怕硬。


    遇上聯軍那樣有製空權和坦克、自行火炮、裝甲突擊車等重武器的武裝,他們往往隻有被動挨打的份兒。


    但是,遇上英雄陣線這樣的,也隻有輕武器的武裝,他們的數量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在平坦的沙漠上,越野能力良好的皮卡車,一旦展開衝鋒,其衝擊力和快機動能力的優勢,就可以揮出來,一旦得勢,就將快突破對方防線,然後一擁而上,像一群凶狠的餓狼一樣,把對方撕咬殆盡。


    現在,凡奇、海拉瓦和尼古拉三個中隊,加上戰飛虎的炮兵,在加上錢多多這個狙擊手,也不足1oo人。


    麵對著五六倍的兵力和裝備和自己差不多的對手,這個仗,怎麽打?


    (本周每日2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兵王會算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遍地滄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遍地滄桑並收藏這個兵王會算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