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兩句跟吳校長分開,楊正東想著宿舍走去。
這職教中心的宿舍不是樓房,而是一排的瓦房,紅磚藍瓦一排幾十間,每間大約能住十個學生,算是比較原始的那種宿舍。
這樣的房子有十幾排,在這個年代男生宿舍比女生宿舍要多一些,比二十一世紀地球情況剛好相反。
原因自不用多說,來自於重男輕女思想,幾乎越不發達地區,這種思想就越嚴重。
感覺女孩早晚是別家的人,養閨女花費那麽多錢,一般人都覺得太虧,還不如趁在家多給家裏掙點錢,上學一個女孩兒家,能有什麽用處?
職教中心建校於五十年代,那時候這種情況更為普遍,所以才在規劃宿舍的時候,規劃成男多女少的格局。
整個宿舍區在校園的一角,男生區有一個總的入口,女生區有一個總的入口,而男生區負責這個入口的就是王大爺。
王大爺名字叫什麽已經不可考了,除了他自個兒,估計連校長都不一定清楚。
這位王大爺在學校堪稱風雲人物,是職教中心的常青樹,從建校留在這裏做宿管。
三十多年來,無論風波變幻或是“改朝換代”,王大爺都穩坐釣魚台,堅守在這小門房中笑看蒼生。
被職教中心笑稱為“流水的職中、鐵打的老王”。
王大爺看起來有七十了,每天都坐在小屋裏,打開收音機,放著豫州地方劇,五斤一壺子的白酒,時不時的嘬上一口,幾十年如一日,都是這樣子。
說起來楊正東跟王大爺平日並無交集,一個學生一個宿管,遵守紀律的情況下,也可能三年後誰也記不得誰是什麽樣子,兩人相識還緣於“小魔女”朱雅。
朱雅是職教中心的職工子女,在職教中心裏麵可以說人頭熟的很,但是架不住這丫頭能惹事。
楊正東上學的第一年,這丫頭找他玩兒,倆人在球場看人打球,跟外校過來打球的起了衝突了。
這丫頭牙尖嘴利的,直接把一幫大小夥子給罵毛了,也不管大小了,直接跟瘋牛似的要打人。
楊正東自然不能看著他們打,一個人衝上去了七八個壯小夥子打了起來,一邊打一邊往宿舍附近退,王小雅找到王大爺。
這老爺子那個生猛啊,直接拿著大鐵盆一敲,嚷了一聲:是男人的都給老子出來,打死人我負責,不出來的以後住不了這兒。
然後男生宿舍直接拉出來兩百多號子男生,拎著凳子腿、鐵管、臉盆子,有的著急的光著膀子穿著內褲,把那幫子人從宿舍打到學校外麵。
當時領頭的就是這位王大爺,手裏拿著一把吃西瓜用的刀,那生猛的氣勢,一點都看不出來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反而像是老“古惑仔”!
王大爺那天帶人直接追了四五裏地,直接攆到了到那幫人的學校,堵著門口罵了一通才算結束。
那一戰,職教中心在全縣出了名,所有人都知道這位生猛的老大爺,被尊稱為職教中心“扛把子”。
以後凡是外校過來的,誰也得提心吊膽的,生怕惹了這位老大爺生氣,再招呼一幫學生“砍人”。
當然在“小魔女”的介紹下,楊正東從此跟王大爺熟絡起來,說起來也算是緣分吧。
走到宿舍區門口的時候,隔著玻璃看進去老爺子正坐在椅子上,正聽著收音機裏的戲,跟著裏麵的音樂打著拍子,眉毛長長的,跟個老壽星一樣。
王大爺這看起來明顯的老了,楊正東心中頓時有些傷感。
想當初光著膀子追出幾裏地的雄風,已經基本上看不到了,隻剩下曆盡滄桑的麵容。
也可能是不服老吧,老爺子從來將頭發剃的光光的,起碼不會讓人看到白發。
“王大爺,又聽戲呢?”
楊正東也沒打招呼,直接拉門走進小屋裏,坐在床上笑著說道。
“嗯?誒!你是小東?哎呀,好多天沒見你了,聽那小瘋子說你回村子當老師是嗎?”
小瘋子是朱雅在老爺子口中的稱呼。
“是啊,回村裏了!學的也是當老師,也正好村裏需要老師就回去了,恁這段咋樣?身體也沒問題?”
楊正東用方言跟老爺子聊了起來,不過沒有幾句他發現老爺子真的老了。
起碼耳朵不太靈光了,好多話他得大聲去說,也有些得說兩三遍才能讓他聽清。
聊了一會,王大爺陪著楊正東回宿舍拿鋪蓋,宿舍中沒有人,看著這熟悉又陌生的宿舍,雖然才一個月,但好像是過了許多年一樣。
王大爺在旁邊自顧自的說著,學生們都去實習了,這兩年學生越來越少了,過了暑假這宿舍就又住進來新人了等等。
楊正東笑著聽他念叨,知道老爺子這是回憶以前呢,據說這三十多年來,老爺子堅守這個崗位,從來沒有出過什麽問題,也從來沒有學生還在的時候請假過一天。
對於這所學校、這個區域、這些學生的感情,是他這個現在做老師的恐怕都體會不到的。
楊正東有時候也在想,王大爺這雖然不是老師的職業,可也算行使著老師的職責,擁有著老師的信仰吧?
拿了被子,陪著老爺子聊了兩句,楊正東才回到老朱家裏,老朱在沙發喝茶,錢老師給他們準備著早餐。
“這是?把宿舍被子拿出來了?”
老朱看到楊正東拎著那個化肥袋子,想到當初這小子在食堂,熱火朝天的跟他們家小魔頭吃大鍋菜的情景,當時旁邊放的就是這個化肥袋子。
“是,早上晨練的時候碰到吳校長,他說都去實習了,鋪蓋別受潮了,我就去宿舍拿了一趟!”
楊正東笑著回答說。
“嗯,你們那宿舍確實都實習去了,基本上也算是畢業了。等再次回來,就隻剩下拍畢業照,拿畢業證了。”
老朱喝了口茶,歎息一聲說:“一年又一年過的真快,好像前天還是你們剛進學校,轉眼這都要畢業了。”
楊正東心中也有些唏噓,兩世雖然都經曆過這種離別,但每當離別將要到來的時候,還是心中很不是滋味兒,一時間氣氛有些沉默。
“見到王老頭兒嗎?”
老朱可能也覺得氣氛被他弄的有點沉重,就笑著轉移話題問道。
“見到了,聊了一會兒,老爺子感覺老了很多!”
“是啊,都七十多歲的人了,眼也花了、耳也聾了、身體也不如以前了。
前些天生了場大病,學校領導想讓他退了好好頤養天年,老爺子為此還過去校長那裏大吵了一架!”
老朱歎了口氣說道。
“這是為什麽啊?老爺子這麽大年紀了,退休是好事兒啊!”
楊正東不解的問道。
“還能為了什麽,王老頭兒是個老革命,退伍之後就到了學校,從第一屆到現在,轉眼也快有四十年了,無兒無女的,早就把學校當成家了。”
“上次集中體檢,他身體查出來不小的毛病,還有點老年癡呆的苗頭。學校上下早就研究過,學校來給老爺子養老送終,想讓他趁著最後一段時間,好好休息休息,也算頤養天年了。”
“隻是他不願離開,包括校長還有所有老師都清楚原因,學校的教職工宿舍當時蓋的時候,就特意給他留著一套做養老房。但是他跟校長說,他就喜歡學生們,願意看著他們,住不慣大房子,讓給了年輕老師,自個兒就選了宿舍門口的那個小門房!”
“王大爺這人啊,特純粹!就想看著你們一個個長大成人,也可能是老人家最後的念想了吧。最後學校領導還是拗不過同意了,讓他繼續呆在小門房裏,能到什麽時候,算是什麽時候吧。”
老朱說道最後的時候,聲音已經不由自主的變得低沉了。
楊正東心中很不是滋味兒,王大爺的一生很平凡,但在他心中,老爺子做的事情卻一點兒不平凡。
依稀還記得,誰的衣服下雨忘了收,總會有人幫著疊好放在門衛室;廁所的衛生間堵了,也總不會超過一天時間就會修好;誰總是不吃早飯,也總會在路過小屋的時候被提醒。
看似很嚴厲的話語中,總是透露著另類的關心;凶狠的外表,卻掩不住一顆善良柔軟的心。
身在文苑、心有歸屬,楊正東突然有一種感動湧起,或許這才是老師的真正境界吧?
就像守在鄉村教書近四十年的老爺子一樣,他們應該都是同一類人,可能都有一種自我的堅持。
上午的時候,楊正東努力平複思緒,將文綜和理綜的試題,各出了兩套給到朱雅,氣的“小魔女”都想要吃了他。
因為中午要送趙老,所以楊正東急忙告別老朱一家,打了個三輪向車站而去,到的時候差點就要遲到。
趙老看到楊正東過來,高興的叫他過去,拍了拍帶走的幾種稿子,跟他交代了一番。
尤其是教輔材料的事情,出版社極為重視,讓他們組成一個小組加速審核,通過後出版社幫助楊正東申請書號,也算是對漢語拚音和字典的投桃報李。
童瑤嘉拉著姥爺不舍得告別,童爸爸旁邊還立著一位看上去也就三十多歲,麵容姣好、皮膚白皙的婦人,正在和童爸爸交頭接耳的說話,時不時還看楊正東幾眼。
“老童,這就是我爹還有閨女口中的楊正東吧?小夥子看起來不錯啊?哪有你說的那樣!”
這職教中心的宿舍不是樓房,而是一排的瓦房,紅磚藍瓦一排幾十間,每間大約能住十個學生,算是比較原始的那種宿舍。
這樣的房子有十幾排,在這個年代男生宿舍比女生宿舍要多一些,比二十一世紀地球情況剛好相反。
原因自不用多說,來自於重男輕女思想,幾乎越不發達地區,這種思想就越嚴重。
感覺女孩早晚是別家的人,養閨女花費那麽多錢,一般人都覺得太虧,還不如趁在家多給家裏掙點錢,上學一個女孩兒家,能有什麽用處?
職教中心建校於五十年代,那時候這種情況更為普遍,所以才在規劃宿舍的時候,規劃成男多女少的格局。
整個宿舍區在校園的一角,男生區有一個總的入口,女生區有一個總的入口,而男生區負責這個入口的就是王大爺。
王大爺名字叫什麽已經不可考了,除了他自個兒,估計連校長都不一定清楚。
這位王大爺在學校堪稱風雲人物,是職教中心的常青樹,從建校留在這裏做宿管。
三十多年來,無論風波變幻或是“改朝換代”,王大爺都穩坐釣魚台,堅守在這小門房中笑看蒼生。
被職教中心笑稱為“流水的職中、鐵打的老王”。
王大爺看起來有七十了,每天都坐在小屋裏,打開收音機,放著豫州地方劇,五斤一壺子的白酒,時不時的嘬上一口,幾十年如一日,都是這樣子。
說起來楊正東跟王大爺平日並無交集,一個學生一個宿管,遵守紀律的情況下,也可能三年後誰也記不得誰是什麽樣子,兩人相識還緣於“小魔女”朱雅。
朱雅是職教中心的職工子女,在職教中心裏麵可以說人頭熟的很,但是架不住這丫頭能惹事。
楊正東上學的第一年,這丫頭找他玩兒,倆人在球場看人打球,跟外校過來打球的起了衝突了。
這丫頭牙尖嘴利的,直接把一幫大小夥子給罵毛了,也不管大小了,直接跟瘋牛似的要打人。
楊正東自然不能看著他們打,一個人衝上去了七八個壯小夥子打了起來,一邊打一邊往宿舍附近退,王小雅找到王大爺。
這老爺子那個生猛啊,直接拿著大鐵盆一敲,嚷了一聲:是男人的都給老子出來,打死人我負責,不出來的以後住不了這兒。
然後男生宿舍直接拉出來兩百多號子男生,拎著凳子腿、鐵管、臉盆子,有的著急的光著膀子穿著內褲,把那幫子人從宿舍打到學校外麵。
當時領頭的就是這位王大爺,手裏拿著一把吃西瓜用的刀,那生猛的氣勢,一點都看不出來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反而像是老“古惑仔”!
王大爺那天帶人直接追了四五裏地,直接攆到了到那幫人的學校,堵著門口罵了一通才算結束。
那一戰,職教中心在全縣出了名,所有人都知道這位生猛的老大爺,被尊稱為職教中心“扛把子”。
以後凡是外校過來的,誰也得提心吊膽的,生怕惹了這位老大爺生氣,再招呼一幫學生“砍人”。
當然在“小魔女”的介紹下,楊正東從此跟王大爺熟絡起來,說起來也算是緣分吧。
走到宿舍區門口的時候,隔著玻璃看進去老爺子正坐在椅子上,正聽著收音機裏的戲,跟著裏麵的音樂打著拍子,眉毛長長的,跟個老壽星一樣。
王大爺這看起來明顯的老了,楊正東心中頓時有些傷感。
想當初光著膀子追出幾裏地的雄風,已經基本上看不到了,隻剩下曆盡滄桑的麵容。
也可能是不服老吧,老爺子從來將頭發剃的光光的,起碼不會讓人看到白發。
“王大爺,又聽戲呢?”
楊正東也沒打招呼,直接拉門走進小屋裏,坐在床上笑著說道。
“嗯?誒!你是小東?哎呀,好多天沒見你了,聽那小瘋子說你回村子當老師是嗎?”
小瘋子是朱雅在老爺子口中的稱呼。
“是啊,回村裏了!學的也是當老師,也正好村裏需要老師就回去了,恁這段咋樣?身體也沒問題?”
楊正東用方言跟老爺子聊了起來,不過沒有幾句他發現老爺子真的老了。
起碼耳朵不太靈光了,好多話他得大聲去說,也有些得說兩三遍才能讓他聽清。
聊了一會,王大爺陪著楊正東回宿舍拿鋪蓋,宿舍中沒有人,看著這熟悉又陌生的宿舍,雖然才一個月,但好像是過了許多年一樣。
王大爺在旁邊自顧自的說著,學生們都去實習了,這兩年學生越來越少了,過了暑假這宿舍就又住進來新人了等等。
楊正東笑著聽他念叨,知道老爺子這是回憶以前呢,據說這三十多年來,老爺子堅守這個崗位,從來沒有出過什麽問題,也從來沒有學生還在的時候請假過一天。
對於這所學校、這個區域、這些學生的感情,是他這個現在做老師的恐怕都體會不到的。
楊正東有時候也在想,王大爺這雖然不是老師的職業,可也算行使著老師的職責,擁有著老師的信仰吧?
拿了被子,陪著老爺子聊了兩句,楊正東才回到老朱家裏,老朱在沙發喝茶,錢老師給他們準備著早餐。
“這是?把宿舍被子拿出來了?”
老朱看到楊正東拎著那個化肥袋子,想到當初這小子在食堂,熱火朝天的跟他們家小魔頭吃大鍋菜的情景,當時旁邊放的就是這個化肥袋子。
“是,早上晨練的時候碰到吳校長,他說都去實習了,鋪蓋別受潮了,我就去宿舍拿了一趟!”
楊正東笑著回答說。
“嗯,你們那宿舍確實都實習去了,基本上也算是畢業了。等再次回來,就隻剩下拍畢業照,拿畢業證了。”
老朱喝了口茶,歎息一聲說:“一年又一年過的真快,好像前天還是你們剛進學校,轉眼這都要畢業了。”
楊正東心中也有些唏噓,兩世雖然都經曆過這種離別,但每當離別將要到來的時候,還是心中很不是滋味兒,一時間氣氛有些沉默。
“見到王老頭兒嗎?”
老朱可能也覺得氣氛被他弄的有點沉重,就笑著轉移話題問道。
“見到了,聊了一會兒,老爺子感覺老了很多!”
“是啊,都七十多歲的人了,眼也花了、耳也聾了、身體也不如以前了。
前些天生了場大病,學校領導想讓他退了好好頤養天年,老爺子為此還過去校長那裏大吵了一架!”
老朱歎了口氣說道。
“這是為什麽啊?老爺子這麽大年紀了,退休是好事兒啊!”
楊正東不解的問道。
“還能為了什麽,王老頭兒是個老革命,退伍之後就到了學校,從第一屆到現在,轉眼也快有四十年了,無兒無女的,早就把學校當成家了。”
“上次集中體檢,他身體查出來不小的毛病,還有點老年癡呆的苗頭。學校上下早就研究過,學校來給老爺子養老送終,想讓他趁著最後一段時間,好好休息休息,也算頤養天年了。”
“隻是他不願離開,包括校長還有所有老師都清楚原因,學校的教職工宿舍當時蓋的時候,就特意給他留著一套做養老房。但是他跟校長說,他就喜歡學生們,願意看著他們,住不慣大房子,讓給了年輕老師,自個兒就選了宿舍門口的那個小門房!”
“王大爺這人啊,特純粹!就想看著你們一個個長大成人,也可能是老人家最後的念想了吧。最後學校領導還是拗不過同意了,讓他繼續呆在小門房裏,能到什麽時候,算是什麽時候吧。”
老朱說道最後的時候,聲音已經不由自主的變得低沉了。
楊正東心中很不是滋味兒,王大爺的一生很平凡,但在他心中,老爺子做的事情卻一點兒不平凡。
依稀還記得,誰的衣服下雨忘了收,總會有人幫著疊好放在門衛室;廁所的衛生間堵了,也總不會超過一天時間就會修好;誰總是不吃早飯,也總會在路過小屋的時候被提醒。
看似很嚴厲的話語中,總是透露著另類的關心;凶狠的外表,卻掩不住一顆善良柔軟的心。
身在文苑、心有歸屬,楊正東突然有一種感動湧起,或許這才是老師的真正境界吧?
就像守在鄉村教書近四十年的老爺子一樣,他們應該都是同一類人,可能都有一種自我的堅持。
上午的時候,楊正東努力平複思緒,將文綜和理綜的試題,各出了兩套給到朱雅,氣的“小魔女”都想要吃了他。
因為中午要送趙老,所以楊正東急忙告別老朱一家,打了個三輪向車站而去,到的時候差點就要遲到。
趙老看到楊正東過來,高興的叫他過去,拍了拍帶走的幾種稿子,跟他交代了一番。
尤其是教輔材料的事情,出版社極為重視,讓他們組成一個小組加速審核,通過後出版社幫助楊正東申請書號,也算是對漢語拚音和字典的投桃報李。
童瑤嘉拉著姥爺不舍得告別,童爸爸旁邊還立著一位看上去也就三十多歲,麵容姣好、皮膚白皙的婦人,正在和童爸爸交頭接耳的說話,時不時還看楊正東幾眼。
“老童,這就是我爹還有閨女口中的楊正東吧?小夥子看起來不錯啊?哪有你說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