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梯教室響起震耳欲聾的掌聲。


    楊正東的演講雖然並不出眾,但是卻幹貨極多。


    不僅詳細介紹了學校的背後支柱,更是再次對待遇做出了承諾。


    這年代的老師普遍還是很淳樸的,大多數從事這個行業,都是抱著教書育人的胸懷。


    聽到楊正東慷慨激昂的描繪出的圖景,還有已經做出的大量工作。


    很多老師立刻就被感動了,決心追隨他一起做好這種教育模式。


    再者,人家給出的待遇,那真是極為豐厚的。


    在這個月工資普遍隻有兩三百元,高的七八百元的年代,開口基礎工資就是五千。


    光這一點,就足夠吸引大多數人了!


    更別說還有獎金、福利、保險、住房等承諾。


    除了學校不在城市之外,別的一切都是那麽的完美。


    其實平心而論,夢溪村這裏除了離城裏比較遠,購物不太方便之外,也沒什麽缺陷。


    風景好、軟硬件設施完善,空氣清新有朝氣。


    長期住在這裏,對人也有好處。


    不過對於年輕人來說,就顯得稍微有點悶了!


    開完會之後,楊正東就把剩下的事情交給了其他人。


    老朱和沈老搭檔,正式負責職業技術學校的事情。


    曾厚和釋行允搭檔,正式負責文武學校的事情。


    範老校長和高峰、甄碧蓮搭檔,負責希望學校的事情。


    當然希望學校這邊,楊正東還是絕對的主力。


    第二天的老師們大多數都簽訂了勞動合同,隻有極少數兩三個年青老師,還是選擇了離開。


    他們舍不得大城市的繁華,對此楊正東熱情歡送,還送上車票和禮品。


    最後合計下來,現在三所學校的老師,共73人,也勉強稱得上兵強馬壯。


    希望小學這邊最先完成老師的重組和分配。


    其中包括原夢溪村的四個老師,就是他和甄碧蓮、程秀婷和蘇菲。


    還有就是高家莊小學改製後留下的老師,高峰為首的13位老師。


    曾厚招來的老師中,劃入10位老師進入希望小學這邊。


    這27位老師,將成為希望小學和高家莊小學的教學核心。


    一起負責夢溪村500多個孩子的學習。


    楊正東又跟職教中心洪校長商量,高薪聘請了職教中心應屆的實習生30人。


    這些人一部分將會參與到教學工作中,另一份則是擔任全部孩子的生活老師。


    當然實習生工資要低一些,等到正式畢業留校的,也同樣會簽訂勞動合同。


    這些實習生將會在一周內到崗實習。


    文武學校這邊,安排了20位正式文科教學老師。


    這些老師主要是初中老師,同時也是再為下半年的希望中學做儲備。


    還有少林寺安排過來,以釋行允為首的13名武僧,擔任了學校的武學老師。


    搞的楊正東都認為,這是不是現代版十三棍僧了。


    曾厚和釋行允負責,常瑞光榮的退到後麵,和彭江虎一起掛了武學老師的名。


    常瑞對此很高興,當時一拍腦門弄了個學校,誰知道真做起來頭疼的要死。


    他哪會管理什麽學校,簡單的事情都能將他弄得焦頭爛額。


    現在有人接手正好達到目的。


    職業技術學校這邊,沈老和老朱動作更快,很快就將架子搭了起來。


    不過暫時來說,穩定的還是學廚這方麵。


    小吃培訓班整合進來,分成了四個教學班。


    分別是小吃、麵點、華餐和西餐,老師就是沈老、王成枝、陳家輝、郭德光、魯天山,還有沈老動用自己關係,聘請的一些退休的廚藝大師,也差不多10多位。


    王成枝收的兩個小徒弟,暫時會負責大食堂這邊。


    對於收徒弟,王成枝要比陳家輝和郭德光熱衷的多。


    小吃班他已經盯上了好幾個苗子,偷摸跟楊正東說打算收為徒弟。


    楊正東對此自然沒有意見。


    收徒弟就收唄,隻要不是品行不端的,都沒有什麽問題。


    和星瀾的聯合專業還沒有最終定下來,這些需要一步一步的完成。


    不過紅樓、天潤、星瀾,廚藝方麵的委培資金已經到位了。


    過不久就會有一堆的廚師過來,分批次的進行係統的廚藝培訓。


    也算是將職業學校正式推動起來了。


    簽訂入職合同第二天,楊正東開始了標準教學模式的培訓。


    學校這邊除了教學、教研之外,還有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統計測量學等課程。


    當然不可能完全按照大學的培養模式,楊正東的培訓相對來說更為科學。


    畢竟是花了大價錢“買”的,必須要專業啊。


    培訓是分批次進行的,楊正東將全部時間都拉滿了。


    畢竟小學和初中教學方向稍有不同,職業學校和文武學校也有差別。


    對學生的管理方式、采用的方式方法自然也有所不同。


    一周的培訓下來,這些老師們從兩眼無神,變成了極度亢奮。


    恨不得馬上就投入教學工作中,去實驗這些方法是否有效。


    對於楊正東也由剛開始的表麵尊敬,變為發自內心的尊敬。


    有時候坐在一起閑談,大家最多的話題,就是這位小校長是不是那種生而知之的聖人。


    在這個剛剛成年的年紀,對於教育的理解完全碾壓了他們。


    就算國內所謂的一些“專家”、“教授”,在水平上應該也完全不是對手。


    他們剛開始的時候還覺得很吃力,但是在接受了之後,發現這種模式簡直是經典。


    素質教育是什麽?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


    針對學生的普通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


    針對教學評測的統計測量評價法等。


    針對學生時間有效管理的精確教學法。


    一切的一切,對於他們都是如此的新奇。


    但是回過神自信品味,發現又是那樣的有效和合適。


    有些老師教了一輩子書,也會總結出來很多有用的經驗和方法。


    不過這些老師不見得能夠將其係統化、標準化,致使隻有自己知道,別人卻學不會。


    楊正東有係統的幫助,有前世的積累,將這些東西完成係統化、標準化,自然效果是非常顯著了,畢竟這是地球教育人,一代一代總結出來的。


    正月二十六,學校正式開學。


    楊正東安排車將高家莊小學的學生帶到新學校。


    然後召開了希望學校新學年的開學儀式。


    當然這次他沒有再去發言,畢竟開學儀式的主角是學生和老師。


    新老師穿著統一的工裝,精神爆滿的和學生互相認識,然後就是統一的分班。


    高家莊和希望小學,還有新轉過來的孩子,基礎能力是不一致的。


    為了更好的提升、也為了管理,必須要重新分班。


    這些孩子也會分別在夢溪的老小學和高家莊小學學習。


    老師們也會到兩所學校,驗證新的教學方式。


    隻不過這些老師,還有個任務就是繼續培訓。


    畢竟楊正東整理出的標準模式,實在是內容巨大。


    然後楊正東又參加了文武學校的開學典禮和職業學校的開學典禮。


    文武學校這邊新生達到了一百多人,這還多虧了常瑞和彭江虎的努力。


    他們雖然教學、管理都不沾邊,但是人頭熟的不得了,短短時間內就拉了好多退學青年進來。


    這些退學青年也都遊走在社會盲流的邊緣。


    家裏實在管不住了,正好有這麽個機會,直接就給送到武校來了。


    不是喜歡打架嗎?那你就去練武吧!


    到學校裏打個痛快!


    這年代家長的思維,有時候還真是非常奇葩。


    楊正東聽到他們的需求之後,也是苦笑連連。


    家長們都是統一口徑,隻要打不死你們就放心去操練。


    為此,楊正東和曾厚、釋行允談了好久,將文武學校的管理方式給理順。


    剩下的事情,他相信曾厚和釋行允會做好的,這倆人一文一武、一黑臉一白臉,配合的是相得益彰、嚴絲合縫,對付一群半大孩子還真是有點屈才。


    職業技術學校這邊更沒有什麽可擔心的,老朱的水平他還是知道的。


    論起來管人理論他可能有點自信,但是論起實際操作,兩個他也比不上老朱。


    沈老專心的負責教學,他負責管理,兩個人也是一唱一和,玩的風生水起。


    半個月後,職業技術學校的委培班加入,校園中的人氣終於充足起來。


    估計等到五百畝的學校全部投入使用後,這裏就真的變成後世的大學城一樣了。


    楊正東也正式將精力轉到了今年的教輔材料更新上,他的成員有程秀婷、蘇菲、還有幾位精選出來的年輕老師加入,教輔的進展還是很快。


    在原本《教材真解》、《夢溪密卷》和《衝刺100天》的基礎上,楊正東和團隊又推出了適合不同情況孩子的《開卷有益》、《名師名卷》、《隨堂隨練》三種補充教輔。


    預計會在五月份完成,然後由國家教委教輔辦審核、華夏出版社印刷,然後直接上市供學生選擇和學校訂購。


    要知道,他去年發行的教材,五千萬套的銷售量中,學校訂購就分去大半。


    這次的教輔,在原有語文、算術的基礎上,也加入了英語、科學等專項課程的教輔。


    不過更多的是作為課外讀物的形式。


    在做英語教材時,蘇菲的一句話,讓楊正東決定出一套教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能代課老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雨任小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雨任小生並收藏全能代課老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