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一片安靜,神色都有些疑惑。


    都在琢磨上去演講這位,到底是個什麽套路。


    說的又是什麽意思,反正下意識的感覺不太好聽。


    “各位都是我們華夏頂尖的學子!確實,不是頂尖也進不了這兩所最好的學校,我相信大家對於作為京大人、水木人,都是由衷的驕傲和自豪吧?”


    楊正東拿著話筒向前走到邊緣問道。


    “是!”


    台下響起一片的回應。


    “曾經我的夢想,也是和各位一樣,進入到這兩所大學的任意一所,也成為如同你們一樣的天之驕子,能夠讓親戚朋友,包括老師、母校都以你們為榮!但是我失敗了,我到頭來隻是個中專畢業生,現在是山村裏的普通老師。”


    站在主席台邊緣,半隻腳都踏在空處。


    楊正東的語調一點都不激情,而且還有些低沉。


    就好像在講述著一件平淡,又已經放下的事情。


    “剛才那位主持人也說了,我今天是帶我的學生們過來參觀京大的,一百多個學生,都是六年級剛畢業即將進入初中。我帶他們來的目的,就是讓他們見識一下全華夏最好的學府,讓他們能夠充滿激情的學習,將來有幸能夠進入這裏。”


    “但是,就在剛才,我,突然後悔了!”


    台下頓時一片嘈雜,不知道這人到底要說什麽?


    上來就在台上閑扯,說到自己又說到學生,還說後悔了?


    這是什麽意思?後悔見到他們嗎?還是後悔到了他們的母校?


    “大家不用激動,我隻是有感而發!剛才我聽了好幾個人的演講,都是振聾發聵,到現在還在我的腦子裏餘音繞梁。但是......並沒有一個人的演講,能夠得到我的認同!”


    楊正東說到這裏將話筒放了下來。


    因為底下已經好幾個學生站了起來。


    “你是不是來搗亂的?”


    “一個小破在職研究生,有什麽資格在這裏大放厥詞?”


    “趕緊給我滾下去,不然我們皮鞋伺候!”


    “校領導怎麽想的?讓個小老師上來添堵?”


    “京大的學術氛圍,就是被這些人給破壞掉的!”


    “......”


    “......”


    楊正東淡然的站在台上。


    看著下麵鬧得最凶的那些人不發一言。


    就像在看一群被慣壞的孩子一樣,拿著學術當敕令。


    “大家安靜!安靜!演講要允許不同的意見,這樣才能包容,大家都安靜繼續聽!”


    主持人看到情勢不妙,趕忙上台來打圓場。


    心裏其實早就將楊正東罵個狗血淋頭狗了。


    在京大的講台博眼球、耍個性,真是來錯了地方了。


    “嗬嗬,看來大家的情緒比較激動。不過沒關係,你們也說了,學術允許不同意見,我今天要說的就是不同意見,如果覺得不行也可以不聽!”


    “我說沒有一個人的演講獲得我的認同,是因為我在所有人的演講中,都沒有聽出來兩個詞,那就是愛國和自信!”


    “這個時間,請允許我朗讀一篇作文,是我的學生寫的,是前幾天期末考試的作文,下學期馬上要上五年級,希望大家能夠聽出來我這麽說的原因。”


    楊正東退後一步,看著禮堂上方的燈光。


    將話筒緩緩的舉到嘴邊。


    “作文的題目是《我們憑什麽民族自信?》”


    “我們憑什麽民族自信?


    除了我們,當今世界,沒有第二個國家仍在係統的使用象形文字;


    沒有哪個原生民族,體力能與黑人飆百米賽跑,智力能與白人拚學術論文;


    沒有哪個國家被十七國聯軍圍剿,仍保證國家主權完整;


    沒有那個經濟體,能在全球封鎖的情況下,用不足百年的時間突圍;


    更沒有哪個國家,能在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中,果斷出擊、護民生命。


    四大文明古國,隻有華夏還是華夏,其他的都加了古字,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都已經淹沒在曆史的長河中。


    我們自古都信奉勤勞有收獲;信奉天地間有正氣。曆史上從來不缺埋頭苦幹的人,不缺拚命硬鋼的人,不缺為民請命的人,更不缺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華夏的脊梁。


    每當這個國家,麵臨生死存亡之際,湘南人說:“若要中華滅亡,除非湘南死光”;陝州人說:“好男兒為國家,何懼死生”;蜀州人說:“不退外敵,誓不回蜀”;豫州人說:“國破尚如此,我何須此頭”;冀州人說:“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粵州人人狠話不多,一把菜刀就能饑餐胡虜肉,渴飲外敵血;關東三省軍閥割據,仍不忘民族大義;沒事的時候我們相互擠兌,“魯東侉子”、“江南蠻子”,相互嘲笑;你家偷井蓋,他家出響馬,各個都是小次佬。


    國家有難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戌戎裝,守土護家。


    若有戰,招必回!


    不僅僅是邊防退役的戰士,更有13萬萬平頭老百姓。


    刀劈斧剁的天地間,都是不願做奴隸,不願愧對先祖的華夏人。


    如今我們綿延的邊境線是國力震懾,他國望而生寒的;我們唯一的長城是秦皇漢武曆代堅守的;我們縱橫的交通是徐霞客親自用雙腳丈量的;我們生活的城嶼曾經也是觥籌交錯,盛世繁華。


    大西北的荒蕪古有霍去病,今有陳乾平。蜀道的青天之難,擋住了倭寇,留下了蘇東坡的紅燒肉,我們還能品到李太白的花間酒。


    前人用筋骨血肉擋住了眾多的曆史浩劫,後人用脊背澆灌天地之心,生民之命。既往世絕學,開萬世太平,這片土地留給我們最大的禮物,就是不屈的文明。


    曆史可鑒世,文化可潤心。


    其他的文明當然也要理性地看待,但妄自菲薄,崇洋媚外者,送一句老師的話:“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不足為據,要自己去地底下看看!”


    楊正東聲情並茂的朗誦結束,自己也忍不住內心的激動。


    這篇作文的作者就是王小茹,楊正東第一眼看到的時候,簡直震驚的要瘋。


    這孩子實在太有靈性了,而且心智遠遠比別的孩子要成熟,她是用這篇文章告訴楊正東,老師說的話她都懂,也會永遠記在心裏。


    無論他懂與不懂,都不可避免的愛上了這篇作文。


    這篇作文是一種自信的力量,對國家的自信、對民族的自信,也是對自己的自信。


    而今天在京大聽到的演講,揮斥方遒、慷慨激昂,但聽來聽去都是自信的他國他鄉,講的是國家的落後,他國的富強。


    也有自信的,前麵那個演講不是說了嘛?


    相信總有一天,會用努力讓外國人高看我們!


    相信總有一天,各行各業都有華人的聲音!


    相信總有一天,華人會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我們需要讓別人高看嗎?等強大了誰還敢低頭小視?


    華人,這個詞用得好啊,直接就將自己放在了國門之外。


    用外國人的稱呼,用來稱呼自己,這是何等的榮光?!


    楊正東靜靜的看著雅雀無聲的禮堂,處處都是難以置信的雙眼,他的心中卻沒有一絲舒暢。


    國家的路確實還有很長,但是就算再長也要保持滿滿的希望!


    那些將自己國家文化棄之敝履,妄想用國外的“先進”,徹底改變自己的國家的人,哪個又帶著自信?如果真的自信,就應該用自己的雙手,去讓祖國變得更加富強。


    “好!好文章!”


    台下一角,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首先的鼓起了掌。


    接著,一個又一個的人鼓掌。


    就算剛才叫囂最厲害的人,也隻能違心的鼓掌。


    他們心裏想的,隻是為這篇文章鼓掌而已,至於台上那個......


    嗬嗬,神馬玩意!


    “大家是為這篇文章鼓掌,還是為我們的民族鼓掌?亦或者是為了自己擁有的自信鼓掌?”


    鼓掌就算了?楊老師從來不是慣孩子的人!


    既然說要打擊,那就必須要打擊的徹底!


    將那些叫囂著的臉皮,狠狠的扔在地上。


    踏上千萬腳,然後讓他們零落成泥!


    “剛才我聽到的演講中,不停地有人說,我們的國家怎麽怎麽落後,我們的製度怎麽怎麽不完善,我們要承認我們與外國的差距,要勇敢的承認我們是落後的!”


    “我認可!我們的國家,確實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落後了,但這隻是暫時的!我們的國家在奮力的追趕,一代一代的人追趕,追到現在之後,我們敢說我們國家已經落後不多了!說這番言論的同學,我想問問你,你為了你的祖國強大做了什麽?又或者說,你做了麽?”


    “怎麽沒做?我馬上就要到米國留學,將來學到先進的知識,回來報效祖國!”


    那位演講的京大學生代表,憤怒的從座位站起來吼道。


    “好,非常好!那我再請問你一下,你打算怎麽學呢?學到多久呢?”


    “學他們好的,回來改變祖國,還能怎麽學?什麽好學什麽!什麽強學什麽!至於多久,什麽時候學會什麽時候回來!”


    “也很好,邏輯沒有錯!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了培養你,你的家庭、我們的祖國,又花費了多大的代價?你的報效方式,未免性價比太低了!”


    “你......”


    “別著急,讓我把話說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能代課老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雨任小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雨任小生並收藏全能代課老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