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齊四趕馬車拉著陳若彤,陳老頭和陳二江來到郊外的田莊,田莊頭一家殷勤地迎出來。
高大的院牆,結實的院門,還有那田莊裏二進的大宅子,宅子前後還有兩條河,河麵上白鵝和鴨子在遊泳嬉戲,一大片一大片綠油油的稻田長勢喜人。陳老頭看到這些喜不自勝,沒想到這莊子這麽美,這麽好,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他怕是自己在做夢,於是掐了大腿一把,嘶,好疼,這是真的,這偌大的田莊是他陳老頭的,他心裏樂開了花。
陳老頭把莊子前前後後看了個遍,又詢問了田莊頭一些日常事務,田地產量,糧食儲藏等事情。然後召集田莊頭一家七口,還有齊七三人,開小型會議分配工作,又對莊子上的一些事物進行規劃。陳老頭講得頭頭是道,處處是理,讓具有多年耕種經驗的田莊頭也佩服不已。
這回,陳若彤徹底放心了,爺爺在這兒有了他的事業,是不會走的。而田莊在爺爺的精心照料下,也會越建越好。
三人在莊子上待了一天,晚上時,陳老頭留在了莊子上,陳若彤和陳二江回了陳宅。
陳二江來了,所以陳若彤打算把臻品閣交給陳二江來管理,陳三河撤出來準備開薈萃樓。
開銀樓的所有手續,張一順已經辦妥,所以就等陳若彤這頭收拾好銀樓就可以開業了。
陳若彤已經讓張一順把原來銀樓的那些銀匠們找到,雇傭過來,就等著她分配任務呢。
六月十六,陳二江已經完全熟悉並掌握了臻品閣的業務。所以陳若彤帶著陳三河來到不遠處的銀樓,銀樓裏的裝潢不用動,格局都不錯,所以隻要有貨品,就可以直接開業。陳若彤把沈冰,齊二,秋月,冬雪(和齊老大一起來的五個女孩子中的兩個),四個孩子帶過來打掃衛生收拾樓上樓下的櫃台。
陳三河第一次來這座銀樓,他很喜歡:“四弟,這銀樓不錯呀,可比我原來的那個銀樓大多了好多了,你打算把這個銀樓交給三哥管理?”
“是啊,答應你的必須做到,你來做銀樓的掌櫃兼賬房,所以你的月錢也漲了,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月錢給你五十兩怎樣?”
陳三河很認真道:“太多了,二十兩足矣!”
“別跟我強,我說五十兩就五十兩,怎麽不說你幹的活也多,也累呀?等以後銀樓走上正軌,月錢還得漲,三哥還得攢銀子娶媳婦兒呢,給少了未來的三嫂會不高興的!”陳若彤調侃道。
陳三河臉通紅,他這個小妹真是的,越來越口無遮攔了,怎麽什麽話都說?他無語了!
四個夥計在銀樓裏收拾整理,陳若彤和陳三河去找張一順,一同去老銀匠那裏,實地考察銀匠的手藝如何?古代有些手藝人是非常巧的,現代人都無法模仿和超越,陳若彤希望能得到這樣的民間高手。
三人來到北街的丘銀匠家,雖是磚瓦房,但屋子不大,房間不多,三世同堂都擠在這小院子裏,生活上還算過得去。祖孫三代都是銀匠,可以說是銀匠世家了,所以手藝是一絕,很多高難度,很複雜的首飾都能做出來。但這些手藝人的月錢卻很少,曾經的主家隻給八百文月錢。丘爺爺的手藝最高,也隻給一兩銀,丘家六個男丁手藝都好,媳婦閨女也會做銀飾品,所以陳若彤讓六人馬上帶著家夥事兒搬入銀樓後院員工房。
在那兒,陳若彤把從劉富貴那兒收來的幾箱首飾,挑挑揀揀拿出五百件氧化了的銀飾品,二百件贓了的金飾品二百件玉石飾品,讓他們清洗進行二次加工,光清理加工這些,就得好幾天。
哇,這些可屬於贓物啊,希望不要被發現。飾品嘛,也沒有什麽記號,一樣的首飾多了去了,不容易被發現!
陳三河帶領六人一起幹活,幹得特別起勁,因為他就願意搗騰這些金銀首飾,翡翠寶石啥的,這就是職業病。他也不再思考這些首飾小妹是怎麽得來的,他知道問了也不會說。
為了激勵六人,更快更好更認真地完成工作,陳若彤給出了很高的月錢,每人每月三兩銀,以後做得好有新創意,還可以加月錢。
所以在金錢的激勵下,十幾天後所有的飾品重煥新顏。
六月二十八,薈萃樓正式開業,這次來的人比較多,因為陳若彤的朋友越來越多了,她曾經的老顧客,和她合作的客商們,也都來捧場了,首飾亮點並不多,和普通銀樓賣的貨品區別不大,所以也不可能像臻品閣那樣賺錢,第一天的營業額並不多,隻有二千兩銀子,那也不錯了。
由於陳若彤喜歡金銀首飾,所以大部分時間她都長在薈萃樓裏,天天摸索著,看著,和陳三河探討新工藝,新款式。而臻品閣銷售量也不錯,每天的顧客也是絡繹不絕。
就這樣,薈萃樓逐漸也走上了正軌。
田莊,臻品閣,薈萃樓都有人管理。陳若彤也可以不用那麽操心歇一歇了,於是她才有時間吃吃喝喝逛逛。
馬上進入七月,天氣逐漸炎熱起來,沒有空調的時代夏天真難熬。所以陳若彤躲在陳宅進入空間避暑,因為空間的溫度是二十一度不冷不熱,正正好好,空間還有雪糕,冰棍,各種水果,想吃啥就吃啥。但也不能總在空間裏窩著呀,畢竟有一大攤事業等著她呢,比如說臻品閣隔三差五就會來一個大客商,購走大量的貨物。沒辦法,她還得堅持每天去上一陣班,下午兩三點鍾,她就偷懶回陳宅。
陳若彤是一個貼心的老板,她怕員工熱中暑,所以每天中午派齊四趕著馬車去送兩大桶冰飲。這所謂的冰飲就是她用空間裏的冰箱冷凍冰塊,然後用現成的酸梅粉勾兌冰水而成,降溫解渴,很受大家喜歡。
於是,陳二江建議道:“四弟,這冰飲太好喝了,這要是往外賣,又得賺一筆。”
“二哥,那能賣幾個錢?都是小錢,能有你這臻品閣賺錢嗎?”
“咱老百姓可不敢來臻品閣,可買不起,但老百姓可以買冰水呀,咱賣便宜一點兒唄。咱掙著錢,老百姓降著溫,一舉兩得,多好啊!”
“這個主意不錯,但我們人手不夠啊!”
“咱們可以批發給別人呀,讓別人去賣唄,你看北街那些平民,生活多困難,如果他們有這樣的營生,一個夏天,就能把冬天的吃食,衣物都掙回來,你還做了一件好事呢!”
陳若彤覺得陳二江說得很有道理,她不能隻顧著自己,也得多少想想別人。她空間裏的酸梅粉可真的不少,就算是賣沒了,還有那麽多飲料,都可以摻著冰水去賣呀!
誒?不對呀,怎麽又無形當中給自己找了一個活?自己不是要躺平嗎?
高大的院牆,結實的院門,還有那田莊裏二進的大宅子,宅子前後還有兩條河,河麵上白鵝和鴨子在遊泳嬉戲,一大片一大片綠油油的稻田長勢喜人。陳老頭看到這些喜不自勝,沒想到這莊子這麽美,這麽好,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他怕是自己在做夢,於是掐了大腿一把,嘶,好疼,這是真的,這偌大的田莊是他陳老頭的,他心裏樂開了花。
陳老頭把莊子前前後後看了個遍,又詢問了田莊頭一些日常事務,田地產量,糧食儲藏等事情。然後召集田莊頭一家七口,還有齊七三人,開小型會議分配工作,又對莊子上的一些事物進行規劃。陳老頭講得頭頭是道,處處是理,讓具有多年耕種經驗的田莊頭也佩服不已。
這回,陳若彤徹底放心了,爺爺在這兒有了他的事業,是不會走的。而田莊在爺爺的精心照料下,也會越建越好。
三人在莊子上待了一天,晚上時,陳老頭留在了莊子上,陳若彤和陳二江回了陳宅。
陳二江來了,所以陳若彤打算把臻品閣交給陳二江來管理,陳三河撤出來準備開薈萃樓。
開銀樓的所有手續,張一順已經辦妥,所以就等陳若彤這頭收拾好銀樓就可以開業了。
陳若彤已經讓張一順把原來銀樓的那些銀匠們找到,雇傭過來,就等著她分配任務呢。
六月十六,陳二江已經完全熟悉並掌握了臻品閣的業務。所以陳若彤帶著陳三河來到不遠處的銀樓,銀樓裏的裝潢不用動,格局都不錯,所以隻要有貨品,就可以直接開業。陳若彤把沈冰,齊二,秋月,冬雪(和齊老大一起來的五個女孩子中的兩個),四個孩子帶過來打掃衛生收拾樓上樓下的櫃台。
陳三河第一次來這座銀樓,他很喜歡:“四弟,這銀樓不錯呀,可比我原來的那個銀樓大多了好多了,你打算把這個銀樓交給三哥管理?”
“是啊,答應你的必須做到,你來做銀樓的掌櫃兼賬房,所以你的月錢也漲了,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月錢給你五十兩怎樣?”
陳三河很認真道:“太多了,二十兩足矣!”
“別跟我強,我說五十兩就五十兩,怎麽不說你幹的活也多,也累呀?等以後銀樓走上正軌,月錢還得漲,三哥還得攢銀子娶媳婦兒呢,給少了未來的三嫂會不高興的!”陳若彤調侃道。
陳三河臉通紅,他這個小妹真是的,越來越口無遮攔了,怎麽什麽話都說?他無語了!
四個夥計在銀樓裏收拾整理,陳若彤和陳三河去找張一順,一同去老銀匠那裏,實地考察銀匠的手藝如何?古代有些手藝人是非常巧的,現代人都無法模仿和超越,陳若彤希望能得到這樣的民間高手。
三人來到北街的丘銀匠家,雖是磚瓦房,但屋子不大,房間不多,三世同堂都擠在這小院子裏,生活上還算過得去。祖孫三代都是銀匠,可以說是銀匠世家了,所以手藝是一絕,很多高難度,很複雜的首飾都能做出來。但這些手藝人的月錢卻很少,曾經的主家隻給八百文月錢。丘爺爺的手藝最高,也隻給一兩銀,丘家六個男丁手藝都好,媳婦閨女也會做銀飾品,所以陳若彤讓六人馬上帶著家夥事兒搬入銀樓後院員工房。
在那兒,陳若彤把從劉富貴那兒收來的幾箱首飾,挑挑揀揀拿出五百件氧化了的銀飾品,二百件贓了的金飾品二百件玉石飾品,讓他們清洗進行二次加工,光清理加工這些,就得好幾天。
哇,這些可屬於贓物啊,希望不要被發現。飾品嘛,也沒有什麽記號,一樣的首飾多了去了,不容易被發現!
陳三河帶領六人一起幹活,幹得特別起勁,因為他就願意搗騰這些金銀首飾,翡翠寶石啥的,這就是職業病。他也不再思考這些首飾小妹是怎麽得來的,他知道問了也不會說。
為了激勵六人,更快更好更認真地完成工作,陳若彤給出了很高的月錢,每人每月三兩銀,以後做得好有新創意,還可以加月錢。
所以在金錢的激勵下,十幾天後所有的飾品重煥新顏。
六月二十八,薈萃樓正式開業,這次來的人比較多,因為陳若彤的朋友越來越多了,她曾經的老顧客,和她合作的客商們,也都來捧場了,首飾亮點並不多,和普通銀樓賣的貨品區別不大,所以也不可能像臻品閣那樣賺錢,第一天的營業額並不多,隻有二千兩銀子,那也不錯了。
由於陳若彤喜歡金銀首飾,所以大部分時間她都長在薈萃樓裏,天天摸索著,看著,和陳三河探討新工藝,新款式。而臻品閣銷售量也不錯,每天的顧客也是絡繹不絕。
就這樣,薈萃樓逐漸也走上了正軌。
田莊,臻品閣,薈萃樓都有人管理。陳若彤也可以不用那麽操心歇一歇了,於是她才有時間吃吃喝喝逛逛。
馬上進入七月,天氣逐漸炎熱起來,沒有空調的時代夏天真難熬。所以陳若彤躲在陳宅進入空間避暑,因為空間的溫度是二十一度不冷不熱,正正好好,空間還有雪糕,冰棍,各種水果,想吃啥就吃啥。但也不能總在空間裏窩著呀,畢竟有一大攤事業等著她呢,比如說臻品閣隔三差五就會來一個大客商,購走大量的貨物。沒辦法,她還得堅持每天去上一陣班,下午兩三點鍾,她就偷懶回陳宅。
陳若彤是一個貼心的老板,她怕員工熱中暑,所以每天中午派齊四趕著馬車去送兩大桶冰飲。這所謂的冰飲就是她用空間裏的冰箱冷凍冰塊,然後用現成的酸梅粉勾兌冰水而成,降溫解渴,很受大家喜歡。
於是,陳二江建議道:“四弟,這冰飲太好喝了,這要是往外賣,又得賺一筆。”
“二哥,那能賣幾個錢?都是小錢,能有你這臻品閣賺錢嗎?”
“咱老百姓可不敢來臻品閣,可買不起,但老百姓可以買冰水呀,咱賣便宜一點兒唄。咱掙著錢,老百姓降著溫,一舉兩得,多好啊!”
“這個主意不錯,但我們人手不夠啊!”
“咱們可以批發給別人呀,讓別人去賣唄,你看北街那些平民,生活多困難,如果他們有這樣的營生,一個夏天,就能把冬天的吃食,衣物都掙回來,你還做了一件好事呢!”
陳若彤覺得陳二江說得很有道理,她不能隻顧著自己,也得多少想想別人。她空間裏的酸梅粉可真的不少,就算是賣沒了,還有那麽多飲料,都可以摻著冰水去賣呀!
誒?不對呀,怎麽又無形當中給自己找了一個活?自己不是要躺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