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彤看著陳大海那憨憨的樣子,忍不住笑出了聲音。


    “大哥,你要是再不說的話,爺爺可要給你相親了!”


    陳大海急了,“爺爺,聽我說呀,我,我喜歡,離我那小莊子不遠的一家莊子上的一個姑娘。我都不知道人家叫啥,就是覺得那姑娘挺能幹的,聽說是那莊子的主人,我這還沒細打聽呢。四弟,你能派人幫我打聽打聽嗎?”


    陳若彤一聽,好家夥,她大哥著急了這是,自己找對象,都不用媒人介紹了,也是個能人啊!


    陳若彤拍拍胸脯道,“大哥放心,這事兒包在四弟身上,保正給你打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就等著好消息吧,哈哈哈……”


    陳若彤答應給陳大海打探女方的消息,陳大海自然是求之不得,他樂顛顛地又跑回小莊子上幹活去了。


    陳若彤派馮良玉去調查那女子的詳細情況,兩天後,馮良玉帶回了消息。


    那女子叫冷雪琴,是府城裏冷地主的大女兒。冷地主家也算是小富之家了,產業沒有陳老頭家的多,但日子過得也算富足。


    冷雪琴今年已十八,長相一般,膚色有些黑。


    按理說應該是成親的年齡,但是,前未婚夫在成親前一個月因病去世。


    冷家認為這是不祥之兆,說她命硬,克死了未婚夫。怕影響其他兄弟姐妹的婚事,便把她送到了莊子上。


    冷雪琴是個倔強而堅強的女子,她並沒有因為家裏把她送到莊子上吃苦,而自暴自棄,怨天尤人。而是,非常樂觀勤勞,熱愛生活,和佃農們一起下地幹農活。


    她從耕種中得到滿足和快樂,她種下希望,收獲累累碩果。兩年的耕種生活,使她積累了經驗,成為了種地的好手。在古代,這樣的女子很少見。


    陳大海是在莊子上種地,買種子時遇到她的。她開朗,陽光,落落大方,陳大海一見鍾情,一眼萬年。哪個媒婆來說親,都被他拒絕了。


    當一家人知道冷雪琴的情況時,也都覺得,此女子是個合格的當家主母。陳家並不在乎她曾經是否定過親,克死了未婚夫。他們不迷信那些,隻要人好比什麽都強。若他們二人能成親,那麽莊子上糧食想要增產,便不是難事了,日子定會過得紅紅火火。


    陳若彤又將李媒婆請來,讓她給陳大海保媒說親。李媒婆自是高興萬分,她都成了老陳家專用的媒婆了。她自是得了陳家不少的好處,便樂顛顛地去冷家提親了。


    冷地主一聽,那克夫的女兒,那麽大年齡了,長得又不好看,竟能被陳大地主家看上,那是他幾輩子修來的福分呢!這好事必須得答應呀,他這可屬於高攀了。陳家財力雄厚啊,多少人都想與其聯姻呢,卻被他家撿了便宜。冷地主樂得都睡不著覺了。


    次日,冷地主便把冷雪琴接回家裏,好生養著,等待陳家來提親。


    李媒婆回到陳家,說冷家爽快地同意提親之事。陳大海樂得見牙不見眼,終於能和喜歡的姑娘再見麵,將來成為他的媳婦兒,連幹活都不覺得累了。


    冷雪琴得知陳大海想要和她提親,也是很意外。她自是見過陳大海的,小夥子長得高大,結實,方正,雖然不帥氣,但男人味兒十足。給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她沒有多想,不敢奢望。沒想到那人卻相中了她,她心裏也是萬分高興的。


    兩人都期待著能早日相看定親。


    陳若彤也出了同樣的聘禮,給陳大海,陳大海也是感激萬分。


    四月二十六,地已經都種完了,李媒婆領著陳老頭,陳建樹,陳大海,一起去冷家提親。


    冷家熱情地接待了幾人,一陣寒暄之後,按流程完成相看過程。


    陳大海和冷雪琴也算是一見鍾情了,兩人都十分滿意對方。


    陳老頭和冷地主,定在五月二十六,在百味樓相親。至此,陳大海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陳若彤也覺得,她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哥哥們都成親後,她要去京城看一看,到處走走,欣賞大梁的大好河山。


    提親儀式結束後,陳家人個個興高采烈,如果不出差錯的話,那麽今年老大,老二就能先後成親。


    陳若彤覺得兩個哥哥同時成親,那該多有紀念意義呀!於是將這一想法告知一家人,大家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一次娶兩個媳婦,多熱鬧啊,還省事兒了。


    陳老頭便拿著兩個人的庚帖,去算日子,老二成親那一日,也是老大成親的好日子,於是決定一起成親。


    事情定下來後,陳家把此事通知了冷家,冷家自是歡喜得同意了。


    陳大海的事情辦好後,陳若彤暖房裏的小苗已經長得很高,很壯了。天氣也很暖和了,小苗可以挪到室外栽到地裏了。


    陳若彤組織佃農們,小心翼翼地栽種幼苗,她全程監管。佃農們都知道這是新品蔬菜,金貴得很,栽種時都很仔細認真。


    辣椒苗,西紅柿苗,還有西瓜苗,每種苗都栽了四畝地,還不知道,能不能結果實呢!


    陳若彤也預想到,由於水土和種子的關係,可能結出的果實會小很多,但總比沒有強啊,她很期待秋收的果實。


    陳若彤從空間裏,找到有關這幾種作物的書籍,並把其生長習性,病蟲害防治,還有平時的管理方法等,打印出來訂成小冊子,交給陳建樹。


    陳建樹帶領著佃農們,學習冊子上的知識,按照冊子上的方法,侍候這幾畝地。他們也期待著新蔬菜的種植能成功,期待著收獲。


    再說甄羽這邊,他派人監視莊子裏的萬家人。發現每五天就從莊子裏出去一輛馬車,這是要分期分批地逃往南疆啊。


    跟蹤的第一批人已送回消息,萬家管家和萬寶財長子已快到達南疆,想必南疆就是他們的根據地。


    南疆之地是大梁和外邦的分界線,此處魚龍混雜,處於三不管地帶,逃往這裏正合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古代我隻想當鹹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靜不脫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靜不脫俗並收藏在古代我隻想當鹹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