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眨眼間就到了三月中旬,這個時候土豆已經栽種完了。


    而陳若彤的地瓜育苗工作也已經開始了。她指揮著佃農們將地瓜一個緊挨一個地擺在鋪有薄薄一層土壤的地麵上,然後均勻地噴上水,以保持環境的溫暖和濕潤。


    僅僅過了幾天,地瓜就開始發芽了。每個地瓜上長出十多株嫩芽,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嫩綠的芽兒逐漸長大,十多天後便長成了高高的綠苗。接下來,就是移栽地瓜苗的重要環節。


    先將一籠籠田地刨出小坑來,再往坑裏注滿水,佃農們小心翼翼地將綠苗從地瓜上掰下來,栽種到注滿水的小坑裏。每一株地瓜苗都被細心嗬護,確保它們能夠茁壯成長。


    今年,她把空間裏的所有地瓜都拿了出來,作為種子,共栽種六畝地。


    與栽種土豆相比,栽地瓜苗要複雜許多。不僅需要精心準備土壤,還得注意澆水和培土等細節。但對於陳若彤來說,這都是值得的努力,因為她知道隻有這樣才能收獲豐碩的果實。


    與此同時,辣椒苗,西瓜苗,西紅柿苗也已經長大,也可以栽到地裏麵了,所以陳若彤的整個莊子上忙得熱火朝天,每個人都累著並快樂著。


    陳老頭的莊子和其他幾個小莊子,水田旱田也都同時開始春耕播種了。


    陳家這段時間裏,從上至下每個人都是異常忙碌,仿佛一刻也停歇不下來。


    陳若彤深刻地意識到,目前手頭上的人力明顯不足。


    尤其是當她計劃前往京城購置產業並開設店鋪時,不僅需要攜帶一部分經驗豐富的老員工一同前行,更迫切需要引入一批新的力量來充實團隊。隻有如此,才能確保各項事務順利推進。


    於是,陳老頭親自提筆修書一封寄往陳家堡,信中囑托陳老族長幫忙尋覓幾位聰慧機敏、識文斷字且精於算術的年輕後生前來務工。


    並且承諾給予他們豐厚的酬勞待遇,相信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激發陳家堡村民們的積極性,進而推動整個村莊逐步走向繁榮昌盛之路。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陳老頭與陳若彤達成一致意見:待到今年的土豆和地瓜迎來大豐收之際,將它們全部留存下來當作種子妥善保存。


    待到明年,再向陳家堡輸送更多的優質種子,鼓勵鄉親們率先嚐試種植土豆和地瓜這兩種高產農作物。希望借此舉措幫助大家早日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


    張知府乃是一位兢兢業業、一心為民的好官。他深知民生之重,故而常常不辭辛勞地深入民間,親力親為去探訪百姓生活的點滴細節。


    這一日,張知府身著便服,輕車簡從,來到了鄉間田野之中。


    他漫步於田埂之上,與那些辛勤勞作的老農們親切交談。他們圍坐在一起,就像一家人般融洽和諧。


    張知府仔細詢問著今年的播種進度以及農作物的生長狀況,還不時彎下身來,親手撫摸那嫩綠的幼苗,感受著大地的生機與活力。


    當然,此次前來,張知府還有一個重要使命——視察陳若彤的大莊子。


    他要弄清楚這個莊子裏究竟種植了哪些農作物,尤其是備受關注的土豆到底栽種了多少畝;此外,對於那種據說產量極高的新奇作物地瓜,他更是充滿好奇,迫切想要知道它長什麽模樣。


    隻有將這些情況摸查得一清二楚,張知府才能放心地將消息傳遞給甄羽大人,並通過甄羽轉達至聖上禦前。


    因為這些信息不僅關乎百姓的溫飽問題,更可能影響到整個國家的農業發展大計。


    所以,無論多麽辛苦勞累,張知府都覺得自己責無旁貸,必須全力以赴完成這項艱巨而又光榮的任務。


    陳若彤從空間裏拿出五六個地瓜,給張知府看,“張叔,這地瓜是我那海外的朋友今年才帶回來的,量不多。除了種子外,就留了三十多個,等著您來,給您做地瓜宴,讓您提前吃到地瓜的味道!”


    “古川,可別,這東西金貴著呢,咱可舍不得此時吃。等秋收了一起吃吧!那你這種子可否送給張叔啊?你再派個人,去我那府衙的莊子上栽種?這個時候栽,是不是晚了點兒?”


    “也不算晚,秋收的時候晚點兒就成了!”


    陳若彤把空間裏那三十多個地瓜拎出來,又把忙碌的陳大海找來,讓他帶幾個人手去衙門莊子上育苗,之後負責栽種地瓜苗。


    一個地瓜能長出十五棵左右的苗,三十多個地瓜估計能育出五百多棵苗。謔,也不少啊!估計能結出三千多個地瓜,這就是繁殖的力量啊!


    所以很快,土豆、地瓜就會在大梁朝遍地開花。


    張知府聽了陳若彤的計算,拍了下手,樂得合不攏嘴了,“若真是如此,我大梁興矣,哈哈哈……”


    “張叔,明年就好了,可以大麵積種植這莊子裏所有的作物了!明年種子會更多!咱們大梁會越來越昌盛的!”


    “好,太好了,我得把這件喜事上奏給聖上,讓聖上放心等待秋收。聖上還惦記你的這些蔬果作物呢!哈哈哈……”


    陳若彤的眼前出現了那個笑意盈盈的大美男,那雙迷人的桃花眼,不禁嘖嘖道,“聖上是個明君啊,關心子民的疾苦,重視農商。話又說回來,這地瓜豐收能不能有啥賞賜啊!嗬嗬嗬……”


    張知府拍了拍陳若彤的肩膀,笑得爽朗,“古川呢,你可是個小財迷呀,有點成績就邀功?不過,聖上不是小氣的主,賞賜還是應該有的吧!哈哈哈……”


    陳若彤心道:錢財我已不在乎,最好再給爺爺封個爵啥的,就更好了……


    陳若彤又在想入非非了,沒想到她還是個官迷呢!


    正當陳若彤和張知府聊土豆地瓜之事時,有個小廝跑過來通報,“張大人,四公子,甄大人來了,在莊子的宅子裏等大人和公子呢!”


    陳若彤和張知府相視一笑,真是來得好不如來得巧啊!


    二人一起匆匆去見甄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古代我隻想當鹹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靜不脫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靜不脫俗並收藏在古代我隻想當鹹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