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殘酷的現實就擺在麵前,容不得劉範再感慨。


    第二天清晨,在召開會議之前,劉範和部下們就在田豐的帶領下,去到安置在姑臧縣衙門裏的金庫,視察那十二萬多斤黃金。為保證安全和保密,金庫被專門修建在地下,並且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不僅姑臧縣衙派遣有專門的警察,而且錦衣衛也在金庫外五裏的地方暗中布下密探,專門保護金庫的安全。


    劉範走在最前頭,迫不及待地健步如飛,這可是他第一次擁有這麽多財富,更象征著他的實力強大,所以劉範十分重視這三十多噸黃金。


    當田豐拿出金庫鑰匙,親自打開金庫的大門時,正站在金庫大門前的劉範,瞬間就被金庫中放射而來的燦燦金光給晃瞎眼了,他的整個身軀,也被金光所淹沒。劉範激動不已,微微眯著眼,等逐漸適應了這耀眼的光芒後,看到的一幕就讓他咋舌。隻見金庫之中,三十多個巨大金塊整整齊齊地堆疊在一起,組成一道金牆。每一塊金塊,均有一噸重,加起來一共有三十多噸。


    看到劉範被迷住了,他身後的部下們也都拋下了往日的矜持,一齊伸著脖子望金庫裏探去,他們臉上癡迷的表情和眼仁裏的光輝表明,他們也都和劉範一樣震撼。


    劉範便帶頭走進金庫,部下們也蜂擁而上,對這三十多噸黃金,也就是涼州的家底子上下其手。更有甚者,典韋等窮了半輩子的漢子,還偷偷用牙咬了咬金塊的邊角。金塊邊角上浮現出的整齊的牙印,都昭示著黃金的純度。


    劉範視察了黃金,心情大好,於是大方地各賜給跟隨來參觀的部下們每人五十兩,算是給他們盡心效力的補償。文武部下們接過了沉甸甸的黃金,均是大喜。


    在短暫停留之後,劉範就帶著戀戀不舍的部下們走出去了,因為劉範看他們眼裏放射出的金光,就一直擔心他們會賴在這裏不走了。


    這讓部下們都是回味無窮,唏噓不已。比起部下們的唏噓,劉範更多地則是想到了別的什麽。來自後世的劉範明白,之所以涼州能得到這麽多黃金,還是多虧了絲綢之路,更是和他的商業政策密不可分。


    原本,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一個金銀等貴金屬極度缺乏的國家,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古代。例如白銀,在明朝之前都算不得是主流的貨幣。長久以來,中國的主流貨幣一直都是銅幣。因為中國銀礦很少,開采量也跟不上市場需求。若不是明朝時日本關東平原上開采出的銀礦經貿易流轉入中國,又有西班牙和葡萄牙把在新大陸擄掠來的白銀用於和明朝的貿易,中國幾乎無銀可用,更不會曆史性地在明清兩朝期間第一次將中國變為銀本位國家。


    不止白銀,還有比白銀更為重要的黃金。中國金礦很少,儲量又小,品味還低。中國出產黃金的地區,是後世的山東招遠一帶、新疆阿爾泰山脈、黑龍江小興安嶺等三個地方,此三地黃金儲量較大,品味較高。


    中國自身缺金缺銀,故而隻能通過貿易,依靠對別國巨大的貿易順差,賺取別國的黃金白銀。漢朝因為打通絲綢之路,傾銷絲綢,獲得了來自各國的巨量黃金。這些黃金數量巨大,後世有磚家估計應有幾百噸,漢朝黃金之多,可見一斑。而漢室卻不把這些金銀總在貿易和金融上,而是鼠目寸光地把貿易來的金銀分賞給貴族。漢朝重視厚葬,所以漢朝的金銀大多都隨著貴族陪葬了。民間沒有黃金,隻好一直使用五銖錢,交易十分困難。


    這不僅解釋了為什麽東西兩漢雖強盛,但商業卻一直都不太興盛的原因,更解釋了曹操得以發家致富的原因。原本曹操雖然出身世家,家資豐厚,但一家的資金再多,也不可能維持軍隊的開銷。所以曹操就把目光投向了中原地區眾多貴族陵墓上。曹操設置了摸金校尉,自己做摸金校尉的頭頭。依靠盜墓摸來的黃金,曹操勢力大漲。僅在幾年的時間裏,他就從一個不起眼的東郡太守扶搖直上,成為虎踞中原的大諸侯。


    而如今,涼州僅僅在一年的時間裏,就得到了這麽多的黃金,不因為別的,就因為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的重要性人人皆知。通過絲綢之路,東方的涼州人和西方諸國實現了鏈接,涼州以傾銷商品為手段,賺取到西方大量的財富。涼州的主流商品是絲綢、瓷器、茶葉,因為劉範的原因,又加上了一樣,就是紙品。這四樣商品,都是西方生產不了、又極度缺乏的。麵對它們的誘惑,西方諸國隻有一個策略,那就是買。


    而反觀西方的主流商品,僅僅是地毯、香料、金銀製品等罷了,對涼州商人的吸引力十分值得懷疑。絕大部分的涼州商人都是實業和貿易為主,基本上不會收購西方的商品。所以,涼州進口額隻不過是出口額的五十分之一,也就是說,涼州對西方國家,例如大秦、安息、烏孫、貴霜等國都是絕對的貿易順差。


    因為劉範頒布了多項鼓勵工商的鄭策,涼州成為了如今漢國最為富有生機的部分。全國的商人和世家都像聞到了屍體腐臭味的禿鷲似的,嗅著銅臭味兒蜂擁而上,帶著絲綢、瓷器、茶葉等東方特產湧進涼州。大部分的商人還得到涼州的支持,建立小型的工坊或比較大的工場,生產的商品就算有嚴重的質量問題,也能在絲綢之路上賣個好價錢。


    絲綢、瓷器、茶葉,這是中國兩千年來的外貿主流商品,對外國人的吸引力自不必說。劉範又弄出了新紙來,現在紙品的價格已經被炒到了絲綢的價格了。於是,涼州成為絲綢之路上的主宰者,絲綢之路成為了涼州商人的賣方市場。


    很多當初不理解劉範扶助工商的人,看到涼州現在的成就,已經完全不敢吱聲了。就算是儒家那些老學究,也隻好乖乖地閉上嘴,不敢再說什麽“士農工商”了。


    這也是劉範所期望的。劉範知道,日後不得不發動的戰爭需要巨額的軍費。農業雖然是本業,但壞就壞在發展的周期太長,資本積累太慢。比如西漢初期,休養生息,用四代人幾十年的努力(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才成為東方首屈一指的強國。


    劉範是急性子,骨子裏又有些貪婪,所以不想等;而且就現在嚴峻的形勢,漢靈帝每一天都有可能因為被酒色掏空身子。作為皇帝的劉宏一死,距離天下大亂就不遠了,形勢也容不得劉範再等。


    劉範深知,他必須在短時間內籌措到巨額軍費。但他又不願學曹操,厚顏無恥地搞出個摸金校尉,做盜墓賊,貪圖死人錢;又不忍心以剝削百姓的方式來籌措,所以隻能著手鼓勵工商發展。劉範知道,農業雖是基礎,但工商也是不可或缺的。


    比如唐朝,隻不過準許開東西兩市、發展草市,同時降低一些商業稅和城門稅,就奠定了唐朝繁華的基礎。到了唐朝後期,商業稅和關稅已經成為財政收入的支柱之一,僅次於農業稅。而南宋,更是不遺餘力地鼓勵商業發展,幾乎把商業看得比農業還重。


    由此帶來的結果是:唐朝鼎盛時國土有六七百萬平方公裏,人口有驚人的五六千萬,一年的賦稅卻隻有有三千萬貫;但南宋一個偏安江南的國家,國土不過唐朝的幾分之一,人口也不如唐朝多,一年的賦稅卻是驚人的一億多貫,是唐朝的三倍還多。而且南宋在曆史上第一次做到了商業稅和關稅超過農稅地租。這就說明了,工商繁榮是國家強大的重要推力。


    但劉範知道,隨著涼州對外貿易的持續發展,市場所需的貨幣量就會越來越大。就現在涼州高度發達的工商業和西方諸國強大的購買力來說,現在的貨幣量已經跟不上市場需求了。因為缺乏貨幣,涼州的物價已經開始逐步上漲了。來自後世的劉範知道,物價上漲太快和後續帶來的通貨膨脹對國家的危害有多大。一次嚴重的通貨膨脹,足以讓後世的一個發達國家遭受重創,經濟陷入蕭條。涼州要是出現通貨膨脹,那它的擁有者,劉範,就會變得一無所有,所有的努力和輝煌都將化為烏有。


    這也是劉範為什麽今天來視察黃金的原因。涼州的貨幣,是漢朝發行的五銖錢。五銖錢的價值太低,僅有五銖,所以大宗商品的交易中,一般不用五銖錢,而是用更為方便的金銀。在商業貧弱的其他州郡,使用五銖錢當然湊合;但在市場發達的涼州,這可就不合適了,必須使用金銀才行。


    但問題在於,涼州的金銀貨幣全部都是西方諸國的金幣和銀幣,一枚屬於大漢的金幣都沒有。這讓劉範覺得不安。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如果是別國發行的,貨幣受別國把持,那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就淪為別國的把柄。劉範認為,隻有把貨幣權掌握在自己手裏,才能確保無虞。


    想到這裏,劉範心裏逐漸萌生了鑄造屬於涼州自己的貨幣的念頭。但現在還不行。他隻有這區區三十多噸的黃金,不說白銀很缺乏,就這點黃金,也不夠涼州工商業塞牙縫的。而且,現在烏孫磨刀霍霍,西域淪陷在即,絲綢之路又要斷絕了。


    涼州的繁榮,離不開絲綢之路。假使絲綢之路斷絕,那涼州就會像斷奶的嬰兒一樣,手足無措。所以,劉範知道,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趕緊整軍備戰,加快收複西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西州製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愛太陽的向日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愛太陽的向日葵並收藏三國之西州製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