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進入議事堂,劉範就先在側門看見了陰沉著臉的劉誕,和一旁站立的一個錦衣衛小校。預感到大事不好,劉範就有些不安,也有些感到匪夷所思,十軍之戰以西涼軍獲得全勝而結束,這時候會有誰敢來找他的不痛快呢?
一邊跨過議事堂高高的門檻,劉範一邊詢問道:“休文,怎麽了?”
背後忽然傳來富有磁性的熟悉的聲音,劉誕立即轉身行禮,迫不及待地說道:“參見兄長!兄長,西域,出大事了!”
“什麽大事?”劉範讓劉誕的語氣給吊住了胃口。
劉誕說道:“潛伏在安息國的探子傳信回來,稱自從貴山之戰後,安息王打探到我軍寡少的情報,便有意進犯我涼國。安息王集結各部及各地兵馬於百牢門,得步騎四十萬兵馬,其中包括步兵五萬,重騎三十五萬,另外有數十萬人隨軍,為安息大軍運糧驅羊,運載輜重。安息之眾正在向我涼國西境撲來,十日之前自百牢門發兵,三日之前已過尼薩城,沿途旌旗蔽日,大軍連天接日,絡繹不絕,聲勢浩大!”
劉範一聽,腦子嗡地一下,不禁有些吃驚。安息會貪圖烏許斯河以東之地,出兵入侵之事,劉範不是沒有預料到。但劉範沒想到安息來的如此之快,也沒想到安息竟然會為了這片土地出動其近半的兵馬。要知道,就算貴霜在貴山之戰中損失慘重,但還有羅馬在安息西境虎視眈眈。而安息的大舉進犯,明顯表明安息所圖甚大,目的恐怕不隻是要搶奪烏許斯河以東之地。劉範甚至往最壞的結果去想,認為安息的目的是要滅亡涼國。
劉範還是平靜下來,沉著地說道:“羅馬和貴霜對此有何反應?”
“探子回報,稱貴霜多地兵馬有大舉集結並北調之勢,已有不下數萬人正在翻越蔥嶺。至於羅馬……”劉誕噎住了聲。
劉範很快就明白劉誕為何窘迫。羅馬距離涼國數萬裏之遙,錦衣衛想在那裏紮根,恐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羅馬的情報一片空白,並沒有難倒劉範。劉範依稀記得,現在這個時候,羅馬正處在二賢王之一的兒子康茂德的統治之下。康茂德生性殘暴,又怠於執政,是羅馬曆史上有名的暴君和昏君。他先後處死了幾任侍衛長,其中還包括忠心赤膽又很有能力的佩倫尼斯。此外,他與元老院的關係也不好,原因除了他的懶政外,還在於他在平定其姐姐的謀反時,先流放、後處死了幾個與其姐姐同謀的元老院議員。最終,他被情婦聯合侍衛長殺死。在他的統治下,人心惶惶的羅馬的國力漸趨衰微,根本無法在亞美尼亞、敘利亞等地威脅到安息。而且在曆史上,也從未發動過對安息的戰爭。
這樣,劉範就想通了。現在的羅馬不是安息的對手,除非等塞維魯奪權之後;而貴霜又集結重兵,有北上之勢。安息出兵的同時,貴霜展現出北上收複大夏之地的姿勢。如此的巧合,實在難得。劉範猜測,定是安息勾結了貴霜,兩國相約一同進攻涼國。
劉範沉思著,這樣一來,涼國的處境即將更加危險,他要麵對的是貴霜和安息兩個強國百萬雄師的威脅。劉範深知,這一仗是對他極其不利的,因為涼國剛剛經曆過十軍之戰,國力疲弱,人心思定,不具備打一場惡戰的條件。
議事堂裏一片靜默,劉誕微微抬頭,看了一眼,見劉範的一張臉都黑了下來。剛想感歎下他兄長如此雄主也會為此頭疼時,劉誕忽然聽見劉範的話:“對此,田豐、趙雲等四人是如何應對的?”
劉誕對答如流,說道:“田祭酒命三將收縮兵力,將大軍主力都撤到大夏之地,在烏許斯河以東隻留下一些斥候負責刺探軍情。”“軍師”其實是“軍師祭酒”的簡稱,無論是稱呼“軍師”還是“祭酒”,都可以。
劉範點點頭,心裏暗道田豐的做法還較為妥當,因為西征的西涼軍隻有七萬人,在貴霜和安息的百萬大軍麵前隻是個零頭,隻有收縮本就不多的兵力,並主動東撤,然後再視情況而變,才是萬全之策。
“那田豐是否傳信回來?說了什麽?”
“田祭酒信中說,情勢危急,請兄長定奪。”
這讓劉範一時之間有些摸不著頭腦。田豐被賦予西征全權,況且他是一等一的謀士,怎麽麵對如此危情,不親自決斷,而是要遠在千裏之外的他來定奪?難不成,麵對貴霜和安息兩個國力不亞於漢的強國的大軍壓境,田豐心慌意亂了?
這個猜測,劉範很快就否定掉。按照他對田豐的了解,就算安息和貴霜的威脅有多大,田豐也絕不會如此慌張。況且,他的布置頗得章法,並不是慌亂之下下決斷的表現。劉範很快想清楚了,之所以近在大夏的田豐請求遠在涼州的他來定奪此事,並不是田豐遇事無主,而是想請求他親征,也就是親自去前線,指揮對安息的作戰。
但田豐為何一定要他前去呢?田豐為何不自己擔起重任?劉範又沉思片刻,想明白了:軍心。麵對安息和貴霜兩大強國,西涼軍雖久經沙場,但終究還是會臨陣膽怯,軍心渙散。而隻有他在,西涼軍心方定。
想通了這一點,劉範已經在心中決定好了要親征。但他親征,涼國軍政必須要有人監理。劉範首先想到的是他父親劉焉。劉焉在原來的曆史軌跡上本就是益州牧,能力自然不下話下。
雖心中對此次安息的東擴已經有了些計較,但劉範還是有些憂慮,感歎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十軍之戰方才結束,安息和貴霜又攜手來攻。兩國的實力,並不比十軍弱多少。而西域開發方興未艾,西涼軍又隻有七萬多人。要弱小的西涼軍依托同樣疲弱的西域,將安息人和貴霜人擋在烏許斯河以西,這擺明了是根本辦不到的事。劉範頭疼不已。
經曆了十軍之戰後,麵對危機時,劉範已經不再那麽措手不及。沉吟片刻,劉範對一個虎衛軍侍衛說道:“傳令涼國各軍政大員,速速到議事堂來。”
一邊跨過議事堂高高的門檻,劉範一邊詢問道:“休文,怎麽了?”
背後忽然傳來富有磁性的熟悉的聲音,劉誕立即轉身行禮,迫不及待地說道:“參見兄長!兄長,西域,出大事了!”
“什麽大事?”劉範讓劉誕的語氣給吊住了胃口。
劉誕說道:“潛伏在安息國的探子傳信回來,稱自從貴山之戰後,安息王打探到我軍寡少的情報,便有意進犯我涼國。安息王集結各部及各地兵馬於百牢門,得步騎四十萬兵馬,其中包括步兵五萬,重騎三十五萬,另外有數十萬人隨軍,為安息大軍運糧驅羊,運載輜重。安息之眾正在向我涼國西境撲來,十日之前自百牢門發兵,三日之前已過尼薩城,沿途旌旗蔽日,大軍連天接日,絡繹不絕,聲勢浩大!”
劉範一聽,腦子嗡地一下,不禁有些吃驚。安息會貪圖烏許斯河以東之地,出兵入侵之事,劉範不是沒有預料到。但劉範沒想到安息來的如此之快,也沒想到安息竟然會為了這片土地出動其近半的兵馬。要知道,就算貴霜在貴山之戰中損失慘重,但還有羅馬在安息西境虎視眈眈。而安息的大舉進犯,明顯表明安息所圖甚大,目的恐怕不隻是要搶奪烏許斯河以東之地。劉範甚至往最壞的結果去想,認為安息的目的是要滅亡涼國。
劉範還是平靜下來,沉著地說道:“羅馬和貴霜對此有何反應?”
“探子回報,稱貴霜多地兵馬有大舉集結並北調之勢,已有不下數萬人正在翻越蔥嶺。至於羅馬……”劉誕噎住了聲。
劉範很快就明白劉誕為何窘迫。羅馬距離涼國數萬裏之遙,錦衣衛想在那裏紮根,恐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羅馬的情報一片空白,並沒有難倒劉範。劉範依稀記得,現在這個時候,羅馬正處在二賢王之一的兒子康茂德的統治之下。康茂德生性殘暴,又怠於執政,是羅馬曆史上有名的暴君和昏君。他先後處死了幾任侍衛長,其中還包括忠心赤膽又很有能力的佩倫尼斯。此外,他與元老院的關係也不好,原因除了他的懶政外,還在於他在平定其姐姐的謀反時,先流放、後處死了幾個與其姐姐同謀的元老院議員。最終,他被情婦聯合侍衛長殺死。在他的統治下,人心惶惶的羅馬的國力漸趨衰微,根本無法在亞美尼亞、敘利亞等地威脅到安息。而且在曆史上,也從未發動過對安息的戰爭。
這樣,劉範就想通了。現在的羅馬不是安息的對手,除非等塞維魯奪權之後;而貴霜又集結重兵,有北上之勢。安息出兵的同時,貴霜展現出北上收複大夏之地的姿勢。如此的巧合,實在難得。劉範猜測,定是安息勾結了貴霜,兩國相約一同進攻涼國。
劉範沉思著,這樣一來,涼國的處境即將更加危險,他要麵對的是貴霜和安息兩個強國百萬雄師的威脅。劉範深知,這一仗是對他極其不利的,因為涼國剛剛經曆過十軍之戰,國力疲弱,人心思定,不具備打一場惡戰的條件。
議事堂裏一片靜默,劉誕微微抬頭,看了一眼,見劉範的一張臉都黑了下來。剛想感歎下他兄長如此雄主也會為此頭疼時,劉誕忽然聽見劉範的話:“對此,田豐、趙雲等四人是如何應對的?”
劉誕對答如流,說道:“田祭酒命三將收縮兵力,將大軍主力都撤到大夏之地,在烏許斯河以東隻留下一些斥候負責刺探軍情。”“軍師”其實是“軍師祭酒”的簡稱,無論是稱呼“軍師”還是“祭酒”,都可以。
劉範點點頭,心裏暗道田豐的做法還較為妥當,因為西征的西涼軍隻有七萬人,在貴霜和安息的百萬大軍麵前隻是個零頭,隻有收縮本就不多的兵力,並主動東撤,然後再視情況而變,才是萬全之策。
“那田豐是否傳信回來?說了什麽?”
“田祭酒信中說,情勢危急,請兄長定奪。”
這讓劉範一時之間有些摸不著頭腦。田豐被賦予西征全權,況且他是一等一的謀士,怎麽麵對如此危情,不親自決斷,而是要遠在千裏之外的他來定奪?難不成,麵對貴霜和安息兩個國力不亞於漢的強國的大軍壓境,田豐心慌意亂了?
這個猜測,劉範很快就否定掉。按照他對田豐的了解,就算安息和貴霜的威脅有多大,田豐也絕不會如此慌張。況且,他的布置頗得章法,並不是慌亂之下下決斷的表現。劉範很快想清楚了,之所以近在大夏的田豐請求遠在涼州的他來定奪此事,並不是田豐遇事無主,而是想請求他親征,也就是親自去前線,指揮對安息的作戰。
但田豐為何一定要他前去呢?田豐為何不自己擔起重任?劉範又沉思片刻,想明白了:軍心。麵對安息和貴霜兩大強國,西涼軍雖久經沙場,但終究還是會臨陣膽怯,軍心渙散。而隻有他在,西涼軍心方定。
想通了這一點,劉範已經在心中決定好了要親征。但他親征,涼國軍政必須要有人監理。劉範首先想到的是他父親劉焉。劉焉在原來的曆史軌跡上本就是益州牧,能力自然不下話下。
雖心中對此次安息的東擴已經有了些計較,但劉範還是有些憂慮,感歎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十軍之戰方才結束,安息和貴霜又攜手來攻。兩國的實力,並不比十軍弱多少。而西域開發方興未艾,西涼軍又隻有七萬多人。要弱小的西涼軍依托同樣疲弱的西域,將安息人和貴霜人擋在烏許斯河以西,這擺明了是根本辦不到的事。劉範頭疼不已。
經曆了十軍之戰後,麵對危機時,劉範已經不再那麽措手不及。沉吟片刻,劉範對一個虎衛軍侍衛說道:“傳令涼國各軍政大員,速速到議事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