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何氏三兄妹不能向群臣證明遺詔的真實性,那麽他們就很被動了,這就等於在默認他們矯了詔。即使經過宮變後何氏已經當仁不讓地成為朝廷中無人能敵的力量,但萬一百官都因為他們矯詔而反對他們的話,他們便毫無合法性,會招致全天下的反對。
這時,曹操站了出來,他說道:“諸位有所不知,大行皇帝臨終前病得十分厲害,根本無法口述過長的遺詔。因此大行皇帝隻能將他最後僅剩的一點氣力,用於說出最重要的一件事來,那便是確定繼位人選。”
聽了曹操這天衣無縫的解釋,半信半疑的群臣也都覺得合情合理。但老臣們出於本能,還是有些不放心,王允問:“敢問遺詔上,可有傳國璽蓋印?”
楊彪也怕他們激怒了權勢滔天的何氏一門,連忙解釋道:“娘娘恕罪,我等身為漢室老臣,對於漢室負有重責。皇位傳承,乃重中之重,我等不得不慎重,必須要驗看遺詔才行。”
何憶道:“楊大人說的哪裏話?諸位都是漢室忠臣,這麽做也都是為臣本分。本宮自然能體察到諸位的良苦用心。”
曹操道:“當然有,不信的話,眾位盡管看便是。”說著,曹操從何憶手裏接過遺詔,將遺詔交給楊彪、王允、朱儁等為首的老臣們。
曹操有恃無恐,因為袁紹一攻下嘉德殿就很快找到了傳國璽。他偽造遺詔時,便得以蓋上了傳國璽,讓一份矯詔平添了無窮的合法性。
三人看遺詔上確實蓋上了傳國璽,又實在看不出哪裏有矯詔的痕跡,三人便率先麵朝著上麵的劉辯跪下,高呼道:“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
見三位老臣承認了,其他大臣也紛紛跪下,高呼:“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
劉辯其實不太明白做皇帝是幹什麽,愣愣地看著底下山呼萬歲的眾人。而何憶則是露出了屬於勝利者的笑容。為了這一天,她已經等了很久,終於等到了。
群臣跪下後,劉辯仍舊愣愣地看著,何憶趕緊用手指戳了戳他。小劉辯雖然年幼,但好歹也是皇子,大世麵見得多了。他很快反應過來,在何憶的眼神壓迫下,他隻得有模有樣地對底下跪倒一片的群臣說道:“眾卿起身吧。”
“謝陛下。”群臣紛紛站起來。
劉辯又道:“朕承先帝囑托,以幼衝之齡,繼位為君,心甚惶恐,隻怕行事不周,有傷先帝休德。因此,朕將尊奉朕之生母為皇太後,以太後垂簾聽政,待朕成年後再行還政,一切皆如漢家故事。卿等其有異議乎?”
聽到劉辯這句話,何憶心裏樂開了花,心想自己可算沒白疼這個寶貝兒子,連他與劉協玩耍都沒有責罰過他,現在她總算得到了回報。
而群臣在底下悄聲議論了片刻,始終無人覺得不妥,群臣便再次跪倒,高呼道:“陛下英明,臣等無異議。”
何進也十分高興,他頭一個在丹陛前給何憶跪下,高呼:“臣,拜見皇太後娘娘!”
有了何進的帶頭尊奉,群臣也紛紛山呼:“臣等拜見皇太後娘娘!”
這下,何憶的地位終於得到了最後的確認。從現在起,她便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後了。何憶微笑著抬了抬手,說:“卿等請起。”
“謝娘娘。”
成為了太後,也獲得了垂簾聽政之權,何憶再無顧忌,她道:“本宮成為皇太後,誠惶誠恐,恐本宮一小婦人,也難以處理國政。”
聽見何憶的這句話,跪在一旁的何進,心都快跳出胸膛了。他十分期待何憶說出他所期待的話。
何憶道:“大將軍何進,侍奉先帝已久,克勤克勉,人品高潔;太傅袁隗,四世三公,乃漢朝老臣;尚書令曹操,精明強幹,深孚眾望。本宮以此三人錄尚書事,一同執掌朝政。以後政事,皆由本宮與此三人共同商議。”
聽了何憶的話,被點名的何進、袁隗、曹操三人,無不是欣喜不已。他們與群臣拜道:“娘娘英明!”
看到群臣迅速同意了她的主張,何憶十分高興。可這時,劉辯卻又發聲了:“朕之弟劉協,與朕手足情深,其令劉協封為弘農王,以弘農郡為封地,建立王國。”
一聽劉辯這話,得意忘形的何憶、何進、何苗等人,頓時拉下臉來。群臣聽了這話,也立即議論紛紛。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劉辯明顯是害怕何憶兄妹殘害劉協,而劉辯則出於對弟弟的愛護,因此給他封王,這樣何憶兄妹就很難下定決心去害他。因為謀害一位諸侯王,勢必會造成巨大的影響,招致很多人的反對。所以,突然給劉協封王,群臣中的聰明人便都知道,劉辯是十分聰明的。且劉辯出於兄弟之情,因此沒有把他封在很遠的地方,而是把他封在了弘農。弘農就在洛陽城所在的河南尹旁邊,隻要劉辯想見劉協了,很快就能把他召進宮裏來。
按理說,皇帝繼位,把自己的兄弟封為諸侯王,是水到渠成、十分合理的事,沒有人會在這時自討沒趣,也沒人能提出合理的理由來反對。群臣自然是想附和,但是看何憶兄妹三人那如出一轍的冷峻的表情,群臣又都不敢出聲。
雖然何憶心裏十分惱怒,但即便是她也知道此事是順理成章的,她也沒有什麽能夠正當理由來反對。但何憶也清楚,群臣心裏大概還是讚同的,她一直這麽僵著也不行。
這時,尚書令曹操站了出來。幼小的劉辯本以為,他成了皇帝後,無論說什麽話,群臣都會答應。況且他很想給劉協封王,卻沒想到會有人站出來反對。
曹操道:“陛下,封王之事,本無可厚非,臣也是極為讚同的,相信滿殿的諸公也是讚成的。”
何憶沮喪地發現,聽了曹操的話後,袁隗、朱儁、王允等人都點了點頭,這表明群臣確實是發自內心支持劉辯給劉協封王的。
這時,曹操站了出來,他說道:“諸位有所不知,大行皇帝臨終前病得十分厲害,根本無法口述過長的遺詔。因此大行皇帝隻能將他最後僅剩的一點氣力,用於說出最重要的一件事來,那便是確定繼位人選。”
聽了曹操這天衣無縫的解釋,半信半疑的群臣也都覺得合情合理。但老臣們出於本能,還是有些不放心,王允問:“敢問遺詔上,可有傳國璽蓋印?”
楊彪也怕他們激怒了權勢滔天的何氏一門,連忙解釋道:“娘娘恕罪,我等身為漢室老臣,對於漢室負有重責。皇位傳承,乃重中之重,我等不得不慎重,必須要驗看遺詔才行。”
何憶道:“楊大人說的哪裏話?諸位都是漢室忠臣,這麽做也都是為臣本分。本宮自然能體察到諸位的良苦用心。”
曹操道:“當然有,不信的話,眾位盡管看便是。”說著,曹操從何憶手裏接過遺詔,將遺詔交給楊彪、王允、朱儁等為首的老臣們。
曹操有恃無恐,因為袁紹一攻下嘉德殿就很快找到了傳國璽。他偽造遺詔時,便得以蓋上了傳國璽,讓一份矯詔平添了無窮的合法性。
三人看遺詔上確實蓋上了傳國璽,又實在看不出哪裏有矯詔的痕跡,三人便率先麵朝著上麵的劉辯跪下,高呼道:“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
見三位老臣承認了,其他大臣也紛紛跪下,高呼:“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
劉辯其實不太明白做皇帝是幹什麽,愣愣地看著底下山呼萬歲的眾人。而何憶則是露出了屬於勝利者的笑容。為了這一天,她已經等了很久,終於等到了。
群臣跪下後,劉辯仍舊愣愣地看著,何憶趕緊用手指戳了戳他。小劉辯雖然年幼,但好歹也是皇子,大世麵見得多了。他很快反應過來,在何憶的眼神壓迫下,他隻得有模有樣地對底下跪倒一片的群臣說道:“眾卿起身吧。”
“謝陛下。”群臣紛紛站起來。
劉辯又道:“朕承先帝囑托,以幼衝之齡,繼位為君,心甚惶恐,隻怕行事不周,有傷先帝休德。因此,朕將尊奉朕之生母為皇太後,以太後垂簾聽政,待朕成年後再行還政,一切皆如漢家故事。卿等其有異議乎?”
聽到劉辯這句話,何憶心裏樂開了花,心想自己可算沒白疼這個寶貝兒子,連他與劉協玩耍都沒有責罰過他,現在她總算得到了回報。
而群臣在底下悄聲議論了片刻,始終無人覺得不妥,群臣便再次跪倒,高呼道:“陛下英明,臣等無異議。”
何進也十分高興,他頭一個在丹陛前給何憶跪下,高呼:“臣,拜見皇太後娘娘!”
有了何進的帶頭尊奉,群臣也紛紛山呼:“臣等拜見皇太後娘娘!”
這下,何憶的地位終於得到了最後的確認。從現在起,她便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後了。何憶微笑著抬了抬手,說:“卿等請起。”
“謝娘娘。”
成為了太後,也獲得了垂簾聽政之權,何憶再無顧忌,她道:“本宮成為皇太後,誠惶誠恐,恐本宮一小婦人,也難以處理國政。”
聽見何憶的這句話,跪在一旁的何進,心都快跳出胸膛了。他十分期待何憶說出他所期待的話。
何憶道:“大將軍何進,侍奉先帝已久,克勤克勉,人品高潔;太傅袁隗,四世三公,乃漢朝老臣;尚書令曹操,精明強幹,深孚眾望。本宮以此三人錄尚書事,一同執掌朝政。以後政事,皆由本宮與此三人共同商議。”
聽了何憶的話,被點名的何進、袁隗、曹操三人,無不是欣喜不已。他們與群臣拜道:“娘娘英明!”
看到群臣迅速同意了她的主張,何憶十分高興。可這時,劉辯卻又發聲了:“朕之弟劉協,與朕手足情深,其令劉協封為弘農王,以弘農郡為封地,建立王國。”
一聽劉辯這話,得意忘形的何憶、何進、何苗等人,頓時拉下臉來。群臣聽了這話,也立即議論紛紛。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劉辯明顯是害怕何憶兄妹殘害劉協,而劉辯則出於對弟弟的愛護,因此給他封王,這樣何憶兄妹就很難下定決心去害他。因為謀害一位諸侯王,勢必會造成巨大的影響,招致很多人的反對。所以,突然給劉協封王,群臣中的聰明人便都知道,劉辯是十分聰明的。且劉辯出於兄弟之情,因此沒有把他封在很遠的地方,而是把他封在了弘農。弘農就在洛陽城所在的河南尹旁邊,隻要劉辯想見劉協了,很快就能把他召進宮裏來。
按理說,皇帝繼位,把自己的兄弟封為諸侯王,是水到渠成、十分合理的事,沒有人會在這時自討沒趣,也沒人能提出合理的理由來反對。群臣自然是想附和,但是看何憶兄妹三人那如出一轍的冷峻的表情,群臣又都不敢出聲。
雖然何憶心裏十分惱怒,但即便是她也知道此事是順理成章的,她也沒有什麽能夠正當理由來反對。但何憶也清楚,群臣心裏大概還是讚同的,她一直這麽僵著也不行。
這時,尚書令曹操站了出來。幼小的劉辯本以為,他成了皇帝後,無論說什麽話,群臣都會答應。況且他很想給劉協封王,卻沒想到會有人站出來反對。
曹操道:“陛下,封王之事,本無可厚非,臣也是極為讚同的,相信滿殿的諸公也是讚成的。”
何憶沮喪地發現,聽了曹操的話後,袁隗、朱儁、王允等人都點了點頭,這表明群臣確實是發自內心支持劉辯給劉協封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