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一應的掃尾工作持續了兩日。
城中百姓死亡慘重,兵將們好生安撫才穩住了民心。
北鞍人其心險惡至極。
殺光了女人和孩子就意味著這裏的百姓再無法延續生命。
這是一種滅絕人性的屠殺 ,是他們北鞍人敗北之時一貫的做法。
傷員太多了。
墨城的李同知和鄭蒙連夜在周邊城鎮調集了百餘來名醫者前來龜城支援。
本是闔家歡樂團聚的日子,老百姓一聽前方打了勝仗,老百姓歡呼,拍手叫好,對大勝的軍隊又有了信心,前來投軍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京都內睿宣帝穩坐高台。
禦書房中他笑得合不攏嘴,直至阿骨裏的求和信呈遞到他麵前他才漸收起了笑容,臉上不明異味的複雜起來。
朝臣本該休沐到正月十五的。
年初八,宮廷設首宴,重臣們皆到場,其樂融融,無人在意邊疆戰士們是苦是餓。
“恭賀陛下,陛下萬喜,天佑我大勝,興萬世之基業。”
明丞相帶頭,重官員跟著好話說盡。
睿宣帝的這個年過得是相當春風得意,人逢喜事精神爽,就連對待後宮,他也難得的上心了幾分。
皇後和皇貴妃一左一右端坐在睿宣帝兩側。
睿宣帝有五位公主,卻隻有一位皇子。
皇子楚景辰如今十一歲了是方貴妃所出,雖沒有顯著的才能,中規中矩的,性格也還算穩妥。
酒宴歌舞過後,睿宣帝將阿骨裏的求和信傳於各大臣之間。
當年許家軍全軍覆沒,匡北五城淪喪。
那時候榮王楚昱恒還在南疆清掃叛黨。
南疆到匡北就算用上最快的馬,沒日沒夜的趕路,大軍抵達最快也要半年有餘的時間。
睿宣帝恐再生變故,親手寫了求和信於北鞍的老可汗,並不顧楚昱恒百般反對,趁著楚昱恒不在,將二公主春冉公主當成和親公主嫁給了年過古稀的老可汗做妾。
睿宣帝每每想到那屈辱的一刻便會心痛難忍。
他從此落下了頭疼的毛病。
兵部尚書霍冉嗤之以鼻,
“求和?哼,沒門。
怎麽著,占著我們的密雲城不想還麽?”
“求和要有求和的誠意。
他想用一個瑾王世子換一座城,他瑾王世子配麽,北鞍人如意算盤打得可倒響亮。”
霍冉繼續激動的說道,
“咱們榮王戰無不勝,正是勢如破竹之勢。
咱們現在手握黑流火,占盡了優勢,隻待軍隊好生休整,不日便可再度發兵討伐密雲。
咱們眼看著就要成功了,他北鞍舔臉拿什麽跟我們談判,喪家之犬不足為懼,咱們但且等待榮王的好消息便是。”
武將們紛紛附和,身為武將他們屈辱了這麽多年,榮王可算狠狠的為他們出了口惡氣。
睿宣帝沒想即刻作出定奪,隻是想試探一下大家的反應。
沒成想榮王雖多年不在朝中,支持傾佩他的人還是不在少數,
尤其近期又連奪了兩城,更是軍功震天,
百姓之間就更不用說了,
編了無數的歌謠來讚頌這位戰神元帥。
所有的言論最終都傳入了睿宣帝的耳朵裏,
睿宣帝苦笑,
大勝隻知榮王而不知帝王的玩笑話恐怕就要成真了。
睿宣帝又將楚昱恒所要軍需一並傳遞給了大家看。
龜城一戰長風軍損失慘重,需要休養生息,預計三月春日之際方可一舉進攻匡北最後一城密雲城。
十幾萬人三個月的軍餉又是一個不小的支出。
糧食等一應軍資更是不知到何處去籌。
榮王信中哭窮的厲害。
詳細闡述了前方戰士吃不飽穿不暖的現狀。
塔台的事關乎邊疆防禦又是重中之重,
細細算來要用上百萬兩銀子,
“南省災情剛有所緩解,榮王也要給朝廷些時間修生養息才好啊。”戶部尚書李充說道。
自古文官武官立場不同,意見往往相左。
席上眾說紛紜,一時間兩方對立起來吵得不可開交,求和和求戰雙方各執己見,一個個麵紅耳赤的,吵得睿宣帝頭痛不已。
“太吵啦,你們太吵啦。”老寒王捂著耳朵,孩子脾氣一般賭氣大喊。
“等小福打完勝仗回來的,看他怎麽收拾你們。
你們一個個的都不聽他的話,你們都不是好東西,咱們所有人都得聽他的。”
“王爺…”
寒王妃立刻捂住了老寒王的嘴。
“陛下在此,王爺休要胡言亂語。”
寒王妃起身向睿宣帝行了一禮。
老寒王智力殘缺世人皆知,他的話不會有人在意,卻唯獨今日這般場合,睿宣帝聽著極為刺耳,
他這個皇叔對誰都是連打帶罵的,唯一對榮王疼愛嗬護,就連一個傻子都這般推崇榮王,睿宣帝心裏不是滋味,臉色陰鬱,草草結束了宴會。
宴會過後,大家悻悻而歸。
剛出門去,明丞相身邊的幾個幕僚便迫不及待譏諷道,
“筆談勝握槊,墨授逾揮戈。莽夫,莽夫。”
幾個老將軍也不甘示弱回懟道,
“食盡皇家千鍾粟,鳳凰何少爾何多。蛀蟲,蛀蟲。”
明丞相被留了下來。
睿宣帝將謝雲之的折子遞給了明丞相看。
“這…”明丞相眉頭一緊。
“這榮王當真是越來越放肆了。”
謝雲之將榮王如何裝病賴著不出兵抗旨不尊的事情添油加醋的細說了一番。
他最是了解睿宣帝的逆鱗,
折子的最後闡述了自己覺得榮王有意想放過瑾王世子的猜想,
隻是猜想卻足以讓睿宣帝懷疑的種子生根發芽。
他在折子當中還細說了一番榮王在軍中如何霸道治軍,如何嚴苛體罰不聽從命令者。
一條條都給榮王扣上了目中無人甚至有暴力排除異己的帽子,
看得睿宣帝是越發的覺得他這個弟弟比北鞍人還難搞,
駐軍在外危險,回到京都放在眼前,才能日日監視,方可心安。
“陛下,要時刻提防功高蓋主啊。”
“老臣所言雖大逆不道,
可畢竟禍起蕭牆之事在皇家最為常見。
如今你也看到部分朝臣的態度了,
匡北大勝利,榮王勢必名聲大噪。
榮王眼下尚且居功自傲,人心不足蛇吞象啊,保不齊日後野心大了,結黨營私起來,屆時再加以幹預的話恐怕來不及了。”
睿宣帝沉著眸子道,
“以丞相之意當如何?”
明丞相拱手道,
“萬事不能太圓滿,月滿則虧,留有殘餘方存不平。
匡北五城已歸其四。
剩下一城不慎要緊,並不急於一時。
此城可用作牽製北鞍人,亦可牽製榮王。
榮王定會因為此城而遭受詬病,陛下亦可考驗榮王的忠誠度和服從性,
若他乖乖聽話尚可兄友弟恭。
若他抗旨不尊,說明他目中並無陛下,
贖老臣鬥膽僭越,
就算是一奶同胞的親弟也留不得,猛虎養於身邊總歸夜長夢多。”
明丞相不過是將睿宣帝所思所想一招抖了出來。
這樣的話若是睿宣帝說,那是帝王無情,猜忌功臣,卸磨殺驢。
可若出自其他朝臣之口,則是悠悠眾口之意。
眾臣所思如此,睿宣帝綜合考量。
就算最終榮王不滿也不會將矛頭指向他睿宣帝。
他巴不得榮王與朝臣鬧個你死我活呢,
越是沒人支持他越好,
他對這個弟弟還算是有些感情的,
他不想到後來落得個骨肉相殘的惡名,
睿宣帝已經在計劃榮王凱旋以後的事情,
如何安置這尊大佛當真是有些頭疼啊。
城中百姓死亡慘重,兵將們好生安撫才穩住了民心。
北鞍人其心險惡至極。
殺光了女人和孩子就意味著這裏的百姓再無法延續生命。
這是一種滅絕人性的屠殺 ,是他們北鞍人敗北之時一貫的做法。
傷員太多了。
墨城的李同知和鄭蒙連夜在周邊城鎮調集了百餘來名醫者前來龜城支援。
本是闔家歡樂團聚的日子,老百姓一聽前方打了勝仗,老百姓歡呼,拍手叫好,對大勝的軍隊又有了信心,前來投軍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京都內睿宣帝穩坐高台。
禦書房中他笑得合不攏嘴,直至阿骨裏的求和信呈遞到他麵前他才漸收起了笑容,臉上不明異味的複雜起來。
朝臣本該休沐到正月十五的。
年初八,宮廷設首宴,重臣們皆到場,其樂融融,無人在意邊疆戰士們是苦是餓。
“恭賀陛下,陛下萬喜,天佑我大勝,興萬世之基業。”
明丞相帶頭,重官員跟著好話說盡。
睿宣帝的這個年過得是相當春風得意,人逢喜事精神爽,就連對待後宮,他也難得的上心了幾分。
皇後和皇貴妃一左一右端坐在睿宣帝兩側。
睿宣帝有五位公主,卻隻有一位皇子。
皇子楚景辰如今十一歲了是方貴妃所出,雖沒有顯著的才能,中規中矩的,性格也還算穩妥。
酒宴歌舞過後,睿宣帝將阿骨裏的求和信傳於各大臣之間。
當年許家軍全軍覆沒,匡北五城淪喪。
那時候榮王楚昱恒還在南疆清掃叛黨。
南疆到匡北就算用上最快的馬,沒日沒夜的趕路,大軍抵達最快也要半年有餘的時間。
睿宣帝恐再生變故,親手寫了求和信於北鞍的老可汗,並不顧楚昱恒百般反對,趁著楚昱恒不在,將二公主春冉公主當成和親公主嫁給了年過古稀的老可汗做妾。
睿宣帝每每想到那屈辱的一刻便會心痛難忍。
他從此落下了頭疼的毛病。
兵部尚書霍冉嗤之以鼻,
“求和?哼,沒門。
怎麽著,占著我們的密雲城不想還麽?”
“求和要有求和的誠意。
他想用一個瑾王世子換一座城,他瑾王世子配麽,北鞍人如意算盤打得可倒響亮。”
霍冉繼續激動的說道,
“咱們榮王戰無不勝,正是勢如破竹之勢。
咱們現在手握黑流火,占盡了優勢,隻待軍隊好生休整,不日便可再度發兵討伐密雲。
咱們眼看著就要成功了,他北鞍舔臉拿什麽跟我們談判,喪家之犬不足為懼,咱們但且等待榮王的好消息便是。”
武將們紛紛附和,身為武將他們屈辱了這麽多年,榮王可算狠狠的為他們出了口惡氣。
睿宣帝沒想即刻作出定奪,隻是想試探一下大家的反應。
沒成想榮王雖多年不在朝中,支持傾佩他的人還是不在少數,
尤其近期又連奪了兩城,更是軍功震天,
百姓之間就更不用說了,
編了無數的歌謠來讚頌這位戰神元帥。
所有的言論最終都傳入了睿宣帝的耳朵裏,
睿宣帝苦笑,
大勝隻知榮王而不知帝王的玩笑話恐怕就要成真了。
睿宣帝又將楚昱恒所要軍需一並傳遞給了大家看。
龜城一戰長風軍損失慘重,需要休養生息,預計三月春日之際方可一舉進攻匡北最後一城密雲城。
十幾萬人三個月的軍餉又是一個不小的支出。
糧食等一應軍資更是不知到何處去籌。
榮王信中哭窮的厲害。
詳細闡述了前方戰士吃不飽穿不暖的現狀。
塔台的事關乎邊疆防禦又是重中之重,
細細算來要用上百萬兩銀子,
“南省災情剛有所緩解,榮王也要給朝廷些時間修生養息才好啊。”戶部尚書李充說道。
自古文官武官立場不同,意見往往相左。
席上眾說紛紜,一時間兩方對立起來吵得不可開交,求和和求戰雙方各執己見,一個個麵紅耳赤的,吵得睿宣帝頭痛不已。
“太吵啦,你們太吵啦。”老寒王捂著耳朵,孩子脾氣一般賭氣大喊。
“等小福打完勝仗回來的,看他怎麽收拾你們。
你們一個個的都不聽他的話,你們都不是好東西,咱們所有人都得聽他的。”
“王爺…”
寒王妃立刻捂住了老寒王的嘴。
“陛下在此,王爺休要胡言亂語。”
寒王妃起身向睿宣帝行了一禮。
老寒王智力殘缺世人皆知,他的話不會有人在意,卻唯獨今日這般場合,睿宣帝聽著極為刺耳,
他這個皇叔對誰都是連打帶罵的,唯一對榮王疼愛嗬護,就連一個傻子都這般推崇榮王,睿宣帝心裏不是滋味,臉色陰鬱,草草結束了宴會。
宴會過後,大家悻悻而歸。
剛出門去,明丞相身邊的幾個幕僚便迫不及待譏諷道,
“筆談勝握槊,墨授逾揮戈。莽夫,莽夫。”
幾個老將軍也不甘示弱回懟道,
“食盡皇家千鍾粟,鳳凰何少爾何多。蛀蟲,蛀蟲。”
明丞相被留了下來。
睿宣帝將謝雲之的折子遞給了明丞相看。
“這…”明丞相眉頭一緊。
“這榮王當真是越來越放肆了。”
謝雲之將榮王如何裝病賴著不出兵抗旨不尊的事情添油加醋的細說了一番。
他最是了解睿宣帝的逆鱗,
折子的最後闡述了自己覺得榮王有意想放過瑾王世子的猜想,
隻是猜想卻足以讓睿宣帝懷疑的種子生根發芽。
他在折子當中還細說了一番榮王在軍中如何霸道治軍,如何嚴苛體罰不聽從命令者。
一條條都給榮王扣上了目中無人甚至有暴力排除異己的帽子,
看得睿宣帝是越發的覺得他這個弟弟比北鞍人還難搞,
駐軍在外危險,回到京都放在眼前,才能日日監視,方可心安。
“陛下,要時刻提防功高蓋主啊。”
“老臣所言雖大逆不道,
可畢竟禍起蕭牆之事在皇家最為常見。
如今你也看到部分朝臣的態度了,
匡北大勝利,榮王勢必名聲大噪。
榮王眼下尚且居功自傲,人心不足蛇吞象啊,保不齊日後野心大了,結黨營私起來,屆時再加以幹預的話恐怕來不及了。”
睿宣帝沉著眸子道,
“以丞相之意當如何?”
明丞相拱手道,
“萬事不能太圓滿,月滿則虧,留有殘餘方存不平。
匡北五城已歸其四。
剩下一城不慎要緊,並不急於一時。
此城可用作牽製北鞍人,亦可牽製榮王。
榮王定會因為此城而遭受詬病,陛下亦可考驗榮王的忠誠度和服從性,
若他乖乖聽話尚可兄友弟恭。
若他抗旨不尊,說明他目中並無陛下,
贖老臣鬥膽僭越,
就算是一奶同胞的親弟也留不得,猛虎養於身邊總歸夜長夢多。”
明丞相不過是將睿宣帝所思所想一招抖了出來。
這樣的話若是睿宣帝說,那是帝王無情,猜忌功臣,卸磨殺驢。
可若出自其他朝臣之口,則是悠悠眾口之意。
眾臣所思如此,睿宣帝綜合考量。
就算最終榮王不滿也不會將矛頭指向他睿宣帝。
他巴不得榮王與朝臣鬧個你死我活呢,
越是沒人支持他越好,
他對這個弟弟還算是有些感情的,
他不想到後來落得個骨肉相殘的惡名,
睿宣帝已經在計劃榮王凱旋以後的事情,
如何安置這尊大佛當真是有些頭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