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否是因為之前一直陪伴在十爺左右,如今聽別人說到一些古老的遺跡的時候,自己的內心就蠢蠢欲動,整個腦海裏充斥著一個想法,就是不看上一眼絕不甘心。雖然說,我根本沒有十爺獨特的癖好,喜歡順手牽羊。


    華夏自古流傳著“皇天後土”的說法,而在古時候,人們更喜歡把天喻為父,把地喻為母。從這裏可以看得出來,從古至今,人們對於生長五穀、滋養萬物的大地有多麽的尊崇敬畏。


    或許是因為村民們對故裏的自豪,又或許是本來此地就一直擁有者淳樸的民風,當我向周圍的一個伯伯問起後土祠位置的時候,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他居然一轉身從從屋後拉出一輛馬車,準備帶我去尋找後土祠的位置。


    後來,盡管我很認真地告訴他,不需要他親自送我過去;可依然說服不了執拗的他。無奈之下,我隻好坐在馬車上,任由馬車行動。


    在前往後土祠的途中,也許是見我第一次來這裏。這位伯伯在控製馬兒拉車的同時,居然為我講起了關於後土祠的曆史和故事。


    後土祠,位於萬榮縣榮河鎮西南,黃河岸邊,汾河之陰,恰是汾黃二河的交界之處。此地中斷洪流,四麵環水,剛好符合古代祭地的澤中方丘。


    而這位伯伯也告訴我,說這裏確實是擁有著濃重的曆史氣息,就連傳說中的軒轅黃帝,也來這裏親自祭拜過後土娘娘。


    說起後土娘娘,有的典籍上說道,她其實就是女媧娘娘,但也有些人說她與女媧娘娘根本就是兩個不相幹的神仙。沒有親眼所見,誰也不知道哪個才是事實。但值得肯定的是,離現代四五十萬年前的時候,母係氏族就是在她的帶領之下,一度進入了鼎盛的時期。


    那個時候,後土娘娘帶領著氏族成員們,走出大山,從汾黃二河的交匯處走進了厚厚的黃土地。勤勞的人民在後土娘娘的帶領下,開荒耕作、繁衍子孫,很快就繁榮昌盛起來。


    那個時候,這些看起來不能實現的神話居然一一成真,在民眾的心裏,早已認定後土娘娘就是他們的女神,沒有女神,就沒有他們的未來!


    那伯伯自豪地告訴我,有文獻記載,在古時候,文韜武略的漢武帝劉徹先後六次來到萬榮祭拜後土娘娘;而其他時代的皇帝也經常來此祭祀,並多次將後土祠擴建。能引得曆史上如此多得皇上親自前來祭拜,不難看出後土娘娘多麽的尊貴!


    雖然後土祠的地理位置確實有些偏僻,但千百年間,朝朝代代的帝王將相們都在這裏留下了數不清的足跡。正是因為有著這些輝煌的曆史,現如的後土祠早已經是揚名海外。


    當這位伯伯說到這裏的時候,我卻忍不住摸了摸鼻尖,內心竟有些慚愧,其實我自己就根本沒有聽說過後土祠。看來自己真的是涉世未深,居然如此的孤陋寡聞!


    後土祠的位置並不算太遠,伯伯正介紹在熱頭上,吱吱呀呀的馬車一停,居然已經到地了!


    此時的萬榮,比之前的忻州暖和多了。地理偏僻卻影響不了人們火一般的熱忱。整個空地上民眾川流不息,我一眼就看到了不遠處一道古香古色的山門!憑著我過人的眼力,看到門頂的最中央有一塊泛黃了的牌匾,上麵龍飛鳳舞三個大字——後土祠!


    可能是時間太久,上麵留下了歲月斑駁的痕跡。我下車拜別了熱心的伯伯,當我想給他一些錢作為報答的時候,他卻一牽馬車,消失在了人群中。


    此地世襲後土娘娘的意願,人人都是活雷鋒,我不由更是對後土祠充滿了好奇,隨著來往的人群,跨進了山門。


    整個祠院並不算太大,東西寬約百米,而南北進深也不過兩百餘米,祠內的建築似乎有些年久未修,黃的牆壁上無一不透露出歲月斑駁的痕跡;當然,在這些破舊的建築後麵,凸顯的確實千萬年華夏的人文氣息。


    可當我再次細細品味此地時,卻現與之前自己想象中的大為不同。我沒想到,擁有著皇家祠廟氣象的後土祠,卻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我從來往行人的眼神中看出,他們根本沒有把後土娘娘當做是一個的尊貴無比的神祗,反而更像是在祭拜一位慈祥的母親。


    可當我細細品味此地不一樣氣息的時候,才恍然大悟。盡管曆史上,有許多帝王來此朝拜,無疑是增加了後土祠的幾分尊貴,但隨著曆史的推移,皇宮六院漸漸消失在曆史的車輪中。後土祠隨著皇道的衰落,也終被帝王所遺棄。


    這樣,後土祠終是被徹底平民化,國家宗祠終於徹底轉型變味了民間的祭拜祠堂。


    後土娘娘是大地之母,但也是所有人的母親!一聲“娘娘”,包含了後人對她的敬仰之情。我注意到,周圍許多挺著大肚子的百姓都悠悠向著正殿趕去,眉眼間露出絲絲喜氣。自是那些婦人去祈福求子,這時的我才是恍然大悟。


    當我走近正殿的時候,就馬上被獨具風格的構造吸引住了。整個大殿看起來極為宏偉,而大部分建築似乎都是木製,雕刻十分華麗,可歎造此大殿工匠那精湛的手藝。


    大殿雕梁畫棟,異常之美;磚雕蒼龍飛舞,熠熠生輝;基柱石獅狂舞,造型逼真;整個大殿就如同書籍裏的仙宮一般,渺渺出塵,卻又讓人倍感親切。


    我的目光被柱上的嵌字楹聯所吸引:後配**之天至上至尊聖德自應崇代代;土為萬物之母資生資育世人所以稱娘娘。聯中對後土娘娘的歌頌十分明顯,其一是養育萬物,理應尊崇;其二是,繁衍人類,尊其為娘,我在心底有出由衷的敬仰之情。


    正殿後土娘娘迎麵端坐高處,果然是一副福泰雍容的慈母形象,讓我頓時想起了千裏之外的母親。


    她身上披著一塊紅布,我想必定是某個百姓為了還願披在她身上的吧,我還注意到周圍的牆壁上也掛了好多這樣的紅布,上麵似乎還用黑色的筆寫了一些字。


    我有些好奇,便往前一步,一眼看了過去。


    “風...風氏一族!?”我生怕看錯,無意中又向前一步,靠近了其中一塊題著字的紅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河陰陽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帥子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帥子飛並收藏山河陰陽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