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分三個方向開挖,挖了小半個時辰,才將這葛根地翻開,看這粗壯的葛根,袁未心想:她家這兩天運氣著實不錯啊。


    給這片地留好種,剩下的全扒拉到一旁,袁未撿了一截斷開的葛根,分辨了下。嗯,還是粉葛。


    粉葛也好,製成粉去縣城總比挑著那麽多葛根去縣城來得好。


    三人七手八腳的把帶來的筐填滿,又在上麵蓋了一些葛藤,袁二爺道:“要不留妞妞在這兒看著?老婆子你和我一塊挑回去?”


    方婆子不允,道:“你當這是咱家山頭沒人走動呢?這叫拍花子給人拍走我看你拿什麽賠給你兒子?一起回,這剩下的用葛藤蓋一下,應該沒人注意。”


    袁未人小,方婆子不敢把她一個人留在這裏,索性一起回去。


    她隻好背著一個小筐,稀疏塞了兩塊葛根,然後兜了一背篼的野菜一起走了,這是他們早上順路采的。


    村口張狗蛋正在門口玩,遠遠看見袁未背著小筐從外麵官道上回來,就跑過去迎她,他先是問了袁家二老的好,才在袁未身邊小聲問道:“妞妞,你病好之後都不跟我們一起玩了,是還在為上次的事情生氣嗎?”


    袁未心想:我已經是大孩子了,怎麽可能還會和你們這群孩子在一起沒心沒肺地玩?當務之急是掙錢啊!


    但她嘴上還是說道:“我沒生氣,這不是要年關了嗎?家裏挺忙的,瞧,早上我就和我爺奶一起去砍柴火了,我這背篼裏還有許多野菜,看這薺菜,正是鮮嫩的時候。”


    張狗蛋聽她說不是生氣就放下心來了,忙殷勤地道:“那就好,上次的事是我們對不住,害你遭了那麽一回罪,這樣的,以後你有什麽跑腿的事盡管叫我去幹,就像這筐,你背一路也累了,我替你背回家。”


    說著張狗蛋就把筐子從她肩上取下來,袁未說著“不用不用”,卻還是奪不過,隻好任憑他去。


    等袁未到家裏的時候,袁二爺和方婆子已經將東西卸下了,周氏剛把豆幹壓上,給二老倒了熱茶,道:“爹,娘,我這頭忙完了,等會我和你一起去,讓妞妞在家吧,她人小也背不了什麽。”


    方婆子忙點頭應了道:“哎,行,早上我就不想帶她去的,但是我年紀大了記性不好,怕找錯地方,這才帶上妞妞跑這一趟。”方婆子怕大兒媳誤會她磋磨孫女,還解釋了一下。


    周氏收拾了一下擔子,便和袁未交待道:“你在家聽二嬸的話,帶好弟弟,娘和爺奶去幹活,你爹估計過不久就要回來了,叫他自己去荒山那裏,應該能迎上,你和二嬸在家做頓晌午飯吧,今天算是重活了,不多吃一頓怕是頂不住。”


    袁未點頭。


    果不其然,就在袁未估摸著她爺奶現在已經到荒山的時候,袁大郎就到家啦,他把身上的東西放下就走了,半道上就迎來袁二爺和袁二奶她們,又來回走了一趟,才把葛根全部挑回家。


    忙了大半天,幾人都累的夠嗆,加上袁二爺看了看天,似乎要有雨,便將取葛根粉的事情先放一放。


    袁大郎將袁二郎賣的茯苓錢交給他娘道:“二郎去同仁醫館賣的茯苓,按五十文一斤收的,一共是二十一斤五兩,給的一兩銀子加七十五個銅板,買調料花了七十五文,


    我這兒一共賣了二百二十文錢,縣城的聚海樓今兒又定了五十塊豆幹,我還是收的十五文錢定錢,聽說最近回鄉的人多,酒樓生意一日比一日好,


    就街角的福壽樓今兒也來咱這預訂了,定了三十塊豆幹,零散來買的人也不少,連帶著豆腐都好賣了些。”


    袁大郎將今日得的銀錢全都上交了,方婆子算了算,這做豆幹才幾日啊,每日進項比之前多了一倍多,


    她將那一兩銀錠子塞回袁大郎的手裏,道:“這一兩去還給你大舅哥,這些天家裏也攢了小半兩,再攢個幾日,你堂伯那裏也能還上了,快過年了,家家戶戶都是用錢的時候,不好拖著。”


    周氏見了,心裏也覺得輕鬆了不少。


    周家大舅哥在縣城的碼頭開茶攤,比袁家要好上一些,但也算不上富裕,這些年兩家也走的挺近,互相幫襯的也不少,這次還是第一次朝周家開口借錢,還是早些還了好,免得傷了情分。


    第二天一早,窗外陣陣寒風吹過,冬雨也淅瀝淅瀝的,袁未覺得骨頭縫都冷,周氏找了一件舊棉衣出來,說道:“今兒冷得很,多穿一件。”


    袁未吸溜了一下鼻子,問道:“爹出門了嗎?”


    周氏回道:“早走了,全家就你賴床,連你弟弟都比你起得早。”


    外麵方婆子聽見了,便道:“大冷天的,孩子想多睡會就隨她去唄,大家都貓冬呢,瞧這風大的,咱家窗戶紙都吹開了,多冷啊。”說著方婆子就跑到廚房去了,鍋裏熱著紅豆粥,她刮了一層粥油,抹在窗紙上。


    袁未穿好衣服,洗漱好喝了熱乎乎的紅豆粥,便窩在廚房烤火,周氏壓豆幹,她便在旁邊幫忙。


    快晌午的時候,袁大郎挑著擔子回來了,臉上有些愁容。


    一問才知,原來他家做的豆幹被人模仿了,模仿的是縣城另一家賣豆腐的,姓餘,那餘家娘子連著幾日都來買他家的香幹,直到今日餘家也出了香幹,袁大郎才認出。


    餘家豆幹做的比袁家的要糙一些,就是壓得薄一點的老豆腐,切成一塊一塊的,拿大料水熏煮過,吃起來沒有袁家的勁道爽口,但勝在便宜,一文錢兩塊,買得人不少。


    一聽說這麽好的營生讓人惦記了,一家人都急了。


    “好家夥,搶咱家生意。”袁二爺道。


    周氏也問道:“那餘家豆幹賣得極好?”


    袁大郎點頭道:“今日賣得極好,甚至有幾位做小飯館的主顧今兒也去了那餘家。”


    胡氏聽完,啐了一聲:“呸,不講道義,肯定是偷學了咱家手藝。”


    “偷學手藝?”聽到這裏方婆子終於坐不住了,


    隻聽她一拍桌案,道:“ 不行,老娘越想越氣,我得找那餘家算賬去。”


    她快步走到門後取過蓑衣,急急忙忙地往身上套,卻被袁二爺攔下來了。


    “你去算什麽賬?你說他餘家偷學咱家手藝?你有證據嗎?沒有證據,那人家也就是和你賣些差不多的東西,


    這就和賣豆腐 一樣,你家賣豆腐,我家也賣豆腐,難不成因為別人家也賣了豆腐就得找人算賬?”被袁二爺幾句話一問,方婆子穿蓑衣的手一頓。


    袁二爺趁機看向袁大郎,袁大郎也上前道:“娘,這人都午時收攤回家了,您要上哪找他們去,再說我爹說得也對,要說那餘家偷學咱家手藝確實沒有證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偶爾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偶爾養生並收藏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