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私塾1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 作者:偶爾養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一早,袁未就被方婆子叫起來,領到了縣裏的私塾,一同站在學堂裏的還有石頭和鐵頭兩個人。
這個私塾是本地一位姓劉的老秀才開的,名喚旌德私塾,這麽多年經營下來口碑很是不錯,每年開學都能收不少學生,所以除了那位劉夫子才外,還外聘了一名夫子。
也因是私塾,像袁家這樣延遲入學的每年都有,劉夫子見怪不怪地收下了三個孩子。
袁二爺將帶來的束修費交了過去,劉夫子便道:“將三個孩子的名字報給我,我得寫上名冊。”
袁二爺這才想起來,他還沒有給孩子們取大名呢!
平時都是妞妞、鐵頭的叫著,莊戶人家嘛,不到成親的年紀,很少給取大名的。
“老先生,我這還沒給孩子們取名呢,要不您給他們三取一個?我那大孫子也是您給取的名,叫袁旭,也在您這讀書呢!”
劉老夫子看了袁二爺和方婆子一眼,“袁旭是你們孫子?這孩子書讀得不錯,將來定有出息。”
袁二爺和方婆子聽著高興極了,應道:“哎呀,那就好那就好,他可是咱家的長孫,將來就指望他支應門庭了。
哦,對了,這書院裏還有個叫袁曉的,是我們侄孫,他學習如何啊?”袁二爺打聽道。
劉老夫子笑著道:“也是個聰明的,老丈有福氣啊!”三人說完,
劉老夫子才開始給孩子們取名,道:“您這三個孫子,讓我想想叫什麽好!”
袁二爺打斷了他,道:“劉夫子,其實這個大點的孩子是我孫女,這兩個才是我孫子,這個個高的是弟弟,個矮的才是哥哥。”
劉老夫子不解地問:“孫女?怎麽裝扮成男孩子的樣子?”
袁未笑著說:“我聽哥哥說,今年的新生裏沒有姑娘家來讀書,我不想在人群裏太尷尬顯眼,所以裝扮成了男孩子的樣子。”
劉老夫子張張嘴,想說什麽,又咽了下去,好半晌才道:“那就這樣吧,這兩個真小子, 哥哥就叫袁朝,朝陽的朝,弟弟叫袁晨,早晨的晨,至於這孩子,我想想。”
“劉夫子,我想叫袁未,未來的未。”袁未忙道。
“真是個有主意的!”劉夫子感歎了一句,覺得這名字也不錯,提筆就記在了名冊上。
和別的學生入學時一樣,劉老夫子照例說了兩句“要好好讀書”之類的勉勵的話,便將三人領到了教室裏。
旌德書院占地不大,是一處三進宅院改造而成的,第一進的位置,正中是門房和書童休息的地方,東側設了一間廚房,每日負責給學生提供一頓簡單的餐食和茶水,西側設置了兩間茅房。
二進的院落屬於正院,正房做成了一間大教室,門口掛著一張內舍生的牌子,這是高年級學子的教室,正房兩旁的耳房被當做兩位夫子工作休息的地方。
此外還有兩座廂房,東廂房是外舍生的教室,也就是每年新入學的學生教室,
西廂房設成了書房和資料室,裏麵擺放了許多教學用書和注解筆記,也有一些私塾的資料,因為比較珍貴,那房間被上了鎖。
第三進則是劉夫子自己家人住的地方,尋常沒有學生入內。
劉夫子領著三人進入了外舍生的教室,原本嘰嘰喳喳的吵鬧聲陡然一靜。
因為袁家的三個人,袁朝和袁晨個子偏矮,袁未又是女孩子,所以劉夫子點了三個人道:“歐陽睿、陳培禮,高進,你們三個搬到後麵去坐,你們三坐前麵。”
袁未不好意思地向三人笑笑,想說:其實自己坐後麵也是可以的,就是弟弟們相比有點矮,隻好委屈他們了。
袁未三人將自己的課本和筆墨擺好,便聽見劉夫子道:“等下鈴響就開始上課,先複習昨日的內容,你們三個東西放好就跟我來。”
袁未三人跟著劉夫子走到了正院西邊的辦公室,隻見劉夫子向另一名陸夫子介紹道:“新收的三名學生,帶過來給你認識一下。”
“這是陸夫子,他學識頗深,君子六藝也頗為精通,日後有問題可向他請教。”劉夫子給三人介紹道。
袁未三人忙上前作揖。
陸夫子得知這還有位女學生,不由得新奇道:“女扮男裝倒是少見。”
劉夫子道:“是個有主意的!”
劉夫子在一旁的座位坐下,問道:“聽你們爺爺說,你們三跟著袁旭,在家裏識了一段時間字,學到哪裏了?”
袁未回道:“回夫子的話,我學完了《三字經》《百家姓》,這兩個基本會寫會背,《千字文》《蒙求》稍微差一點,目前隻會背不會寫。”
袁未早就過了上學的年紀了,可是如今拿起毛筆還是有些麻爪,不僅是這個世界的繁體字她不會寫,更是因為她的字寫出來也太醜了,任憑她在家練了好些日子,依舊沒有形狀, 袁未很嫌棄自己。
卻不知在袁旭眼裏,她就是天才一般的程度,
袁旭忍不住問她怎麽學的這麽快?是有什麽特別的方法嗎?
袁未答:以前你在家讀書時不是總念課文嗎?聽多了就會背了,現在拿到書本對著認就行了啊!
這番回答是袁旭沒想到的,隻在以前聽他念誦時就記住了內容,這麽多年也不忘的,他妹妹這腦子真是一般人比不上,怪不得她說她也要上學!
袁朝和袁晨兩個人,年紀小基礎也比不上袁未,三人一同開始學習,卻被袁未遠遠甩在後麵,如今隻背完了《三字經》,筆更是拿不周正。
劉夫子和陸夫子知道了她們的進度,便打發三人回去了,等到鈴聲響起,劉夫子才重新出現在外舍生的教室裏。
外舍生的教室裏大部分都是新入學的學子,除了個別成績特別不好的學生今年依舊在這個教室裏。
外舍生裏,夫子還沒有教完《三字經》,盡管這些字都認識,典故也都知道,袁未也聽得認真,重新開始學習的她也不 急,這輩子既然從小孩子重新做起,那她也要用孩子的身份重新享受這個世界,如這世間的平凡人一樣,生老病死走完這一輩子。
更何況劉夫子很擅長講課,總能在典故中提煉出一些很好的觀念,在無形中傳授給學生,也讓袁未多了許多新的感悟。
這個私塾是本地一位姓劉的老秀才開的,名喚旌德私塾,這麽多年經營下來口碑很是不錯,每年開學都能收不少學生,所以除了那位劉夫子才外,還外聘了一名夫子。
也因是私塾,像袁家這樣延遲入學的每年都有,劉夫子見怪不怪地收下了三個孩子。
袁二爺將帶來的束修費交了過去,劉夫子便道:“將三個孩子的名字報給我,我得寫上名冊。”
袁二爺這才想起來,他還沒有給孩子們取大名呢!
平時都是妞妞、鐵頭的叫著,莊戶人家嘛,不到成親的年紀,很少給取大名的。
“老先生,我這還沒給孩子們取名呢,要不您給他們三取一個?我那大孫子也是您給取的名,叫袁旭,也在您這讀書呢!”
劉老夫子看了袁二爺和方婆子一眼,“袁旭是你們孫子?這孩子書讀得不錯,將來定有出息。”
袁二爺和方婆子聽著高興極了,應道:“哎呀,那就好那就好,他可是咱家的長孫,將來就指望他支應門庭了。
哦,對了,這書院裏還有個叫袁曉的,是我們侄孫,他學習如何啊?”袁二爺打聽道。
劉老夫子笑著道:“也是個聰明的,老丈有福氣啊!”三人說完,
劉老夫子才開始給孩子們取名,道:“您這三個孫子,讓我想想叫什麽好!”
袁二爺打斷了他,道:“劉夫子,其實這個大點的孩子是我孫女,這兩個才是我孫子,這個個高的是弟弟,個矮的才是哥哥。”
劉老夫子不解地問:“孫女?怎麽裝扮成男孩子的樣子?”
袁未笑著說:“我聽哥哥說,今年的新生裏沒有姑娘家來讀書,我不想在人群裏太尷尬顯眼,所以裝扮成了男孩子的樣子。”
劉老夫子張張嘴,想說什麽,又咽了下去,好半晌才道:“那就這樣吧,這兩個真小子, 哥哥就叫袁朝,朝陽的朝,弟弟叫袁晨,早晨的晨,至於這孩子,我想想。”
“劉夫子,我想叫袁未,未來的未。”袁未忙道。
“真是個有主意的!”劉夫子感歎了一句,覺得這名字也不錯,提筆就記在了名冊上。
和別的學生入學時一樣,劉老夫子照例說了兩句“要好好讀書”之類的勉勵的話,便將三人領到了教室裏。
旌德書院占地不大,是一處三進宅院改造而成的,第一進的位置,正中是門房和書童休息的地方,東側設了一間廚房,每日負責給學生提供一頓簡單的餐食和茶水,西側設置了兩間茅房。
二進的院落屬於正院,正房做成了一間大教室,門口掛著一張內舍生的牌子,這是高年級學子的教室,正房兩旁的耳房被當做兩位夫子工作休息的地方。
此外還有兩座廂房,東廂房是外舍生的教室,也就是每年新入學的學生教室,
西廂房設成了書房和資料室,裏麵擺放了許多教學用書和注解筆記,也有一些私塾的資料,因為比較珍貴,那房間被上了鎖。
第三進則是劉夫子自己家人住的地方,尋常沒有學生入內。
劉夫子領著三人進入了外舍生的教室,原本嘰嘰喳喳的吵鬧聲陡然一靜。
因為袁家的三個人,袁朝和袁晨個子偏矮,袁未又是女孩子,所以劉夫子點了三個人道:“歐陽睿、陳培禮,高進,你們三個搬到後麵去坐,你們三坐前麵。”
袁未不好意思地向三人笑笑,想說:其實自己坐後麵也是可以的,就是弟弟們相比有點矮,隻好委屈他們了。
袁未三人將自己的課本和筆墨擺好,便聽見劉夫子道:“等下鈴響就開始上課,先複習昨日的內容,你們三個東西放好就跟我來。”
袁未三人跟著劉夫子走到了正院西邊的辦公室,隻見劉夫子向另一名陸夫子介紹道:“新收的三名學生,帶過來給你認識一下。”
“這是陸夫子,他學識頗深,君子六藝也頗為精通,日後有問題可向他請教。”劉夫子給三人介紹道。
袁未三人忙上前作揖。
陸夫子得知這還有位女學生,不由得新奇道:“女扮男裝倒是少見。”
劉夫子道:“是個有主意的!”
劉夫子在一旁的座位坐下,問道:“聽你們爺爺說,你們三跟著袁旭,在家裏識了一段時間字,學到哪裏了?”
袁未回道:“回夫子的話,我學完了《三字經》《百家姓》,這兩個基本會寫會背,《千字文》《蒙求》稍微差一點,目前隻會背不會寫。”
袁未早就過了上學的年紀了,可是如今拿起毛筆還是有些麻爪,不僅是這個世界的繁體字她不會寫,更是因為她的字寫出來也太醜了,任憑她在家練了好些日子,依舊沒有形狀, 袁未很嫌棄自己。
卻不知在袁旭眼裏,她就是天才一般的程度,
袁旭忍不住問她怎麽學的這麽快?是有什麽特別的方法嗎?
袁未答:以前你在家讀書時不是總念課文嗎?聽多了就會背了,現在拿到書本對著認就行了啊!
這番回答是袁旭沒想到的,隻在以前聽他念誦時就記住了內容,這麽多年也不忘的,他妹妹這腦子真是一般人比不上,怪不得她說她也要上學!
袁朝和袁晨兩個人,年紀小基礎也比不上袁未,三人一同開始學習,卻被袁未遠遠甩在後麵,如今隻背完了《三字經》,筆更是拿不周正。
劉夫子和陸夫子知道了她們的進度,便打發三人回去了,等到鈴聲響起,劉夫子才重新出現在外舍生的教室裏。
外舍生的教室裏大部分都是新入學的學子,除了個別成績特別不好的學生今年依舊在這個教室裏。
外舍生裏,夫子還沒有教完《三字經》,盡管這些字都認識,典故也都知道,袁未也聽得認真,重新開始學習的她也不 急,這輩子既然從小孩子重新做起,那她也要用孩子的身份重新享受這個世界,如這世間的平凡人一樣,生老病死走完這一輩子。
更何況劉夫子很擅長講課,總能在典故中提煉出一些很好的觀念,在無形中傳授給學生,也讓袁未多了許多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