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私塾3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 作者:偶爾養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家幾人走到拐角,袁旭看著頭發散亂的三人,道:“還不趕緊把頭發梳好?雞窩似的。”
袁曉則道:“你們剛來就得罪那小霸王了?”
袁未無語地道:“大堂哥,我們三跟高、李二人連話都沒說過,何來得罪一說?我看他就是腦子抽風!”
袁晨也氣鼓鼓地道:“對,就是腦子有問題,我就撿一文錢,他上來就踩我手,
要是說這錢是他掉的,我也不是不能還給他,給我踩成這樣,也太過分了。”
說著,他還從懷中掏出那撿來的一文錢。
袁旭看著兩個弟弟手上都有點傷,也不忍心責備他們,隻好說:“回去就說你們倆是摔的,別叫家裏擔心。”說著他就看向了袁曉。
袁曉心領神會,道:“放心吧,隻要你們自己不露餡,我肯定不會叫二爺爺他們知道。”
袁朝和袁晨忙感激地笑笑,“謝謝大堂哥!”
從劉夫子辦公室出來的時候,歐陽睿就被歐陽錚拉到一旁,他輕叫著:“二堂哥,你輕點,疼!”
歐陽錚一擼他袖子,看他胳膊上有一道淤青,便道:“你拉個架也能把自己拉受傷,可真有你的!”
於是他一邊拉著歐陽睿去門房那裏找自家小廝拿藥,一邊問他。
“不是和你說了和高、李兩人遠一些嗎?怎麽不聽我的話?那袁家又是怎麽回事?兩方是哪裏起了齟齬?”
歐陽睿一邊上藥,一邊道:“我起初看他倆似乎沒你說得那麽不堪,就一起玩了幾日,
後來我們班來了個叫袁未的,學習挺好,我就和他走的近了,至於袁家和他們哪裏起了齟齬,我還真不知道!要不我找高進問問?”
歐陽錚沒好氣地道:“問什麽?剛剛你在夫子麵前說的那些話,隻怕已經讓他惱上你了。”
歐陽睿一皺眉,“這倒也是啊,要是有人說我壞話,再見到我肯定恨不得上前揍他一頓。”
歐陽睿一想到這裏,悄悄縮了縮脖子,道:“那我還是跟袁家兄弟走得近些吧,起碼有個照應。”
說到這裏,歐陽睿就看到袁家兄弟五人結伴去了食堂,他反手就把剛剛擦胳膊的藥膏揣進了兜,打算去獻獻殷勤。
歐陽睿追上去,把東西塞給袁晨,道:“給,藥膏用上,手能好的快些。”
袁晨也沒客氣,將藥膏收好道:“謝了,改日請你吃飯。”
歐陽錚跟在身後緩步而來,袁旭想起剛剛之事,也上前說道:“今日之事,多謝令弟在夫子麵前美言,改日定當好好答謝。”
“袁同窗不必多禮,既遇不平之事自當仗義直言。”歐陽錚也客氣地道。
歐陽睿在一旁也謙虛地說:“不是什麽大事,別放在心上,走,一起吃飯吧。”
旌德私塾的食堂不大,每日來吃飯的人也就那些,家貧的吃不起,家富的看不上,
每日就供應四菜一湯,一葷一半葷兩個素菜一份湯,米飯和饅頭都有,一文錢就能買兩個饅頭,或者一大碗糙米飯,
有的學生想省錢,常常會帶上家裏的米麵來換主食,湯水是免費的,菜卻是要錢。
以前袁旭和袁曉兩個人在一起讀書的時候,常常搭夥,兩人合打一份主食,再花一文錢買一份素菜,對付對付就是一頓,吃不飽,但不至於挨餓,還可以省下錢來。
等到了袁未三人上學之後,這習慣也沒有改變,照舊幾人在一起合買用餐。
袁旭從廚娘那裏要了一條魚,一盤菠菜,一份紅燒豆腐,就見歐陽家的小廝在桌上擺食盒,一盤紅燒肉、一盤鹵牛肉、一盤小炒藕條,一盤芹菜炒香幹,外加兩個湯盅,
袁旭看了看自己手裏的餐盤,兩廂一對比,又轉身要了一份剩下的蔥炒雞蛋。
兩邊人坐在一起吃飯,桌上擺著八個菜,可任誰看這桌上的幾人都挺拘謹,尤其是袁朝和袁晨,雙眼隻敢盯著自己麵前的那一盤菜,
最後還是歐陽錚招呼道:“嚐嚐我們家廚娘做的飯菜。”說著,便給他們夾菜,他身邊站著的書童身形一動,準備上前,歐陽錚一個眼神他便不動了。
袁未瞧到這一幕,心想:這就是大戶人家嗎?
她咬著筷子不知道在想什麽?連對方給她夾菜,她都沒留意到,還是袁旭打了她一下,她才回過神來,忙對歐陽錚說道:“謝謝。”
袁旭幾人都是第一次吃到牛肉,紛紛讚道:“你家廚娘的手藝可真好,這牛肉可真好吃。”
袁晨更是誇張得道:“突然覺得我這一架打得也挺值的,竟吃上這麽好吃的菜。”
在大晉,耕牛是很珍貴的,牛肉更是不易得,除了病了和老了的牛可以報備官府宰殺外,尋常市麵壓根找不到牛肉,隻羊肉、豬肉和其他家禽能出現在尋常百姓的餐桌上。
歐陽睿見他們吃得高興,便道:“那你們再嚐嚐這紅燒肉,用砂鍋煨出來的,口味有些偏甜,卻一點也不膩,更是吃不出豬肉的腥臊味。
哦,對,還有這香幹,聽廚房的人說,這香幹是咱這地方的新菜,酒樓賣的還挺好。都嚐嚐。”
袁曉看他介紹到香幹,一時沒忍住,笑了一下,
道:“歐陽小兄弟有所不知,這香幹啊,就是他袁家所創,確實賣的挺好,掙了錢,我家二爺爺才把他們幾個小的也送進學堂來。”
歐陽睿訝了一下,道:“原來是你家想出來的吃食啊,可真厲害!聽說順昌樓的高掌櫃還去買方子,結果無功而返。”
袁旭點點頭,道:“確實沒賣,一旦賣給縣裏,我家裏就不能做生意了,我爺爺奶奶都不舍得。”
歐陽錚想了一瞬,道:“順昌樓我記得就是高家開的,高掌櫃?好像就是高進的爹!”
“啊?這麽巧?”袁旭幾人不可置信的睜大眼。
“對,應是那高掌櫃與小妾生的小兒子。”歐陽錚道。
幾人吃著吃著就聊到了家世上,袁未這才知道,原來高家在南溪開賭坊起家的,後來又做起了青樓、酒樓的生意,
這些年掙了不少錢,嫡支子弟更是搬進了府城,隻留下看管祠堂的族老和負責產業的族人。
至於陳家,陳培禮家裏叔叔在給知府當通判,與高家乃是姻親,在縣城、府城也有不少產業, 兩家已經互相依靠多年。
而歐陽家,在前朝乃是儒商,生意做得挺大,家中更是有不少拜官出仕之人,可惜到了改朝換代之時,這些都成了掣肘,
加之戰亂的原因,折損了許多優秀的族人,自此歐陽家開始漸漸沒落,時至今日,家中努力了幾代,也沒有官拜五品以上的人。
袁曉則道:“你們剛來就得罪那小霸王了?”
袁未無語地道:“大堂哥,我們三跟高、李二人連話都沒說過,何來得罪一說?我看他就是腦子抽風!”
袁晨也氣鼓鼓地道:“對,就是腦子有問題,我就撿一文錢,他上來就踩我手,
要是說這錢是他掉的,我也不是不能還給他,給我踩成這樣,也太過分了。”
說著,他還從懷中掏出那撿來的一文錢。
袁旭看著兩個弟弟手上都有點傷,也不忍心責備他們,隻好說:“回去就說你們倆是摔的,別叫家裏擔心。”說著他就看向了袁曉。
袁曉心領神會,道:“放心吧,隻要你們自己不露餡,我肯定不會叫二爺爺他們知道。”
袁朝和袁晨忙感激地笑笑,“謝謝大堂哥!”
從劉夫子辦公室出來的時候,歐陽睿就被歐陽錚拉到一旁,他輕叫著:“二堂哥,你輕點,疼!”
歐陽錚一擼他袖子,看他胳膊上有一道淤青,便道:“你拉個架也能把自己拉受傷,可真有你的!”
於是他一邊拉著歐陽睿去門房那裏找自家小廝拿藥,一邊問他。
“不是和你說了和高、李兩人遠一些嗎?怎麽不聽我的話?那袁家又是怎麽回事?兩方是哪裏起了齟齬?”
歐陽睿一邊上藥,一邊道:“我起初看他倆似乎沒你說得那麽不堪,就一起玩了幾日,
後來我們班來了個叫袁未的,學習挺好,我就和他走的近了,至於袁家和他們哪裏起了齟齬,我還真不知道!要不我找高進問問?”
歐陽錚沒好氣地道:“問什麽?剛剛你在夫子麵前說的那些話,隻怕已經讓他惱上你了。”
歐陽睿一皺眉,“這倒也是啊,要是有人說我壞話,再見到我肯定恨不得上前揍他一頓。”
歐陽睿一想到這裏,悄悄縮了縮脖子,道:“那我還是跟袁家兄弟走得近些吧,起碼有個照應。”
說到這裏,歐陽睿就看到袁家兄弟五人結伴去了食堂,他反手就把剛剛擦胳膊的藥膏揣進了兜,打算去獻獻殷勤。
歐陽睿追上去,把東西塞給袁晨,道:“給,藥膏用上,手能好的快些。”
袁晨也沒客氣,將藥膏收好道:“謝了,改日請你吃飯。”
歐陽錚跟在身後緩步而來,袁旭想起剛剛之事,也上前說道:“今日之事,多謝令弟在夫子麵前美言,改日定當好好答謝。”
“袁同窗不必多禮,既遇不平之事自當仗義直言。”歐陽錚也客氣地道。
歐陽睿在一旁也謙虛地說:“不是什麽大事,別放在心上,走,一起吃飯吧。”
旌德私塾的食堂不大,每日來吃飯的人也就那些,家貧的吃不起,家富的看不上,
每日就供應四菜一湯,一葷一半葷兩個素菜一份湯,米飯和饅頭都有,一文錢就能買兩個饅頭,或者一大碗糙米飯,
有的學生想省錢,常常會帶上家裏的米麵來換主食,湯水是免費的,菜卻是要錢。
以前袁旭和袁曉兩個人在一起讀書的時候,常常搭夥,兩人合打一份主食,再花一文錢買一份素菜,對付對付就是一頓,吃不飽,但不至於挨餓,還可以省下錢來。
等到了袁未三人上學之後,這習慣也沒有改變,照舊幾人在一起合買用餐。
袁旭從廚娘那裏要了一條魚,一盤菠菜,一份紅燒豆腐,就見歐陽家的小廝在桌上擺食盒,一盤紅燒肉、一盤鹵牛肉、一盤小炒藕條,一盤芹菜炒香幹,外加兩個湯盅,
袁旭看了看自己手裏的餐盤,兩廂一對比,又轉身要了一份剩下的蔥炒雞蛋。
兩邊人坐在一起吃飯,桌上擺著八個菜,可任誰看這桌上的幾人都挺拘謹,尤其是袁朝和袁晨,雙眼隻敢盯著自己麵前的那一盤菜,
最後還是歐陽錚招呼道:“嚐嚐我們家廚娘做的飯菜。”說著,便給他們夾菜,他身邊站著的書童身形一動,準備上前,歐陽錚一個眼神他便不動了。
袁未瞧到這一幕,心想:這就是大戶人家嗎?
她咬著筷子不知道在想什麽?連對方給她夾菜,她都沒留意到,還是袁旭打了她一下,她才回過神來,忙對歐陽錚說道:“謝謝。”
袁旭幾人都是第一次吃到牛肉,紛紛讚道:“你家廚娘的手藝可真好,這牛肉可真好吃。”
袁晨更是誇張得道:“突然覺得我這一架打得也挺值的,竟吃上這麽好吃的菜。”
在大晉,耕牛是很珍貴的,牛肉更是不易得,除了病了和老了的牛可以報備官府宰殺外,尋常市麵壓根找不到牛肉,隻羊肉、豬肉和其他家禽能出現在尋常百姓的餐桌上。
歐陽睿見他們吃得高興,便道:“那你們再嚐嚐這紅燒肉,用砂鍋煨出來的,口味有些偏甜,卻一點也不膩,更是吃不出豬肉的腥臊味。
哦,對,還有這香幹,聽廚房的人說,這香幹是咱這地方的新菜,酒樓賣的還挺好。都嚐嚐。”
袁曉看他介紹到香幹,一時沒忍住,笑了一下,
道:“歐陽小兄弟有所不知,這香幹啊,就是他袁家所創,確實賣的挺好,掙了錢,我家二爺爺才把他們幾個小的也送進學堂來。”
歐陽睿訝了一下,道:“原來是你家想出來的吃食啊,可真厲害!聽說順昌樓的高掌櫃還去買方子,結果無功而返。”
袁旭點點頭,道:“確實沒賣,一旦賣給縣裏,我家裏就不能做生意了,我爺爺奶奶都不舍得。”
歐陽錚想了一瞬,道:“順昌樓我記得就是高家開的,高掌櫃?好像就是高進的爹!”
“啊?這麽巧?”袁旭幾人不可置信的睜大眼。
“對,應是那高掌櫃與小妾生的小兒子。”歐陽錚道。
幾人吃著吃著就聊到了家世上,袁未這才知道,原來高家在南溪開賭坊起家的,後來又做起了青樓、酒樓的生意,
這些年掙了不少錢,嫡支子弟更是搬進了府城,隻留下看管祠堂的族老和負責產業的族人。
至於陳家,陳培禮家裏叔叔在給知府當通判,與高家乃是姻親,在縣城、府城也有不少產業, 兩家已經互相依靠多年。
而歐陽家,在前朝乃是儒商,生意做得挺大,家中更是有不少拜官出仕之人,可惜到了改朝換代之時,這些都成了掣肘,
加之戰亂的原因,折損了許多優秀的族人,自此歐陽家開始漸漸沒落,時至今日,家中努力了幾代,也沒有官拜五品以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