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工具人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 作者:偶爾養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未明白,該她工具人登場的時候了!
“奶,我陪三叔一塊去。”
方婆子滿意地點頭,道:“成,你們去吧!”
袁未樂滋滋地拽著袁三郎的袖子,道:“三叔,我們走!”
說著就走到了和張家姑娘並排的位置,宋婆子和張母自動跟在後麵。
袁未走在袁三郎和張家姑娘的中間,她搖了搖袁三郎的衣袖道:“三叔,你說話啊!”
袁三郎很尷尬,思索了半天才說道:“張姑娘,你早上吃飯了嗎?”
袁未在心中默默給袁三郎鼓勁兒,敢開口說話就好。
於是她抬頭想看那張家姑娘怎麽回答,隻見那姑娘膚色白皙,眉目清秀,聽見袁三郎的說話聲,雙頰迅速爬上紅霞,連握著籃子的手都緊了幾分。
然後小聲回道:“我在家吃過了的。”
袁三郎頓了一頓,“哦,那就好,我也吃過了!”
然後兩人走了好長一截路都沒有再開口。
袁未走在中間瞪眼,尋思:這可不行啊!這樣相親就是把縣城走個遍也相不出個啥啊? 不行,還得讓我出馬!
想著她就開了口,道:“張姑姑,你好白啊!你能和我說說,平時吃什麽才能和你長得一樣白嗎?”
張家姑娘抿著嘴,有些羞澀地笑了笑,小聲說道:“也沒吃什麽,都是和平常人家一樣的粗茶淡飯,主要是少出門曬太陽,在家捂著捂著就白了。”說著她又打量了一下袁未和袁三郎,道:“其實你也挺白的!”
倒是你三叔,挺黑的。隻是這話張姑娘沒說出口,畢竟第一次見麵,不能失禮。
袁未嘿嘿一笑道:“可能是我們家做豆腐的,每天早上都會煮豆漿喝,我有時喜歡在豆漿裏放一點點糖,這樣不會太甜,喝起來更有味道,但我三叔卻不喜歡。”
袁三郎摸了摸她的頭,道:“小孩子不要吃那麽多糖,會壞牙齒! ”
袁未不同意,道:“我又不是吃很多糖,才不會壞牙齒呢!你說是吧,張姑姑。”
張家姑娘瞅了兩人一眼,尷尬地問道:“吃糖還會壞牙嗎?”
袁未不答,看向袁三郎,袁三郎隻好說道:“會啊!我之前在南溪河上撐船,碰上一個老人去縣裏鑲金牙,他就說自己的牙是小時候吃糖吃太多壞掉的。”
張家姑娘聽他說起南溪河上撐船,便怔了一下問道:“你家不是做豆腐的嗎?怎麽你又去撐船啦!”
袁三郎解釋道:“豆腐攤主要是我大哥在忙,我和我二哥農閑的時候就在河上擺渡,農忙就回家種地,南溪河上撐船的幾乎都是這樣的。”
“倒是辛苦。”張家姑娘說道。
袁三郎不以為意,道:“還行吧,總不能在家閑著。”
一行人繞著縣城走了一條街才算分開,回豆腐攤的路上,袁未八卦地問道:“三叔,你對那位表姑姑有感覺嗎?”
袁三郎莫名其妙地道:“感覺?什麽感覺?”
“就是喜歡或者討厭,就類似這種的感覺呀!你有嗎?”
袁三郎搖搖頭,道:“這見一麵說兩句話就能有感覺了?那我在河麵上載過的人豈不是都得有感覺?”
袁未一聽泄了氣,“得,這事還是奶來問吧。”
回到豆腐攤上時,攤子上有好幾個人等著買豆腐的,隻有周氏一個人在這裏,袁未兩人一看,趕緊幫忙招呼,
等忙完了這波人,袁未才問道:“娘,怎麽就你一個人了?”
周氏說道:“剛剛你奶在這等了好久都沒客人,就和你二叔二嬸去醫館了,結果磨個身的功夫就來了這麽多人,差點沒忙過來。”
袁未聽著點點頭,道:“奶總算不用我勸就乖乖去醫館了。”
周氏和袁未兩人一邊招呼客人,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閑話,過了好一會,攤子上都空了,方婆子幾人才回來。
袁未看著袁二郎卸下的背簍,吃驚地問道:“奶,你這是開了多久的藥啊!”
一旁的胡氏不好意思的道:“不是,不是娘一個人的。”
周氏忙在袁未耳邊說道:“你二嬸想要個孩子,去醫館調理身子去了,你出去別亂說。”
方婆子擺手道:“回去就說是我一個人的藥,要是村裏的碎嘴婆娘知道你吃藥,不知道得傳成什麽樣子。”
袁未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畢竟村裏的三姑六婆的威力,她是領教過的。
之前她去縣裏上學時,村裏也有幾個老太太不太理解,當她麵就說袁二爺家掙錢了都不知道怎麽顯擺,竟讓孫女去上學堂,簡直白糟蹋錢。
每次聽到這種話時,袁未都很無語,回嘴吧,人家說你小丫頭片子不尊重老人,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不回嘴吧,自己又氣的慌,每次休沐回來,總能聽了一兩句這種話後,袁未便離她們遠遠的。
眼不見為淨,耳不聽為清。
袁未可以想到,要是那些婆娘知道自家二嬸為了再要個孩子,去吃了調理身體的藥,指不定要怎麽想入非非呢!
方婆子看豆腐攤上都賣得差不多了,便招呼著回家,路過銀樓的時候,方婆子看著孫女頭上已經打蔫的桃花道:“妞妞,走,奶給你買兩朵珠花戴!”
袁未道:“奶,你隻給我買花戴呀,那我娘和我二嬸呢?”
周氏“嘖”地一聲,“我都一把年紀了,買什麽花?”
胡氏嘴裏也念著道:“不用,二嬸今兒花了好多錢,就不買了。”
方氏想到自家兩個媳婦自進門就沒添上什麽首飾,就道:“成,買,那就都買,你娘和你二嬸要是覺得戴珠花不合適,就選個銀簪子吧,奶也不小氣,隻要我付得起,奶就給你們買。”
除了袁二郎挑著擔子不好進去外,幾人都樂嗬嗬地進了銀樓。
袁未抱著方婆子的胳膊道:“奶,我先給你選。”
方婆子不願意要,道:“妞妞,奶有銀簪子,你給你娘和你二嬸選一選就行。”
周氏和胡氏一聽都不肯買了。
袁未一看便勸道:“奶,您都不肯買,我娘和二嬸怎麽好意思買,就算買了她倆也不安心戴,您聽我的,您老這麽多年拉拔我爹他們也不容易,咱獎勵自己一枝銀簪子一點也不過分。”
旁邊的兒子媳婦也跟著勸。
方婆子聽她這麽說,一下就想起自己這麽多年的苦楚來,一咬牙便道:“成成成,我也買。”
“奶,我陪三叔一塊去。”
方婆子滿意地點頭,道:“成,你們去吧!”
袁未樂滋滋地拽著袁三郎的袖子,道:“三叔,我們走!”
說著就走到了和張家姑娘並排的位置,宋婆子和張母自動跟在後麵。
袁未走在袁三郎和張家姑娘的中間,她搖了搖袁三郎的衣袖道:“三叔,你說話啊!”
袁三郎很尷尬,思索了半天才說道:“張姑娘,你早上吃飯了嗎?”
袁未在心中默默給袁三郎鼓勁兒,敢開口說話就好。
於是她抬頭想看那張家姑娘怎麽回答,隻見那姑娘膚色白皙,眉目清秀,聽見袁三郎的說話聲,雙頰迅速爬上紅霞,連握著籃子的手都緊了幾分。
然後小聲回道:“我在家吃過了的。”
袁三郎頓了一頓,“哦,那就好,我也吃過了!”
然後兩人走了好長一截路都沒有再開口。
袁未走在中間瞪眼,尋思:這可不行啊!這樣相親就是把縣城走個遍也相不出個啥啊? 不行,還得讓我出馬!
想著她就開了口,道:“張姑姑,你好白啊!你能和我說說,平時吃什麽才能和你長得一樣白嗎?”
張家姑娘抿著嘴,有些羞澀地笑了笑,小聲說道:“也沒吃什麽,都是和平常人家一樣的粗茶淡飯,主要是少出門曬太陽,在家捂著捂著就白了。”說著她又打量了一下袁未和袁三郎,道:“其實你也挺白的!”
倒是你三叔,挺黑的。隻是這話張姑娘沒說出口,畢竟第一次見麵,不能失禮。
袁未嘿嘿一笑道:“可能是我們家做豆腐的,每天早上都會煮豆漿喝,我有時喜歡在豆漿裏放一點點糖,這樣不會太甜,喝起來更有味道,但我三叔卻不喜歡。”
袁三郎摸了摸她的頭,道:“小孩子不要吃那麽多糖,會壞牙齒! ”
袁未不同意,道:“我又不是吃很多糖,才不會壞牙齒呢!你說是吧,張姑姑。”
張家姑娘瞅了兩人一眼,尷尬地問道:“吃糖還會壞牙嗎?”
袁未不答,看向袁三郎,袁三郎隻好說道:“會啊!我之前在南溪河上撐船,碰上一個老人去縣裏鑲金牙,他就說自己的牙是小時候吃糖吃太多壞掉的。”
張家姑娘聽他說起南溪河上撐船,便怔了一下問道:“你家不是做豆腐的嗎?怎麽你又去撐船啦!”
袁三郎解釋道:“豆腐攤主要是我大哥在忙,我和我二哥農閑的時候就在河上擺渡,農忙就回家種地,南溪河上撐船的幾乎都是這樣的。”
“倒是辛苦。”張家姑娘說道。
袁三郎不以為意,道:“還行吧,總不能在家閑著。”
一行人繞著縣城走了一條街才算分開,回豆腐攤的路上,袁未八卦地問道:“三叔,你對那位表姑姑有感覺嗎?”
袁三郎莫名其妙地道:“感覺?什麽感覺?”
“就是喜歡或者討厭,就類似這種的感覺呀!你有嗎?”
袁三郎搖搖頭,道:“這見一麵說兩句話就能有感覺了?那我在河麵上載過的人豈不是都得有感覺?”
袁未一聽泄了氣,“得,這事還是奶來問吧。”
回到豆腐攤上時,攤子上有好幾個人等著買豆腐的,隻有周氏一個人在這裏,袁未兩人一看,趕緊幫忙招呼,
等忙完了這波人,袁未才問道:“娘,怎麽就你一個人了?”
周氏說道:“剛剛你奶在這等了好久都沒客人,就和你二叔二嬸去醫館了,結果磨個身的功夫就來了這麽多人,差點沒忙過來。”
袁未聽著點點頭,道:“奶總算不用我勸就乖乖去醫館了。”
周氏和袁未兩人一邊招呼客人,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閑話,過了好一會,攤子上都空了,方婆子幾人才回來。
袁未看著袁二郎卸下的背簍,吃驚地問道:“奶,你這是開了多久的藥啊!”
一旁的胡氏不好意思的道:“不是,不是娘一個人的。”
周氏忙在袁未耳邊說道:“你二嬸想要個孩子,去醫館調理身子去了,你出去別亂說。”
方婆子擺手道:“回去就說是我一個人的藥,要是村裏的碎嘴婆娘知道你吃藥,不知道得傳成什麽樣子。”
袁未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畢竟村裏的三姑六婆的威力,她是領教過的。
之前她去縣裏上學時,村裏也有幾個老太太不太理解,當她麵就說袁二爺家掙錢了都不知道怎麽顯擺,竟讓孫女去上學堂,簡直白糟蹋錢。
每次聽到這種話時,袁未都很無語,回嘴吧,人家說你小丫頭片子不尊重老人,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不回嘴吧,自己又氣的慌,每次休沐回來,總能聽了一兩句這種話後,袁未便離她們遠遠的。
眼不見為淨,耳不聽為清。
袁未可以想到,要是那些婆娘知道自家二嬸為了再要個孩子,去吃了調理身體的藥,指不定要怎麽想入非非呢!
方婆子看豆腐攤上都賣得差不多了,便招呼著回家,路過銀樓的時候,方婆子看著孫女頭上已經打蔫的桃花道:“妞妞,走,奶給你買兩朵珠花戴!”
袁未道:“奶,你隻給我買花戴呀,那我娘和我二嬸呢?”
周氏“嘖”地一聲,“我都一把年紀了,買什麽花?”
胡氏嘴裏也念著道:“不用,二嬸今兒花了好多錢,就不買了。”
方氏想到自家兩個媳婦自進門就沒添上什麽首飾,就道:“成,買,那就都買,你娘和你二嬸要是覺得戴珠花不合適,就選個銀簪子吧,奶也不小氣,隻要我付得起,奶就給你們買。”
除了袁二郎挑著擔子不好進去外,幾人都樂嗬嗬地進了銀樓。
袁未抱著方婆子的胳膊道:“奶,我先給你選。”
方婆子不願意要,道:“妞妞,奶有銀簪子,你給你娘和你二嬸選一選就行。”
周氏和胡氏一聽都不肯買了。
袁未一看便勸道:“奶,您都不肯買,我娘和二嬸怎麽好意思買,就算買了她倆也不安心戴,您聽我的,您老這麽多年拉拔我爹他們也不容易,咱獎勵自己一枝銀簪子一點也不過分。”
旁邊的兒子媳婦也跟著勸。
方婆子聽她這麽說,一下就想起自己這麽多年的苦楚來,一咬牙便道:“成成成,我也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