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路程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 作者:偶爾養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廂方婆子帶著袁未急匆匆地往家趕,那廂陸夫子也坐著馬車急匆匆地往縣城趕,車輪碾過官道的黃土路麵,揚起一陣灰塵。
袁未正要捂起口鼻的時候,身旁突然傳來一道聲音,“袁未?”
袁未扇了扇麵前的灰塵,才看清前麵停下的馬車內伸出一張臉,赫然就是陸夫子的模樣。
她上前小跑了幾步,然後乖巧地行了一禮道:“拜見夫子。”
陸夫子點了點頭,道:“嗯,後麵是你祖母吧?”
袁未點點頭,道:“對,是我祖母。”
陸夫子下了車,對著方婆子和袁未說道:“大娘準備去哪?縣城還是袁家村?我捎你們一截?”
方婆子搖頭拒絕道:“不用了,我們隻是回村,就在前麵了。”
陸夫子看了一眼官道,道:“離袁家村還有兩三裏的路,上車吧,我捎你們一截,這天氣 說不定要下雨了。”
說著陸夫子就接過方婆子手裏的鋤頭,放到馬車的車轅上。
方婆子也被陸夫子先扶上了車,袁未跟在身後,隻是當她腳剛踏上車板時,左眼處又跳了一下。
袁未身形微頓,很快就調整了過來,等進了車廂,她才發現,這車裏還有另外兩人。
陸夫子落座後,給他們互相介紹道:“這位是我的同窗好友,姓楊,名巍,身旁是他的小廝。”
“這位是我們私塾的學生,姓袁,名叫袁未,這位是他的祖母。”
楊巍看到袁未略挑了一下眉,道:“女學生?我到這裏來了一月有餘,還沒見過南溪縣有上學的女學生呢!”
陸夫子微微一笑,道:“這孩子可以說是劉夫子的得意門生了。”
方婆子忙謙遜地道:“陸夫子說笑了,劉夫子開私塾開了幾十載, 學生遍布南溪縣各地,我家這小丫頭算得上哪門子的得意門生?”
袁未也尷尬地道:“算不得,算不得的。”
楊巍看了看車轅處的兩把鋤頭,道:“恕我冒昧,敢問大娘家中做什麽營生的?為何有送家中孫女上學的想法?要知道,讀書的花費可不在少數!”
方婆子也沒瞞著,道:“我們也隻是普通的莊戶人家,平常除了種地,也就做點豆腐攤的 小生意。
至於送孩子上學,主要還是她自己想學,又聰明的緊,讀書認字說過一兩遍就能記住,原本也就是讓他哥哥在一旁教一教,後來家中豆腐攤的生意變好了,我和我家老頭子一商議,便將她和她兩個弟弟一起送進了學堂,花費確實不少,不過倒也勉強負擔得起。”
楊巍點點頭,問起了方婆子家中的情況,“大娘家中總共幾口人啊?”
方婆子當他是閑嘮嗑,道:“老老少少一共十一口,我有三個兒子,三個孫子,一個孫女。”
“那大娘家裏有多少田地啊?每年得種多少稻米才夠養家糊口啊?”
方婆子說道:“往年家裏隻有六畝地,兩座山頭,交了稅糧以後,哪裏夠家裏十來口人吃的,這不隻好讓兒子們都出去尋點活計幹,這才熬過一年又一年。”
“那大娘之前一年能掙多少銀子啊?”
方婆子麵上不顯,心裏卻覺得,這人怎麽回事?怎麽越來越往家裏私事上問呢!可又看在這人是陸夫子朋友的份上,耐心答了,說得是以前沒做香幹時候的家裏能掙到的銀錢數。
袁未戒心略高,從問田地時她就微微皺眉,又是人口,又是田地的,這怎麽整的跟古代 版人口普查似的。
好在那楊巍聽完後並沒有繼續追問,剛好,車夫架著馬車停了下來,道:“老爺,袁家村到了。”方婆子和袁未都鬆了一口氣。
方婆子忙拉著袁未告別陸夫子和楊巍,匆匆下了馬車的同時還不忘取下自己的鋤頭。
馬車再次啟動,黃土路麵的官道上拉出長長的兩道車輪印,幾乎遠到方婆子都看不清了,她才敢說話,道:“那楊巍好生奇怪,怎麽總打聽咱家的情況,難道是起了什麽歹心?”
袁未皺眉,“那不至於吧,我瞧那人小廝穿的衣裳料子都比咱家的好呢!而且第一次見到他們的時候,是在書院門口,當時這兩人穿的比這還好些,我猜應不是起了歹心。”
方婆子回想了一下,好像袁未說的也是啊,便道:“那是奶想岔了?”方婆子甩了甩腦袋,“ 不行,防人之心不可無,回頭,我讓你爹他們都睡警醒些。”
而此時已經遠去的馬車上,陸夫子盯著楊巍失笑,道:“瞧你給人家盤問的,那孩子都快懷疑你的意圖了。”
楊巍摸了自己下巴上長出來的胡須,道:“那孩子是有點敏銳,我才問完他家裏幾口人, 她就開始皺眉頭了,不像之前問過的幾個孩子,一問就答,一點提防都無,果然讀了書的孩子就是不一樣。”
陸庭風搖搖頭,道:“你這縣令當的,底下有人你不用,偏偏自己跑出來體察民情,不僅如此,還把我騙出來,說是遊山玩水,苦了我給你打了好幾天下手。”
原來這位楊巍就是南溪縣新來的縣令,今年外放選官到了這裏,作為縣令,他當然是要了解自己治下是什麽樣的情況。
所以在他上任後的一個多月裏,他先是處理掉之前積累的事務,便開始下鄉,一是勸課農桑、二是體察民情。
他首先是去了碼頭附近,因為南溪碼頭的漕運算是南溪縣重要的商貿場所,得知每年夏天南溪河水位比較高影響漕運時,他又從縣衙沿著南溪河向東走去,一路走到焦湖的位置。
而此次田假的時間,他又約了陸庭風去南溪河的源頭看了看,兩人在那片區域轉悠了一個圈,又走訪了附近的村莊,看這天氣要不好,才急匆匆往縣裏趕。
袁未正要捂起口鼻的時候,身旁突然傳來一道聲音,“袁未?”
袁未扇了扇麵前的灰塵,才看清前麵停下的馬車內伸出一張臉,赫然就是陸夫子的模樣。
她上前小跑了幾步,然後乖巧地行了一禮道:“拜見夫子。”
陸夫子點了點頭,道:“嗯,後麵是你祖母吧?”
袁未點點頭,道:“對,是我祖母。”
陸夫子下了車,對著方婆子和袁未說道:“大娘準備去哪?縣城還是袁家村?我捎你們一截?”
方婆子搖頭拒絕道:“不用了,我們隻是回村,就在前麵了。”
陸夫子看了一眼官道,道:“離袁家村還有兩三裏的路,上車吧,我捎你們一截,這天氣 說不定要下雨了。”
說著陸夫子就接過方婆子手裏的鋤頭,放到馬車的車轅上。
方婆子也被陸夫子先扶上了車,袁未跟在身後,隻是當她腳剛踏上車板時,左眼處又跳了一下。
袁未身形微頓,很快就調整了過來,等進了車廂,她才發現,這車裏還有另外兩人。
陸夫子落座後,給他們互相介紹道:“這位是我的同窗好友,姓楊,名巍,身旁是他的小廝。”
“這位是我們私塾的學生,姓袁,名叫袁未,這位是他的祖母。”
楊巍看到袁未略挑了一下眉,道:“女學生?我到這裏來了一月有餘,還沒見過南溪縣有上學的女學生呢!”
陸夫子微微一笑,道:“這孩子可以說是劉夫子的得意門生了。”
方婆子忙謙遜地道:“陸夫子說笑了,劉夫子開私塾開了幾十載, 學生遍布南溪縣各地,我家這小丫頭算得上哪門子的得意門生?”
袁未也尷尬地道:“算不得,算不得的。”
楊巍看了看車轅處的兩把鋤頭,道:“恕我冒昧,敢問大娘家中做什麽營生的?為何有送家中孫女上學的想法?要知道,讀書的花費可不在少數!”
方婆子也沒瞞著,道:“我們也隻是普通的莊戶人家,平常除了種地,也就做點豆腐攤的 小生意。
至於送孩子上學,主要還是她自己想學,又聰明的緊,讀書認字說過一兩遍就能記住,原本也就是讓他哥哥在一旁教一教,後來家中豆腐攤的生意變好了,我和我家老頭子一商議,便將她和她兩個弟弟一起送進了學堂,花費確實不少,不過倒也勉強負擔得起。”
楊巍點點頭,問起了方婆子家中的情況,“大娘家中總共幾口人啊?”
方婆子當他是閑嘮嗑,道:“老老少少一共十一口,我有三個兒子,三個孫子,一個孫女。”
“那大娘家裏有多少田地啊?每年得種多少稻米才夠養家糊口啊?”
方婆子說道:“往年家裏隻有六畝地,兩座山頭,交了稅糧以後,哪裏夠家裏十來口人吃的,這不隻好讓兒子們都出去尋點活計幹,這才熬過一年又一年。”
“那大娘之前一年能掙多少銀子啊?”
方婆子麵上不顯,心裏卻覺得,這人怎麽回事?怎麽越來越往家裏私事上問呢!可又看在這人是陸夫子朋友的份上,耐心答了,說得是以前沒做香幹時候的家裏能掙到的銀錢數。
袁未戒心略高,從問田地時她就微微皺眉,又是人口,又是田地的,這怎麽整的跟古代 版人口普查似的。
好在那楊巍聽完後並沒有繼續追問,剛好,車夫架著馬車停了下來,道:“老爺,袁家村到了。”方婆子和袁未都鬆了一口氣。
方婆子忙拉著袁未告別陸夫子和楊巍,匆匆下了馬車的同時還不忘取下自己的鋤頭。
馬車再次啟動,黃土路麵的官道上拉出長長的兩道車輪印,幾乎遠到方婆子都看不清了,她才敢說話,道:“那楊巍好生奇怪,怎麽總打聽咱家的情況,難道是起了什麽歹心?”
袁未皺眉,“那不至於吧,我瞧那人小廝穿的衣裳料子都比咱家的好呢!而且第一次見到他們的時候,是在書院門口,當時這兩人穿的比這還好些,我猜應不是起了歹心。”
方婆子回想了一下,好像袁未說的也是啊,便道:“那是奶想岔了?”方婆子甩了甩腦袋,“ 不行,防人之心不可無,回頭,我讓你爹他們都睡警醒些。”
而此時已經遠去的馬車上,陸夫子盯著楊巍失笑,道:“瞧你給人家盤問的,那孩子都快懷疑你的意圖了。”
楊巍摸了自己下巴上長出來的胡須,道:“那孩子是有點敏銳,我才問完他家裏幾口人, 她就開始皺眉頭了,不像之前問過的幾個孩子,一問就答,一點提防都無,果然讀了書的孩子就是不一樣。”
陸庭風搖搖頭,道:“你這縣令當的,底下有人你不用,偏偏自己跑出來體察民情,不僅如此,還把我騙出來,說是遊山玩水,苦了我給你打了好幾天下手。”
原來這位楊巍就是南溪縣新來的縣令,今年外放選官到了這裏,作為縣令,他當然是要了解自己治下是什麽樣的情況。
所以在他上任後的一個多月裏,他先是處理掉之前積累的事務,便開始下鄉,一是勸課農桑、二是體察民情。
他首先是去了碼頭附近,因為南溪碼頭的漕運算是南溪縣重要的商貿場所,得知每年夏天南溪河水位比較高影響漕運時,他又從縣衙沿著南溪河向東走去,一路走到焦湖的位置。
而此次田假的時間,他又約了陸庭風去南溪河的源頭看了看,兩人在那片區域轉悠了一個圈,又走訪了附近的村莊,看這天氣要不好,才急匆匆往縣裏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