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樓來買故事的事情進行得很順利,方婆子沒費什麽勁就談下了二兩銀錢的買斷價,銀錢拿的手的時候,方婆子可勁兒在心裏感歎,讀書就是好!讀書人掙錢是不費勁啊!


    隨後回家就把二兩銀錠子和十兩銀子翻出來放在一起,對,她得給大孫女記賬!方婆子翻出了賬本兒,將袁大郎喊進來,道:“大郎啊,快進來給你閨女記賬。”


    袁大郎看這十二兩銀子都記在袁未的頭上,心裏直覺不合適,道:“娘,這裏頭也有您那一份,您怎麽全記在妞妞頭上!”


    方婆子滿不在乎地道:“我就跑個腿的活兒,記什麽記,都給孩子。”說著還催促道:“你快點,孩子們快放學回來了,我得做晚食了。”


    茶樓的故事一開講,那是場場爆滿,不僅鄉親們愛聽,就連賀縣丞和楊縣令也跑去聽過兩回。


    因為袁未的故事寫得極好,其中不乏對南溪縣縣衙的褒揚,更主要的是袁未將教化鄉民這一點也寫進了故事裏,這令楊縣令感觸頗深,決定以後若是發生什麽重大的案件,也應該用 講故事或者戲曲的方式廣為宣傳下去。


    時間一過了端午,天氣就變得炎熱了起來,常常早上還能見個太陽,中午便是雷聲滾滾。


    今兒又是個休沐,方婆子和袁未坐在屋簷下一齊歎氣,歎完氣的兩人相對看了一眼, 方婆子問道:“你個孩子歎什麽氣?”


    袁未托著臉道:“奶,咱這夏天雨水這麽多的嗎?過了端午沒有幾個好天啊,這都下了五六天的雨了!”


    方婆子想到此歎氣歎得更深了,道:“端午日雨,鬼旺人災,不過你們學堂應不會有什麽影響吧!”


    袁未搖搖頭,道:“不,我們學堂也有影響的,最近南溪河的河水漲了不少,許多同學都 說再這麽天天下,恐怕要不了幾日就要斷航了,劉夫子也已經開始統計名單,準備給河那邊的學子準備大通鋪,萬一雨太大,他們回不了家,也好有地方留宿,而且住書院總比住客棧便宜。”


    方婆子道:“南溪縣的客棧是不便宜,尋常也是客商們住的多,哪是你們這些學生花費的地方。”說著她就想起了前幾年袁旭和袁曉讀書的時候,也是給了錢住這邊書院的大通鋪,後來周家來碼頭開茶寮,袁旭能到周家去借宿,再到現在袁家在縣裏有了自己的房子。


    想到這裏,她就向袁旭喊道:“大孫兒啊,明兒上學,和袁曉說一聲,讓他收拾兩身衣服,回頭住到咱家來,就別去書院擠了。”


    袁旭應了聲,表示自己明天上學就和他說。


    此時的縣衙裏,楊巍也在頭痛,“怎麽這南溪河一下雨,水位就漲這麽多,雨勢大的時候,那滾滾黃泥水,瞧著竟如大江般翻騰,這樣下去可不成!”


    楊巍站在地圖前逡巡了幾步,道:“賀縣丞,你去約幾位鄉紳還有船行東家到府衙一敘。”


    賀縣丞問道:“大人準備作何打算?”


    楊巍道:“我打算趁這幾日水位尚可,架一座浮橋,供鄉民通行,不過短時間裏縣衙沒準備出那麽多條船!”


    賀縣丞一聽明白了,這是要向鄉紳和船行募捐!


    人員一齊,楊巍便開啟了他的三寸不爛之舌,直到在場的人都答應至少給縣衙提供兩條小船,楊縣令這才放下心來。


    同時也在心裏吐槽上一任縣令到底是幹什麽吃的?一個中縣連座浮橋都沒架過!


    浮橋剛開始建的時候,附近好多人都來幫忙,沒有兩天就架好了,主要是因為這麽多年下來,大家著實很苦惱這夏汛通行的問題,畢竟誰家沒個急的時候啊!這下好了,能解決了。


    浮橋一建好楊縣令就把手下的衙役全部派了出去,讓他們去每個村通知,最近雨水太多,要注意安全,若有住在低窪地的要抓緊搬走,以免發生危險,必要時可以去縣城求救,南溪河架橋了!能通行!


    袁二爺則帶著兩個兒子天天數著天過,眼見著地裏的稻子一天比一天成熟,這雨卻一直不停,好不容易見到太陽了,到地裏一看,他家稻子開始生蟲了!


    這可愁壞了莊稼人,袁大爺和袁二爺湊在一起,看著天色,向村裏看天氣最準的老人家問道:“袁叔,你看後麵這天氣還有雨嗎?”


    被叫袁叔的人頭發胡須都白了,眯著眼看了好一會天,道:“不成,估摸還得下雨,讓村裏都做好準備吧,沒有糧食的都去縣裏買點糧食備著,房子不牢固的也得加固一下,別讓雨淋塌了。 ”


    袁大爺一聽,趕緊敲著鑼把大家夥都召集到一起,說完了話後,袁二爺便坐在他身邊歎氣,要說損失,他們兩家的損失是最大的,沒辦法,誰叫這兩家田地多,種的早稻也多啊!


    袁大爺看他歎氣隻得勸道:“早稻壞了還有中稻,總不至於絕收的,寬心一點,好歹今兒還看見太陽了,說不定袁叔看得也不準,過幾日子,天就好了呢!”話雖這麽說,可袁大爺和袁二爺心裏都清楚,這賊老天十有八九還是會下。


    袁二爺打起精神道:“不成,我得讓張屠戶去縣裏賣肉時給大郎捎個口信,讓他們幾個擱縣裏買點糧,這家裏無糧可不成。”同時也在心裏想:到底還是底子薄了些。


    袁二爺在家裏著急,方婆子也沒有很放鬆,最近她這點心生意不好,一下雨街上人就少,也是,誰願意下雨天出門啊!同時她這點心也沒法賣,風雨一大,這點心總能被雨澆濕到,支了油棚子也不好使,一旦澆濕那點心就變成軟踏踏的一團,誰見了還有胃口啊!


    所以這幾天方婆子隻做以前一半的量,就這樣有時還賣不完,時常帶回家去,將雨水打過的點心重新烤製,塞進孩子們的肚子裏。


    袁大郎最近也和袁二爺一樣關注著天氣,集市裏關於這方麵的說法也不是很好,還沒等張屠戶給他傳信,他就和方婆子商議起了買糧的事兒,除了一大家子的嚼用,還得考慮方婆子做點心的那些,這一算下來可不是少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偶爾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偶爾養生並收藏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