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過年3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 作者:偶爾養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氏跟著周外婆一起去廚房準備飯菜,叫了苗苗在一旁打下手。
周氏問道:“娘,我們年前和大哥說的縣令大人準備開新碼頭建街市的消息,大哥回來和你們說了嗎?”
周外婆點點頭,道:“說了的,他說他想在鵲渚鎮的新碼頭買間鋪子,回來找我們商議呢!”
堂屋裏,袁大郎也在說這件事情,他道:“嶽父,縣令大人準備建兩座新碼頭的事情,你們聽說了沒?”
周外公聽著他話裏的試探,道:“聽說了的,你大哥說準備在那裏買間鋪子,說是一百二十兩銀子一塊空地皮,回來找我們商議呢!眼下我還沒拿主意呢!”
說到這裏,周小舅就一臉不相信地道:“大哥,姐夫,你們這都從哪聽來的消息?建碼頭這麽大的事情!衙門連告示都沒出,你們就知道啦?別是叫人騙了。”
袁大郎看著周小舅解釋道:“這事兒我們也是碰巧知道消息的,一開始我們也驚訝這新縣令的動作,以為是別人渾說的,但是我向酒樓的管事,衙門的衙役都打聽了,確有其事。”
袁旭也道:“小舅舅,這消息千真萬確,我也向我書院裏的同窗打聽過,據說楊縣令已經就這一事向南溪縣的地方鄉紳透露過,兩間屋大小的空地皮售價一百二十兩,楊縣令還讓他們早些準備銀子和人手,開春之後就會貼告示動工。”
袁未與周小舅接觸地不多,看他黑黑瘦瘦的模樣,一看就是常年勞作的辛苦人,此時正搖著頭道:“一百二十兩的空地皮,再建鋪麵,少說也得是磚石結構的,算下來,一百三四十兩是最基本的,這花費也太大了。”
周大舅這才歎了口氣,道:“所以我想找家裏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拚一些銀子出來,這幾年開茶寮掙的錢,我都拿一半回家了,現在手頭能用的也就七十來兩銀,本來是準備在縣城裏買個小院子的,現在得緊著這事兒來了。”
周外公捏著茶杯的手緊了緊,瞅著周大舅道:“當年,你去縣裏開茶寮,咱家一共才給你備了十兩銀子,你便站住了腳跟。
如今想買個鋪子,我這當爹的,心裏也不是不支持,著實是這花費太多了,且不論現在買了鋪子要多久能掙回來,就是這買鋪子的錢,咱家給你湊齊也是夠嗆。”
周小舅道:“哥,咱家這幾年換了眼下的青磚大瓦房,新添了六畝水田,再加上我家那兩小子讀書,著實都花費了不少,若要買鋪子,爹娘的腰包裏要掏空不說,說不準還得欠債,那這何苦呢!”
袁大郎和周大舅走得近,買鋪子這事兒也是他鼓動的,此時便勸說道:“有老話說得好,一鋪養三代,我從自家開了鋪子後,算是深有體會。
當初擺攤的時候,那些酒樓茶館生怕我這生意不長久,買些香幹連定錢都不敢交太多,我自家的貨更是不敢上太多。
開鋪子後,大大小小的管事都來和我說我這鋪子開的對,說做吃食的,就是要有名有號的,就算萬一出了事他們也不怕,徑自到鋪子裏來,不像是之前擺攤,要是碰上事兒了,撂挑子走人他們還怕找不到。
眼下有這個機會,我才勸著大舅哥也買個鋪子,以後不管是開茶寮還是做食肆,都穩當的很,再次,回頭轉賣了或者專門租出去也成。
另外就是大舅哥租的那茶寮,東家實在不厚道,那麽大點的地,今年租子都能漲到二兩八一年,都趕上我那鋪子的租子了,這麽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嶽父若是支持大舅哥買鋪子,錢財方麵也不用太擔心,我這兒多多少少能幫襯點。”
周外公聽著,心裏頗舒坦,道:“你有這份心就好,不過這事兒不是開春才定下嗎?還有些時間,容我再想想吧!”
周大舅見此,便岔開了話題。
袁未見他們將話頭引到了春耕,便說出門曬曬太陽,出了堂屋,袁朝也覺得無聊,也跟了出去。
袁未蹲在牆頭下去逗著周家養的小花貓,心裏也在默默想著事兒。
眼下周家這情況,她外公對買鋪子的事兒,心裏也不是不支持,隻是話裏話外的意思很明顯,大舅要求的太多了,若是十兩二十兩的,外公肯定就應下了。
而周小舅看著不是很想買,估計是怕周大舅把老兩口腰包裏的錢用光了,自己落不到個啥,所以才一直搖頭。有點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意思,可能這就是兩個兒子的煩惱吧。
想著想著,她就抬頭看向旁邊正在擼貓的袁朝,認真地問了他一句,道:“以後你若是和哥哥分家,會和他爭家裏的家產嗎?”
袁朝被她這沒頭沒腦的一句話問的,心裏直發毛,瞪大著眼睛看著她,道:“姐姐,你不會要鼓動咱爹分家吧?”
袁未眉頭一皺,白了他一眼,“什麽跟什麽?我是問你,跟咱爹有啥關係?快,回答我。”
袁朝理所當然地道:“以後到我分家,我聽爹娘的就好了。不過到那時,哥哥肯定已經考上舉人了,說不定都考上進士當官了,到時候他還看不看得上家裏這點產業都說不準呢!”
袁未失笑,道:“就你還想的挺美!我告訴你,甭管以後分家能分到什麽?自己有本事能養活一家老小,能往家掙家業才是正事!
就像你說的,哥哥以後考上功名,就不用靠家裏養活,每年光朝廷發的米糧他都吃不過來。所以歸根究底,還是得自己有本事,你得記著這上麵靠!記住了嗎?”
袁朝看著她認真地點了一下頭,然後問道:“姐姐,那怎麽樣才能有本事呢?我覺得你就很有本事,既會讀書又能給家裏掙錢,我是不是要像你一樣?”
袁未坦然地接受了他的讚美,想了想,向他說道:“你是你,我是我,你不必像我一樣,至於你怎麽長本事,我覺得你還是先把書讀好再說吧,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你要是連書都讀不好,談什麽長本事?”
袁朝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周氏問道:“娘,我們年前和大哥說的縣令大人準備開新碼頭建街市的消息,大哥回來和你們說了嗎?”
周外婆點點頭,道:“說了的,他說他想在鵲渚鎮的新碼頭買間鋪子,回來找我們商議呢!”
堂屋裏,袁大郎也在說這件事情,他道:“嶽父,縣令大人準備建兩座新碼頭的事情,你們聽說了沒?”
周外公聽著他話裏的試探,道:“聽說了的,你大哥說準備在那裏買間鋪子,說是一百二十兩銀子一塊空地皮,回來找我們商議呢!眼下我還沒拿主意呢!”
說到這裏,周小舅就一臉不相信地道:“大哥,姐夫,你們這都從哪聽來的消息?建碼頭這麽大的事情!衙門連告示都沒出,你們就知道啦?別是叫人騙了。”
袁大郎看著周小舅解釋道:“這事兒我們也是碰巧知道消息的,一開始我們也驚訝這新縣令的動作,以為是別人渾說的,但是我向酒樓的管事,衙門的衙役都打聽了,確有其事。”
袁旭也道:“小舅舅,這消息千真萬確,我也向我書院裏的同窗打聽過,據說楊縣令已經就這一事向南溪縣的地方鄉紳透露過,兩間屋大小的空地皮售價一百二十兩,楊縣令還讓他們早些準備銀子和人手,開春之後就會貼告示動工。”
袁未與周小舅接觸地不多,看他黑黑瘦瘦的模樣,一看就是常年勞作的辛苦人,此時正搖著頭道:“一百二十兩的空地皮,再建鋪麵,少說也得是磚石結構的,算下來,一百三四十兩是最基本的,這花費也太大了。”
周大舅這才歎了口氣,道:“所以我想找家裏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拚一些銀子出來,這幾年開茶寮掙的錢,我都拿一半回家了,現在手頭能用的也就七十來兩銀,本來是準備在縣城裏買個小院子的,現在得緊著這事兒來了。”
周外公捏著茶杯的手緊了緊,瞅著周大舅道:“當年,你去縣裏開茶寮,咱家一共才給你備了十兩銀子,你便站住了腳跟。
如今想買個鋪子,我這當爹的,心裏也不是不支持,著實是這花費太多了,且不論現在買了鋪子要多久能掙回來,就是這買鋪子的錢,咱家給你湊齊也是夠嗆。”
周小舅道:“哥,咱家這幾年換了眼下的青磚大瓦房,新添了六畝水田,再加上我家那兩小子讀書,著實都花費了不少,若要買鋪子,爹娘的腰包裏要掏空不說,說不準還得欠債,那這何苦呢!”
袁大郎和周大舅走得近,買鋪子這事兒也是他鼓動的,此時便勸說道:“有老話說得好,一鋪養三代,我從自家開了鋪子後,算是深有體會。
當初擺攤的時候,那些酒樓茶館生怕我這生意不長久,買些香幹連定錢都不敢交太多,我自家的貨更是不敢上太多。
開鋪子後,大大小小的管事都來和我說我這鋪子開的對,說做吃食的,就是要有名有號的,就算萬一出了事他們也不怕,徑自到鋪子裏來,不像是之前擺攤,要是碰上事兒了,撂挑子走人他們還怕找不到。
眼下有這個機會,我才勸著大舅哥也買個鋪子,以後不管是開茶寮還是做食肆,都穩當的很,再次,回頭轉賣了或者專門租出去也成。
另外就是大舅哥租的那茶寮,東家實在不厚道,那麽大點的地,今年租子都能漲到二兩八一年,都趕上我那鋪子的租子了,這麽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嶽父若是支持大舅哥買鋪子,錢財方麵也不用太擔心,我這兒多多少少能幫襯點。”
周外公聽著,心裏頗舒坦,道:“你有這份心就好,不過這事兒不是開春才定下嗎?還有些時間,容我再想想吧!”
周大舅見此,便岔開了話題。
袁未見他們將話頭引到了春耕,便說出門曬曬太陽,出了堂屋,袁朝也覺得無聊,也跟了出去。
袁未蹲在牆頭下去逗著周家養的小花貓,心裏也在默默想著事兒。
眼下周家這情況,她外公對買鋪子的事兒,心裏也不是不支持,隻是話裏話外的意思很明顯,大舅要求的太多了,若是十兩二十兩的,外公肯定就應下了。
而周小舅看著不是很想買,估計是怕周大舅把老兩口腰包裏的錢用光了,自己落不到個啥,所以才一直搖頭。有點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意思,可能這就是兩個兒子的煩惱吧。
想著想著,她就抬頭看向旁邊正在擼貓的袁朝,認真地問了他一句,道:“以後你若是和哥哥分家,會和他爭家裏的家產嗎?”
袁朝被她這沒頭沒腦的一句話問的,心裏直發毛,瞪大著眼睛看著她,道:“姐姐,你不會要鼓動咱爹分家吧?”
袁未眉頭一皺,白了他一眼,“什麽跟什麽?我是問你,跟咱爹有啥關係?快,回答我。”
袁朝理所當然地道:“以後到我分家,我聽爹娘的就好了。不過到那時,哥哥肯定已經考上舉人了,說不定都考上進士當官了,到時候他還看不看得上家裏這點產業都說不準呢!”
袁未失笑,道:“就你還想的挺美!我告訴你,甭管以後分家能分到什麽?自己有本事能養活一家老小,能往家掙家業才是正事!
就像你說的,哥哥以後考上功名,就不用靠家裏養活,每年光朝廷發的米糧他都吃不過來。所以歸根究底,還是得自己有本事,你得記著這上麵靠!記住了嗎?”
袁朝看著她認真地點了一下頭,然後問道:“姐姐,那怎麽樣才能有本事呢?我覺得你就很有本事,既會讀書又能給家裏掙錢,我是不是要像你一樣?”
袁未坦然地接受了他的讚美,想了想,向他說道:“你是你,我是我,你不必像我一樣,至於你怎麽長本事,我覺得你還是先把書讀好再說吧,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你要是連書都讀不好,談什麽長本事?”
袁朝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