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未自從將沈家人那邊的心思猜了一遍,便對沈述沈淳兩兄弟留意頗多。


    書院裏,沈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除了陸夫子的教學,這位表哥將自己絕大多數的時間都用在了讀書上,便是與他們說話也都是帶了書上的問題,請求他們回去讓袁旭給他解答一二,這樣的表現,讓袁未有些懷疑這人是不是不清楚表伯公之前的動作。


    再看旁邊的沈淳,每天在書院裏與袁朝袁晨兩人稱兄道弟的樣子,誰見了不得說一句兄友弟恭,但是,細看他那笑意不達眼底的眼睛,袁未就能肯定這肯定是個有所圖的。


    真有意思,這當弟弟的比當哥哥的還有心眼。


    正想著,就見沈淳走了過來,他拿著剛剛陸夫子講的課來問,“袁未,剛剛夫子講的這句《大學》的釋義沒有聽清,你再給我講一遍吧。”


    袁未撐著臉挑了個眉,看到他指的內容,確實是今日所學,到底給他講了一遍,身後的袁朝見了忙把頭伸到兩人中間,一副聽得認真的模樣。


    袁未仔細說了一遍釋義後,沈淳提筆記下,道了謝扯了幾句閑話,才向自己的位置走去,袁朝瞥了一眼他的身影,正要張嘴說話,袁未說道:“回家再說吧。”


    袁朝見姐姐一副淡然的神色,便咽下了自己的話,點點頭坐回自己的座位上。


    回家的路上,袁未主動挑起話頭,道:“下午的時候,你想說些什麽?”


    袁朝朝她看了一眼道:“最近沈淳表哥與我們說話也太殷勤了些,今日上課時明明見他做了筆記,但他還是借這個由頭與你說話,我不知道他想幹什麽?”


    袁未聽他這麽說便勾了勾嘴角,心想連袁朝這個孩子都看出他不對勁了,這人還偏以為自己裝的不錯。


    袁未叮囑道:“他來與你們說話就聽唄,聽他都說些什麽?現在咱們家裏無非就是生意攥在手裏,隻要不是打探家裏的點心手藝與菜譜,你們就與他聊,另有一點,他要問起你們我在家幹什麽,你們一律都說不知道。”畢竟是一個書院下讀書,表麵的關係還是要維持的。


    袁朝與袁晨兩小子對視一眼,有點明白姐姐的意思。


    這邊幾人在討論他,那邊沈淳也在提筆思索著,他坐在窗前看著正在幫忙幹活的沈容,沉思了幾下,放下筆走了過去。


    沈容正在幫廚房劈柴,看到沈淳挽了袖子忙攔住他,“別忙,這些活我都是做慣的,不要你伸手。”他壓下心裏“你們讀書人都沒力氣”這句話。


    沈淳聽著這話,挽起袖子的手一頓,不再動手,隻笑著道:“容堂哥瞧著心情不好,可是在鋪子裏遇上了什麽難事?要不說與小弟聽聽,或許能為你開解一二?”


    沈容笑容微苦,拾掇了一下腳邊的劈好的細柴,裝作沒事的樣子道:“沒事,就是這兩天有點累,歇歇就好了。”


    沈淳可不信他的話,話裏話外地打聽道:“最近袁家的生意如何?”


    說起這個沈容,沈容就開懷地道:“生意很好,每日客源不斷,就是茶樓酒樓的訂貨也不曾少過,最近新上了一個叫豬肉脯的東西,來的人又多了一些。”


    他是盼著袁家生意好的,袁家生意好,他在鋪子裏幹活才能長久。


    沈淳隻聽說袁家的點心鋪子裏新出了吃食,具體是什麽還不知道,便問道:“是個什麽樣的吃食?”


    沈容與他描述了一番:“就是把肉做成一種肉幹,薄薄的,香香的,具體是鹹是甜我沒有嚐過。”


    沈淳聽著他的描述,嘴角牽強地扯了一下,沈容也知道自己形容地不好,便又補充道:“聽袁東家說,這肉脯用牛肉做更好吃,隻可惜咱們這兒對耕牛管製嚴格,就算是老死的耕牛尋常也買不著,白白損失了一個生意。”


    沈淳與他打聽了一點袁家鋪子的事情,便鼓勵沈容道:“容堂哥在鋪子裏好好學,等到學成之時,就是袁家鋪子的大師傅了”


    沈容聽著這話笑容微僵,略頓了頓道:“我定當努力。”


    沈淳裝作不見他的勉強,起身回房,他看見正在窗前苦讀的沈述,心裏不屑:哼,書呆子。


    天氣漸冷,很快,南溪縣下了入冬後的第一場薄雪,還沒凍上就被太陽照得消失不見。


    今兒是冬月初十,是個吉日,又因為到了年尾,鵲渚鎮開始有許多在此歇腳的商人。


    鵲渚鎮的點心鋪子和食肆全都選在今日開張,早在一個月前袁周兩家就定下一個舞龍舞獅的隊伍來表演,敲鑼打鼓地熱鬧了好一會,等人聚的差不多了,兩掛鞭炮一放,喜糖一灑,將客人迎進了食肆和點心鋪子的大門。


    袁未給自己的食肆取了一個很簡單的名字,名叫“魚味”,店裏以魚為主營,招牌菜自然就是烤魚、紅燒魚、酸菜魚這些。


    當初定菜譜的時候,就是因為鵲渚鎮兩麵臨河,又近焦湖,富產河鮮,這其中又以魚為主,加上周家和袁家大量養殖家禽,食肆的材料那是十分易得的。


    點心鋪子則略簡單一些,刨去水孜孜的豆腐那些,上了點心和壇封的腐乳並一些曬幹的腐竹那些在鋪子裏,袁三郎每天早上拉著一車東西過來,負責看管這邊的鋪子。


    袁未在開業的時候,直接將之前用過的滿減活動升級了一下,注明在食肆裏消費滿五十文減五文,滿一百文減十文送隔壁點心鋪的消費券一張,活動與禮品券都限時三天,而點心鋪那裏也是如法炮製,兩家店互利互惠,相得益彰。


    袁三郎很是忙了幾天,可是眼神也亮晶晶的,拍著家裏給他新買的小母牛心疼地道:“這幾天你也辛苦了,回頭開春了,我帶你去鄉下吃草。”


    坐在鋪子門口歇口氣的周大舅見道:“又賣完啦?”


    袁三郎笑嗬嗬地應道:“賣完啦!一年到頭的,就這兩個月生意最好,你這也不錯吧!”


    周大舅微笑著點頭,眼裏滿足顯而易見。


    開了茶寮好幾年了,他還沒碰到過這般掙錢的。


    定菜譜的時候他還擔心這地界的人都是吃膩了河鮮的,顯然他錯了,光是酸菜魚這一種便讓這食肆客滿盈門,加上最近天冷,他們又把烤魚推廣了出來,每天不到午時,食肆裏就坐滿了人,到晚食的時間,更是營業到熬油點燈。


    袁未來這邊看過兩回,還算滿意,查過賬本後,她便與周大舅說道:“大舅,我做了一個新食材,我取名叫粉絲,明兒我讓三叔給你拉來。”


    周大舅疑惑,問道:“新食材?是咱們這兒沒有的?”


    袁未搖頭道:“南溪縣是沒有的,縣以外的地方我倒是不知道的!”


    周大舅見此便道:“要是沒見過的東西,想推出去怕是不容易。”


    袁未卻不擔心,道:“您先試著在店裏推銷一下,要是賣不動,就先白送幾天,賬記我頭上就好。”


    周大舅一聽外甥女要白送,還要掛在自己賬上,立馬不樂意地道:“一起開的鋪子,花費怎麽能單獨掛你賬上,大舅與你均攤。”


    袁未笑著,也沒客氣,隻點頭道:“那成,回頭保管大舅您不吃虧。”


    周大舅也願信她,他知道,這外甥女向來說到做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偶爾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偶爾養生並收藏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