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婆子和周氏跟何氏相互見了禮,幾人一起相伴著往寺裏走,等在一旁的知客和尚挺著小肚子笑眯眯地迎了上來。


    眾人將自家帶來的香油米麵奉上,知客和尚笑眯眯地指了兩個小沙彌去幫忙,還叮囑道:“叫你們師叔記清楚些。”


    知客和尚一路走一路給他們介紹寺裏的結構和風景,簡單走了一圈後,眾人才到了大雄寶殿。


    各自求了需要的平安符後,秦氏想去給自家兒子求個姻緣。


    “聽說金水寺解簽解得很準,我去為我兒子求個姻緣。”


    說著秦氏便跪在蒲團上虔誠地搖起了簽筒。


    “咚”地一聲,竹簽掉地,秦氏一看,第九簽,中吉。


    何氏見是個吉,也有一些心癢,於是也上前求了一支。


    身旁的知客和尚道:“解簽得去後麵觀音殿,剛好那邊離廂房也近。”


    一行人一起走,待到半道上,有個小孩子突然竄出來撞到周氏身上,那孩子剛吃完素齋,一手一臉都是油花,就這麽沾到周氏身上。


    她有些歉意地說:“你們去解簽吧,我去廂房換個衣服。”


    何氏見此,便勸方婆子,“袁老夫人也走累了吧,不如先去廂房歇著吧,我們馬上就來。”


    方婆子現在日子過得舒心,沒什麽想求想問的,於是也應了下來,隻交待袁未說:“你留在這裏等你秦姑奶。”


    袁未應下。


    “那我們去去就來。”秦氏拉著何氏就進了觀音殿,歐陽錚跟在後麵。


    到了解簽處,秦氏將自己的竹簽遞過去,老和尚看了一眼,說:“求的什麽?”


    “想給孩子求個姻緣。”


    老和尚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搖頭晃腦說了一句“目下無冬樹,枯木未開花,看看春色動,漸漸萌發芽。有些事情上天自有安排,不必著急,該來的時候自然就來了。”


    說完他指一下身後的何氏,你又求的什麽?


    何氏看了看往殿外走的袁家人,湊上前小聲道:“我也想給兒子看看姻緣。”


    秦氏皺起眉頭,今天是相看的日子,這何氏背著袁家人給兒子看姻緣?莫不是不滿意袁未?


    歐陽錚站在離何氏兩三步的地方,聽見母親說求的姻緣,他眼睛都睜大了幾分。


    低聲提醒道:“母親,我不看姻緣。”


    老和尚聽見他的話,抬起眼皮看了歐陽睜一眼,問道:“就是為他求的?”


    何氏笑容勉強地點點頭。


    她知道自己這事做的不合適,可也不知道怎麽了,她總放心不下兒子這婚事。


    老和尚接過竹簽看也沒看,反蓋在台麵上笑嗬嗬地說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還看什麽?”


    站在解簽台前的三人都驚呆了,雖然說今天是相看的日子,可是現在人多眼雜,大家都等著待會去廂房再提起正事呢!寺裏誰也不知道這事,這老和尚開了天眼?


    袁未這個換了芯子的人很怕見這些得道高人,所以隻站在殿外和小沙彌閑聊,看見解簽台前的三人神色有異,便又往回走了幾步,問:“兩位夫人,發生什麽事兒嗎?”


    秦氏趕忙換上一張笑臉,說道:“什麽事也沒有,都是吉。”


    歐陽錚也朝他點點頭,示意自己這邊沒事。


    老和尚原本還沒有注意到袁未,此時她走近了,又捋著胡子誇了一句“施主好麵相。”


    何氏這才像醒過神來,笑著說了一句:“多謝大師。”


    歐陽錚簡直腳趾抓地,幸好袁未不知道他娘求的是什麽,否則自己簡直要羞憤死。


    袁未當何氏在謝老和尚解簽,聽見他誇獎她的話,也隻是笑著謝過。


    秦氏麵上尷尬,連忙道:“我們趕緊過去吧,別讓你娘她們等。”


    何氏也連忙說道:“是啊是啊,我們走吧。”


    歐陽錚臉上發燙,不敢讓袁未知曉原因,隻好走到她身邊。


    袁未直覺他們三個之間有點事,可是一個個都不想說,她也不敢繼續追問,隻好作罷。


    歐陽錚也覺得氣氛尷尬,一路緊跟在袁未身邊沒有說話。


    待一行人到了廂房時,何氏這才發現自己兒子已經和人家姑娘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陽光下,兩人的臉龐周圍散發著柔和的光暈,讓人看一眼都心生歡喜,竟是如此般配。


    待在廂房歇下,方婆子便讓三個孩子和邱霞去領素齋,何氏見此也趕緊支走了兒子。


    “袁嬸子好福氣,兩個孫兒如此優秀,就連孫女也是個知書達理的,方才,在來的路上,袁未還問小沙彌,他們寺廟除了香客供奉的香火,他們還種不種田地,田地產出多少,夠不夠他們吃?想我跟在夫君任上這麽多年,才慢慢學會如何體察民情,沒想到袁未小小年紀就知道這些了!”何氏說得真心實意,眼睛裏再無任何猶疑,隻餘欣賞。


    方婆子聽著嬸子兩個字,心裏就知道這事情十有八九妥了,要知道麵前這位之前可是很客氣地喊她老夫人。


    方婆子笑著,道:“都是孩子自己爭氣,咱們老袁家都是些地裏刨食的,不懂怎麽教養孩子。


    小的時候,袁旭他大爺爺給袁曉啟蒙,我家袁旭就拉著袁未蹲在一邊默默聽,也不出聲,他大爺爺看他們聽得認真,就帶著他們一起教了,後麵他大爺爺學識有限教不了了,我們兩家就一起送孫子上了學,那會子我們家家境不好,供一個都勉勉強強,袁未隻能眼巴巴地望著,後來我們家日子好過了些,我們就把家裏孩子都送去上學,私塾的老先生說袁未讀書認真很有天分,就連寫字都比上過一年學的寫得好,當時我和她爺都感歎她是個女兒身可惜了,她是怎麽說來著?奶,沒什麽好可惜的,咱女人也能頂半邊天。”


    “當時,我隻想著,臭丫頭可真會說大話,這麽多年,我就看她東折騰一下,西折騰一下,也不知怎麽回事,還真是讓她把家裏的日子折騰地好起來了。”


    “左右鄰居都說她能幹,可我自家的孫女自家知道,這女兒家的活路她是一點兒不會。你讓她背個書那是卡蹦脆,你讓她學個針線那是千難萬難,寫字的時候,小手怎麽拐都行,做個衣服就成了四不像。現在家裏有仆人了還好些,以前沒有仆人的時候家裏的家務活她都指使她兩個弟弟幹,也是叫我們給慣壞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偶爾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偶爾養生並收藏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