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凝到達兵營,將馬匹交與小兵,徑直走到王爺的主營帳。
門口值守的士兵伸手攔住她,又恭敬抱拳低頭道:“阿凝小主,王爺令所有人不得靠近此營帳,陛下需好好靜養。王爺正在餘副將的營帳內”
阿凝應了聲,不再為難士兵,她是去找王爺的,又不是來看惠帝的。
阿凝轉身來到餘副將的營帳,發現門口有重兵在把守,氛圍肅穆壓抑。但士兵並沒有阻攔她,反而替她拉開了簾帳。
她走進營帳內,竟看見裏頭站著不少重臣名將,都是王爺十分信任的弘股之臣,吏部尚書,刑部尚書,大理寺卿,餘副將等等,淩卿也在場,甚至連謝華也毫不避諱的現身。阿凝訝然。
眾人轉身看了一眼來人,發現是王爺身邊的阿凝,便繼續回身討論方才的話題。
穆塵瀟見來人是阿凝,眸光微沉,示意她坐到一旁,聽眾人討論,阿凝乖巧的坐到了淩卿身旁。淩卿挑挑眉,斜睨她一眼,並未言語。
營帳內氣氛嚴肅壓抑,令人窒息,畢竟這大宏天下馬上要更換主子了。
穆塵瀟午後已將心中計劃告知眾大臣。並讓謝華現身,與眾大臣打個照麵。這些弘股之臣都是穆塵瀟身側之人,十分忠誠於他,哪怕他振臂一呼要當皇帝,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擁護他。
現如今,穆塵瀟打算推舉謝華的兒子當皇帝,眾大臣也並未反對,他們數月之前就被告知情況,還參與了整個計劃的製定。
皇權必須平穩過渡,否則極易引起內憂外患,特別是嶺南王手中還握有十五萬大軍,北境之外又有北漠虎視眈眈。而穆塵瀟也想要名正言順的坐上皇位,謝華兒子就非常合適的成了這個過渡。
現如今,因惠帝臨時出征剿匪,受傷瀕死,事出突然,原計劃不得不稍作改變。
“啟稟王爺,臣等建議將盧太後的罪證公之於眾之前,不如利用盧太後性命威脅惠帝,逼他立下遺詔,讓謝華之子繼位。” 吏部尚書王瀚誌上前一步,將眾大臣的想法總結了一下。
阿凝看向滔滔不絕的吏部尚書,回憶起王爺曾與她介紹過的這位忠臣恩人。
這吏部尚書王瀚誌曾是穆塵瀟幼時流浪在外遇到的啟蒙先生。當年,他還是個落魄書生,隻能靠教書混個溫飽。
機緣巧合下,王瀚誌遇見了年幼時與狗爭食的穆塵瀟,憐憫之下便施舍給他幾個饅頭,沒想到,幼時的穆塵瀟拿到饅頭後,竟屁顛屁顛的跟隨他回家,還喊他父親。
後來他才了解到幼時穆塵瀟生母重病,生父不知是誰,見他如此可憐又機靈的模樣,王瀚誌幹脆就將他帶在身邊,還用為數不多的教書錢接濟他母親。
沒想到這穆塵瀟學習天賦極高,聰慧機靈,王瀚誌又幹脆收他做了門下生。
後來穆塵瀟生母去世,被老瑨北王找回,接入王府後就失去了聯係。
再後來他考入洛京官府,做了名不起眼的芝麻小官,至少解決了衣食問題,他以為就要這麽過一輩子。沒想到暗中有股力量一直在助他平步青雲。若幹年後,穆塵瀟被發配北境,他才知曉暗中一直扶持他的那股力量來自於瑨王府。
當初朝堂不少官員,甚至惠帝一度以為吏部尚書王瀚誌是他的弘股之臣,沒想到其實他早已是瑨北王穆塵瀟的弘股之臣。
“倘若惠帝不顧及生母性命,不願將就呢?”一旁的淩卿慵懶發問。阿凝收回思緒。
“那就隻能宣稱惠帝重傷而亡,未立遺詔,再將盧太後罪證及當年真相公之於眾,直接推舉謝華之子繼位。反正現下盧太後及惠帝勢力都在王爺的掌控之中。隻不過此舉確實有些風險,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之舉了。”沒想到書生氣十足的吏部尚書也有強硬的賭徒一麵。
坐於上頭案幾前的穆塵瀟表情凝重,眉頭微微蹙起,方才吏部尚書提到的無奈之舉,若處理不妥當,容易引起藩王之亂,特別是嶺南王那邊。
不過他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同意吏部尚書的計劃。
“臣願意當說客,竭力勸阻惠帝立下遺詔,傳位於謝華之子。”吏部尚書又自告奮勇說道。他當真是為了瑨北王的宏圖偉業殫精竭慮,誰讓瑨北王幼時喊過他一聲爹呢。
“可行。” 穆塵瀟拍板,他是相信啟蒙老師的一副好口才。
一旁站立的謝華一直未表態,計劃他們擬定,她隻需要配合即可。
眾文臣武將又將計劃全部重新推演了一遍,不斷商討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直至亥時更漏聲響起,擬定計劃才基本敲定。
“還有今日剿匪一事,匪徒死的死,傷的傷,餘副將留下數十名匪徒性命,已盡數押入囹獄,但匪徒為何擁有如此多威力巨大的火藥,這也得趕緊查清。”大理寺少卿稟奏道。這大理寺少卿雖對王爺忠心耿耿,但能力還欠缺了些,他提及此事也希望王爺能派人助他一臂之力。
“本王知曉,會盡快派人助你查清真相。”這背後之人一天不查清,他也是一天不得安心。
謝華對計劃十分讚賞,這麽多年的血海深仇、忍辱負重終於可以大仇得報了,她已經迫不及待的看著盧太後身敗名裂、一無所有的樣子。今日聽聞盧太後在兵營淒慘大哭,簡直讓她的每個毛孔都雀躍了起來。
瑨北王遣散眾人,命士兵護送各大臣秘密回府。眾人散去後,隻剩下穆塵瀟和阿凝留在營帳內。嘈雜不已的營帳立即恢複清靜,靜得好似隻能聽見兩人的呼吸聲。
穆塵瀟雙眼布滿血絲,這幾日他一直未曾入睡多久,昨日更是一夜通宵後,急行軍奔赴龍鳴山,酣戰一場。
阿凝上前為他倒了杯茶水,徑直坐在了他懷中,將杯子遞至他唇邊。
穆塵瀟往後靠了靠,輕笑出聲:“凝兒的膽子倒是愈來愈肥了。”
“王爺與眾大臣討論了這麽久,嘴巴不渴麽?”阿凝俏皮的眨眨眼睛,長長的睫毛一顫一顫,惹人疼惜。
穆塵瀟看著阿凝柔媚甜美的容顏,突然感覺確實有些口幹舌燥。
他挺起身子,靠向阿凝,握住阿凝舉著杯盞的手,迫使她將茶水放置在案幾上。
“本王確實渴了,不過本王不想要這茶水。“ 他回摟住阿凝,目光灼灼的望向她。
阿凝疑惑,王爺從不是個連水都要挑剔之人。
陡然間,穆塵瀟將阿凝壓向自己,炙熱的雙唇貼上她微涼的唇瓣,長舌靈活的撬開她的齒,開始攪動著她口中的香津。
阿凝終於回過神來,理解了王爺真正的意圖。
今日在龍鳴山的一幕幕開始回放在穆塵瀟腦海中,阿凝駕著馬車朝他飛奔而來的那一幕,令他心潮澎湃。他突然生出覺悟,阿凝不隻是阿凝,也不隻是他心愛的女人,而是他自身的一部分,無法分割。
一路攻城掠地,兩人如膠似漆,阿凝的圓領袍不知何時解開,露出白皙皙的胸部,穆塵瀟的吻也一路貼著來到胸口,吻住了胸前的柔軟。
阿凝呻吟出聲,渾身無力,隻得緊緊擁住他的頭,溫軟無助的喊了聲王爺。
這一聲王爺倒讓穆塵瀟瞬間醒悟過來,這是在兵營,還是在餘副將的營帳內。這幾日還是關鍵之時,一大堆事情等著他去處理,可不是談情說愛,兒女情長的好時機。
穆塵瀟放開阿凝,替她整理好衣物。又拿起桌上茶水,喝了一大口,平複心中躁火。
“惠帝駕崩,新皇登基,本王將成為攝政王,以後恐怕會更忙了。“ 穆塵瀟貪戀著阿凝身上的味道,他之後恐怕會經常宿居於皇宮。
阿凝紅著臉,喘息著點點頭。
“不過不會太久的。“他又喃喃補充道。等時機成熟,他便會將謝華兒子趕下皇位,登基為皇,到那時他的阿凝必然成為大宏王朝風光無限、富貴顯赫的皇後。
他複又將頭枕在阿凝肩上,疲憊至極之時,阿凝便是他休憩的港灣,如倦鳥歸林,令他心安無比。
“王爺?“ 阿凝沒有聽明白,反問了一句,卻發現王爺已趴在她肩頭沉沉睡去。
大概真得是累了,阿凝就這樣回摟住穆塵瀟,想象以後王爺當上攝政王的日子,估計會經常見不到他,阿凝內心歎了口氣。
不知過了多久,阿凝自己也沉沉睡去。
門口值守的士兵伸手攔住她,又恭敬抱拳低頭道:“阿凝小主,王爺令所有人不得靠近此營帳,陛下需好好靜養。王爺正在餘副將的營帳內”
阿凝應了聲,不再為難士兵,她是去找王爺的,又不是來看惠帝的。
阿凝轉身來到餘副將的營帳,發現門口有重兵在把守,氛圍肅穆壓抑。但士兵並沒有阻攔她,反而替她拉開了簾帳。
她走進營帳內,竟看見裏頭站著不少重臣名將,都是王爺十分信任的弘股之臣,吏部尚書,刑部尚書,大理寺卿,餘副將等等,淩卿也在場,甚至連謝華也毫不避諱的現身。阿凝訝然。
眾人轉身看了一眼來人,發現是王爺身邊的阿凝,便繼續回身討論方才的話題。
穆塵瀟見來人是阿凝,眸光微沉,示意她坐到一旁,聽眾人討論,阿凝乖巧的坐到了淩卿身旁。淩卿挑挑眉,斜睨她一眼,並未言語。
營帳內氣氛嚴肅壓抑,令人窒息,畢竟這大宏天下馬上要更換主子了。
穆塵瀟午後已將心中計劃告知眾大臣。並讓謝華現身,與眾大臣打個照麵。這些弘股之臣都是穆塵瀟身側之人,十分忠誠於他,哪怕他振臂一呼要當皇帝,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擁護他。
現如今,穆塵瀟打算推舉謝華的兒子當皇帝,眾大臣也並未反對,他們數月之前就被告知情況,還參與了整個計劃的製定。
皇權必須平穩過渡,否則極易引起內憂外患,特別是嶺南王手中還握有十五萬大軍,北境之外又有北漠虎視眈眈。而穆塵瀟也想要名正言順的坐上皇位,謝華兒子就非常合適的成了這個過渡。
現如今,因惠帝臨時出征剿匪,受傷瀕死,事出突然,原計劃不得不稍作改變。
“啟稟王爺,臣等建議將盧太後的罪證公之於眾之前,不如利用盧太後性命威脅惠帝,逼他立下遺詔,讓謝華之子繼位。” 吏部尚書王瀚誌上前一步,將眾大臣的想法總結了一下。
阿凝看向滔滔不絕的吏部尚書,回憶起王爺曾與她介紹過的這位忠臣恩人。
這吏部尚書王瀚誌曾是穆塵瀟幼時流浪在外遇到的啟蒙先生。當年,他還是個落魄書生,隻能靠教書混個溫飽。
機緣巧合下,王瀚誌遇見了年幼時與狗爭食的穆塵瀟,憐憫之下便施舍給他幾個饅頭,沒想到,幼時的穆塵瀟拿到饅頭後,竟屁顛屁顛的跟隨他回家,還喊他父親。
後來他才了解到幼時穆塵瀟生母重病,生父不知是誰,見他如此可憐又機靈的模樣,王瀚誌幹脆就將他帶在身邊,還用為數不多的教書錢接濟他母親。
沒想到這穆塵瀟學習天賦極高,聰慧機靈,王瀚誌又幹脆收他做了門下生。
後來穆塵瀟生母去世,被老瑨北王找回,接入王府後就失去了聯係。
再後來他考入洛京官府,做了名不起眼的芝麻小官,至少解決了衣食問題,他以為就要這麽過一輩子。沒想到暗中有股力量一直在助他平步青雲。若幹年後,穆塵瀟被發配北境,他才知曉暗中一直扶持他的那股力量來自於瑨王府。
當初朝堂不少官員,甚至惠帝一度以為吏部尚書王瀚誌是他的弘股之臣,沒想到其實他早已是瑨北王穆塵瀟的弘股之臣。
“倘若惠帝不顧及生母性命,不願將就呢?”一旁的淩卿慵懶發問。阿凝收回思緒。
“那就隻能宣稱惠帝重傷而亡,未立遺詔,再將盧太後罪證及當年真相公之於眾,直接推舉謝華之子繼位。反正現下盧太後及惠帝勢力都在王爺的掌控之中。隻不過此舉確實有些風險,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之舉了。”沒想到書生氣十足的吏部尚書也有強硬的賭徒一麵。
坐於上頭案幾前的穆塵瀟表情凝重,眉頭微微蹙起,方才吏部尚書提到的無奈之舉,若處理不妥當,容易引起藩王之亂,特別是嶺南王那邊。
不過他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同意吏部尚書的計劃。
“臣願意當說客,竭力勸阻惠帝立下遺詔,傳位於謝華之子。”吏部尚書又自告奮勇說道。他當真是為了瑨北王的宏圖偉業殫精竭慮,誰讓瑨北王幼時喊過他一聲爹呢。
“可行。” 穆塵瀟拍板,他是相信啟蒙老師的一副好口才。
一旁站立的謝華一直未表態,計劃他們擬定,她隻需要配合即可。
眾文臣武將又將計劃全部重新推演了一遍,不斷商討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直至亥時更漏聲響起,擬定計劃才基本敲定。
“還有今日剿匪一事,匪徒死的死,傷的傷,餘副將留下數十名匪徒性命,已盡數押入囹獄,但匪徒為何擁有如此多威力巨大的火藥,這也得趕緊查清。”大理寺少卿稟奏道。這大理寺少卿雖對王爺忠心耿耿,但能力還欠缺了些,他提及此事也希望王爺能派人助他一臂之力。
“本王知曉,會盡快派人助你查清真相。”這背後之人一天不查清,他也是一天不得安心。
謝華對計劃十分讚賞,這麽多年的血海深仇、忍辱負重終於可以大仇得報了,她已經迫不及待的看著盧太後身敗名裂、一無所有的樣子。今日聽聞盧太後在兵營淒慘大哭,簡直讓她的每個毛孔都雀躍了起來。
瑨北王遣散眾人,命士兵護送各大臣秘密回府。眾人散去後,隻剩下穆塵瀟和阿凝留在營帳內。嘈雜不已的營帳立即恢複清靜,靜得好似隻能聽見兩人的呼吸聲。
穆塵瀟雙眼布滿血絲,這幾日他一直未曾入睡多久,昨日更是一夜通宵後,急行軍奔赴龍鳴山,酣戰一場。
阿凝上前為他倒了杯茶水,徑直坐在了他懷中,將杯子遞至他唇邊。
穆塵瀟往後靠了靠,輕笑出聲:“凝兒的膽子倒是愈來愈肥了。”
“王爺與眾大臣討論了這麽久,嘴巴不渴麽?”阿凝俏皮的眨眨眼睛,長長的睫毛一顫一顫,惹人疼惜。
穆塵瀟看著阿凝柔媚甜美的容顏,突然感覺確實有些口幹舌燥。
他挺起身子,靠向阿凝,握住阿凝舉著杯盞的手,迫使她將茶水放置在案幾上。
“本王確實渴了,不過本王不想要這茶水。“ 他回摟住阿凝,目光灼灼的望向她。
阿凝疑惑,王爺從不是個連水都要挑剔之人。
陡然間,穆塵瀟將阿凝壓向自己,炙熱的雙唇貼上她微涼的唇瓣,長舌靈活的撬開她的齒,開始攪動著她口中的香津。
阿凝終於回過神來,理解了王爺真正的意圖。
今日在龍鳴山的一幕幕開始回放在穆塵瀟腦海中,阿凝駕著馬車朝他飛奔而來的那一幕,令他心潮澎湃。他突然生出覺悟,阿凝不隻是阿凝,也不隻是他心愛的女人,而是他自身的一部分,無法分割。
一路攻城掠地,兩人如膠似漆,阿凝的圓領袍不知何時解開,露出白皙皙的胸部,穆塵瀟的吻也一路貼著來到胸口,吻住了胸前的柔軟。
阿凝呻吟出聲,渾身無力,隻得緊緊擁住他的頭,溫軟無助的喊了聲王爺。
這一聲王爺倒讓穆塵瀟瞬間醒悟過來,這是在兵營,還是在餘副將的營帳內。這幾日還是關鍵之時,一大堆事情等著他去處理,可不是談情說愛,兒女情長的好時機。
穆塵瀟放開阿凝,替她整理好衣物。又拿起桌上茶水,喝了一大口,平複心中躁火。
“惠帝駕崩,新皇登基,本王將成為攝政王,以後恐怕會更忙了。“ 穆塵瀟貪戀著阿凝身上的味道,他之後恐怕會經常宿居於皇宮。
阿凝紅著臉,喘息著點點頭。
“不過不會太久的。“他又喃喃補充道。等時機成熟,他便會將謝華兒子趕下皇位,登基為皇,到那時他的阿凝必然成為大宏王朝風光無限、富貴顯赫的皇後。
他複又將頭枕在阿凝肩上,疲憊至極之時,阿凝便是他休憩的港灣,如倦鳥歸林,令他心安無比。
“王爺?“ 阿凝沒有聽明白,反問了一句,卻發現王爺已趴在她肩頭沉沉睡去。
大概真得是累了,阿凝就這樣回摟住穆塵瀟,想象以後王爺當上攝政王的日子,估計會經常見不到他,阿凝內心歎了口氣。
不知過了多久,阿凝自己也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