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凝被秘密送出宮外,至任鋆所在驛館,翌日,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出發前往江南州。阿凝身邊的婢女皆是淩卿親自挑選的一等一的暗衛,王爺說了,若阿凝在江南出了事,他必然會拿陳容芝和她肚裏的孩子磨刀,淩卿是知曉王爺說到便會做到。
市井公開淩遲行刑,場麵極度血腥殘忍,以至周邊商鋪七天內都不敢營生,淩卿不確定此舉有否震懾住嶺南和謝華,不過他自己倒是被震驚了,穆塵瀟手段狠絕更甚於北漠蠻族,不顧眾臣反對,將大宏文明上國的臉麵狠狠踩在地上,身為大宏皇族卻與大宏的國格,格格不入。嘖嘖,他忽地同情起阿凝,被這樣一個梟雄賴上一輩子,吃幹抹淨甚至連口渣都不會剩下了。他又轉念想到自己,心中苦笑,他的處境也不比阿凝好哪兒去,自打被穆塵瀟所救,他的一生就與之捆綁在一起了,同樣等著被吃幹抹淨連口渣都不剩。
任鋆帶著阿凝一行人,經過十餘天的長途跋涉,最終到達江南州首府臨安,腳程倒不算快。阿凝一路上與任鋆對接磨合,彼此了解,商討落腳之後的行動方案,因此並未要求著急趕路。
阿凝剛入臨安城就被臨安的繁華與氣派完全震驚,這簡直和國都洛京不相上下,但多了一份奢靡與豪侈。瞧見這街道兩旁的高屋瓴院,雕花精致繁複,木材用料極好;街上不少行人身著綾羅綢緞,光彩炫亮,比光鮮亮麗的洛京人更多了分貴氣和財氣。江南果然富庶無比,阿凝心裏感慨,算是開了眼界。
江南知州因官商一案被貶西南,而這臨安知府隻是被罰了一年的俸祿,並未有嚴厲處罰,王爺為了讓她更好的了解江南,與她提及過江南官場之事。這臨安知府出自本地,頭腦活絡,極善管理經世財計,將臨安城治理得富裕繁華、井然有序,是個難得的人才,王爺本想將此人調入戶部,但考慮到其年歲已高,又因官商一案失責,名聲終究有汙點,隻得作罷。
臨安知府鄭學書此時早已等候在城門口茶樓內。見到朝廷派來的新任知州任鋆一行人入城門,便趕緊下樓笑臉迎接。
“參見任大人,久聞任大人學識淵博、勵精圖治,在河西州深受百姓愛戴,聲名遠揚,江南州有任大人上任,百姓亦是三生有幸。” 鄭知府果真頭腦靈活、八麵玲瓏,一見麵就開始溜須拍馬,阿凝在馬車內偷偷看著他粉白肥圓的老臉,心裏嘖嘖兩聲,洛京當地同樣年紀的官員哪有像他這麽好的皮膚,江南水土真是養人。
任鋆一身剛硬風骨,客氣回敬幾句:“哪裏,江南自古富庶,聽聞臨安在鄭知府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愈加繁華,本官還要向你們好好學習這治理之道。”
鄭知府麵上惶恐,內心卻因這幾句誇獎的話樂開了花,這確實是對他這些年政績的肯定。
“任大人太過謙虛,舟車勞頓,要不任大人隨下官去品個茶,讓下官為您接接風,待會兒一起吃個便飯,行李就交由下屬處理罷。” 鄭知府恭敬問道。
任鋆擺擺手,婉拒:“天色不早,本官想著先去府邸安頓好,也可沐浴一番。待會兒就直接吃個便飯吧。”
鄭知府立即明白話中之意,任鋆這是應下了今晚為他準備的接風宴了。他恭敬做了個請姿。
任鋆翻身上馬,由著鄭知府領路,去往知州府邸。
鄭知府望了一眼身後隊伍,一行人之中隻有三輛馬車,其中一輛還是任鋆的。聽說任鋆家眷有一正房夫人和一小妾,子女共六人,怎得馬車數量會這麽少。他心底有些納悶。
阿凝在任鋆的知州府邸安頓下來,她挑了一間獨立的二進院落,離主院較遠,安靜寬闊,除了沒有湯泉,其他一切都不比洛京的攝政王府差。畢竟這以前可是上任知州府邸,院落裝飾精致奢靡。
阿凝沐浴休整一番,天色便已暗淡下來,任鋆派丫鬟前來相邀,一同赴宴。阿凝思慮一刻,立即答應,這可是打開江南人脈的好機會。
馬車早已等候在門口,任鋆正站在馬車旁等候,見阿凝過來,熟絡喊道:“素兒,趕緊上馬車,隨為父一同赴宴。”
阿凝應了一聲,如同高門千金一般,扶著婢女的肩頭蹬上了馬車,經過這些天在途中的相處,阿凝早已和任鋆磨合成了父女。
任鋆雖是文臣,但作風中透著一股武將作風,他翻身上馬,隨同當地侍衛前往慶香樓,慶香樓據說是臨安城數一數二的高檔酒樓。
阿凝坐於馬車內,撩開一角內簾,看著臨安街景,忍不住感歎,即使到了入暮傍晚,這臨安街道依舊忙碌不已,車水馬龍,熱鬧不絕。
這點洛京可比不上,傍晚的洛京商戶已開始收市,因為是皇城,時不時就會有宵禁;北境的霍城更不用提,申時剛過,街道上已是人煙稀少。
馬車穩穩停在慶香樓前,阿凝下了馬車,跟在任鋆身後。慶香樓內奢靡無比,酒肉菜肴飄香,絲竹琵琶聲不絕,食客往來昏昏欲醉。
任鋆等人被引領到一間大包間,入內後,鄭知府趕緊迎上來,親自帶他們入座。阿凝環顧四周,還有幾位身著高檔綾羅,富貴不凡之人坐於廂內。
鄭知府春風滿麵,開口介紹道:“這位是慶香樓東家項家家主,項家可是我們江南州第一大富戶,生意遍布江南;旁邊的是他家公子項少主。哦,還有這位是顧家家主,江南木材生意基本由他家掌控,他也是項家家主的妹夫。”
話音剛落,項家家主便帶著幾人站起身,恭敬行禮抱拳:“項某早已聽聞任知州在河西州的英雄事跡,今日得以引見,實乃三生有幸。任知州任職江南,也是我們江南百姓的福氣。”
說完,他還舉起酒杯,一口氣幹完杯中酒,顯示自己滿滿誠意,其他兩位也跟著舉起酒杯,一口氣喝完,亮出杯底。
任鋆見狀,客氣舉起酒杯回敬:“任某初到江南,就見到了江南傳說中的風雲人物,幸會幸會。”
鄭知府見氣氛融洽,任知州毫無架子,不由舒坦了口氣,放鬆下來。
他注意到任知州一旁衣著華貴的女子,年輕秀氣,梳著少女髻,估計應是任知州的千金。
“知州大人,您身旁的這位是?” 他開口問道。
“哦,她是本官的嫡女,第三個女兒,還未出嫁,因聽說江南繁華富庶,便軟磨硬泡本官,求著本官帶她下江南,本官想著她若能在富庶江南落腳也好,所以就將她帶下江南。其餘家眷仍留在河西,過段時間打理好家事再下江南。”任鋆解釋,特意強調了落腳兩字。
“原來如此,在江南落腳,這好說好說。” 鄭知府樂嗬嗬笑得臉上橫肉抖了抖。
眾人皆聽出他的話外之音,意思就是幫他這嫡女在江南尋得一好夫婿唄。
這其實是阿凝之前與任鋆商量好的劇本,借著尋夫婿的名義可以結交到不少江南貴人富戶,這些人為了巴結任知州,一定會十分熱情的邀她赴各種宴席,為她牽線搭橋。
“來,素兒,今日你可要沾點小酒,好好敬敬鄭知府和這幾位貴客。“ 任鋆對阿凝說道。
阿凝乖巧舉起酒杯,一一敬向鄭知府和項家家主等人,一言一行,一節一禮皆端莊穩重,不卑不亢,不愧是知州千金嫡女。
要不是自己已有正室,任知州嫡女身份尊貴,不可能當妾,這項家少主說不定就考慮將她納入房內了。
眾人聽著絲竹之聲,把酒暢談,任知州一改往日剛正嚴肅的形象,表現得十分豪爽,平易近人,風趣幽默。宴席氣氛愉悅高漲,甚至在任知州的言語引導下,已微醺的鄭知府和富戶開始大膽說起上任知州及江南官商之事。
阿凝裝作若無其事的用膳,事不關己的模樣,卻側耳細聽。
“上任知州仗著盧太後和先帝的關係,大肆打擊異己、獨斷專行,把江南官場弄得烏煙瘴氣,明知曉江南官商私賣火藥,卻故意隱瞞不上報朝廷,簡直是膽大包天。” 鄭知府借著酒勁開始滔滔不絕批判起上任知州,他內心確有火氣,因連累到他,害他被罰了一年的俸祿,落下個不好的名聲。
項家少主內心翻了個白眼,上任知州在位之時,鄭知府可是最會拍馬之人。估計要不是江南現下待需一名熟悉本地又擅治理的官員,這鄭知府也會一同被貶吧。
阿凝不動聲色打量起這項家家主,對方毫無反應,並未打算跟風,隻是飲酒安靜聽著。反倒是這項家少主臉上閃過一絲鄙夷。
顧家家主倒是發話:“上任知州在任時,江南確實世風日下。別看著江南表麵富庶,風光無限,實則暗裏………” 還沒待他說完,就被項家家主打斷,顧家悻悻閉嘴。
任鋆掃了眼項家的反應,岔開話題:“本官上任,你們大可放心,必讓江南蒸蒸日上、風清弊絕。“
他又開始聊起生意之事,談及洛京至江南水運行業,這恰好是項家主控的生意,兩人交談頗歡。
項家家主從身後拿出一盒子,遞給任鋆,鄭重說道:“任知州,這是我項家最貴重的寶貝,玉麵觀音,乃前朝皇家之物,我知任知州乃攝政王所器重,特想將此寶物贈給皇家,還望任知州能幫我轉交。“
阿凝心中訝然,玉麵觀音她有聽說過,這可是傳世寶物。項家竟拿出此等貴重物品要贈送給皇家,這不就是贈送給攝政王的意思麽。看來項家是拿出誠意想攀附攝政王了,對他表忠心了。
任鋆相比阿凝的訝然,倒淡定許多,他瞄了一眼阿凝,兩人霎時交換眼神。任鋆接過盒子,當麵代皇家向他道了謝。
市井公開淩遲行刑,場麵極度血腥殘忍,以至周邊商鋪七天內都不敢營生,淩卿不確定此舉有否震懾住嶺南和謝華,不過他自己倒是被震驚了,穆塵瀟手段狠絕更甚於北漠蠻族,不顧眾臣反對,將大宏文明上國的臉麵狠狠踩在地上,身為大宏皇族卻與大宏的國格,格格不入。嘖嘖,他忽地同情起阿凝,被這樣一個梟雄賴上一輩子,吃幹抹淨甚至連口渣都不會剩下了。他又轉念想到自己,心中苦笑,他的處境也不比阿凝好哪兒去,自打被穆塵瀟所救,他的一生就與之捆綁在一起了,同樣等著被吃幹抹淨連口渣都不剩。
任鋆帶著阿凝一行人,經過十餘天的長途跋涉,最終到達江南州首府臨安,腳程倒不算快。阿凝一路上與任鋆對接磨合,彼此了解,商討落腳之後的行動方案,因此並未要求著急趕路。
阿凝剛入臨安城就被臨安的繁華與氣派完全震驚,這簡直和國都洛京不相上下,但多了一份奢靡與豪侈。瞧見這街道兩旁的高屋瓴院,雕花精致繁複,木材用料極好;街上不少行人身著綾羅綢緞,光彩炫亮,比光鮮亮麗的洛京人更多了分貴氣和財氣。江南果然富庶無比,阿凝心裏感慨,算是開了眼界。
江南知州因官商一案被貶西南,而這臨安知府隻是被罰了一年的俸祿,並未有嚴厲處罰,王爺為了讓她更好的了解江南,與她提及過江南官場之事。這臨安知府出自本地,頭腦活絡,極善管理經世財計,將臨安城治理得富裕繁華、井然有序,是個難得的人才,王爺本想將此人調入戶部,但考慮到其年歲已高,又因官商一案失責,名聲終究有汙點,隻得作罷。
臨安知府鄭學書此時早已等候在城門口茶樓內。見到朝廷派來的新任知州任鋆一行人入城門,便趕緊下樓笑臉迎接。
“參見任大人,久聞任大人學識淵博、勵精圖治,在河西州深受百姓愛戴,聲名遠揚,江南州有任大人上任,百姓亦是三生有幸。” 鄭知府果真頭腦靈活、八麵玲瓏,一見麵就開始溜須拍馬,阿凝在馬車內偷偷看著他粉白肥圓的老臉,心裏嘖嘖兩聲,洛京當地同樣年紀的官員哪有像他這麽好的皮膚,江南水土真是養人。
任鋆一身剛硬風骨,客氣回敬幾句:“哪裏,江南自古富庶,聽聞臨安在鄭知府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愈加繁華,本官還要向你們好好學習這治理之道。”
鄭知府麵上惶恐,內心卻因這幾句誇獎的話樂開了花,這確實是對他這些年政績的肯定。
“任大人太過謙虛,舟車勞頓,要不任大人隨下官去品個茶,讓下官為您接接風,待會兒一起吃個便飯,行李就交由下屬處理罷。” 鄭知府恭敬問道。
任鋆擺擺手,婉拒:“天色不早,本官想著先去府邸安頓好,也可沐浴一番。待會兒就直接吃個便飯吧。”
鄭知府立即明白話中之意,任鋆這是應下了今晚為他準備的接風宴了。他恭敬做了個請姿。
任鋆翻身上馬,由著鄭知府領路,去往知州府邸。
鄭知府望了一眼身後隊伍,一行人之中隻有三輛馬車,其中一輛還是任鋆的。聽說任鋆家眷有一正房夫人和一小妾,子女共六人,怎得馬車數量會這麽少。他心底有些納悶。
阿凝在任鋆的知州府邸安頓下來,她挑了一間獨立的二進院落,離主院較遠,安靜寬闊,除了沒有湯泉,其他一切都不比洛京的攝政王府差。畢竟這以前可是上任知州府邸,院落裝飾精致奢靡。
阿凝沐浴休整一番,天色便已暗淡下來,任鋆派丫鬟前來相邀,一同赴宴。阿凝思慮一刻,立即答應,這可是打開江南人脈的好機會。
馬車早已等候在門口,任鋆正站在馬車旁等候,見阿凝過來,熟絡喊道:“素兒,趕緊上馬車,隨為父一同赴宴。”
阿凝應了一聲,如同高門千金一般,扶著婢女的肩頭蹬上了馬車,經過這些天在途中的相處,阿凝早已和任鋆磨合成了父女。
任鋆雖是文臣,但作風中透著一股武將作風,他翻身上馬,隨同當地侍衛前往慶香樓,慶香樓據說是臨安城數一數二的高檔酒樓。
阿凝坐於馬車內,撩開一角內簾,看著臨安街景,忍不住感歎,即使到了入暮傍晚,這臨安街道依舊忙碌不已,車水馬龍,熱鬧不絕。
這點洛京可比不上,傍晚的洛京商戶已開始收市,因為是皇城,時不時就會有宵禁;北境的霍城更不用提,申時剛過,街道上已是人煙稀少。
馬車穩穩停在慶香樓前,阿凝下了馬車,跟在任鋆身後。慶香樓內奢靡無比,酒肉菜肴飄香,絲竹琵琶聲不絕,食客往來昏昏欲醉。
任鋆等人被引領到一間大包間,入內後,鄭知府趕緊迎上來,親自帶他們入座。阿凝環顧四周,還有幾位身著高檔綾羅,富貴不凡之人坐於廂內。
鄭知府春風滿麵,開口介紹道:“這位是慶香樓東家項家家主,項家可是我們江南州第一大富戶,生意遍布江南;旁邊的是他家公子項少主。哦,還有這位是顧家家主,江南木材生意基本由他家掌控,他也是項家家主的妹夫。”
話音剛落,項家家主便帶著幾人站起身,恭敬行禮抱拳:“項某早已聽聞任知州在河西州的英雄事跡,今日得以引見,實乃三生有幸。任知州任職江南,也是我們江南百姓的福氣。”
說完,他還舉起酒杯,一口氣幹完杯中酒,顯示自己滿滿誠意,其他兩位也跟著舉起酒杯,一口氣喝完,亮出杯底。
任鋆見狀,客氣舉起酒杯回敬:“任某初到江南,就見到了江南傳說中的風雲人物,幸會幸會。”
鄭知府見氣氛融洽,任知州毫無架子,不由舒坦了口氣,放鬆下來。
他注意到任知州一旁衣著華貴的女子,年輕秀氣,梳著少女髻,估計應是任知州的千金。
“知州大人,您身旁的這位是?” 他開口問道。
“哦,她是本官的嫡女,第三個女兒,還未出嫁,因聽說江南繁華富庶,便軟磨硬泡本官,求著本官帶她下江南,本官想著她若能在富庶江南落腳也好,所以就將她帶下江南。其餘家眷仍留在河西,過段時間打理好家事再下江南。”任鋆解釋,特意強調了落腳兩字。
“原來如此,在江南落腳,這好說好說。” 鄭知府樂嗬嗬笑得臉上橫肉抖了抖。
眾人皆聽出他的話外之音,意思就是幫他這嫡女在江南尋得一好夫婿唄。
這其實是阿凝之前與任鋆商量好的劇本,借著尋夫婿的名義可以結交到不少江南貴人富戶,這些人為了巴結任知州,一定會十分熱情的邀她赴各種宴席,為她牽線搭橋。
“來,素兒,今日你可要沾點小酒,好好敬敬鄭知府和這幾位貴客。“ 任鋆對阿凝說道。
阿凝乖巧舉起酒杯,一一敬向鄭知府和項家家主等人,一言一行,一節一禮皆端莊穩重,不卑不亢,不愧是知州千金嫡女。
要不是自己已有正室,任知州嫡女身份尊貴,不可能當妾,這項家少主說不定就考慮將她納入房內了。
眾人聽著絲竹之聲,把酒暢談,任知州一改往日剛正嚴肅的形象,表現得十分豪爽,平易近人,風趣幽默。宴席氣氛愉悅高漲,甚至在任知州的言語引導下,已微醺的鄭知府和富戶開始大膽說起上任知州及江南官商之事。
阿凝裝作若無其事的用膳,事不關己的模樣,卻側耳細聽。
“上任知州仗著盧太後和先帝的關係,大肆打擊異己、獨斷專行,把江南官場弄得烏煙瘴氣,明知曉江南官商私賣火藥,卻故意隱瞞不上報朝廷,簡直是膽大包天。” 鄭知府借著酒勁開始滔滔不絕批判起上任知州,他內心確有火氣,因連累到他,害他被罰了一年的俸祿,落下個不好的名聲。
項家少主內心翻了個白眼,上任知州在位之時,鄭知府可是最會拍馬之人。估計要不是江南現下待需一名熟悉本地又擅治理的官員,這鄭知府也會一同被貶吧。
阿凝不動聲色打量起這項家家主,對方毫無反應,並未打算跟風,隻是飲酒安靜聽著。反倒是這項家少主臉上閃過一絲鄙夷。
顧家家主倒是發話:“上任知州在任時,江南確實世風日下。別看著江南表麵富庶,風光無限,實則暗裏………” 還沒待他說完,就被項家家主打斷,顧家悻悻閉嘴。
任鋆掃了眼項家的反應,岔開話題:“本官上任,你們大可放心,必讓江南蒸蒸日上、風清弊絕。“
他又開始聊起生意之事,談及洛京至江南水運行業,這恰好是項家主控的生意,兩人交談頗歡。
項家家主從身後拿出一盒子,遞給任鋆,鄭重說道:“任知州,這是我項家最貴重的寶貝,玉麵觀音,乃前朝皇家之物,我知任知州乃攝政王所器重,特想將此寶物贈給皇家,還望任知州能幫我轉交。“
阿凝心中訝然,玉麵觀音她有聽說過,這可是傳世寶物。項家竟拿出此等貴重物品要贈送給皇家,這不就是贈送給攝政王的意思麽。看來項家是拿出誠意想攀附攝政王了,對他表忠心了。
任鋆相比阿凝的訝然,倒淡定許多,他瞄了一眼阿凝,兩人霎時交換眼神。任鋆接過盒子,當麵代皇家向他道了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