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朦朦亮之時,眾人仍在睡夢中,昨日林中行軍太過疲憊,穆塵瀟起身後下令推後一刻鍾吹響號角。
就在此時,從森林外不遠處突然傳來戰鼓聲、廝殺聲和駿馬奔騰之聲,沸沸揚揚,震天動地,吵醒了睡夢中的士兵,阿凝也被驚醒。
難道北境的騎兵這麽快已經與嶺南軍遇上開戰了。這讓在場眾人驚異困惑,他們距離嶺南腹地老巢仍有些距離。
前哨兵禦馬急匆匆從遠處返回,馬兒未停下,他便跳下馬,單膝跪地,急聲稟報道:“王爺,是我們的騎兵正與嶺南軍的步兵激戰,對方人數眾多,而且……而且行軍極其詭異。”
穆塵瀟神情冷冽嚴肅,立即下令吹響號角,整肅軍隊。又問前哨兵:“行軍詭異是何意。“
前哨兵想起方才所見之場景,不禁抖了抖身軀,咽著口水顫巍回複道,“嶺南軍群龍無首,無人指揮,毫無陣法,但個個卻英勇無比,竟不知……不知傷痛。“
他稟報得相當隱晦,其實他看到的真實場景卻是嶺南軍士兵就算被砍斷了下半身,仍能揮舞刀劍,勇猛作戰。
阿凝在一旁陷入沉思,無人指揮作戰,卻英勇無比,不知傷痛,這倒是聞所未聞。
不,也不是聞所未聞,幾個月前,在臨安城門口突發的詐屍一案,那兩名匹夫不就是重傷之下亦能生龍活虎,凶猛異常。
大軍很快整肅完畢,穆塵瀟下令三萬士兵留作後方待命,自己則領著1萬八千名士兵上陣支援。
阿凝穿上盔甲,跨上馬背,打算隨穆塵瀟一起上陣,卻被他狠狠嗬斥了一頓:“胡鬧!趕緊退回後方待命。你何時上過戰場。“
阿凝咬著唇瓣,前方戰場必有異常,她心中其實有個想法,想跟去前線求證一番,不然王爺的軍隊可能會吃大虧。
於是,她壯起膽子,回懟道:“前方可能有詐,我要跟去看看,我武功不差,會自保的。“
穆塵瀟盯著阿凝那副死磕的樣子,內心怒火湧起,臉色黑沉,恨不得一腳把她踹下馬背。
“你昨晚答應過我什麽,這麽快就忘了麽?“
阿凝聞言,自覺理虧,她昨晚才向王爺保證過,今後都聽他的,他說往東,她絕不會往西。
她神情苦惱,再看王爺的臉色,黑沉的都快滴下水來,這可是盛怒的前兆。
阿凝無奈囑咐道:“倘若發現敵軍殺不死,就直接砍下敵軍腦袋。“她來不及多作解釋,她相信他會懂。她調轉馬頭,一夾馬肚,退回後方。
穆塵瀟望著她離去的背影,知曉她擔憂的是什麽,江南柴家馬奴詐屍一案他亦是了如指掌。
大軍很快奔至前線,眼前的一幕令人不寒而栗,隻見嶺南軍士兵衣衫襤褸,破敗不堪,形容枯槁,即使身子被砍成兩半,仍舊英勇不凡,揮舞刀槍,若是普通士兵見了,早就嚇得逃走了。可這是穆塵瀟一手訓練出來的騎兵,紀律嚴明,遇事不亂,不信鬼神,隻聽軍令。
穆塵瀟看出其中端倪,果然如阿凝所料,這些士兵其實早已死亡,現已成為行屍走肉,因此作戰毫無章法,對活物攻擊性極強。他命令步兵立即分至兩側,列隊待命。隨即吹響騎兵後撤的號角。
號角聲一長三短,急令騎兵後撤。騎兵聽到號角聲,紛紛殺出條血路,緊急向後方撤離。
待騎兵撤至後方,穆塵瀟又立馬下令:“擺合圍陣型,二十人為一圈,困住嶺南軍,斬其頭顱。”
訓練有素的步兵按照攝政王的命令,紛紛衝上戰場,調整陣型,以圈為合力,將嶺南軍士兵衝散,又圍困在圈內,斬於陣型內。一時間廝殺聲震耳欲聾,戰場血腥無比。
穆塵瀟坐於馬上,在不遠處的後方觀看著這一戰鬥,明明形勢越來越好,他眉頭卻深深皺起。
嶺南的這支亡人之師人數眾多,即使毫無章法和陣型,憑借著作戰凶猛,戰爭仍舊持續了一個上午。戰場上早已彌漫了一股腐屍味,臭氣熏天,令人作嘔。直到臨近晌午,廝殺聲才逐漸小去。
穆塵瀟換上後方待命步兵,繼續上陣收拾殘局。阿凝此時也禦馬跟著來到陣前,看到眼前黑壓壓的早已呈腐敗狀的嶺南軍屍體,胃中翻滾不斷。果然如同自己所料,這些嶺南軍士兵早已死亡,現下隻不過受到蠱蟲驅使,變成了一支亡人之師。
穆塵瀟這回並沒有斥責阿凝擅自前來,畢竟嶺南軍已被消滅的差不多。他也允許阿凝來探查戰場情況。
“這亡人之師不比活人好用,隻靠勇猛無比,卻毫無章法和頭腦,很快就會敗下陣來。你說為何要將這些嶺南軍變成亡人之軍,用活人豈不更好?” 穆塵瀟目不轉睛的凝視著眼前的戰場,問向一旁的阿凝,心中的答案卻是呼之欲出。
阿凝擰著眉頭,緊抿著雙唇,她回想起自己所掌握的事情來龍去脈,一開始她和王爺就料定嶺南反叛與嶺南王義子王丘平有關,嶺南王恐已遭遇不測,現如今的證據更加驗證了他們的想法,嶺南軍軍隊之中一定有不少將領士兵反對反叛或者反對王丘平,才會遭至迫害變成亡人之師。
阿凝將心中想法細說於穆塵瀟聽,正與他心中猜測不謀而合。穆塵瀟點了點頭,表示認可和讚賞。若非無奈之舉,這嶺南軍的活人之師可比亡人難對付多了。兩人沉默不語,隻是靜靜看著士兵收拾戰場。
這時,一名士兵匆匆跑過來,盔甲上沾染著暗色血跡和一股腐敗腥臭之味,手中握著一條黑色金紋袖帶,他單膝跪下,抱拳稟報道:“王爺,我軍亡412人,傷1900餘人。嶺南軍已盡數殲滅,我們在收拾戰場時,發現好幾名嶺南軍士兵腰間綁著黑色金紋袖帶。“
黑色金紋袖帶是穆塵瀟北境最精銳的一支步兵綁在肩背上的標誌。隻要是北境的士兵都認識這袖帶。
阿凝心中了然,劃過一絲悲情,默默轉頭看向穆塵瀟。穆塵瀟閉上雙眼,歎了口氣,複又睜開,終究命令道:“將腰間綁有黑色金紋袖帶的士兵好生安葬。“
阿凝知曉,這些都是之前王爺派去嶺南軍的細作,是精銳中的精銳,忠心不二,之後一直杳無音訊,原來都被迫害成了亡人之師。想來這些士兵在死前已知曉結局,故而腰間綁上黑色金紋袖帶,以表明身份和忠誠。
就在此時,從森林外不遠處突然傳來戰鼓聲、廝殺聲和駿馬奔騰之聲,沸沸揚揚,震天動地,吵醒了睡夢中的士兵,阿凝也被驚醒。
難道北境的騎兵這麽快已經與嶺南軍遇上開戰了。這讓在場眾人驚異困惑,他們距離嶺南腹地老巢仍有些距離。
前哨兵禦馬急匆匆從遠處返回,馬兒未停下,他便跳下馬,單膝跪地,急聲稟報道:“王爺,是我們的騎兵正與嶺南軍的步兵激戰,對方人數眾多,而且……而且行軍極其詭異。”
穆塵瀟神情冷冽嚴肅,立即下令吹響號角,整肅軍隊。又問前哨兵:“行軍詭異是何意。“
前哨兵想起方才所見之場景,不禁抖了抖身軀,咽著口水顫巍回複道,“嶺南軍群龍無首,無人指揮,毫無陣法,但個個卻英勇無比,竟不知……不知傷痛。“
他稟報得相當隱晦,其實他看到的真實場景卻是嶺南軍士兵就算被砍斷了下半身,仍能揮舞刀劍,勇猛作戰。
阿凝在一旁陷入沉思,無人指揮作戰,卻英勇無比,不知傷痛,這倒是聞所未聞。
不,也不是聞所未聞,幾個月前,在臨安城門口突發的詐屍一案,那兩名匹夫不就是重傷之下亦能生龍活虎,凶猛異常。
大軍很快整肅完畢,穆塵瀟下令三萬士兵留作後方待命,自己則領著1萬八千名士兵上陣支援。
阿凝穿上盔甲,跨上馬背,打算隨穆塵瀟一起上陣,卻被他狠狠嗬斥了一頓:“胡鬧!趕緊退回後方待命。你何時上過戰場。“
阿凝咬著唇瓣,前方戰場必有異常,她心中其實有個想法,想跟去前線求證一番,不然王爺的軍隊可能會吃大虧。
於是,她壯起膽子,回懟道:“前方可能有詐,我要跟去看看,我武功不差,會自保的。“
穆塵瀟盯著阿凝那副死磕的樣子,內心怒火湧起,臉色黑沉,恨不得一腳把她踹下馬背。
“你昨晚答應過我什麽,這麽快就忘了麽?“
阿凝聞言,自覺理虧,她昨晚才向王爺保證過,今後都聽他的,他說往東,她絕不會往西。
她神情苦惱,再看王爺的臉色,黑沉的都快滴下水來,這可是盛怒的前兆。
阿凝無奈囑咐道:“倘若發現敵軍殺不死,就直接砍下敵軍腦袋。“她來不及多作解釋,她相信他會懂。她調轉馬頭,一夾馬肚,退回後方。
穆塵瀟望著她離去的背影,知曉她擔憂的是什麽,江南柴家馬奴詐屍一案他亦是了如指掌。
大軍很快奔至前線,眼前的一幕令人不寒而栗,隻見嶺南軍士兵衣衫襤褸,破敗不堪,形容枯槁,即使身子被砍成兩半,仍舊英勇不凡,揮舞刀槍,若是普通士兵見了,早就嚇得逃走了。可這是穆塵瀟一手訓練出來的騎兵,紀律嚴明,遇事不亂,不信鬼神,隻聽軍令。
穆塵瀟看出其中端倪,果然如阿凝所料,這些士兵其實早已死亡,現已成為行屍走肉,因此作戰毫無章法,對活物攻擊性極強。他命令步兵立即分至兩側,列隊待命。隨即吹響騎兵後撤的號角。
號角聲一長三短,急令騎兵後撤。騎兵聽到號角聲,紛紛殺出條血路,緊急向後方撤離。
待騎兵撤至後方,穆塵瀟又立馬下令:“擺合圍陣型,二十人為一圈,困住嶺南軍,斬其頭顱。”
訓練有素的步兵按照攝政王的命令,紛紛衝上戰場,調整陣型,以圈為合力,將嶺南軍士兵衝散,又圍困在圈內,斬於陣型內。一時間廝殺聲震耳欲聾,戰場血腥無比。
穆塵瀟坐於馬上,在不遠處的後方觀看著這一戰鬥,明明形勢越來越好,他眉頭卻深深皺起。
嶺南的這支亡人之師人數眾多,即使毫無章法和陣型,憑借著作戰凶猛,戰爭仍舊持續了一個上午。戰場上早已彌漫了一股腐屍味,臭氣熏天,令人作嘔。直到臨近晌午,廝殺聲才逐漸小去。
穆塵瀟換上後方待命步兵,繼續上陣收拾殘局。阿凝此時也禦馬跟著來到陣前,看到眼前黑壓壓的早已呈腐敗狀的嶺南軍屍體,胃中翻滾不斷。果然如同自己所料,這些嶺南軍士兵早已死亡,現下隻不過受到蠱蟲驅使,變成了一支亡人之師。
穆塵瀟這回並沒有斥責阿凝擅自前來,畢竟嶺南軍已被消滅的差不多。他也允許阿凝來探查戰場情況。
“這亡人之師不比活人好用,隻靠勇猛無比,卻毫無章法和頭腦,很快就會敗下陣來。你說為何要將這些嶺南軍變成亡人之軍,用活人豈不更好?” 穆塵瀟目不轉睛的凝視著眼前的戰場,問向一旁的阿凝,心中的答案卻是呼之欲出。
阿凝擰著眉頭,緊抿著雙唇,她回想起自己所掌握的事情來龍去脈,一開始她和王爺就料定嶺南反叛與嶺南王義子王丘平有關,嶺南王恐已遭遇不測,現如今的證據更加驗證了他們的想法,嶺南軍軍隊之中一定有不少將領士兵反對反叛或者反對王丘平,才會遭至迫害變成亡人之師。
阿凝將心中想法細說於穆塵瀟聽,正與他心中猜測不謀而合。穆塵瀟點了點頭,表示認可和讚賞。若非無奈之舉,這嶺南軍的活人之師可比亡人難對付多了。兩人沉默不語,隻是靜靜看著士兵收拾戰場。
這時,一名士兵匆匆跑過來,盔甲上沾染著暗色血跡和一股腐敗腥臭之味,手中握著一條黑色金紋袖帶,他單膝跪下,抱拳稟報道:“王爺,我軍亡412人,傷1900餘人。嶺南軍已盡數殲滅,我們在收拾戰場時,發現好幾名嶺南軍士兵腰間綁著黑色金紋袖帶。“
黑色金紋袖帶是穆塵瀟北境最精銳的一支步兵綁在肩背上的標誌。隻要是北境的士兵都認識這袖帶。
阿凝心中了然,劃過一絲悲情,默默轉頭看向穆塵瀟。穆塵瀟閉上雙眼,歎了口氣,複又睜開,終究命令道:“將腰間綁有黑色金紋袖帶的士兵好生安葬。“
阿凝知曉,這些都是之前王爺派去嶺南軍的細作,是精銳中的精銳,忠心不二,之後一直杳無音訊,原來都被迫害成了亡人之師。想來這些士兵在死前已知曉結局,故而腰間綁上黑色金紋袖帶,以表明身份和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