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於上位的甯初,看著聞人誠這副垂涎似渴的模樣,無奈歎了口氣,這廝依舊賊心不死。
肅海上前一步,對著聞人誠略一抱拳,施了個漢禮,先行開口:“聽說聞人公子對賭術頗有研究,西涼從未開過賭場,不如就為公子開個先例,允許公子在我西涼開辦賭場。如何?”
甯初一拍手,跟著附和道:“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聞人公子覺得意下如何?“
若是賭業順利的話,他每年從賭場中掙得錢可能都會比一萬擔糧食要多,於他而言並不吃虧。
而甯初不會直接對百姓征稅,用於支付這一萬擔糧食,這有違她推行的輕徭役、減賦稅的政策,且不利於民心所向。那不如就曲線救國,願賭服輸,讓聞人誠去掙百姓錢,用於支付這一萬擔糧食。
聞人誠眸色幽暗,沉默盯著甯初好一會兒,才無奈笑出聲:“這主意倒也不錯。那就這麽定了。不過……“
他話鋒一轉,眼中劃過精光:“就算我聞人誠同意了。可這最後還是要看大宏皇帝同不同意。“
其實他心中完全料定大宏宏武帝必不會同意這條件。他方才提出交換好處,也隻不過為了試探自己在甯初心中的地位。
不過試探的結果令他頗為失望,這女人的心腸還真是夠硬,明明忘記了過往一切,孜然一身,明明他近些年為她做了這麽多,她仍舊不願接受自己。
次日早朝,甯初將考慮好的條件告之眾大臣,眾大臣皆覺得此方法可行,說不定宏武帝會接受。甯初立即下令修書一封,送往大宏,回複宏武帝。
十日後,西涼得到回複,宏武帝斷然拒絕了信中的提議,並重申定要獲得糧道的管理權。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甯初在早朝之上將手中的大宏國書捏作一團,砸向地麵。
眾大臣不知所措,相互看著對方,肅海見此心中大致有素,他拾起地上的國書,打開一看,果然如此。看來這宏武帝明擺著是想掌控西涼國,甚至讓西涼國變成其國境的一部分,而借用糧道隻是個借口,肅海危機感頓生。西涼國位於天山腳下,土地肥沃,水源豐富,是西域諸國中最大的一塊肥肉,之前便一直深受北漠垂涎,大宏天下既定,難保不會又被大宏盯上。
他憂心忡忡的抬頭望向上座的甯初,想看她打算如何應對此事。
甯初不比肅海焦慮,直接從王位上站起身,當著眾臣麵來回不停踱步。
眾臣從未見過如此失態慌張的國主,意識到情形不妙。這大宏的宏武帝恐怕欲將西涼放在餐盤中了。
“要不就依照大宏皇帝的意思,將糧道管理權交予大宏吧。” 大司農建議,大宏可是他們西涼得罪不起的主。
一些臣子亦是紛紛附和道。
肅海涼涼瞥了一眼大司農,“萬一大宏皇帝狼子野心,妄想吞並西涼,開放糧道管理權豈非引狼入室,引敵入關。到那時,西涼會不戰而全敗。”
“國相大人,難道還想同大宏開戰?” 大司農吸了口冷氣,忍不住反問。他甚至覺得若大宏執意想要吞並西涼,也不是不可,就讓國主成為大宏的藩王。若開戰不僅生靈塗炭,最重要的是西涼如何會贏。
朝堂隨即分成兩派,陷入一片爭議聲之中,紛紛擾擾。
半晌,甯初坐回王位,重咳一聲,打斷紛爭朝堂。
眾臣停下爭論,將目光重新集中在她身上,甯初沉聲下令:“兩手準備,一手繼續嚐試和大宏談判;另一手調兵遣將,準備應戰。”
她氣勢磅礴凜然,目光如炬,已然是做好與大宏開戰的決心。若談判不成,甯初推測宏武帝必然會找理由出兵對付西涼。與其溫水煮青蛙,讓大宏逐漸蠶食西涼,不如放手一搏。
這幾年,她致力於強軍駐防,國勢提升極快,軍隊實力大增不少,大宏軍隊若硬來,說不定會磕上釘子。
肅海歎了口氣,目前情勢,也隻能這般了。他如此考慮,若是談判不成,那就開打;若是實在打不贏,再向大宏投降,讓甯初成為大宏的藩王,等待機會,西涼仍會東山再起。宏武帝現下無繼任者,說不定,過個幾十年,大宏又會陷入內亂。肅海內心打著一副好算盤。
幾日過後,大宏皇宮內,穆塵瀟捏著西涼傳遞而來的國書,手指在龍椅之上有節奏的敲打,雙眼危險的眯起,渾身散發出強勢狂傲的氣息。
這麽不誠心的談判,這西涼的國主雖說有幾分智慧和手段,但在經驗豐富、才能老練的穆塵瀟麵前顯得還是太過稚嫩。
穆塵瀟一眼就猜測西涼的打算,一麵和大宏談判;一麵拖延時間,準備迎戰。他心中劃過嘲諷和冷笑,區區西涼國,這幾年不管如何厲兵秣馬,提升國力,軍隊實力都遠在大宏之下。
“之前被西涼吞並的西域兩國,其王家子嗣可有在洛京安頓好?” 穆塵瀟問道。
戶部尚書趕緊上前一步,恭敬回複:“陛下,三個月前他們已從西都遷入了洛京,衣食住行皆已安排妥當。”
“很好,那便讓他們上呈一篇討繳西涼國的文書,並向天下公宣數落西涼近些年來幹的好事。“
大宏與西涼是盟約之國,要撕毀盟約,討伐西涼還需得有正當的理由。雖說他穆塵瀟不在乎天下人如何說,想打便打了。但大宏還是要裹上一層正義之師的披甲。
他隨即召集來幾名軍中大將和重臣商議出兵西涼一事。
新任兵部尚書淩卿聽到詔令,不屑說道:“爾等小國,北境出兵五萬人足矣。”
淩卿並沒有在輕敵,北境不少士兵三年前剛對戰北漠,進行了一場鐵血的滅國滅族之戰,經驗豐富、驍勇善戰、以一敵十都不成問題,戰鬥力是西涼想象不到的。
穆塵瀟挑了挑眉頭,不置可否,“北境近年訓練了些新兵,不如就派這些人上戰場,好生讓他們磨練一番。“
武前將軍姚剛一聽,笑顏展露,拍手大聲附和道:“這主意不錯,早就聽老徐一直在吹牛,他手中的這批新兵蛋子勇猛無比,神通廣大。那就將他們扔到戰場上檢驗檢驗。“
“不過大宏與西涼之前有結盟之約,情同手足,出兵征討之時切勿隨意屠城,生靈塗炭。” 太傅有些擔憂,北漠一戰讓穆塵瀟背上了生羅閻王的名號,形象是多少有些受損。西涼與北漠不同,不該與北漠一樣落得亡國滅族的下場。
近年來,他察覺到穆塵瀟在失去阿凝之後,變得愈來愈暴虐和瘋狂,對征戰奪土之事有著異常的興奮和執著,彷佛是唯一能勾起他興趣的地方。
這也多虧近年來大家齊心協力,奮力治內,民生穩定,國庫充裕,再加上有一批天賦過人的猛將,這才支撐起了穆塵瀟的野心勃勃。
肅海上前一步,對著聞人誠略一抱拳,施了個漢禮,先行開口:“聽說聞人公子對賭術頗有研究,西涼從未開過賭場,不如就為公子開個先例,允許公子在我西涼開辦賭場。如何?”
甯初一拍手,跟著附和道:“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聞人公子覺得意下如何?“
若是賭業順利的話,他每年從賭場中掙得錢可能都會比一萬擔糧食要多,於他而言並不吃虧。
而甯初不會直接對百姓征稅,用於支付這一萬擔糧食,這有違她推行的輕徭役、減賦稅的政策,且不利於民心所向。那不如就曲線救國,願賭服輸,讓聞人誠去掙百姓錢,用於支付這一萬擔糧食。
聞人誠眸色幽暗,沉默盯著甯初好一會兒,才無奈笑出聲:“這主意倒也不錯。那就這麽定了。不過……“
他話鋒一轉,眼中劃過精光:“就算我聞人誠同意了。可這最後還是要看大宏皇帝同不同意。“
其實他心中完全料定大宏宏武帝必不會同意這條件。他方才提出交換好處,也隻不過為了試探自己在甯初心中的地位。
不過試探的結果令他頗為失望,這女人的心腸還真是夠硬,明明忘記了過往一切,孜然一身,明明他近些年為她做了這麽多,她仍舊不願接受自己。
次日早朝,甯初將考慮好的條件告之眾大臣,眾大臣皆覺得此方法可行,說不定宏武帝會接受。甯初立即下令修書一封,送往大宏,回複宏武帝。
十日後,西涼得到回複,宏武帝斷然拒絕了信中的提議,並重申定要獲得糧道的管理權。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甯初在早朝之上將手中的大宏國書捏作一團,砸向地麵。
眾大臣不知所措,相互看著對方,肅海見此心中大致有素,他拾起地上的國書,打開一看,果然如此。看來這宏武帝明擺著是想掌控西涼國,甚至讓西涼國變成其國境的一部分,而借用糧道隻是個借口,肅海危機感頓生。西涼國位於天山腳下,土地肥沃,水源豐富,是西域諸國中最大的一塊肥肉,之前便一直深受北漠垂涎,大宏天下既定,難保不會又被大宏盯上。
他憂心忡忡的抬頭望向上座的甯初,想看她打算如何應對此事。
甯初不比肅海焦慮,直接從王位上站起身,當著眾臣麵來回不停踱步。
眾臣從未見過如此失態慌張的國主,意識到情形不妙。這大宏的宏武帝恐怕欲將西涼放在餐盤中了。
“要不就依照大宏皇帝的意思,將糧道管理權交予大宏吧。” 大司農建議,大宏可是他們西涼得罪不起的主。
一些臣子亦是紛紛附和道。
肅海涼涼瞥了一眼大司農,“萬一大宏皇帝狼子野心,妄想吞並西涼,開放糧道管理權豈非引狼入室,引敵入關。到那時,西涼會不戰而全敗。”
“國相大人,難道還想同大宏開戰?” 大司農吸了口冷氣,忍不住反問。他甚至覺得若大宏執意想要吞並西涼,也不是不可,就讓國主成為大宏的藩王。若開戰不僅生靈塗炭,最重要的是西涼如何會贏。
朝堂隨即分成兩派,陷入一片爭議聲之中,紛紛擾擾。
半晌,甯初坐回王位,重咳一聲,打斷紛爭朝堂。
眾臣停下爭論,將目光重新集中在她身上,甯初沉聲下令:“兩手準備,一手繼續嚐試和大宏談判;另一手調兵遣將,準備應戰。”
她氣勢磅礴凜然,目光如炬,已然是做好與大宏開戰的決心。若談判不成,甯初推測宏武帝必然會找理由出兵對付西涼。與其溫水煮青蛙,讓大宏逐漸蠶食西涼,不如放手一搏。
這幾年,她致力於強軍駐防,國勢提升極快,軍隊實力大增不少,大宏軍隊若硬來,說不定會磕上釘子。
肅海歎了口氣,目前情勢,也隻能這般了。他如此考慮,若是談判不成,那就開打;若是實在打不贏,再向大宏投降,讓甯初成為大宏的藩王,等待機會,西涼仍會東山再起。宏武帝現下無繼任者,說不定,過個幾十年,大宏又會陷入內亂。肅海內心打著一副好算盤。
幾日過後,大宏皇宮內,穆塵瀟捏著西涼傳遞而來的國書,手指在龍椅之上有節奏的敲打,雙眼危險的眯起,渾身散發出強勢狂傲的氣息。
這麽不誠心的談判,這西涼的國主雖說有幾分智慧和手段,但在經驗豐富、才能老練的穆塵瀟麵前顯得還是太過稚嫩。
穆塵瀟一眼就猜測西涼的打算,一麵和大宏談判;一麵拖延時間,準備迎戰。他心中劃過嘲諷和冷笑,區區西涼國,這幾年不管如何厲兵秣馬,提升國力,軍隊實力都遠在大宏之下。
“之前被西涼吞並的西域兩國,其王家子嗣可有在洛京安頓好?” 穆塵瀟問道。
戶部尚書趕緊上前一步,恭敬回複:“陛下,三個月前他們已從西都遷入了洛京,衣食住行皆已安排妥當。”
“很好,那便讓他們上呈一篇討繳西涼國的文書,並向天下公宣數落西涼近些年來幹的好事。“
大宏與西涼是盟約之國,要撕毀盟約,討伐西涼還需得有正當的理由。雖說他穆塵瀟不在乎天下人如何說,想打便打了。但大宏還是要裹上一層正義之師的披甲。
他隨即召集來幾名軍中大將和重臣商議出兵西涼一事。
新任兵部尚書淩卿聽到詔令,不屑說道:“爾等小國,北境出兵五萬人足矣。”
淩卿並沒有在輕敵,北境不少士兵三年前剛對戰北漠,進行了一場鐵血的滅國滅族之戰,經驗豐富、驍勇善戰、以一敵十都不成問題,戰鬥力是西涼想象不到的。
穆塵瀟挑了挑眉頭,不置可否,“北境近年訓練了些新兵,不如就派這些人上戰場,好生讓他們磨練一番。“
武前將軍姚剛一聽,笑顏展露,拍手大聲附和道:“這主意不錯,早就聽老徐一直在吹牛,他手中的這批新兵蛋子勇猛無比,神通廣大。那就將他們扔到戰場上檢驗檢驗。“
“不過大宏與西涼之前有結盟之約,情同手足,出兵征討之時切勿隨意屠城,生靈塗炭。” 太傅有些擔憂,北漠一戰讓穆塵瀟背上了生羅閻王的名號,形象是多少有些受損。西涼與北漠不同,不該與北漠一樣落得亡國滅族的下場。
近年來,他察覺到穆塵瀟在失去阿凝之後,變得愈來愈暴虐和瘋狂,對征戰奪土之事有著異常的興奮和執著,彷佛是唯一能勾起他興趣的地方。
這也多虧近年來大家齊心協力,奮力治內,民生穩定,國庫充裕,再加上有一批天賦過人的猛將,這才支撐起了穆塵瀟的野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