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細觀,果然發現程賀行走間有些異樣,握著鯊魚肉的手也在不住顫抖,即便如此,他們依舊震驚不已。
那位被稱為隊長的洞察者,正是後援隊的領隊,柯文爾。
“我曾見過類似之人,同樣是一位來自東方的華夏修士,那時我尚在特種修士部隊,執行秘密任務,深入與華夏接壤的山脈。
恰巧在那裏遇見了那位東方長者,他至少八十載壽,卻容光煥發,精神飽滿,甚至不遜於我們這些特種修士。
當然,最令人震撼的並非此,而是他以一己之力,徒手斬殺猛虎,那情景至今仍曆曆在目。”
說話的仍是柯文爾,聽其言語,他是一名退役的特種修士,這並不稀奇,後援隊大多由特種修士退役而來,但柯文爾顯然並非尋常特種修士,他在部隊中必屬精英,因此才具備這般洞察力。然而無論過去多麽輝煌,如今他已退隱,成為《荒野求生》後援隊的一員。
“胡扯吧,怎麽可能,一個人赤手空拳能殺死一隻老虎……”
“就是,老虎可不是貓。”
眾人皆不信,柯文爾搖頭道:“若非親眼所見,我也不會相信。就像今日,若非親眼目睹,你們會相信有人僅憑一柄利刃,瞬間斬殺成年虎鯊,並將其肢解嗎?”
後援隊眾人頓時啞然……
“後來,我向那位老者請教,據老者所述,他修煉了一門家傳的氣功,到了他那個年紀,已修習七十餘年。這門氣功不僅能延年益壽,更能大幅提升戰力。”柯文爾繼續說道。
“哇,這麽厲害,隊長,你怎麽不學一下?”
“氣功倒是聽說過,但多是虛妄之談,沒想到真有其事。”
“難道程賀也修煉了氣功?”
救援隊眾人又議論紛紛。
“程賀是否修煉氣功我不清楚,但可能性很大。為何我沒學,一是老者不願傳授,因其為家傳秘法,不可外傳。再者,他說我體質不符,且年紀偏大,修煉無益。
當然,我並未因此放棄,找過許多氣功典籍研習,但都未能成功,或許正如老者所說,我年紀太大,資質不足。”
柯文爾麵露遺憾,誰得知如此強大之物,都會渴望學習,但無法習得,難免遺憾。
程賀自然知曉後援隊的到來,他們就在不遠處,但他並未理會,後援隊也沒來找他。既然程賀安然無恙,拍攝工作照常進行。至於後續播放的問題,程賀並不擔憂,盡管瞬間斬殺虎鯊的場景驚人,但世間強者眾多,程賀頂多算是突破人體極限,而非超脫人類,無人會認為他是非人之物。
程賀再次登岸,整個人癱倒在沙灘上,體內真氣運轉不息,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憩,身體才逐漸恢複。但短時間內再施展十七分解,恐怕他的身體將不堪重負。
十七分解看似僅需揮手,實則調動全身之力,集中於掌中施展,故對手部乃至全身都有極大負荷。
稍作休息,程賀開始處理鯊魚肉。
“如此龐大的鯊魚肉,一時難以吃完,而我們正準備造舟離去,這鯊魚肉便是理想的攜帶食物。當然,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處理一番。
在這片荒野,新鮮肉類放置不久便會腐敗,所以我們需采取烘幹之法,延長其保質期。
現在,我要搭建簡易支架,開始烘幹鯊魚肉。”
程賀動作迅速,因所需並不複雜,隻需在兩側樹立兩根支撐木枝,再在木枝上架設一根橫梁即可。
支架搭建完畢,程賀開始生火,同時將塊塊鯊魚肉穿孔,用繩索穿過孔洞,係在架子上,懸於火上烘幹,注意是烘幹而非燒烤。
烘幹與燒烤的最大區別在於,不直接接觸明火,避免高溫接觸。
程賀用手測試溫度,調整鯊魚肉至適宜位置,隨後取出一旁的魚翅,也就是他今日的早餐。
魚翅不宜燒烤,程賀取出水壺,將魚翅置於壺中烹煮。
所謂魚翅,非鯊魚的整個側鰭,而是鰭中的細絲狀軟骨。
實話實說,魚翅雖富含高蛋白,含量約80%,但營養價值並不算高。因其蛋白質為不完全蛋白質,缺乏一種必需氨基酸(色氨酸),人體吸收困難,故魚翅並非傳說中那般營養豐富。
且魚翅口感並不佳,類似粉絲,韌性極強,味道寡淡。
這是程賀品嚐魚翅後的感受。
餐館中的魚翅美味,非魚翅本身,而是調料的功勞。
早餐過後,程賀讓鯊魚肉自行烘幹,不再理會,轉而去做其他事情。
既然食物已得,接下來便是搜集第二件必需品——淡水。昨日已收集好淡水,無需再采集,但需備好盛放淡水的器皿。
若直接將昨日收集雨水的半截竹筒放在筏子上,不說灑落,一旦沾染海水,便無法使用。
因此,裝淡水的容器必不可少,盡管程賀有個水壺,但這遠遠不夠...
在修煉的世界裏,程賀早已構想出一種法寶,形似收集靈露的器物,以竹為材,不過非尋常之法,不需從中破開,而是整段截取,保留兩端封閉的竹節。
他於一側竹節處精心雕琢,鑿出一孔,注入清泉,再削一截合宜的木塞,嚴絲合縫地堵住孔洞,如此便大功告成。然而此等法寶雖言簡易,實則製作不易,尤其在缺乏合適法器,僅憑一把斬妖刀的情況下。
待程賀完成第十個儲水的竹筒,已近午時,但這足矣容納所需靈液,預計可供飲用三、四日之久。
他瞥了眼正在晾幹的鯊魚肉,已近幹透,再多晾些時辰更佳。程賀撕下一小片,如嚼靈牛幹,口感卻相差甚遠,魚腥味濃重,然此刻能果腹便已滿足,何須苛求味道。
食罷數片鯊魚幹,程賀以此為午餐,隨即著手第三項大事——渡海必備之物,便是竹筏,最古樸,也最簡易的法寶。
為何舍木筏而取竹筏,有幾番考量。其一,竹筏吃水淺,浮力大,竹質不滲水,內含氣泡,增強浮力,不像某些木料,久浸水中,漸滲濕氣,加重且減浮力,竹筏則無此患。其二,竹筏穩定性極佳,航行平穩,不易傾覆,至關重要。其三,竹筏製作簡便,且易於設立固定點,加固穩固。
正是基於這些理由,程賀棄木筏而選竹筏,盡管竹筏的采集相較木筏略顯艱難。木筏隻需拾取堅硬無腐之木,竹筏則需現砍竹林。
製作竹筒時,程賀已領教過砍伐竹子之難,此刻隻得再次麵對。然而別無他法,他繼續揮舞斬妖刀,砍伐竹林。
一小時有餘,程賀在林中斬斷十五根長竹,並拖至海灘。隨後,他繼續砍削,因竹筏不宜過長過大,否則反增困擾。
竹筏長約七尺,寬約一丈,如此尺寸便於操控,過大則易在狂風巨浪中翻覆,即便竹筏穩定性極佳,大海之上,翻船亦非絕無可能。
又耗時近一小時,程賀砍得十四根長約七尺的竹子。
“下一步,我需在每根竹子兩端及中部打孔,再以細竹穿孔,連結各竹。”
程賀以斬妖刀在指定位置鑿孔,再以細竹穿孔,同時穿入降落傘繩,以竹加固,以繩緊固,確保筏體穩固。筏子的堅固程度,直接影響其航行距離。
這也是他選擇竹筏的原因,竹材易鑽孔,而木頭實心,難以操作。至於孔洞是否會滲水,確會,但隨著時間推移,竹腔會被填滿,程賀對此並不憂慮。
每根竹子僅三孔,故不必擔憂過多水分導致竹筏下沉。完成此步,他在竹筏前後增設橫置竹條,加固筏體,至此,竹筏穩固無比。
“竹筏已成,接下來製作舵與帆,雖然大海中舵的作用有限,但關鍵時刻能派上用場。”
舵選用寬平木塊稍加修整而成,帆則稍複雜些。
帆由桅杆與帆布兩部分組成。
“我們的帆不宜過大,力求簡潔,便於操控。”
首先,桅杆不難,程賀選取中等粗細的竹子,帆布則頗費周折。
他尋得棕櫚葉,從中割開,再在竹製桅杆上鑿槽,嵌入棕櫚葉,以降落傘繩緊固,簡陋的帆就此誕生,雖樸素,倒也實用。
“現在,在竹筏中央的竹子上開孔,不必穿透,僅需上部開口,即可掛帆。”
程賀邊說邊做,很快完成。
接著,他將裝水的竹筒綁在竹筏上,幹燥的鯊魚肉用大葉包裹,一同置於筏上。為防萬一,鯊魚肉上的降落傘繩並未解開,而是同樣綁在竹筏上,以防顛簸時掉落。
“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啟程吧。”
程賀拖著竹筏踏入大海,淺水區需借船槳滑行,漸漸深入。完全入海後,他不再劃槳,借信風之力,靈活操縱帆布,竹筏緩緩駛向東方。
“當你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無需慌張,任選一徑,堅定前行,切勿隨波逐流,否則處境更糟。
在海上,我們有諸多方式辨識方向,如日出日落,最亮之星,北極星,皆可為指引。”
一日過去,仍是無垠大海,未遇船隻,食物漸少。
次日,依舊隻有大海,食物愈發稀少,幸而夜雨降臨,省去些許水源。
程賀在海上漂泊,思念之情愈加強烈,明知這隻是個節目,遊船就在不遠處跟隨,卻仿若置身真實之中...
在遙遠的修真世界中,程賀完成了一項艱難的試煉,他心中暗自發誓,此生再不願經曆第二次。雖然這片孤寂之地有其獨特的樂趣,但身為修士,他深知群體的力量,獨處的寂寥即便是他也無法避免。
“此刻開始,我們需采集食物,你需要運用智慧,利用身邊之物,創造捕獵工具。此刻獲取食物至關重要。”他沉聲道。
程賀取了些竹枝和降落傘的絲線。這兩樣尋常之物在他手中,瞬間化作捕獵法寶。“將竹枝削成細長尖銳之狀,兩根交叉,用絲線綁定,便成了簡易魚鉤。再將絲線製成釣線,配上鯊魚肉,便可垂釣。”
動作迅速,程賀很快完成,鯊魚肉掛於竹鉤之上,投向碧波深處,靜待魚兒上鉤。漫長的等待中,他仰望天際,思緒飄向心中的那個人影,陷入冥想。
“嗯?”突感手中絲線一緊,程賀心生驚喜,這枯燥的生活中難得有這般振奮之事。
事實證明,他的竹製魚鉤製作精良,在魚的掙紮下依舊堅固,順利將一條鯔魚釣起。“這是海中常見的魚類,最大約四十寸長,此魚約三十寸,已不算小。”
條件所限,他隻好生食,魚類大多可生食,隻需剔除內髒。程賀品嚐了生魚片的滋味,可惜少了芥末,隻覺腥味濃厚。
在海上的時光漫長而孤寂,幸虧程賀心性堅定,否則恐怕早已心灰意冷。與此同時,遊輪上的
那位被稱為隊長的洞察者,正是後援隊的領隊,柯文爾。
“我曾見過類似之人,同樣是一位來自東方的華夏修士,那時我尚在特種修士部隊,執行秘密任務,深入與華夏接壤的山脈。
恰巧在那裏遇見了那位東方長者,他至少八十載壽,卻容光煥發,精神飽滿,甚至不遜於我們這些特種修士。
當然,最令人震撼的並非此,而是他以一己之力,徒手斬殺猛虎,那情景至今仍曆曆在目。”
說話的仍是柯文爾,聽其言語,他是一名退役的特種修士,這並不稀奇,後援隊大多由特種修士退役而來,但柯文爾顯然並非尋常特種修士,他在部隊中必屬精英,因此才具備這般洞察力。然而無論過去多麽輝煌,如今他已退隱,成為《荒野求生》後援隊的一員。
“胡扯吧,怎麽可能,一個人赤手空拳能殺死一隻老虎……”
“就是,老虎可不是貓。”
眾人皆不信,柯文爾搖頭道:“若非親眼所見,我也不會相信。就像今日,若非親眼目睹,你們會相信有人僅憑一柄利刃,瞬間斬殺成年虎鯊,並將其肢解嗎?”
後援隊眾人頓時啞然……
“後來,我向那位老者請教,據老者所述,他修煉了一門家傳的氣功,到了他那個年紀,已修習七十餘年。這門氣功不僅能延年益壽,更能大幅提升戰力。”柯文爾繼續說道。
“哇,這麽厲害,隊長,你怎麽不學一下?”
“氣功倒是聽說過,但多是虛妄之談,沒想到真有其事。”
“難道程賀也修煉了氣功?”
救援隊眾人又議論紛紛。
“程賀是否修煉氣功我不清楚,但可能性很大。為何我沒學,一是老者不願傳授,因其為家傳秘法,不可外傳。再者,他說我體質不符,且年紀偏大,修煉無益。
當然,我並未因此放棄,找過許多氣功典籍研習,但都未能成功,或許正如老者所說,我年紀太大,資質不足。”
柯文爾麵露遺憾,誰得知如此強大之物,都會渴望學習,但無法習得,難免遺憾。
程賀自然知曉後援隊的到來,他們就在不遠處,但他並未理會,後援隊也沒來找他。既然程賀安然無恙,拍攝工作照常進行。至於後續播放的問題,程賀並不擔憂,盡管瞬間斬殺虎鯊的場景驚人,但世間強者眾多,程賀頂多算是突破人體極限,而非超脫人類,無人會認為他是非人之物。
程賀再次登岸,整個人癱倒在沙灘上,體內真氣運轉不息,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憩,身體才逐漸恢複。但短時間內再施展十七分解,恐怕他的身體將不堪重負。
十七分解看似僅需揮手,實則調動全身之力,集中於掌中施展,故對手部乃至全身都有極大負荷。
稍作休息,程賀開始處理鯊魚肉。
“如此龐大的鯊魚肉,一時難以吃完,而我們正準備造舟離去,這鯊魚肉便是理想的攜帶食物。當然,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處理一番。
在這片荒野,新鮮肉類放置不久便會腐敗,所以我們需采取烘幹之法,延長其保質期。
現在,我要搭建簡易支架,開始烘幹鯊魚肉。”
程賀動作迅速,因所需並不複雜,隻需在兩側樹立兩根支撐木枝,再在木枝上架設一根橫梁即可。
支架搭建完畢,程賀開始生火,同時將塊塊鯊魚肉穿孔,用繩索穿過孔洞,係在架子上,懸於火上烘幹,注意是烘幹而非燒烤。
烘幹與燒烤的最大區別在於,不直接接觸明火,避免高溫接觸。
程賀用手測試溫度,調整鯊魚肉至適宜位置,隨後取出一旁的魚翅,也就是他今日的早餐。
魚翅不宜燒烤,程賀取出水壺,將魚翅置於壺中烹煮。
所謂魚翅,非鯊魚的整個側鰭,而是鰭中的細絲狀軟骨。
實話實說,魚翅雖富含高蛋白,含量約80%,但營養價值並不算高。因其蛋白質為不完全蛋白質,缺乏一種必需氨基酸(色氨酸),人體吸收困難,故魚翅並非傳說中那般營養豐富。
且魚翅口感並不佳,類似粉絲,韌性極強,味道寡淡。
這是程賀品嚐魚翅後的感受。
餐館中的魚翅美味,非魚翅本身,而是調料的功勞。
早餐過後,程賀讓鯊魚肉自行烘幹,不再理會,轉而去做其他事情。
既然食物已得,接下來便是搜集第二件必需品——淡水。昨日已收集好淡水,無需再采集,但需備好盛放淡水的器皿。
若直接將昨日收集雨水的半截竹筒放在筏子上,不說灑落,一旦沾染海水,便無法使用。
因此,裝淡水的容器必不可少,盡管程賀有個水壺,但這遠遠不夠...
在修煉的世界裏,程賀早已構想出一種法寶,形似收集靈露的器物,以竹為材,不過非尋常之法,不需從中破開,而是整段截取,保留兩端封閉的竹節。
他於一側竹節處精心雕琢,鑿出一孔,注入清泉,再削一截合宜的木塞,嚴絲合縫地堵住孔洞,如此便大功告成。然而此等法寶雖言簡易,實則製作不易,尤其在缺乏合適法器,僅憑一把斬妖刀的情況下。
待程賀完成第十個儲水的竹筒,已近午時,但這足矣容納所需靈液,預計可供飲用三、四日之久。
他瞥了眼正在晾幹的鯊魚肉,已近幹透,再多晾些時辰更佳。程賀撕下一小片,如嚼靈牛幹,口感卻相差甚遠,魚腥味濃重,然此刻能果腹便已滿足,何須苛求味道。
食罷數片鯊魚幹,程賀以此為午餐,隨即著手第三項大事——渡海必備之物,便是竹筏,最古樸,也最簡易的法寶。
為何舍木筏而取竹筏,有幾番考量。其一,竹筏吃水淺,浮力大,竹質不滲水,內含氣泡,增強浮力,不像某些木料,久浸水中,漸滲濕氣,加重且減浮力,竹筏則無此患。其二,竹筏穩定性極佳,航行平穩,不易傾覆,至關重要。其三,竹筏製作簡便,且易於設立固定點,加固穩固。
正是基於這些理由,程賀棄木筏而選竹筏,盡管竹筏的采集相較木筏略顯艱難。木筏隻需拾取堅硬無腐之木,竹筏則需現砍竹林。
製作竹筒時,程賀已領教過砍伐竹子之難,此刻隻得再次麵對。然而別無他法,他繼續揮舞斬妖刀,砍伐竹林。
一小時有餘,程賀在林中斬斷十五根長竹,並拖至海灘。隨後,他繼續砍削,因竹筏不宜過長過大,否則反增困擾。
竹筏長約七尺,寬約一丈,如此尺寸便於操控,過大則易在狂風巨浪中翻覆,即便竹筏穩定性極佳,大海之上,翻船亦非絕無可能。
又耗時近一小時,程賀砍得十四根長約七尺的竹子。
“下一步,我需在每根竹子兩端及中部打孔,再以細竹穿孔,連結各竹。”
程賀以斬妖刀在指定位置鑿孔,再以細竹穿孔,同時穿入降落傘繩,以竹加固,以繩緊固,確保筏體穩固。筏子的堅固程度,直接影響其航行距離。
這也是他選擇竹筏的原因,竹材易鑽孔,而木頭實心,難以操作。至於孔洞是否會滲水,確會,但隨著時間推移,竹腔會被填滿,程賀對此並不憂慮。
每根竹子僅三孔,故不必擔憂過多水分導致竹筏下沉。完成此步,他在竹筏前後增設橫置竹條,加固筏體,至此,竹筏穩固無比。
“竹筏已成,接下來製作舵與帆,雖然大海中舵的作用有限,但關鍵時刻能派上用場。”
舵選用寬平木塊稍加修整而成,帆則稍複雜些。
帆由桅杆與帆布兩部分組成。
“我們的帆不宜過大,力求簡潔,便於操控。”
首先,桅杆不難,程賀選取中等粗細的竹子,帆布則頗費周折。
他尋得棕櫚葉,從中割開,再在竹製桅杆上鑿槽,嵌入棕櫚葉,以降落傘繩緊固,簡陋的帆就此誕生,雖樸素,倒也實用。
“現在,在竹筏中央的竹子上開孔,不必穿透,僅需上部開口,即可掛帆。”
程賀邊說邊做,很快完成。
接著,他將裝水的竹筒綁在竹筏上,幹燥的鯊魚肉用大葉包裹,一同置於筏上。為防萬一,鯊魚肉上的降落傘繩並未解開,而是同樣綁在竹筏上,以防顛簸時掉落。
“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啟程吧。”
程賀拖著竹筏踏入大海,淺水區需借船槳滑行,漸漸深入。完全入海後,他不再劃槳,借信風之力,靈活操縱帆布,竹筏緩緩駛向東方。
“當你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無需慌張,任選一徑,堅定前行,切勿隨波逐流,否則處境更糟。
在海上,我們有諸多方式辨識方向,如日出日落,最亮之星,北極星,皆可為指引。”
一日過去,仍是無垠大海,未遇船隻,食物漸少。
次日,依舊隻有大海,食物愈發稀少,幸而夜雨降臨,省去些許水源。
程賀在海上漂泊,思念之情愈加強烈,明知這隻是個節目,遊船就在不遠處跟隨,卻仿若置身真實之中...
在遙遠的修真世界中,程賀完成了一項艱難的試煉,他心中暗自發誓,此生再不願經曆第二次。雖然這片孤寂之地有其獨特的樂趣,但身為修士,他深知群體的力量,獨處的寂寥即便是他也無法避免。
“此刻開始,我們需采集食物,你需要運用智慧,利用身邊之物,創造捕獵工具。此刻獲取食物至關重要。”他沉聲道。
程賀取了些竹枝和降落傘的絲線。這兩樣尋常之物在他手中,瞬間化作捕獵法寶。“將竹枝削成細長尖銳之狀,兩根交叉,用絲線綁定,便成了簡易魚鉤。再將絲線製成釣線,配上鯊魚肉,便可垂釣。”
動作迅速,程賀很快完成,鯊魚肉掛於竹鉤之上,投向碧波深處,靜待魚兒上鉤。漫長的等待中,他仰望天際,思緒飄向心中的那個人影,陷入冥想。
“嗯?”突感手中絲線一緊,程賀心生驚喜,這枯燥的生活中難得有這般振奮之事。
事實證明,他的竹製魚鉤製作精良,在魚的掙紮下依舊堅固,順利將一條鯔魚釣起。“這是海中常見的魚類,最大約四十寸長,此魚約三十寸,已不算小。”
條件所限,他隻好生食,魚類大多可生食,隻需剔除內髒。程賀品嚐了生魚片的滋味,可惜少了芥末,隻覺腥味濃厚。
在海上的時光漫長而孤寂,幸虧程賀心性堅定,否則恐怕早已心灰意冷。與此同時,遊輪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