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這話就像晴天霹靂一樣讓胡祿有些清醒,但是他還是嘴硬地說道:“大哥,侄女兒不是在宮裏,在皇上身邊,說句話就可以的,你還在蒙騙我!”胡榮快被這個小子給氣死了:“你侄女兒那時候才多大,在皇上身邊那可是戰戰兢兢地,就怕自己說錯一句話,做錯一件事兒,你倒好,把主意打到你侄女身上了,你真是出息了!”
他越想越氣,氣得一把把硯台扔了出去,胡祿的腦門上都冒血了,胡夫人卻也不想勸,自己的大女兒那麽難,家裏沒有一個人體諒,還盡在拖後腿,小女兒差點被人害了,胡夫人還添了一把火:“二老爺,您可不隻是為了這個事兒吧,您家裏的芯姐兒也差不多歲數了吧,怕不是打著善祥進不來宮,就讓善芯代替吧!”
胡榮聽到這話,氣極反笑:“二弟,就你這個愚蠢至極的性子,還想把女兒送進宮裏,宮裏要的是善祥,要的是善祥的八字,善芯有這個命格嗎?欺君罔上,你可真是好大的膽子!”胡榮看著這個二弟不知死活的樣子,隻能開口道:“從今天開始,兩房分家,原來我看著娘臨終拜托我護著你的殷殷囑托,這才沒有分家,現在看來我們兩家人終究是誌不同道不合了。”
胡夫人聽到丈夫這麽處置,心裏還是有點不服氣,胡榮也不是一個傻子,等到胡祿等人都出去之後,立刻寫了一封信,把事情告訴大女兒,胡夫人不解地問道:“老爺,你在幹什麽?這是給誰寫信?”胡榮邊寫邊解釋道:“這是給善圍寫的信,家裏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善祥還被人推進湖裏,肯定要讓善圍拿個主意,怎麽處置這件事兒,免得莫須有的罪名被冠到了善祥頭上!”
胡夫人立刻走到丈夫的書桌麵前說道:“你就不怕牽連到你的好弟弟。”胡榮卻哼道:“他完全不顧兄弟情義了,我何必熱臉貼冷屁股。”胡夫人這才舒心一點,要是丈夫腦子再不清楚,那麽她就要自己動手了,內宅的那點事,她還是能拿主意的。
等到胡善圍收到信,人都有點愣住了,雖然說宮裏也有人犯蠢的,但是也沒見過人這麽蠢,這個二叔難怪這麽多年了,連一個秀才都考不中,就這腦子要是能考上秀才,她都懷疑考官是故意放水的。可是他做這樣的蠢事,連累到妹妹和胡家,今上的眼睛可容不得這些沙子,該怎麽說才好?
不過胡善圍是一個做事果斷的人,想了一會兒就拿著信找到了朱棣,正巧,太子也在一旁。胡善圍撲通跪下,這讓殿裏的兩人都有點好奇,一向冷靜自持的胡女官這是怎麽了?胡善圍用低沉的聲音說道:“奴婢有罪,家裏的二叔膽大妄為,竟然設局將小妹引到湖邊,把小妹推了下去,小妹差點命喪當場。家父管家不嚴,奴婢替他向跟陛下請罪!”
胡善圍也不想家醜外揚,但是當今陛下是怎麽樣的英勇神武,什麽事都瞞不過他的耳目,與其瞞著陛下,犯下欺君之罪,還不如就老老實實地說了,反而能獲得一個老實本分的印象!朱棣聽到胡善圍的話,眉頭都不抬一下:“你也太老實了,大家都說家醜不可外揚,你倒好,老老實實地說了!”
胡善圍恭敬地回道:“奴婢的妹妹承蒙聖恩,家裏卻出了這檔子事,辜負了皇家厚愛,怎麽還能欺瞞陛下!”朱棣不置可否地說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你那個叔叔身為長輩傷害侄女,身為臣民傷害未來的太孫妃,此等不忠不義之徒,杖責八十,三代以內不得為官,以示懲戒!”
聽到朱棣的話,胡善圍心裏暗中慶幸:幸好父親不是傻子,沒有幫著二叔掩蓋事情真相,不然連自家都要受牽連!這個二叔落得這樣的下場也是活該!太子在旁邊聽著,連眼皮都不抬一下,父親這樣子已經是給麵子了,太孫妃名分已定,哪裏是這些人能害的,要是沒有一點雷霆手段,誰都能動皇家之人了!
這件事兒自然也傳到朱瞻基的耳朵裏,雖然他對自己的未婚妻沒有一點好感,但也是自己未來的妻子,不是什麽人都能動的,這就是藐視皇家,藐視國法,理應落得這樣的下場!等朱瞻基回到自己的殿裏吃午飯,孫寶珠也在一邊等著,朱瞻基拉著她的手柔聲說道:“以後就在屋裏等著我吧,不用專門出來迎我!”
孫寶珠低聲細語地說道:“大郎每天早出晚歸的,忙裏忙外的,我在家裏沒什麽事兒,出來迎迎也沒有什麽!大郎,我剛才聽說了一件事兒,不知道該不該問!”朱瞻基對於自己的青梅竹馬很寬容,滿不在乎地問道:“問吧,我們這麽多年情分,有什麽不該問的!”孫寶珠揉緊了手帕,一字一句地說道:“剛才聽旁邊的宮女說,胡姐姐掉進水裏了,也不知道怎麽樣呢?按道理說,閨閣女子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怎麽會大晚上在湖邊散步?”
朱瞻基就算再傻,也知道這話裏的意思,他眉頭緊鎖:“你這是聽誰胡說八道,胡善祥被自己叔叔陷害,這才會被推進水裏,這是誰在那裏汙蔑陷害未來的太孫妃!”孫寶珠嚇得跪了下去:“大郎,就是我多嘴問的,身邊的宮女怕是不知道真相,這才胡說八道,您就看到她們年紀還小的份上不要追究了!”
也是孫寶珠心急,想著抓到胡善祥的把柄,能不能一把把人拉下水,這樣子,自己就能成為太孫妃了,也沒想到胡家手腳那麽快,已經告訴了皇帝和太子,先入為主,朱瞻基自然覺得胡善祥可憐,無緣無故被自家叔叔這麽陷害,特別是朱瞻基也有兩個不省心的叔叔,天天跟鷹一樣盯著他們家,這一瞬間,他格外同情胡善祥!
他越想越氣,氣得一把把硯台扔了出去,胡祿的腦門上都冒血了,胡夫人卻也不想勸,自己的大女兒那麽難,家裏沒有一個人體諒,還盡在拖後腿,小女兒差點被人害了,胡夫人還添了一把火:“二老爺,您可不隻是為了這個事兒吧,您家裏的芯姐兒也差不多歲數了吧,怕不是打著善祥進不來宮,就讓善芯代替吧!”
胡榮聽到這話,氣極反笑:“二弟,就你這個愚蠢至極的性子,還想把女兒送進宮裏,宮裏要的是善祥,要的是善祥的八字,善芯有這個命格嗎?欺君罔上,你可真是好大的膽子!”胡榮看著這個二弟不知死活的樣子,隻能開口道:“從今天開始,兩房分家,原來我看著娘臨終拜托我護著你的殷殷囑托,這才沒有分家,現在看來我們兩家人終究是誌不同道不合了。”
胡夫人聽到丈夫這麽處置,心裏還是有點不服氣,胡榮也不是一個傻子,等到胡祿等人都出去之後,立刻寫了一封信,把事情告訴大女兒,胡夫人不解地問道:“老爺,你在幹什麽?這是給誰寫信?”胡榮邊寫邊解釋道:“這是給善圍寫的信,家裏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善祥還被人推進湖裏,肯定要讓善圍拿個主意,怎麽處置這件事兒,免得莫須有的罪名被冠到了善祥頭上!”
胡夫人立刻走到丈夫的書桌麵前說道:“你就不怕牽連到你的好弟弟。”胡榮卻哼道:“他完全不顧兄弟情義了,我何必熱臉貼冷屁股。”胡夫人這才舒心一點,要是丈夫腦子再不清楚,那麽她就要自己動手了,內宅的那點事,她還是能拿主意的。
等到胡善圍收到信,人都有點愣住了,雖然說宮裏也有人犯蠢的,但是也沒見過人這麽蠢,這個二叔難怪這麽多年了,連一個秀才都考不中,就這腦子要是能考上秀才,她都懷疑考官是故意放水的。可是他做這樣的蠢事,連累到妹妹和胡家,今上的眼睛可容不得這些沙子,該怎麽說才好?
不過胡善圍是一個做事果斷的人,想了一會兒就拿著信找到了朱棣,正巧,太子也在一旁。胡善圍撲通跪下,這讓殿裏的兩人都有點好奇,一向冷靜自持的胡女官這是怎麽了?胡善圍用低沉的聲音說道:“奴婢有罪,家裏的二叔膽大妄為,竟然設局將小妹引到湖邊,把小妹推了下去,小妹差點命喪當場。家父管家不嚴,奴婢替他向跟陛下請罪!”
胡善圍也不想家醜外揚,但是當今陛下是怎麽樣的英勇神武,什麽事都瞞不過他的耳目,與其瞞著陛下,犯下欺君之罪,還不如就老老實實地說了,反而能獲得一個老實本分的印象!朱棣聽到胡善圍的話,眉頭都不抬一下:“你也太老實了,大家都說家醜不可外揚,你倒好,老老實實地說了!”
胡善圍恭敬地回道:“奴婢的妹妹承蒙聖恩,家裏卻出了這檔子事,辜負了皇家厚愛,怎麽還能欺瞞陛下!”朱棣不置可否地說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你那個叔叔身為長輩傷害侄女,身為臣民傷害未來的太孫妃,此等不忠不義之徒,杖責八十,三代以內不得為官,以示懲戒!”
聽到朱棣的話,胡善圍心裏暗中慶幸:幸好父親不是傻子,沒有幫著二叔掩蓋事情真相,不然連自家都要受牽連!這個二叔落得這樣的下場也是活該!太子在旁邊聽著,連眼皮都不抬一下,父親這樣子已經是給麵子了,太孫妃名分已定,哪裏是這些人能害的,要是沒有一點雷霆手段,誰都能動皇家之人了!
這件事兒自然也傳到朱瞻基的耳朵裏,雖然他對自己的未婚妻沒有一點好感,但也是自己未來的妻子,不是什麽人都能動的,這就是藐視皇家,藐視國法,理應落得這樣的下場!等朱瞻基回到自己的殿裏吃午飯,孫寶珠也在一邊等著,朱瞻基拉著她的手柔聲說道:“以後就在屋裏等著我吧,不用專門出來迎我!”
孫寶珠低聲細語地說道:“大郎每天早出晚歸的,忙裏忙外的,我在家裏沒什麽事兒,出來迎迎也沒有什麽!大郎,我剛才聽說了一件事兒,不知道該不該問!”朱瞻基對於自己的青梅竹馬很寬容,滿不在乎地問道:“問吧,我們這麽多年情分,有什麽不該問的!”孫寶珠揉緊了手帕,一字一句地說道:“剛才聽旁邊的宮女說,胡姐姐掉進水裏了,也不知道怎麽樣呢?按道理說,閨閣女子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怎麽會大晚上在湖邊散步?”
朱瞻基就算再傻,也知道這話裏的意思,他眉頭緊鎖:“你這是聽誰胡說八道,胡善祥被自己叔叔陷害,這才會被推進水裏,這是誰在那裏汙蔑陷害未來的太孫妃!”孫寶珠嚇得跪了下去:“大郎,就是我多嘴問的,身邊的宮女怕是不知道真相,這才胡說八道,您就看到她們年紀還小的份上不要追究了!”
也是孫寶珠心急,想著抓到胡善祥的把柄,能不能一把把人拉下水,這樣子,自己就能成為太孫妃了,也沒想到胡家手腳那麽快,已經告訴了皇帝和太子,先入為主,朱瞻基自然覺得胡善祥可憐,無緣無故被自家叔叔這麽陷害,特別是朱瞻基也有兩個不省心的叔叔,天天跟鷹一樣盯著他們家,這一瞬間,他格外同情胡善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