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們的生活條件就是這樣,一開始可能不習慣,後來慢慢的習慣了,就好了。


    像大米、白麵這種的細糧,都是家庭條件好的,自己私下改善,這種一起吃飯的時候,很少有人能拿出來,畢竟細糧也不多,也不禁吃。


    飯做好後,趙援朝招呼著大家過來打飯。招呼著新知青過去拿自己的飯盒,因為飯菜都是各自打到自己的飯盒裏麵吃的,這樣能夠避免發生誰吃多吃少引起矛盾。


    畢竟這個時候,糧食很重要。


    除了嬌生慣養的陳嬌嬌不習慣這樣的生活方式外,其餘的人都已經拿著飯盒吃了起來。


    尤其是老知青們,已經很久都沒有吃過肉了,雖然是肉罐頭,但是起碼有肉味兒,算是改善生活了。


    雖然肉罐頭的肉不多,但是平均下來,每個人也分了一塊,因為是陳嬌嬌拿的罐頭,陳嬌嬌多分了倆塊。


    老知青們吃的很開心,也很滿足,畢竟大鍋燉的菜裏麵都沾了肉兒味,比之前吃的開水燉菜好了很多。


    新來的知青們看到老知青這樣,不由得心中一緊,劉衛軍沒忍住問了一句,“你們多久沒有吃過肉了?”


    趙援朝回答道:“很久很久了,鄉下不比城裏,想吃肉,隻能到年底殺豬的時候,而且肉都還是根據你平時幹活的工分分肉的,平常是很難吃上的。


    去供銷社買肉,又需要有肉票,肉票,又隻有城裏上班的才會有肉票可以領,村裏人如果想吃,就必須和城裏人換。


    當然,如果家裏能給你補貼上肉票,你是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的。


    所以,幾個月吃不上肉,是正常的,你們要習慣。”


    新來的知青,聽到了趙援朝的這些話,都沉默了,就連手上吃飯的速度都慢了許多。


    幾個月吃不上肉,沒有精細糧食,這以後的日子怎麽過?


    城裏雖然也窮點,但是到家裏人發工資的時候,肉總是能吃上,一個月也能偶爾吃上幾次精細糧。


    這,,,,,,啥都沒有的日子,怎麽過??


    趙援朝看著他們的動作,笑了笑,沒有再言語。


    一開始他們這些老知青也接受不了,


    現在不也接受了嗎?習慣是個好東西,有些知青習慣不了,不就嫁給村裏人了嗎?


    沒下鄉上山之前,誰也想不到鄉下的生活是這個樣子的,


    來了之後,發現了沒有那麽好,一腔的熱血並不能填飽肚子,等到後悔了想回去了,發現並不是那麽的容易。


    回城,要麽是根據回城指標回城,要麽是家中父母辦理退休,你回去繼承工作。


    每年回城的指標就那麽幾個,誰也盯著,沒有門路,沒有關係,怎麽回?


    靠繼承父母工作??現在這個年代,城裏的工作稀缺無比,哪個家裏不是幾個孩子,如果真的能給了工作,又怎麽會出現在上山下鄉的隊伍中 ??


    下鄉容易,回城難啊!!!


    各有各的活法,每個活法都能夠活下去,隻是活的辛苦程度各不一致了。


    沈佳人聽完之後感概,時代啊,都是洪流,卷攜著每個人或自願或被動的不斷向前,不能停止,不會留下。


    自己還好點,有著父親的糧票本,有著莊園,心裏稍微有點底氣。


    如果真的啥都沒有的下了鄉,這樣的日子估計也是熬不住,也會想其他的辦法生活,比如嫁人。


    如今之計,就隻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祈禱著三年之後的高考如約而至,可以回城,可以上學。


    吃完飯,趙援朝道,“今天的飯,是先拿著老知青的口糧做的,等會洗漱完,麻煩新來的同誌把各自今天的口糧拿給我,畢竟今天要吃倆餐,現在每個人的口糧都很珍惜,吃了就是沒了,沒了就需要餓肚子。


    老知青們洗漱休息一會兒,新知青們把口糧拿過來後也休息一下,等大家休息好之後,新知青們大家就可以一起去供銷社,老知青如果也想去,記得和大隊長請假,如果有捎的東西,記得給我說或者給想要捎的人說。”


    說完,大家就散了,各自回了各自的屋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朝穿越之努力在70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進千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進千文並收藏一朝穿越之努力在70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