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紛亂,在屠絕終於倒下去之後,宛如沸水遇冰,瞬間死寂。


    尤其當眾人看清楚屠絕身邊那一隻鞋子和一根擀麵杖之後。


    眾人呆滯了好半晌,目光緩緩轉向聞老太太。


    聞老太太今日上殿身份特殊,又年高德劭,之前一直也站在太子身邊,太子逃開之後,就變成她離屠絕最近。


    而聞老太太也是最鎮定的一個,她眼瞎多年,所以嗅覺聽覺反而越發強,屠絕行動帶起的風聲,讓她很早就確定了屠絕的方位,先是扔出了一隻鞋,再扔出擀麵杖。


    之所以沒有先扔擀麵杖,是老太太冷靜得超乎常人,感覺到屠絕離皇帝很近,如果她扔得不夠準或者棍子被砸飛傷及皇帝,那反而惹禍。所以先扔鞋,確定方位,拖慢屠絕動作,再來一棍狠的。


    這一棍可比揍蔣玄那一棍狠多了,用力太過傷了手腕,老太太在摩挲手腕,張洗馬附在她耳邊,將方才的情形一一細說給她聽。


    此時李相等人終於緩過神來,姚太尉從半空落下,揉著胸口,齊聲下令將刺客拖出去,又趕緊詢問皇帝安好,以及趕去慰問並感謝聞老太太。


    太醫也急急趕來,太子咬牙忍痛從地上爬起來,帶著太醫前去查看皇帝情形,殷勤地要去扶皇帝:“父皇,您受了驚,還是先退朝回景仁宮休息吧。這邊後續的事務,由兒臣來便好。”


    皇帝看他一眼,將他的手推開,道:“去瞧瞧老太太,老太太似乎受傷了?”


    太子一僵。隻得轉身去看望聞老太太,聞老太太也手一擋,隨即躬身道:“殿下可千萬別對老婦太好,不然老婦怕等會有些話便不好意思說了。”


    太子又是一僵,駭然看著聞老太太。


    隨即他上前一步,咬牙低聲道:“聞老夫人,今日你我各退一步如何?”


    “老婦算哪個牌名上的人,配和太子討價還價?”


    “聞老夫人,莫要逼人太甚!你便能中傷孤,焉知孤沒有後手!”


    “那就請殿下都拿出來罷!”


    聞老太太推開太子,往前一站。


    她這一站,紛擾立止。皇帝也看過來。


    “聞老夫人有話說?”


    “陛下,老婦有三問。”


    “請說。”


    “一問罪人鎖鏈何以輕易掉落?”


    “二問太子的證人為何暴起弑君時,避開首當其衝的太子?”


    “三問太子為何不顧君父首先逃離?”


    ……


    朝堂這一刻好像死了。


    知道老太太剛,不知道老太太這麽剛。


    眾人都以為,她頂多問一句,為何太子的證人會行刺陛下。


    但這樣的問題,誰也無法當殿確認,而一旦沒有當場認定,在慢慢的辯論博弈之中,往往會偏離人們心中的第一看法。


    但是老太太劍走偏鋒,不談刺客,隻進行誅心之問。


    這三個問題拋出來,皇帝心中種下的刺被狠狠撥了一撥不說,一旦傳揚出去,太子何堪為儲君?


    驀然一聲嘶喊,太子猛地撲了上來。


    素日風度翩翩氣度溫良的太子,此刻頭發披散,麵目猙獰,一聲大喊炸得人耳朵嗡嗡作響。


    “父皇,兒臣冤枉!罪人乃兒臣帶上金殿,一旦出事兒臣難辭其咎,兒臣怎麽會這麽蠢?此人既然為刺客,想必也有幫手試圖救他,之前也許就已經挫壞了鎖鏈!刺客也並沒有放過兒臣,他的鎖鏈掉落就是對兒臣出手!兒臣一心要擋在父皇身前,是被這鎖鏈所砸才無法挪動!”


    幾位老臣詫異地看著太子。之前一直覺得太子溫吞得近乎懦弱,如今看來,卻是頗有急智,這般情形之下,還能頭腦如此清醒,四句話將三問都辯了回去。雖然依舊有些牽強,但已經給了陛下台階,且這幾個理由,也是這情形下最好的理由,幾位老臣捫心自問,都覺得換了自己,也不過如此。


    老臣們心中升起幾分詭異的欣慰,儲君不僅需要賢明,也需要才幹,太子今日表現,倒讓人覺得東堂未來可期。


    隻是轉念一想到人都不在天京,弄個老太太出來,就能把才幹不弱的太子逼到如此狼狽地步的那兩人,又不禁扼腕若有所思。


    當下又有司空群及太子門下的官員紛紛上前表示此事蹊蹺,太子忠心可昭日月,想必遭人陷害,請陛下明察雲雲。


    太子並沒有因為自己的精彩辯詞便鬆口氣,看一眼神色不著喜怒的陛下,急急磕一個頭,道:“父皇……此事蹊蹺!屠絕是兒臣抓獲的共濟盟匪首,卻忽然當殿反水刺殺父皇,兒臣懷疑,這是屠絕和文臻勾結,故意被兒臣抓獲,以行此大逆之事,栽贓陷害兒臣!此事,兒臣有證據!”


    說著道:“帶那女子上來,不可進殿,就在殿門外跪著!”


    便有金吾衛將采桑帶上來,在殿門外跪著,太子道:“父皇,此乃文臻貼身侍女,她知道文臻上山前後一係列行徑,包括文臻先在五峰山下開包子店吸引共濟盟注意,引得共濟盟當家親自下山延攬,以及和易銘在五峰山私會之事……采桑,還不速將你所知道的一切如實招來!”


    金吾衛將采桑一推,采桑向前一撲,趴在門檻上,一眼看見了聞老太太,立即哭道:“老太太!老太太救命!”


    眾臣都嗤笑一聲,有人低聲道:“賣主求榮,還有臉求老太太救命!”


    “求老太太救救我家姑娘!”


    眾臣:“……”


    太子:“!!!”


    不等有人發問,采桑已經哭叫起來。


    “陛下,各位大人,我家姑娘費盡心思,混入共濟盟入臥底。一直未有動作,是因為姑娘覺得,共濟盟在五峰山上隻有區區數千人,與傳聞中的強大實力不符。姑娘擔心,共濟盟留在五峰山上的隻是少部分力量,以作幌子,真正的實力還在民間,如此,便是將這五峰山上下數千人都殺盡,也動不了共濟盟的根基,因此,姑娘決定等待上天梯之機,掌握共濟盟高位,弄清楚共濟盟的秘密之後,再從長計議,如此,無論是一網打盡,還是招安歸降為我王朝再添助力,都於國有利。”


    皇帝長眉一抬,太子驚駭神情未去,指著采桑,抖索著嘴唇說不出話來。


    這丫鬟之前表現得貪生怕死,他才帶她上殿,未想到文臻身邊一個小小丫鬟,也會騙人!


    大臣們卻都已經信了三分。


    別的不說,這一番心思籌謀,可不是區區一個丫鬟能編出來的,必然是文臻和貼身侍女透露過這樣的打算。


    更重要的是,這一番話,直接揭了太子的功勞!


    如果剿匪根本沒有傷及共濟盟筋骨,那麽太子的所謂平匪之功就是一個笑話!


    “……我家小姐,明明功夫微薄,卻為了陛下的大計,不得不用盡心思,一路上天梯,奪得至高護法之位,卻因此引起原至高護法屠絕嫉恨,慶功當夜,屠絕忽然對小姐下手,將小姐擄走,奴婢無意中發現後尾隨下山,誰知道因此反而逃過一劫,就在屠絕對小姐下手同時,剿匪大軍忽然進入五峰山……奴婢倉皇逃竄,最終還是被屠絕的手下抓住,可不知為何,奴婢醒來後,卻到了太子手裏,太子要奴婢指認小姐和共濟盟匪徒勾結,奴婢不從,太子便命人給奴婢下毒……奴婢不得已,隻得假意順從……老太太……奴婢一死不足惜,您快想辦法,救救小姐吧……奴婢當日跟在擄掠小姐的人身後,聽那人說要將小姐送給唐家……求您了……救救小姐吧!”


    群臣嘩然。


    這一番話信息量可太大了。


    竟生生將太子扣給文臻和燕綏的所有罪名,都反過來扣在了太子頭上!


    屠絕擄走文臻,剿匪大軍就進入五峰山,采桑被屠絕手下抓住卻落入太子手中,說明屠絕和剿匪大軍有勾連,變相坐實今日屠絕的刺殺和太子有關。


    但屠絕卻又不像是太子的直接手下,畢竟共濟盟幾名大頭目,朝中臣子也都聽說過,這位屠絕在共濟盟時日已久,地位又高。如果真是太子的人,以太子的性子,早就會要求他裏應外合,請旨剿匪了。


    所以采桑最後一句話,就回答了這個疑問,屠絕是唐家的人。


    等於是說,太子和唐家有交易……


    實在太驚人,太子當真這般膽大,竟敢把自己做過的事全部推給宜王和文大人?


    偏偏這一段話又合情合理,無懈可擊。


    采桑涕淚橫流,死死扒住高高的門檻,指甲深深地摳進門檻中。


    她不敢看皇帝,就將目光死死盯住老太太,多看一眼老太太八風不動的臉,就多一分勇氣。


    要知道,她是在代小姐攻擊當朝皇太子啊!


    身為一個小小侍女,居然能有這樣的成就,采桑雖然心中顫栗,仍舊驕傲地覺得,就是下一刻像戲文裏一樣,被拖出去午門斬首,這輩子也值了。


    她本不該站在這裏的,站在這裏的本應是采雲,那麽事情就真的大條了。


    但是采雲在被大軍押解找文臻的過程中,被殿下派的暗衛給救了。但暗衛得殿下指示,並沒有將采雲送回小姐身邊,反而找到了逃出去的她,和她說了采雲的事。


    采桑記得當時自己的震驚和後悔,當初小姐要在繡娘中選丫鬟,采雲找過她,她也覺得采雲穩重,向小姐推薦了采雲。


    如今采雲疑似變節,采桑覺得仿佛自己變節一樣,無顏見小姐。


    殿下像是猜到了她的心思,讓暗衛問她,可願將功贖罪。


    她當然願意,於是她很快就被那批丟失了采雲的軍士抓住了,那批人丟失采雲,不敢向上匯報,一口咬定一開始抓住的就是她。


    因為有了之前“帶領大軍去找文臻”的行徑,所以太子這邊接收她的時候,也就去了很多疑心,她也表現得分外畏縮配合,和太子那邊說,危機來臨時,文臻竟然不管她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侍女,令她寒心,因此也就不必再忠心於她了。


    侍女沒有武功單身流落也是事實,所以太子最終相信了她。但也沒少對她一次次搜查和長期監視,但她記得殿下所說,無需她帶什麽藥物,也無需她和任何人聯係,隻需要在有異樣的時候配合,在該說話的時候說話。


    死寂之後,太子再次爆出一聲猛烈的嘶喊。


    “不,不是這樣的,這無恥賤婢,竟敢當殿構陷太子!”


    采雲伸出雙手,不知何時她十指指甲全部脫落,露出發白的甲床,看著甚是可怖。


    “這是太子殿下令人對奴婢刑訊逼供的證據!”


    太子怒聲道:“你胡扯,孤什麽時候對你用過刑……”他忽然看見那甲床,不禁一怔。


    那十個手指的甲床並不是鮮血淋漓的,相反,蒼白皺縮,一道道的凸起,顯然是用過刑罰且已經傷愈後才有的傷口。


    如果此刻鮮血淋漓,太子便可以說這奴婢自毀,但是這種舊傷,再這麽解釋就顯得蒼白。


    太子死死盯著那傷口,實在想不明白,對著押解她的旗手衛看了一眼,旗手衛頭目驚駭地微微搖頭。


    確實沒有用刑,因為這女子一開始便合作得很,何必再用刑引得她怨恨。之前也檢查過她,從車上下來時候,指甲都是完好的。


    指甲是什麽時候脫落的?


    隻能是剛剛脫落,但那又怎麽會形成這樣的舊傷傷口?


    采桑也有點驚異地看著自己的指甲。


    當初殿下令侏儒告訴她,門檻內有藥,手指插進去須臾,就會弄掉指甲且並不疼痛。雖然有輕微毒性,但是無妨,稍後會安排人為她解毒。


    可宜王殿下是怎麽算到她不能進殿,最終會撲在門檻上的?


    他是把今日殿上所發生的一切都提前算到了嗎?


    還有,正殿門檻下麵竟然有毒藥!


    是殿下提前埋下的嗎?還是小姐的意思?這藥好像小姐那裏有過。可他是什麽時候埋下的呢?他為什麽要埋這麽可怕的東西,這殿中,還有沒有別的地方,悄悄埋著這樣可怕的東西?


    細思,恐極。


    采桑想起小姐說過殿下是孤臣,目下無塵,從不屑於結黨營私,在朝中沒有勢力,還活得囂張。


    一個沒有勢力敵人無數卻依舊活得囂張誰都不能拉下馬的男人……


    采桑激靈靈地打個寒戰,再次為自己的選擇慶幸。


    她有些發怔,不知何時長慶郡王司空群已經到了她身側,上前一步,抬腳便踢,怒聲道:“你這賤婢,信口雌黃!”


    這一腳風聲淩厲,衝著采桑側頸,踢實了,采桑現在和以後,隻怕都很難說話了。


    雖然當殿傷證人會引起陛下疑心,但是讓這婢子再說下去,牽扯的人和事,就實在太多了。


    司空群一向以脾氣惡劣著稱,是個連宜王殿下都敢找茬的角色,他來這一腳,情理上合適。


    鼎國公厲響站得也不遠,發現不對怒喝一聲正要攔阻,他身邊的定王燕絕,有意無意上前一步攔住。


    太子看著這兩人,眼底掠過一絲感激之色。


    風聲淩厲。


    正在發呆的采桑霍然抬頭,卻已經躲不過去。


    忽然一條人影躥出,撲在采桑身前,砰地一聲,那人被一腳踢中肩頭,撞在采桑身上,兩人一起撲倒在門檻上。


    皇帝怒喝:“在做什麽!都按住了!”


    皇帝很少發脾氣,這一聲驚得眾人一起告罪,司空群被金吾衛立即拖到一邊。


    那人捂著肩頭抬起頭,正是一同上殿一臉告狀姿態的張洗馬,他攙起采桑,轉頭盯著太子。


    太子也盯著他,眼色冷沉。


    他本來今天是要對張洗馬發作的,但隨著對方一波波的意外攻擊,他心底已經打算放棄,怕節外生枝。甚至在想著,如何在殿上想辦法安撫一下張洗馬,提出私下談判的可能,好歹先渡過這一關再說。


    可眼瞧著,這人也要來落井下石了!


    來就來吧!既然情勢已經對孤不利,那正好拿你岔開話題!


    你不仁,不要怪孤不義。


    他緩緩上前一步,一字一句道:“張!洗!馬!”


    張洗馬站起身,對著太子一禮,卻並不看他,轉向陛下,磕頭道:“陛下,東宮洗馬張鉞,曆劫歸來。”


    他這樣的用詞,讓包括皇帝在內所有人,目光一縮。


    “陛下,先前聞老夫人上殿是獻祥瑞,而微臣上殿,卻實實在在是為了叩閽。”


    皇帝沉默了一會,道:“你所要舉告之人,可是太子?”


    “正是!”


    太子冷聲道:“張洗馬,你做下那醃臢之事,孤不與你計較,放你一馬,可如今你是要恩將仇報,當殿落井下石嗎?”


    張洗馬回頭靜靜看著他:“醃臢之事?張鉞不明,求太子教我。”


    太子唇角勾起一抹冷峭弧度:“你窺視東宮,垂涎東宮女眷,更趁著孤攜良媛出行之機,潛入良媛所居內院,欲行不軌,被孤親手拿獲後逃逸至今。孤念著你是孤的老師,放你一馬,你卻不念孤的恩情,反而和文臻勾結,欲待構陷孤,如此無恥奸狡之徒,果然不愧是文大人一丘之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河盛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歸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歸元並收藏山河盛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