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挑撥不成
全員反派,我是瘋子我怕誰 作者:陽光小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曾經蕭承赫的所作所為,他都看在眼裏,因為蕭承赫前世的他們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現在蕭承赫隨意一點兒變化就像得到大家的原諒,別人可以,但是他們家的人絕對不行。
裴青山冷聲說著自己的想法,邊上有的大臣有些詫異的看著裴青山。
從北方回來後,裴青山的性格似乎變的更加霸道了。
說話做事也變的強硬起來。
好像根本沒把蕭承赫當成皇上一樣。
這樣的想法讓邊上的大臣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裴青山怎麽被流放一次,像是變了個人呢?
都敢這樣對皇上了。
而皇上不生氣也就算了,還認真的聽著裴青山說話,這都什麽事兒啊。
蕭承赫將裴青山的意見聽完之後,看著下麵的大臣說道:“裴相說的你們都聽明白沒有?”
剛才在走神的大神頓時愣住了。
下意識的看著蕭承赫,蕭承赫為什麽突然問他們這個問題。
看著那些大臣沒把裴青山說的話當回事,蕭承赫就有些生氣,皺眉看著他們不悅的說道:“丞相提出的這些意見,都是蕭國現在要做改變的地方,而你們身為蕭國的大臣,卻不把這些當回事,你們若是不相幹,那就辭官,把你們的位置讓給其他人。”
他都在好好聽裴青山提出的意見,結果這些人竟然沒當回事,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
“皇上息怒。”
“丞相剛從北方回來,那麽快就了解了京城的情況,並給出了最好的處理辦法,而你們,在京城那麽長時間,反而什麽都不知道,你們倒是說說,你們要幹什麽。”
“現在丞相將所有的辦法都說出來,需要你們配合的時候,你們卻不當回事,你們是覺得沒了你們,這日子就不能過了?”
蕭承赫的暴怒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尤其是那群牆頭草。
一個以前處事圓滑,很得到蕭承赫寵愛的大臣,這個時候站出來說道:“皇上,丞相剛回來,就知道那麽多京城的消息,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麽貓膩?”
這話說的就差直接說裴青山在監視他們了。
如此明顯的挑撥離間,聽裴青山有些好笑。
都這個時候了,這些人還沒意識到問題所在。
蕭承赫冷眼看著說話的人。
他記得這個人上輩子到最後跟關家的人可是走到一起的。
這輩子因為他提前對關家動手,倒是把這個人給忘了。
“皇上,丞相是不是跟朝中的人聯合了?不然他怎麽那麽快就知道這些事了?”見蕭承赫沒反應,說話挑撥關係的大臣,說話變的更加激動了。
他以為蕭承赫默許了他說這樣的話。
“皇上,裴青山他們剛回來,就對京城的事了如指掌,還跟攝政王走的那麽近,可見他們回來是別有用心的。”
蕭承赫一直都沒說話,目的就是為了看看這些人還能說出什麽話來。
誰知道還真有人跑出來找裴青山是一家的麻煩。
“皇上,張大人說的沒錯,裴青山一回來就說那麽多,甚至還要對一些大臣動手,要說沒問題誰相信啊?”
看著那些牆頭草一個一個的冒出來,蕭承赫頓時被氣笑了。
意味深長的看著下麵的人,冷聲問道:“還有人是同樣的想法嗎?”
還有幾個牆頭草對視一眼,隨後站出來說道:“皇上,我們支持張大人。”
聽到這話,蕭承赫點點頭:“好,很好。”
張大人他們眼底帶著些許欣喜,以為他們賭對了。
誰知道他們還沒高興太久,蕭承赫就開口了:“來人,把這些人都給朕抓起來。”
張大人他們抬頭看著蕭承赫,眼神中滿是對這件事的不敢相信:“皇上?”
“告訴丞相他們這些消息的人是朕。”
“丞相一回來就為了蕭國忙前忙後,而你們呢?這群牆頭草,丞相剛回來你們就迫不及待的找丞相麻煩。”
“丞相跟攝政王走的近怎麽了?他是攝政王的嶽父。”
知道這件事的人都平靜的聽著蕭承赫在這裏生氣,不知道這件事的人震驚的看著邊上的裴青山,以及從上朝就一句話都沒說的蕭承赫。
張大人目光呆滯的看著跟前的蕭承赫,眼神有些迷茫的說道:“說著不可能。”
“沒有什麽不可能的,丞相是朕親自求回來的,不是你們說的要來報複朕。”
裴青山願意回來都是因為百姓。
如果不是為了百姓,裴青山才不管這些事。
張大人他們臉色煞白的看著蕭承赫,完全沒料到事情的真相竟然是這樣的。
低垂著眼,裴青山的臉上帶著些諷刺。
隨後抬頭看著張大人那崩潰不敢相信的樣子:“張大人,讓你失望了,你想挑撥我跟皇上的關係,卻不知道我是皇上去北方請回來的。”
“京城的這些事也是皇上在回來的路上告訴我的,目的就是為了整改京城的情況,可你好像對這件事一無所知啊。”
蕭承赫不滿的看著張大人,這些人的罪證也不是很多,剝奪了官位不好,放在這裏又膈應人。
眉頭微微皺著,臉色有些不好看。
在蕭承赫不知道該怎麽辦的時候,蕭閔燁突然站出來說道:“皇上,我這裏有一些東西要交給你。”
張大人他們的情緒頓時變的緊張起來,他們同時看著蕭閔燁,那樣子讓蕭承赫眼底帶著深思。
現在看來蕭閔燁手中的東西或許就是張大人他們的罪證。
看了邊上的太監總管一眼,太監總管連忙下去將蕭閔燁手中的小盒子拿上去。
蕭承赫接過盒子,看了張大人他們一眼,在張大人他們戰戰兢兢的時候,蕭承赫打開盒子從盒子裏拿出書信認真的看了起來。
上麵的內容蕭承赫越看,臉色就越難看。
視線放到張大人他們的身上:“你們好大的膽子。”
“朕倒是沒想到,收拾關家的時候把你們給落下了。”
蕭承赫的一句話,嚇的張大人他們不停磕頭:“皇上,微臣知錯是,求皇上饒了我們這一次。”
裴青山冷聲說著自己的想法,邊上有的大臣有些詫異的看著裴青山。
從北方回來後,裴青山的性格似乎變的更加霸道了。
說話做事也變的強硬起來。
好像根本沒把蕭承赫當成皇上一樣。
這樣的想法讓邊上的大臣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裴青山怎麽被流放一次,像是變了個人呢?
都敢這樣對皇上了。
而皇上不生氣也就算了,還認真的聽著裴青山說話,這都什麽事兒啊。
蕭承赫將裴青山的意見聽完之後,看著下麵的大臣說道:“裴相說的你們都聽明白沒有?”
剛才在走神的大神頓時愣住了。
下意識的看著蕭承赫,蕭承赫為什麽突然問他們這個問題。
看著那些大臣沒把裴青山說的話當回事,蕭承赫就有些生氣,皺眉看著他們不悅的說道:“丞相提出的這些意見,都是蕭國現在要做改變的地方,而你們身為蕭國的大臣,卻不把這些當回事,你們若是不相幹,那就辭官,把你們的位置讓給其他人。”
他都在好好聽裴青山提出的意見,結果這些人竟然沒當回事,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
“皇上息怒。”
“丞相剛從北方回來,那麽快就了解了京城的情況,並給出了最好的處理辦法,而你們,在京城那麽長時間,反而什麽都不知道,你們倒是說說,你們要幹什麽。”
“現在丞相將所有的辦法都說出來,需要你們配合的時候,你們卻不當回事,你們是覺得沒了你們,這日子就不能過了?”
蕭承赫的暴怒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尤其是那群牆頭草。
一個以前處事圓滑,很得到蕭承赫寵愛的大臣,這個時候站出來說道:“皇上,丞相剛回來,就知道那麽多京城的消息,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麽貓膩?”
這話說的就差直接說裴青山在監視他們了。
如此明顯的挑撥離間,聽裴青山有些好笑。
都這個時候了,這些人還沒意識到問題所在。
蕭承赫冷眼看著說話的人。
他記得這個人上輩子到最後跟關家的人可是走到一起的。
這輩子因為他提前對關家動手,倒是把這個人給忘了。
“皇上,丞相是不是跟朝中的人聯合了?不然他怎麽那麽快就知道這些事了?”見蕭承赫沒反應,說話挑撥關係的大臣,說話變的更加激動了。
他以為蕭承赫默許了他說這樣的話。
“皇上,裴青山他們剛回來,就對京城的事了如指掌,還跟攝政王走的那麽近,可見他們回來是別有用心的。”
蕭承赫一直都沒說話,目的就是為了看看這些人還能說出什麽話來。
誰知道還真有人跑出來找裴青山是一家的麻煩。
“皇上,張大人說的沒錯,裴青山一回來就說那麽多,甚至還要對一些大臣動手,要說沒問題誰相信啊?”
看著那些牆頭草一個一個的冒出來,蕭承赫頓時被氣笑了。
意味深長的看著下麵的人,冷聲問道:“還有人是同樣的想法嗎?”
還有幾個牆頭草對視一眼,隨後站出來說道:“皇上,我們支持張大人。”
聽到這話,蕭承赫點點頭:“好,很好。”
張大人他們眼底帶著些許欣喜,以為他們賭對了。
誰知道他們還沒高興太久,蕭承赫就開口了:“來人,把這些人都給朕抓起來。”
張大人他們抬頭看著蕭承赫,眼神中滿是對這件事的不敢相信:“皇上?”
“告訴丞相他們這些消息的人是朕。”
“丞相一回來就為了蕭國忙前忙後,而你們呢?這群牆頭草,丞相剛回來你們就迫不及待的找丞相麻煩。”
“丞相跟攝政王走的近怎麽了?他是攝政王的嶽父。”
知道這件事的人都平靜的聽著蕭承赫在這裏生氣,不知道這件事的人震驚的看著邊上的裴青山,以及從上朝就一句話都沒說的蕭承赫。
張大人目光呆滯的看著跟前的蕭承赫,眼神有些迷茫的說道:“說著不可能。”
“沒有什麽不可能的,丞相是朕親自求回來的,不是你們說的要來報複朕。”
裴青山願意回來都是因為百姓。
如果不是為了百姓,裴青山才不管這些事。
張大人他們臉色煞白的看著蕭承赫,完全沒料到事情的真相竟然是這樣的。
低垂著眼,裴青山的臉上帶著些諷刺。
隨後抬頭看著張大人那崩潰不敢相信的樣子:“張大人,讓你失望了,你想挑撥我跟皇上的關係,卻不知道我是皇上去北方請回來的。”
“京城的這些事也是皇上在回來的路上告訴我的,目的就是為了整改京城的情況,可你好像對這件事一無所知啊。”
蕭承赫不滿的看著張大人,這些人的罪證也不是很多,剝奪了官位不好,放在這裏又膈應人。
眉頭微微皺著,臉色有些不好看。
在蕭承赫不知道該怎麽辦的時候,蕭閔燁突然站出來說道:“皇上,我這裏有一些東西要交給你。”
張大人他們的情緒頓時變的緊張起來,他們同時看著蕭閔燁,那樣子讓蕭承赫眼底帶著深思。
現在看來蕭閔燁手中的東西或許就是張大人他們的罪證。
看了邊上的太監總管一眼,太監總管連忙下去將蕭閔燁手中的小盒子拿上去。
蕭承赫接過盒子,看了張大人他們一眼,在張大人他們戰戰兢兢的時候,蕭承赫打開盒子從盒子裏拿出書信認真的看了起來。
上麵的內容蕭承赫越看,臉色就越難看。
視線放到張大人他們的身上:“你們好大的膽子。”
“朕倒是沒想到,收拾關家的時候把你們給落下了。”
蕭承赫的一句話,嚇的張大人他們不停磕頭:“皇上,微臣知錯是,求皇上饒了我們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