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在長安城南,半個多時辰就到了。沈顧行早已等在那裏,見到江家的馬車,三步並作兩步過去。江佐下車,轉身去攙小妹子時,沈顧行已立於車前。江風打簾子探出頭,江佐和沈顧行各伸著一隻胳膊等她。
女孩莞爾一笑,同江佐做了鬼臉,將手搭在沈顧行的手上。待下得車來,沈顧行順勢牽了她的手,江風並未閃躲,兩人齊齊地看著江佐。
江佐無奈,果然女大不中留。三人都沒有說話,又等了片刻,張家的馬車也到了。
江風一見準嫂子心裏就喜歡,她是十分美麗的,可這十分的美麗裏更帶著三分英氣,三分豪爽,同時雍容華貴,自帶一副端嚴之致,用林盡染那個年代的話就是大氣,自帶正室範!
不得不承認,人與人之間是有磁場的。有的人剛認識就一見如故,有些人相處幾年也不會深交。這對姑嫂顯然屬於前者,都感覺相見恨晚。江佐甫一引見完畢,兩人就姊姊妹妹的互相稱呼起來,並手挽手賞起花來。
沈顧行和江佐相顧愕然,隻好亦步亦趨地跟著。
小半個皇家園林逛下來,張瀠月發現這個小姑子實在是個妙人。她知道江風一家來自西北,是極荒涼之地,所謂的城市也不過是大漠荒原間的小片綠洲而已。曲江池麵七裏,這樣樹繁花繞、煙水明媚的景色並不多見。穩重如江佐,初來曲江也讚歎不已,連讚不愧為都中第一勝景。可江風卻沒有多少驚訝感歎,不是不喜歡,而是自然流露,放鬆身心於這花水之間,一派自在豁達,頗有老莊的逍遙風骨。
再看她不過十四五歲,一襲千峰翠玉色長裙望之不俗,美的不可方物又讓人心生歡喜。坊間都說沈顧行眼光極差,千挑萬選最後看上一個野丫頭。她卻覺得若江風不堪匹配,沈宜業那小子就隻能打一輩子光棍!
張瀠月越發喜歡江風,江風也喜歡對方闊朗的性子,兩人越聊越投機。
江沈二人連番催促,兩人才牽著手踏上遊船。初登遊船有些不穩,沈顧行擔心江風第一次坐船,等著扶她,卻見女孩穩穩當當地上了船,還伸出皓腕拉了張瀠月一把。
少男少女笑著走向船艙,男孩風流倜儻,女孩嫵媚婉轉。詩酒年華、紅塵作伴的景致連江風秋水都黯然失色。但見船上淨幾素瓷,茶鐺旋煮。
四人相對落座,小船輕晃著駛出去。太陽烈了就藏匿在湖岸的樹影下,躲陰涼的船就逃囂到湖心。間或與心上人會心一笑,人生的美好也就這樣了吧。
江風同瀠月有聊不盡的話題,從團扇花紋圖案說到了玄學,隻聽江風訝異道:“瀠月姐姐竟然是白羊座!哥哥是獅子座,你們合該做夫妻的。”沈顧行第一次聽到這些奇奇怪怪的名詞,便側耳細聽著,江風又俏生生地說:“獅子座的守護神是太陽神,最想用自己熱情的火焰去燃燒別人,白羊同為火象星座,這兩個是最容易一見傾心的情侶星座,越到後麵感情會越濃烈。”張瀠月聽了心裏喜悅,嘴上卻懷疑道:“這如何準得?”
江風認真道:“怎麽不準!姐姐且看著,我的卦再不能錯的!”
說笑著,少女的聲音又低了下去。
沈顧行抬頭,江佐正笑吟吟地看著他,有些難為情,便道:“阿風竟然能卜卦?”
江佐笑而不語。
兩人略一示意,便一起走到船頭臨風而立。清風徐來,江佐先問:“我聽說,皇後娘娘發了好大的火,若不是陛下攔著,已將你下獄?”
沈顧行苦笑道:“娘娘明明看中了他的侄子韋捷,可仍然不依不饒。”
江佐道:“韋湑那個老滑頭,原本想要韋捷娶皇後嫡出的安樂公主,可皇後卻要將安樂嫁給武家,將成安嫁給韋家,皇後兄妹便一直僵持。後來韋捷忽然改口,要娶成安公主,皇後這才滿意。可後來又聽說是你一直遊說韋捷,你一門心思不娶她女兒,又這樣賣力地搭橋牽線,終於勃然大怒。”
沈顧行道:“事到如今難道要我引頸赴死嗎?韋家和武家都想要娶更得盛寵的安樂公主。我這番境地,也顧不得小人行徑了,便引著韋捷撞見了安樂和武延秀私會。那韋湑又聽說魏王嫡宗子武延基調轉馬頭盯上了成安,怕竹籃打水一場空,這才又緊著抓住了成安這棵救命稻草。”
江佐歎氣道:“你到底還是丟了官。”
沈顧行一拍江佐胳膊,豪爽道:“江兄不必歎氣!於我而言,這已是很好的結果。我原擔心貶謫到那荒蠻之地,反而累得阿風同我吃苦。”
江佐惆悵道:“寒窗苦讀十餘載,一朝付之東流,怎能讓人不惋惜。”
沈顧行負手而立,道:“如今這朝局如渾水一般!韋武當權,安樂公主大有效仿武後之心,大肆幹預朝政,賄買官爵,太子被她打壓得毫無儲君之威。我沒有匡扶大業之才,不能輔佐君主洗穢濯垢,鹹使潔清,這樣退隱山林,倒也省去很多煩惱。”
江佐眉頭緊鎖,附和道:“安國相王也辭去太尉及知政事之職。”
沈顧行道:“相王雖恭謹,但也曾被議儲,為皇後和武三思所不容。我等隱退尚有退路,可相王安能全身而退?”
江佐想到一事,便道:“陛下、相王兄弟二人都是安恬的性子。可他們的後人卻大相徑庭。壽春郡王、臨淄王和中山郡王……”
江佐見沈顧行並為介懷,又接著說:“三王都有濟世之才,突厥默啜可汗率軍南侵。相王被任命為天兵道元帥,統率諸軍抵禦突厥。他並未領軍出征,隻是名義上主帥。前線都由臨淄王和中山郡王主持,不到月餘,就迫使突厥退兵了。”
沈顧行點頭道:“且看吧,如今儲君不穩,陛下又偏聽偏信,早晚生出大事來!”
江風正同張瀠月聊得投入,一瞥眼看到沈顧行衣袂飄飄,或沉思或頷首,或傾聽或暢言,每一個動作都落在女孩的心上,甜蜜的情愫就一點一點地滿溢出來。
張瀠月食指輕敲額頭,戲謔道:“傻丫頭,看癡了。”
江風一下子臉紅到耳垂,也笑道:“果然秀色可餐!”
張瀠月繃住笑意道:“食色性也,宜業一己之軀倒是解決了兩件大事!”
江風道:“然也。”
說罷,兩個人再也撐不住,笑做一團。
沈江兩個聽到笑聲回過頭來,見兩個少女明眸善睞笑不可支,便問:“何事如此開心?”
江風促狹道:“食人族的事!”
沈、江知道這是女人間的悄悄話,隻能無奈苦笑。沈顧行正待要吩咐船家劃到慈恩寺下,就聽到遠處一陣喧鬧避讓之聲。抬眼望去,一艘兩層的遊船畫舫駛了過來,周圍遊船紛紛避讓。
沈顧行蹙眉道:“似是安樂公主的遊船。”
江佐聽後,忙道:“船家,快快掉頭避讓。”
說話間船已駛近,江佐和沈顧行正要回座,卻聽二層船艙上立著一個宮裝女官,“船下可是左補闕沈大人和秘書郎江大人?”
沈顧行俯首道:“正是。”
女官道:“公主請兩位大人並兩位小姐到船一敘。”
兩人狐疑對望一眼,心中大驚。張瀠月也便罷了,她是京中貴女,和公主郡主多少有點交集。
江風因為“翠鳥事件”被褚顏牽連,開罪了公主府,又曉得安樂公主跋扈的性子,心中不免忐忑。
但也不禁有些期待,簡直活久見,她竟能一睹安樂公主的芳容!
不想剛上船,一眼就瞥見了兩位熟人,不是成安公主和中山郡王妃還有誰!
成安公主兩道目光似弩箭般射過來,恨不得把江風穿一百零八個血洞。相比之下,中山郡王妃就柔和多了,正慢悠悠地品著茶。江風冷汗涔涔,隻能硬著頭皮跟著一起行禮跪拜,磕了一圈頭,知道這船上集齊了皇室女眷全家福:
那正上頭坐著的竟然是太平公主!
下首一側依次坐著太子妃和幾位郡王妃,另一側是李顯的幾位公主和李旦的兩位郡主,滿船艙的花團錦簇,脂粉撲香。
四人規規矩矩地退至一側,早有宮人準備了桌幾和軟凳。剛一落座,太平公主聲音清清冷冷地傳來:“門下省為按察使設置之事幾次奏對,皇兄都駁回了。大事未定,校書郎好有雅興!”
江風擔心地看向江佐,江佐起身俯首恭敬道:“臣惶恐。臣不能為陛下分憂,不能為諸位宰輔解難,臣願領罪。”
江風倒吸一口冷氣,“5+2”“白+黑”上班半個月,好不容易休假一天還要領罪?沒有勞動法了嗎?
卻聽太平公主輕笑了一聲,聲音也有了點溫度:“小江大人倒是憨直,本宮隨便一說。不必緊張,入座吧。”
上座的人雲淡風輕,兄長和沈顧行也似乎見怪不怪,隻江風驚出一身冷汗,這才意識道:奶奶的,這是上級對下級打招呼的方式嗎?
21世紀“你好”“吃了麽”的問候方式多善良、多養生啊。
江風看向太平公主,她一身暗紅露肩紗衣搭配素色的齊胸長裙,廣袖垂倒地麵,正慵懶地斜倚著。四十歲上下的公主是高貴的、嫵媚的、誘人的,彷佛曲江池所有的光都落在她的身上,閃亮著奪人眼球。
下首左側坐著一位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的女人,她輕輕吃了盞茶,睥睨著眼道:“姑姑為社稷憂心操勞,倒顯得我們這些晚輩不體恤父皇,不能為父皇分憂了。”
必是安樂公主無疑!
太平公主微微坐直了身子,臉含笑意:“要說為皇兄分憂,誰能比得上安樂呢?就連太子也不敢在安樂麵前居功。”
安樂公主嗤笑一聲,不屑道:“可不是像姑姑說的!但凡太子再精進些,父皇便能輕省些,我們姑侄也不必疲乏應對了。本宮實在不知,東宮德不配位至此,是怎麽心安理侍奉父皇座前的。”
安樂公主這樣堂而皇之的議論儲君,滿屋子竟沒有一個敢做聲的,太平公主也隻是似笑非笑地看著安樂。
安樂公主越說越氣憤,又向對麵首坐著的宮裝女子厲聲道:“太子不成體統,太子妃難辭其咎。”
“啪”地一聲,太子妃楊氏手中的杯盞應聲落地。江風循聲望去,見楊氏麵如白紙,手抖如篩,不知要先回話還是去揀拾杯盞碎片。楊氏不過二十幾歲的年紀,但麵上已有敗色,那是長期憂懼造成的。
江風低下頭,控製自己不去看那可憐的楊氏。時間仿佛靜止了,大家都耐著性子欣賞太子妃的無措。
沈顧行終於坐不住,站起來拱手朗聲道:“請公主慎言!太子殿下乃陛下諭旨親封,於太廟行拜謁之禮的儲君,太子妃是東宮妃首,正二品誥命,品級在公主之上。公主怎能非議儲君、訓斥太子妃!”
沈顧行,你真是條漢子!江風一邊冷汗涔涔,一邊給他豎大拇指。
沈顧行為東宮仗義執言,那安樂公主竟然也不生氣。她拿著手帕掩嘴輕笑:“宜業總是這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虧得本宮在母後那替你求情!”
沈顧行本來有一大堆道理要講,沒想到對方根本不聽,還跟他聊起舊情分。
沈顧行說:“草民雖一介布衣,但著實不忍東宮受辱。”
安樂公主毫不在意,輕飄飄地說:“宜業這理太歪,本宮不得不駁一駁。古人說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東宮德行有虧才招侮辱,不應該是太子自省已過嗎?怎麽反而不允許旁人指摘,這是何道理?”
沈顧行被激發了鬥誌,正色道:“公主所言差矣。先遑論太子德行是否有虧。但東宮作為儲君,一言一行風化攸係,或愆治典,乃傷國體。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太子縱便有過錯,也應當由諫諍院上呈天子,然後送到中書省,中書省再召集群臣商議,安能作為茶餘議論之資。”
是啊,縱使太子有錯,那也是有一整套糾錯機製的,怎麽能像安樂公主這樣出言不遜。
宜業說得多明白清楚,隻不知驕矜的安樂公主怎麽說!
女孩莞爾一笑,同江佐做了鬼臉,將手搭在沈顧行的手上。待下得車來,沈顧行順勢牽了她的手,江風並未閃躲,兩人齊齊地看著江佐。
江佐無奈,果然女大不中留。三人都沒有說話,又等了片刻,張家的馬車也到了。
江風一見準嫂子心裏就喜歡,她是十分美麗的,可這十分的美麗裏更帶著三分英氣,三分豪爽,同時雍容華貴,自帶一副端嚴之致,用林盡染那個年代的話就是大氣,自帶正室範!
不得不承認,人與人之間是有磁場的。有的人剛認識就一見如故,有些人相處幾年也不會深交。這對姑嫂顯然屬於前者,都感覺相見恨晚。江佐甫一引見完畢,兩人就姊姊妹妹的互相稱呼起來,並手挽手賞起花來。
沈顧行和江佐相顧愕然,隻好亦步亦趨地跟著。
小半個皇家園林逛下來,張瀠月發現這個小姑子實在是個妙人。她知道江風一家來自西北,是極荒涼之地,所謂的城市也不過是大漠荒原間的小片綠洲而已。曲江池麵七裏,這樣樹繁花繞、煙水明媚的景色並不多見。穩重如江佐,初來曲江也讚歎不已,連讚不愧為都中第一勝景。可江風卻沒有多少驚訝感歎,不是不喜歡,而是自然流露,放鬆身心於這花水之間,一派自在豁達,頗有老莊的逍遙風骨。
再看她不過十四五歲,一襲千峰翠玉色長裙望之不俗,美的不可方物又讓人心生歡喜。坊間都說沈顧行眼光極差,千挑萬選最後看上一個野丫頭。她卻覺得若江風不堪匹配,沈宜業那小子就隻能打一輩子光棍!
張瀠月越發喜歡江風,江風也喜歡對方闊朗的性子,兩人越聊越投機。
江沈二人連番催促,兩人才牽著手踏上遊船。初登遊船有些不穩,沈顧行擔心江風第一次坐船,等著扶她,卻見女孩穩穩當當地上了船,還伸出皓腕拉了張瀠月一把。
少男少女笑著走向船艙,男孩風流倜儻,女孩嫵媚婉轉。詩酒年華、紅塵作伴的景致連江風秋水都黯然失色。但見船上淨幾素瓷,茶鐺旋煮。
四人相對落座,小船輕晃著駛出去。太陽烈了就藏匿在湖岸的樹影下,躲陰涼的船就逃囂到湖心。間或與心上人會心一笑,人生的美好也就這樣了吧。
江風同瀠月有聊不盡的話題,從團扇花紋圖案說到了玄學,隻聽江風訝異道:“瀠月姐姐竟然是白羊座!哥哥是獅子座,你們合該做夫妻的。”沈顧行第一次聽到這些奇奇怪怪的名詞,便側耳細聽著,江風又俏生生地說:“獅子座的守護神是太陽神,最想用自己熱情的火焰去燃燒別人,白羊同為火象星座,這兩個是最容易一見傾心的情侶星座,越到後麵感情會越濃烈。”張瀠月聽了心裏喜悅,嘴上卻懷疑道:“這如何準得?”
江風認真道:“怎麽不準!姐姐且看著,我的卦再不能錯的!”
說笑著,少女的聲音又低了下去。
沈顧行抬頭,江佐正笑吟吟地看著他,有些難為情,便道:“阿風竟然能卜卦?”
江佐笑而不語。
兩人略一示意,便一起走到船頭臨風而立。清風徐來,江佐先問:“我聽說,皇後娘娘發了好大的火,若不是陛下攔著,已將你下獄?”
沈顧行苦笑道:“娘娘明明看中了他的侄子韋捷,可仍然不依不饒。”
江佐道:“韋湑那個老滑頭,原本想要韋捷娶皇後嫡出的安樂公主,可皇後卻要將安樂嫁給武家,將成安嫁給韋家,皇後兄妹便一直僵持。後來韋捷忽然改口,要娶成安公主,皇後這才滿意。可後來又聽說是你一直遊說韋捷,你一門心思不娶她女兒,又這樣賣力地搭橋牽線,終於勃然大怒。”
沈顧行道:“事到如今難道要我引頸赴死嗎?韋家和武家都想要娶更得盛寵的安樂公主。我這番境地,也顧不得小人行徑了,便引著韋捷撞見了安樂和武延秀私會。那韋湑又聽說魏王嫡宗子武延基調轉馬頭盯上了成安,怕竹籃打水一場空,這才又緊著抓住了成安這棵救命稻草。”
江佐歎氣道:“你到底還是丟了官。”
沈顧行一拍江佐胳膊,豪爽道:“江兄不必歎氣!於我而言,這已是很好的結果。我原擔心貶謫到那荒蠻之地,反而累得阿風同我吃苦。”
江佐惆悵道:“寒窗苦讀十餘載,一朝付之東流,怎能讓人不惋惜。”
沈顧行負手而立,道:“如今這朝局如渾水一般!韋武當權,安樂公主大有效仿武後之心,大肆幹預朝政,賄買官爵,太子被她打壓得毫無儲君之威。我沒有匡扶大業之才,不能輔佐君主洗穢濯垢,鹹使潔清,這樣退隱山林,倒也省去很多煩惱。”
江佐眉頭緊鎖,附和道:“安國相王也辭去太尉及知政事之職。”
沈顧行道:“相王雖恭謹,但也曾被議儲,為皇後和武三思所不容。我等隱退尚有退路,可相王安能全身而退?”
江佐想到一事,便道:“陛下、相王兄弟二人都是安恬的性子。可他們的後人卻大相徑庭。壽春郡王、臨淄王和中山郡王……”
江佐見沈顧行並為介懷,又接著說:“三王都有濟世之才,突厥默啜可汗率軍南侵。相王被任命為天兵道元帥,統率諸軍抵禦突厥。他並未領軍出征,隻是名義上主帥。前線都由臨淄王和中山郡王主持,不到月餘,就迫使突厥退兵了。”
沈顧行點頭道:“且看吧,如今儲君不穩,陛下又偏聽偏信,早晚生出大事來!”
江風正同張瀠月聊得投入,一瞥眼看到沈顧行衣袂飄飄,或沉思或頷首,或傾聽或暢言,每一個動作都落在女孩的心上,甜蜜的情愫就一點一點地滿溢出來。
張瀠月食指輕敲額頭,戲謔道:“傻丫頭,看癡了。”
江風一下子臉紅到耳垂,也笑道:“果然秀色可餐!”
張瀠月繃住笑意道:“食色性也,宜業一己之軀倒是解決了兩件大事!”
江風道:“然也。”
說罷,兩個人再也撐不住,笑做一團。
沈江兩個聽到笑聲回過頭來,見兩個少女明眸善睞笑不可支,便問:“何事如此開心?”
江風促狹道:“食人族的事!”
沈、江知道這是女人間的悄悄話,隻能無奈苦笑。沈顧行正待要吩咐船家劃到慈恩寺下,就聽到遠處一陣喧鬧避讓之聲。抬眼望去,一艘兩層的遊船畫舫駛了過來,周圍遊船紛紛避讓。
沈顧行蹙眉道:“似是安樂公主的遊船。”
江佐聽後,忙道:“船家,快快掉頭避讓。”
說話間船已駛近,江佐和沈顧行正要回座,卻聽二層船艙上立著一個宮裝女官,“船下可是左補闕沈大人和秘書郎江大人?”
沈顧行俯首道:“正是。”
女官道:“公主請兩位大人並兩位小姐到船一敘。”
兩人狐疑對望一眼,心中大驚。張瀠月也便罷了,她是京中貴女,和公主郡主多少有點交集。
江風因為“翠鳥事件”被褚顏牽連,開罪了公主府,又曉得安樂公主跋扈的性子,心中不免忐忑。
但也不禁有些期待,簡直活久見,她竟能一睹安樂公主的芳容!
不想剛上船,一眼就瞥見了兩位熟人,不是成安公主和中山郡王妃還有誰!
成安公主兩道目光似弩箭般射過來,恨不得把江風穿一百零八個血洞。相比之下,中山郡王妃就柔和多了,正慢悠悠地品著茶。江風冷汗涔涔,隻能硬著頭皮跟著一起行禮跪拜,磕了一圈頭,知道這船上集齊了皇室女眷全家福:
那正上頭坐著的竟然是太平公主!
下首一側依次坐著太子妃和幾位郡王妃,另一側是李顯的幾位公主和李旦的兩位郡主,滿船艙的花團錦簇,脂粉撲香。
四人規規矩矩地退至一側,早有宮人準備了桌幾和軟凳。剛一落座,太平公主聲音清清冷冷地傳來:“門下省為按察使設置之事幾次奏對,皇兄都駁回了。大事未定,校書郎好有雅興!”
江風擔心地看向江佐,江佐起身俯首恭敬道:“臣惶恐。臣不能為陛下分憂,不能為諸位宰輔解難,臣願領罪。”
江風倒吸一口冷氣,“5+2”“白+黑”上班半個月,好不容易休假一天還要領罪?沒有勞動法了嗎?
卻聽太平公主輕笑了一聲,聲音也有了點溫度:“小江大人倒是憨直,本宮隨便一說。不必緊張,入座吧。”
上座的人雲淡風輕,兄長和沈顧行也似乎見怪不怪,隻江風驚出一身冷汗,這才意識道:奶奶的,這是上級對下級打招呼的方式嗎?
21世紀“你好”“吃了麽”的問候方式多善良、多養生啊。
江風看向太平公主,她一身暗紅露肩紗衣搭配素色的齊胸長裙,廣袖垂倒地麵,正慵懶地斜倚著。四十歲上下的公主是高貴的、嫵媚的、誘人的,彷佛曲江池所有的光都落在她的身上,閃亮著奪人眼球。
下首左側坐著一位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的女人,她輕輕吃了盞茶,睥睨著眼道:“姑姑為社稷憂心操勞,倒顯得我們這些晚輩不體恤父皇,不能為父皇分憂了。”
必是安樂公主無疑!
太平公主微微坐直了身子,臉含笑意:“要說為皇兄分憂,誰能比得上安樂呢?就連太子也不敢在安樂麵前居功。”
安樂公主嗤笑一聲,不屑道:“可不是像姑姑說的!但凡太子再精進些,父皇便能輕省些,我們姑侄也不必疲乏應對了。本宮實在不知,東宮德不配位至此,是怎麽心安理侍奉父皇座前的。”
安樂公主這樣堂而皇之的議論儲君,滿屋子竟沒有一個敢做聲的,太平公主也隻是似笑非笑地看著安樂。
安樂公主越說越氣憤,又向對麵首坐著的宮裝女子厲聲道:“太子不成體統,太子妃難辭其咎。”
“啪”地一聲,太子妃楊氏手中的杯盞應聲落地。江風循聲望去,見楊氏麵如白紙,手抖如篩,不知要先回話還是去揀拾杯盞碎片。楊氏不過二十幾歲的年紀,但麵上已有敗色,那是長期憂懼造成的。
江風低下頭,控製自己不去看那可憐的楊氏。時間仿佛靜止了,大家都耐著性子欣賞太子妃的無措。
沈顧行終於坐不住,站起來拱手朗聲道:“請公主慎言!太子殿下乃陛下諭旨親封,於太廟行拜謁之禮的儲君,太子妃是東宮妃首,正二品誥命,品級在公主之上。公主怎能非議儲君、訓斥太子妃!”
沈顧行,你真是條漢子!江風一邊冷汗涔涔,一邊給他豎大拇指。
沈顧行為東宮仗義執言,那安樂公主竟然也不生氣。她拿著手帕掩嘴輕笑:“宜業總是這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虧得本宮在母後那替你求情!”
沈顧行本來有一大堆道理要講,沒想到對方根本不聽,還跟他聊起舊情分。
沈顧行說:“草民雖一介布衣,但著實不忍東宮受辱。”
安樂公主毫不在意,輕飄飄地說:“宜業這理太歪,本宮不得不駁一駁。古人說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東宮德行有虧才招侮辱,不應該是太子自省已過嗎?怎麽反而不允許旁人指摘,這是何道理?”
沈顧行被激發了鬥誌,正色道:“公主所言差矣。先遑論太子德行是否有虧。但東宮作為儲君,一言一行風化攸係,或愆治典,乃傷國體。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太子縱便有過錯,也應當由諫諍院上呈天子,然後送到中書省,中書省再召集群臣商議,安能作為茶餘議論之資。”
是啊,縱使太子有錯,那也是有一整套糾錯機製的,怎麽能像安樂公主這樣出言不遜。
宜業說得多明白清楚,隻不知驕矜的安樂公主怎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