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醫換完藥,便欲告退。
江風笑道:“昨日聽王爺提起,才知周太醫是我的救命恩人,請受我一拜。”
說著,盈盈一拜。
周太醫連忙作揖,說:“醫者仁心,姑娘客氣了。”
他昨昨日在李隆業這見到江風,回去便做了功課。
這才知道,半年之前他受三人托付,所救之人,雖然身份不高,也不總現於人前,可關於她的故事,卻不難打聽。
但凡古詩,都要有男女主角。
江風的故事,之所以引得眾人關注,也是因為她的兩個男主角,實在太引人矚目。
一個,自然是長安城最富美名的少年郎小,沈顧行。
倆人已談婚論嫁,卻被安樂公主截胡。
坊間關於這段三角戀有各種解讀,但主流認識還是認為江風是吉安縣主替身,沈顧行娶了正主,自然不要贗品。
可周廣作為沈顧行的知交好友,回頭去看,沈顧行成親那日,神色凝重,倒像死了老婆,一點不見新郎官的喜悅。
第二個主人公,自然是薛王爺了。
據說,薛王爺對江風用情至深,從涼州一路追到長安,最終抱得美人歸。
周廣混跡宮中,也是人精。
便又說:“姑娘要謝,便謝薛王爺吧。”
江風麵露疑惑,他是始作俑者,自己不怪他,已是佛心了。
周廣見江風,還似不知情。看了一眼李隆業,說:“姑娘傷重,薛王爺派小李將軍找微臣,讓微臣務必醫治好姑娘。”
江風意外,問道:“不是太平公主請的周太醫嗎?”
周廣回道:“微臣確實受王爺所托,隻不過公主身邊的芳草姑姑也來請。小李將軍便順勢說不必再提王爺。”
其實,同一天,沈顧行也親自登門了。
這些,周廣自然不能說。
送走周廣,江風看著笑吟吟的李隆業,說:“一傷一救,扯平了。”
李隆業搖著頭。
江風撒嬌道:“還要怎樣呢?”
李隆業說:“從前都是我不對,我總得搭進去這輩子,才算扯平。”
江風道:“油嘴滑舌。”
李隆業說:“本王真心,天地可鑒。”
江風道:“王爺之真心,不用天鑒地證,隻看你的表現。”
李隆業笑著說:“本王從來都是行動派。”
倆人說說笑笑,一抬頭,看到阿恕倔強的影子映在門外。
江風停了說笑,嚴肅地問:“阿恕說,當時她已是你們放在韋氏和安樂身邊,最後一個人?”
李隆業點頭。
江風看著門外的影子,又問:“她最後的任務,是什麽?”
李隆業說:“她沒跟你說嗎?”
江風笑道:“她是你的人,她的嘴有多嚴,你不知道嗎?”
李隆業說:“你非要知道?”
江風點頭。
李隆業又問:“為什麽?”
江風也不瞞著,說:“我一直想知道,你為了我,到底賭上了什麽!”
李隆業說:“你素來聰明,不妨猜一猜。”
江風說:“你們帝王權謀,我如何猜得出來,王爺別為難我了。”
李隆業說:“既然是帝王權謀,不是更好猜了嗎?”
江風猶豫著說:“那些日子,我正病著。公主怕我行蹤敗露,也不許我見別人。後來,隱隱約約聽說,先帝是暴斃,死得蹊蹺。”
曆史上對李顯之死,莫衷一是。
最具權威的說法,是被自己的妻子韋後和女兒安樂公主毒害。
江風真的很想知道,在這件事情上,李旦父子扮演了什麽角色。
李隆業盯著江風看,他又升起那種奇怪的感覺。
他問:“你覺得呢?”
江風說:“我總覺得,不會是韋氏母女所為。”
李隆業問:“為什麽?”
江風說:“先帝對她們甚為寵愛,是她們的靠山。先帝駕崩,韋氏雖扶持了幼帝,但到底不如先帝在時。而且那時,她們也應該察覺到了王爺的籌謀,沒有萬全之策,貿然毒死先帝,實在得不償失。”
李隆業說:“可那時,先帝也已經不信任她們母女。將韋氏的羽翼,盡數拔除。她們以為大勢已去,所以才鋌而走險。”
江風搖著頭,說:“這更奇怪!先帝自來寵信她們,韋後和武三思那等親密,先帝亦不生疑。如何一夕之間,變了臉色?”
李隆業不說話。
江風補充了一句:“定是發生了,了不得的大事!”
竟然又被她猜中。
李隆業隻得解惑道:“先帝夜遊禦花園,聽到了安樂宮中侍女說的悄悄話。”
江風知道,這宮女必然是刻意等在那,讓李顯聽牆腳的。
“先帝當場口噴鮮血,暈死過去。等醒來後,就開始清除韋氏和安樂的黨羽。”李隆業繼續說。
“安樂著急了,所以毒死了父親?”江風問。
李隆業看著門外的影子,說:“她本來難下決斷,韋氏亦不允許。是阿恕,幫她下了決定。”
江風問:“如何幫?”
李隆業說:“其實很容易,準備好毒藥,遞到安樂手上。告訴她,隻需一滴,就可以毫無痛苦地死去。那時,她便可以取而代之,再現武皇盛世。”
江風沉默。
李隆業也沉默。
江風已經忘記了追問阿恕作用的初衷,是看李隆業為了保護她,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她將自己知道的一切,串聯起來,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
從神龍政變開始,到太子李崇俊起兵犯闕,再到安樂公主弑父殺君,看似是李顯一脈自相殘殺,可其實是李旦的兒子們步步為營。
先攛掇太子造反,使得李顯失去了儲君。
再挑撥帝後、帝女關係,一石二鳥,借刀殺人,將所有罪名全部推到韋氏母女身上。
李顯,幹幹淨淨地坐上九五至尊的寶座。
江風笑道:“昨日聽王爺提起,才知周太醫是我的救命恩人,請受我一拜。”
說著,盈盈一拜。
周太醫連忙作揖,說:“醫者仁心,姑娘客氣了。”
他昨昨日在李隆業這見到江風,回去便做了功課。
這才知道,半年之前他受三人托付,所救之人,雖然身份不高,也不總現於人前,可關於她的故事,卻不難打聽。
但凡古詩,都要有男女主角。
江風的故事,之所以引得眾人關注,也是因為她的兩個男主角,實在太引人矚目。
一個,自然是長安城最富美名的少年郎小,沈顧行。
倆人已談婚論嫁,卻被安樂公主截胡。
坊間關於這段三角戀有各種解讀,但主流認識還是認為江風是吉安縣主替身,沈顧行娶了正主,自然不要贗品。
可周廣作為沈顧行的知交好友,回頭去看,沈顧行成親那日,神色凝重,倒像死了老婆,一點不見新郎官的喜悅。
第二個主人公,自然是薛王爺了。
據說,薛王爺對江風用情至深,從涼州一路追到長安,最終抱得美人歸。
周廣混跡宮中,也是人精。
便又說:“姑娘要謝,便謝薛王爺吧。”
江風麵露疑惑,他是始作俑者,自己不怪他,已是佛心了。
周廣見江風,還似不知情。看了一眼李隆業,說:“姑娘傷重,薛王爺派小李將軍找微臣,讓微臣務必醫治好姑娘。”
江風意外,問道:“不是太平公主請的周太醫嗎?”
周廣回道:“微臣確實受王爺所托,隻不過公主身邊的芳草姑姑也來請。小李將軍便順勢說不必再提王爺。”
其實,同一天,沈顧行也親自登門了。
這些,周廣自然不能說。
送走周廣,江風看著笑吟吟的李隆業,說:“一傷一救,扯平了。”
李隆業搖著頭。
江風撒嬌道:“還要怎樣呢?”
李隆業說:“從前都是我不對,我總得搭進去這輩子,才算扯平。”
江風道:“油嘴滑舌。”
李隆業說:“本王真心,天地可鑒。”
江風道:“王爺之真心,不用天鑒地證,隻看你的表現。”
李隆業笑著說:“本王從來都是行動派。”
倆人說說笑笑,一抬頭,看到阿恕倔強的影子映在門外。
江風停了說笑,嚴肅地問:“阿恕說,當時她已是你們放在韋氏和安樂身邊,最後一個人?”
李隆業點頭。
江風看著門外的影子,又問:“她最後的任務,是什麽?”
李隆業說:“她沒跟你說嗎?”
江風笑道:“她是你的人,她的嘴有多嚴,你不知道嗎?”
李隆業說:“你非要知道?”
江風點頭。
李隆業又問:“為什麽?”
江風也不瞞著,說:“我一直想知道,你為了我,到底賭上了什麽!”
李隆業說:“你素來聰明,不妨猜一猜。”
江風說:“你們帝王權謀,我如何猜得出來,王爺別為難我了。”
李隆業說:“既然是帝王權謀,不是更好猜了嗎?”
江風猶豫著說:“那些日子,我正病著。公主怕我行蹤敗露,也不許我見別人。後來,隱隱約約聽說,先帝是暴斃,死得蹊蹺。”
曆史上對李顯之死,莫衷一是。
最具權威的說法,是被自己的妻子韋後和女兒安樂公主毒害。
江風真的很想知道,在這件事情上,李旦父子扮演了什麽角色。
李隆業盯著江風看,他又升起那種奇怪的感覺。
他問:“你覺得呢?”
江風說:“我總覺得,不會是韋氏母女所為。”
李隆業問:“為什麽?”
江風說:“先帝對她們甚為寵愛,是她們的靠山。先帝駕崩,韋氏雖扶持了幼帝,但到底不如先帝在時。而且那時,她們也應該察覺到了王爺的籌謀,沒有萬全之策,貿然毒死先帝,實在得不償失。”
李隆業說:“可那時,先帝也已經不信任她們母女。將韋氏的羽翼,盡數拔除。她們以為大勢已去,所以才鋌而走險。”
江風搖著頭,說:“這更奇怪!先帝自來寵信她們,韋後和武三思那等親密,先帝亦不生疑。如何一夕之間,變了臉色?”
李隆業不說話。
江風補充了一句:“定是發生了,了不得的大事!”
竟然又被她猜中。
李隆業隻得解惑道:“先帝夜遊禦花園,聽到了安樂宮中侍女說的悄悄話。”
江風知道,這宮女必然是刻意等在那,讓李顯聽牆腳的。
“先帝當場口噴鮮血,暈死過去。等醒來後,就開始清除韋氏和安樂的黨羽。”李隆業繼續說。
“安樂著急了,所以毒死了父親?”江風問。
李隆業看著門外的影子,說:“她本來難下決斷,韋氏亦不允許。是阿恕,幫她下了決定。”
江風問:“如何幫?”
李隆業說:“其實很容易,準備好毒藥,遞到安樂手上。告訴她,隻需一滴,就可以毫無痛苦地死去。那時,她便可以取而代之,再現武皇盛世。”
江風沉默。
李隆業也沉默。
江風已經忘記了追問阿恕作用的初衷,是看李隆業為了保護她,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她將自己知道的一切,串聯起來,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
從神龍政變開始,到太子李崇俊起兵犯闕,再到安樂公主弑父殺君,看似是李顯一脈自相殘殺,可其實是李旦的兒子們步步為營。
先攛掇太子造反,使得李顯失去了儲君。
再挑撥帝後、帝女關係,一石二鳥,借刀殺人,將所有罪名全部推到韋氏母女身上。
李顯,幹幹淨淨地坐上九五至尊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