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業終於收起笑意,說:“對不起。”
江風無奈:“你對付我時,又是威脅又是苦情,兵法謀略用得順溜,對付旁人,怎麽就不行了!”
李隆業撫摸她滿頭青絲,解釋道:“阿風,你那個九子奪嫡的故事,讓父皇很是憂懼。他如今就怕他的兒子重蹈覆轍,這個節骨眼上,三哥…不同意輕舉妄動。”
江風不說話了。
李隆業說:“我如今唯太子馬首是瞻,堂堂親王,也不能護你周全,隻得委屈你侍奉姑姑,抄寫這勞什子經書。”
江風揉著肩膀,說:“若我右手能執筆,再抄他一百遍也不在話下。”
李隆業又是一陣心虛,上手幫她揉著胳膊,說:“若我為尊,想來就沒人能為難你了。”
江風嗤笑一聲,說:“何為尊?你就是做了皇帝,也自然有皇後來管我。”
李隆業手上力度不減,說:“那我就封你做皇後,等你做了最尊貴的女人,就隻有你為難別人的。”
江風隻當他開玩笑,說:“我如今堪堪薛王未進門的側妃,就已風雨飄零。你若做了皇帝,我也得有命活著才行。”
李隆業不說話。
江風察覺出異樣來,回身。
他神思凝重。
江風心裏一驚,問:“你不是認真的吧?”
李隆業勉強笑道:“我認真地在想,怎麽護你周全,還得快活自在,不被人為難。”
江風放下心來,指著抄了那一半的經書,說:“現下就有一個辦法,你或者和娘娘商量,免了抄書。或者,你幫我抄了剩下的。”
李隆業笑道:“姑姑為尊,我不敢忤逆。小王還是乖乖地抄書吧。”
說著,竟然真的認真抄寫起來。
江風也不客氣,自顧坐在桌前的搖椅上,搖著團扇,吃著西瓜,好不自在。
落在李隆業眼中,這場景好生熟悉。
在涼州的花園裏,她也是這般模樣,吃西瓜背打油詩。
也是那天,他第一次吻了她。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她紅唇貝齒,又吃了西瓜,讓那個吻清甜誘人,讓他回味。
李隆業一時恍惚,情難自禁,油墨汙了紙箋。
他無奈,隻得換了紙,重新寫過。
江風的經書抄完,太平公主便又讓她像往常一樣,在跟前侍奉。
別人也倒罷了。
隻有崔湜來時,太平公主便有意讓倆人避開。
據不可靠消息,那日罰了江風之後,太平公主又狠狠地罰了崔湜。
也不知倆人在床上說了什麽,崔湜被太平公主用杯盞砸了腦袋,從床上踢下來。
所以,太平公主原諒了江風的同時,也饒過了崔湜。
不允許倆人見麵也能理解,畢竟狗咬狗,挺煩的。
江風在太平公主身邊耳濡目染了一個夏天,發現公主和太子兩方,鬥來鬥去也不過是在人、財、兵上爭奪。
蛋糕就那麽大,兩方利益就自然此消彼長。
所謂的零和博弈。
李隆基一方,在人、財兩件事上,並不冒進,基本都由太平公主勢力把持。
可在長安城的軍事力量上,李隆基寸步不讓,兩方難分伯仲。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太平公主在兵力上也有絕對的優勢。
北衙四衛盡數在太平公主手裏。
南衙十六衛一半以上是太平公主的人。
李隆基可以調動的兵力,隻有柳訥之和王毛仲兩部。
可在李隆基把高晦調入神武軍後,高晦把持神武軍,等於在太平公主鐵桶一般的北衙四衛,撕開了一道口子。
李隆基雖然仍處於劣勢,但照比從前,已是形勢大好。
這種情況下,太平公主竟然沒有反撲,隻象征性地同意了崔湜的意見,把竇鼎安插了進去。
這完全不符合太平公主的風格,她可是寸土必爭的。
事出反常,必有蹊蹺。
可這蹊蹺是什麽,江風很琢磨不透。
直到李隆業再次上山來看她,江風說出了自己的疑慮。
李隆業卻不當回事,敲著她的頭說:“怎麽?你還想姑姑真刀真槍地拚殺上來,才罷休嘛?”
江風總覺得哪裏不對。
李隆業卻不給她思考的機會,便要帶她下山。
江風這才發現,她來長安的第二個夏天,又一次一去不複返了。
太平公主見李隆業親自上山來接,不得已把返回長安的行程提前了兩天,隨著李隆業,浩浩蕩蕩地回了長安城。
江風回了江府,府內一切照舊,隻是沒有了她的母親。
她在世時,操持全家上下,是所有人的依賴。而她死後,似乎對任何人都沒有多大的影響。
她正坐在江母常坐的椅子上胡思亂想時,江佐走了進來。
也不是全無影響。
至少,江佐需要丁憂。
江佐也觸景生情,沉默了好久,才說:“母親生前,一直不放心你。她最不願你嫁給王爺。”
江風笑了說:“我和母親,上輩子世仇。所以這輩子,從來都想不到一塊去。”
江佐猶豫了一下,到底說:“扶柩回涼州,元和表弟前來祭拜母親。我這次看了他才知道,母親…確實為你籌謀了一個好人家。”
江風想起自己因為溫元和同母親起的爭執,心裏發堵,一時喘不上氣來。
江佐又說:“前幾天,薛王爺來拜會父親,說八月初六是好日子,要過來下聘。”
江風說:“父親高興壞了吧。”
江佐說:“居洛陽,位分等同王妃。在父親看來,也是一樁好姻緣。你莫怪他。”
江風笑著點頭。
江佐又說:“兄長今日,再問你一次,你可願嫁給薛王爺?你如果後悔,現在還來得及。”
江風“嗤”地笑出來,眼睛卻有淚光。
她說:“你們一個兩個的問我,要不要後悔。好像我不是嫁人,倒像赴難一般。”
江風說完,站起來,擦了淚,又是一張笑臉。
她說:“哥哥,路是走出來的,日子是過好的。王爺待我一片深情,我願傾力一試。”
江風無奈:“你對付我時,又是威脅又是苦情,兵法謀略用得順溜,對付旁人,怎麽就不行了!”
李隆業撫摸她滿頭青絲,解釋道:“阿風,你那個九子奪嫡的故事,讓父皇很是憂懼。他如今就怕他的兒子重蹈覆轍,這個節骨眼上,三哥…不同意輕舉妄動。”
江風不說話了。
李隆業說:“我如今唯太子馬首是瞻,堂堂親王,也不能護你周全,隻得委屈你侍奉姑姑,抄寫這勞什子經書。”
江風揉著肩膀,說:“若我右手能執筆,再抄他一百遍也不在話下。”
李隆業又是一陣心虛,上手幫她揉著胳膊,說:“若我為尊,想來就沒人能為難你了。”
江風嗤笑一聲,說:“何為尊?你就是做了皇帝,也自然有皇後來管我。”
李隆業手上力度不減,說:“那我就封你做皇後,等你做了最尊貴的女人,就隻有你為難別人的。”
江風隻當他開玩笑,說:“我如今堪堪薛王未進門的側妃,就已風雨飄零。你若做了皇帝,我也得有命活著才行。”
李隆業不說話。
江風察覺出異樣來,回身。
他神思凝重。
江風心裏一驚,問:“你不是認真的吧?”
李隆業勉強笑道:“我認真地在想,怎麽護你周全,還得快活自在,不被人為難。”
江風放下心來,指著抄了那一半的經書,說:“現下就有一個辦法,你或者和娘娘商量,免了抄書。或者,你幫我抄了剩下的。”
李隆業笑道:“姑姑為尊,我不敢忤逆。小王還是乖乖地抄書吧。”
說著,竟然真的認真抄寫起來。
江風也不客氣,自顧坐在桌前的搖椅上,搖著團扇,吃著西瓜,好不自在。
落在李隆業眼中,這場景好生熟悉。
在涼州的花園裏,她也是這般模樣,吃西瓜背打油詩。
也是那天,他第一次吻了她。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她紅唇貝齒,又吃了西瓜,讓那個吻清甜誘人,讓他回味。
李隆業一時恍惚,情難自禁,油墨汙了紙箋。
他無奈,隻得換了紙,重新寫過。
江風的經書抄完,太平公主便又讓她像往常一樣,在跟前侍奉。
別人也倒罷了。
隻有崔湜來時,太平公主便有意讓倆人避開。
據不可靠消息,那日罰了江風之後,太平公主又狠狠地罰了崔湜。
也不知倆人在床上說了什麽,崔湜被太平公主用杯盞砸了腦袋,從床上踢下來。
所以,太平公主原諒了江風的同時,也饒過了崔湜。
不允許倆人見麵也能理解,畢竟狗咬狗,挺煩的。
江風在太平公主身邊耳濡目染了一個夏天,發現公主和太子兩方,鬥來鬥去也不過是在人、財、兵上爭奪。
蛋糕就那麽大,兩方利益就自然此消彼長。
所謂的零和博弈。
李隆基一方,在人、財兩件事上,並不冒進,基本都由太平公主勢力把持。
可在長安城的軍事力量上,李隆基寸步不讓,兩方難分伯仲。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太平公主在兵力上也有絕對的優勢。
北衙四衛盡數在太平公主手裏。
南衙十六衛一半以上是太平公主的人。
李隆基可以調動的兵力,隻有柳訥之和王毛仲兩部。
可在李隆基把高晦調入神武軍後,高晦把持神武軍,等於在太平公主鐵桶一般的北衙四衛,撕開了一道口子。
李隆基雖然仍處於劣勢,但照比從前,已是形勢大好。
這種情況下,太平公主竟然沒有反撲,隻象征性地同意了崔湜的意見,把竇鼎安插了進去。
這完全不符合太平公主的風格,她可是寸土必爭的。
事出反常,必有蹊蹺。
可這蹊蹺是什麽,江風很琢磨不透。
直到李隆業再次上山來看她,江風說出了自己的疑慮。
李隆業卻不當回事,敲著她的頭說:“怎麽?你還想姑姑真刀真槍地拚殺上來,才罷休嘛?”
江風總覺得哪裏不對。
李隆業卻不給她思考的機會,便要帶她下山。
江風這才發現,她來長安的第二個夏天,又一次一去不複返了。
太平公主見李隆業親自上山來接,不得已把返回長安的行程提前了兩天,隨著李隆業,浩浩蕩蕩地回了長安城。
江風回了江府,府內一切照舊,隻是沒有了她的母親。
她在世時,操持全家上下,是所有人的依賴。而她死後,似乎對任何人都沒有多大的影響。
她正坐在江母常坐的椅子上胡思亂想時,江佐走了進來。
也不是全無影響。
至少,江佐需要丁憂。
江佐也觸景生情,沉默了好久,才說:“母親生前,一直不放心你。她最不願你嫁給王爺。”
江風笑了說:“我和母親,上輩子世仇。所以這輩子,從來都想不到一塊去。”
江佐猶豫了一下,到底說:“扶柩回涼州,元和表弟前來祭拜母親。我這次看了他才知道,母親…確實為你籌謀了一個好人家。”
江風想起自己因為溫元和同母親起的爭執,心裏發堵,一時喘不上氣來。
江佐又說:“前幾天,薛王爺來拜會父親,說八月初六是好日子,要過來下聘。”
江風說:“父親高興壞了吧。”
江佐說:“居洛陽,位分等同王妃。在父親看來,也是一樁好姻緣。你莫怪他。”
江風笑著點頭。
江佐又說:“兄長今日,再問你一次,你可願嫁給薛王爺?你如果後悔,現在還來得及。”
江風“嗤”地笑出來,眼睛卻有淚光。
她說:“你們一個兩個的問我,要不要後悔。好像我不是嫁人,倒像赴難一般。”
江風說完,站起來,擦了淚,又是一張笑臉。
她說:“哥哥,路是走出來的,日子是過好的。王爺待我一片深情,我願傾力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