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朝堂爭
王妃一身反骨,攜空間給反派添堵 作者:禾以悠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祈王望著皇上焦慮的模樣,勾唇一笑,“父皇,要不,讓人進來?”
“進來?朝堂之上豈是百姓能來的?若每個百姓都有事,朕豈不是包攬了他們的活?”皇上伸出手指向百官。
百官惶恐跪地:“皇上息怒。”
“皇上,剛剛侍衛說,若是皇上不宣召他便撞死在宮門,可想而知,一定是百姓求無所求,這才不得已前來宮門口。”
“若是皇上都不管這件事,怕是百姓要含冤而死啊,到時候鬧得人心惶惶,豈不是得不償失?”
“皇上,我們百官都在,一樁小小的案件,有何難事?”傅子恒跪在地上拱手道。
皇上點頭,“既然傅將軍都這樣說了,那就去把人帶進來!”
“是,皇上。”守門侍衛領命。
大理寺正卿惶恐的跪在地上,大冷天的,又大早上的,背後的汗水直流。
什麽冤案,要百姓鬧到皇宮來?
最近的冤案不都處理了嗎?
他越想心越不安,“皇上,微臣惶恐,微臣平日裏盡心盡職,絕對沒有想讓百姓喊冤的心。”
大夥此刻聽了這話,有些嗤之以鼻。
沒冤案,會來皇宮?
笑話。
皇上不語,定是這大理寺正卿沒管理好。
他冷哼一聲,
沒多久,宮門侍衛就領著一個衣著樸素的男子,走到大殿中來。
百官一個個都回頭看去,想知道什麽人膽子這麽大,越過重重阻攔,能去到宮門口。
“草民給皇上請安。”男子跪在地上,衝著上麵的帝王,重重的磕了個響頭。
頭重落地,發出砰的一聲,讓在場的百官唏噓不已。
當真是不要命了。
“你有什麽什麽冤什麽案,要去到宮門口以命相告?”皇上掰動拇指的手板,望著地上的男子。
“抬起頭來。”
男子揚起下巴,望著大殿中的皇上,開口道:“皇上,草民家人被冤枉多年,夜不能寐,本想著這輩子帶著罪惡下地獄再給族人賠罪。”
“可草民的女兒不遠萬裏前來認親,草民從未盡過一天的責任,草民的女兒告知草民,若是我不能伸張冤屈,會有更多人的與草民同樣的命運。”
男子堅韌的眼神,就連皇上都有些震撼,到底什麽樣的事情,讓他寧死也要見他。
“皇上,草民曾經也是飽讀詩書,知道今日之舉不應該,理應走府衙流程。”
“皇上,若是草民能通過府衙挽救家人的性命,草民早就一頭撞到府衙大門伸冤了。”
男子話音一落,大理寺正卿隨即站起,“胡鬧,本官何時不審判百姓的冤屈了?”
“本官一心向民,你怎能在陛下麵前胡亂造次本官?”
男子道:“大人,草民沒有說您不處理,而是草民這樁案件,您根本就沒有能力處理!”
大理寺正卿走到金鑾殿的正前方,跪在一邊,對著上麵的皇上拱手,“皇上,絕對不是如男子所說的那樣,微臣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這位公子,你說本官沒有能力,你倒是說說,本官怎就沒有能力了?”
墨祈天站在眼角帶著笑意。
作死。
“大人,草民沒有看不起您的意思。”
“你就是看不起本官!”大理寺正卿怒了,他可是進士出身,努力了多少年才坐上這個位置的。
居然敢在皇上麵前編排他。
他不服!
男子歎了一口氣,“大人真的要草民說?”
“說,今日百官都在,你若是不說,本官還說你故意來朝堂陷害本官的,那本官告你誹謗。”
男子無奈:“大人看著如今應當是三十左右吧?”
大理寺正卿正了正身,整理了一下朝服,揚了揚下巴,“三十二。”他是這個職位最年輕的大理寺。
“所以說,草民沒有看不起您的意思。”
“你——你分明就是看不起本官,不然怎就不敢說原因?”
“本官看,你一定是故意的,你倒是說說,你姓甚名誰,家住何方,有什麽冤情。”
“今兒個,本官就當著百官的麵,給你處理了!”太氣人了。
看不起誰!
皇上望著滿肚子委屈的大理寺正卿。
沒來由的手心冒汗,“你說,朕準了!”
“皇上,草民懇求皇上保護。”男子磕頭。
百官們看著他如此謹慎的模樣,不由得皺眉,金鑾殿上,眾多禦林軍,還需要皇上保護?
“你可知,你在說什麽?”
“草民怕萬一出狀況,連累了皇上,皇上還是讓禦林軍先進來。”
眾人嘩然。
皇上突然想起墨祈天給自己的信,不由得望向墨祈天的方向。
墨祈天裝作沒看見的四處觀察。
斟酌了兩下後,皇上還是以安全為由,讓禦林軍出來。
原本寬敞的大殿被禦林軍這麽一包圍,瞬間顯得狹小起來。
“你可以說了!”
大理寺正卿氣鼓鼓的,早就等不及了。
等著,一會他處理好了,他定要皇上給他治罪。
居然敢出動禦林軍打他臉!
“皇上,微臣要翻案,翻的是十六年前的案子。”
此話一出,大理寺正卿石化了。
他說什麽?十六年前?
皇上身子坐了坐。
原來是這一出。
他這四兒子,瞞得真好。
“十六年前,怕是……大人正在其他地方當值吧。”
大理寺正卿尷尬不已,一時不知該如何應答。
十六年前?
他和陸家郎兒在喝酒暢快呢……
太打擊了,實在是太打擊了!
他噘著嘴,張也不是,合也不是……
方尚書聽見十六年前,心裏咯噔一聲,這麽巧?
他伸長了脖子想去看男子的長相,可就是看不見。
“十六年前,草民不過是個讀書人,家中也算良好,父母恩愛,族人相親,可就在我們所有人沉浸在這份幸福中時,朝廷以草民家貪墨為由把草民家查封了。”
“最後在草民家裏搜出了貪墨的罪證,因為罪證不足以構成斬殺,所以草民全家被流放。”
安國公等人聽了這個話,怎麽感覺越聽越熟悉,不由得,幾人私下對望了一眼。
“姓甚名誰,家住何方?”
“草民是陸家人。”
“陸家?”皇上閉上了雙眼。
“是,皇上。”
“如今,你要翻什麽案,告什麽罪?”
“進來?朝堂之上豈是百姓能來的?若每個百姓都有事,朕豈不是包攬了他們的活?”皇上伸出手指向百官。
百官惶恐跪地:“皇上息怒。”
“皇上,剛剛侍衛說,若是皇上不宣召他便撞死在宮門,可想而知,一定是百姓求無所求,這才不得已前來宮門口。”
“若是皇上都不管這件事,怕是百姓要含冤而死啊,到時候鬧得人心惶惶,豈不是得不償失?”
“皇上,我們百官都在,一樁小小的案件,有何難事?”傅子恒跪在地上拱手道。
皇上點頭,“既然傅將軍都這樣說了,那就去把人帶進來!”
“是,皇上。”守門侍衛領命。
大理寺正卿惶恐的跪在地上,大冷天的,又大早上的,背後的汗水直流。
什麽冤案,要百姓鬧到皇宮來?
最近的冤案不都處理了嗎?
他越想心越不安,“皇上,微臣惶恐,微臣平日裏盡心盡職,絕對沒有想讓百姓喊冤的心。”
大夥此刻聽了這話,有些嗤之以鼻。
沒冤案,會來皇宮?
笑話。
皇上不語,定是這大理寺正卿沒管理好。
他冷哼一聲,
沒多久,宮門侍衛就領著一個衣著樸素的男子,走到大殿中來。
百官一個個都回頭看去,想知道什麽人膽子這麽大,越過重重阻攔,能去到宮門口。
“草民給皇上請安。”男子跪在地上,衝著上麵的帝王,重重的磕了個響頭。
頭重落地,發出砰的一聲,讓在場的百官唏噓不已。
當真是不要命了。
“你有什麽什麽冤什麽案,要去到宮門口以命相告?”皇上掰動拇指的手板,望著地上的男子。
“抬起頭來。”
男子揚起下巴,望著大殿中的皇上,開口道:“皇上,草民家人被冤枉多年,夜不能寐,本想著這輩子帶著罪惡下地獄再給族人賠罪。”
“可草民的女兒不遠萬裏前來認親,草民從未盡過一天的責任,草民的女兒告知草民,若是我不能伸張冤屈,會有更多人的與草民同樣的命運。”
男子堅韌的眼神,就連皇上都有些震撼,到底什麽樣的事情,讓他寧死也要見他。
“皇上,草民曾經也是飽讀詩書,知道今日之舉不應該,理應走府衙流程。”
“皇上,若是草民能通過府衙挽救家人的性命,草民早就一頭撞到府衙大門伸冤了。”
男子話音一落,大理寺正卿隨即站起,“胡鬧,本官何時不審判百姓的冤屈了?”
“本官一心向民,你怎能在陛下麵前胡亂造次本官?”
男子道:“大人,草民沒有說您不處理,而是草民這樁案件,您根本就沒有能力處理!”
大理寺正卿走到金鑾殿的正前方,跪在一邊,對著上麵的皇上拱手,“皇上,絕對不是如男子所說的那樣,微臣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這位公子,你說本官沒有能力,你倒是說說,本官怎就沒有能力了?”
墨祈天站在眼角帶著笑意。
作死。
“大人,草民沒有看不起您的意思。”
“你就是看不起本官!”大理寺正卿怒了,他可是進士出身,努力了多少年才坐上這個位置的。
居然敢在皇上麵前編排他。
他不服!
男子歎了一口氣,“大人真的要草民說?”
“說,今日百官都在,你若是不說,本官還說你故意來朝堂陷害本官的,那本官告你誹謗。”
男子無奈:“大人看著如今應當是三十左右吧?”
大理寺正卿正了正身,整理了一下朝服,揚了揚下巴,“三十二。”他是這個職位最年輕的大理寺。
“所以說,草民沒有看不起您的意思。”
“你——你分明就是看不起本官,不然怎就不敢說原因?”
“本官看,你一定是故意的,你倒是說說,你姓甚名誰,家住何方,有什麽冤情。”
“今兒個,本官就當著百官的麵,給你處理了!”太氣人了。
看不起誰!
皇上望著滿肚子委屈的大理寺正卿。
沒來由的手心冒汗,“你說,朕準了!”
“皇上,草民懇求皇上保護。”男子磕頭。
百官們看著他如此謹慎的模樣,不由得皺眉,金鑾殿上,眾多禦林軍,還需要皇上保護?
“你可知,你在說什麽?”
“草民怕萬一出狀況,連累了皇上,皇上還是讓禦林軍先進來。”
眾人嘩然。
皇上突然想起墨祈天給自己的信,不由得望向墨祈天的方向。
墨祈天裝作沒看見的四處觀察。
斟酌了兩下後,皇上還是以安全為由,讓禦林軍出來。
原本寬敞的大殿被禦林軍這麽一包圍,瞬間顯得狹小起來。
“你可以說了!”
大理寺正卿氣鼓鼓的,早就等不及了。
等著,一會他處理好了,他定要皇上給他治罪。
居然敢出動禦林軍打他臉!
“皇上,微臣要翻案,翻的是十六年前的案子。”
此話一出,大理寺正卿石化了。
他說什麽?十六年前?
皇上身子坐了坐。
原來是這一出。
他這四兒子,瞞得真好。
“十六年前,怕是……大人正在其他地方當值吧。”
大理寺正卿尷尬不已,一時不知該如何應答。
十六年前?
他和陸家郎兒在喝酒暢快呢……
太打擊了,實在是太打擊了!
他噘著嘴,張也不是,合也不是……
方尚書聽見十六年前,心裏咯噔一聲,這麽巧?
他伸長了脖子想去看男子的長相,可就是看不見。
“十六年前,草民不過是個讀書人,家中也算良好,父母恩愛,族人相親,可就在我們所有人沉浸在這份幸福中時,朝廷以草民家貪墨為由把草民家查封了。”
“最後在草民家裏搜出了貪墨的罪證,因為罪證不足以構成斬殺,所以草民全家被流放。”
安國公等人聽了這個話,怎麽感覺越聽越熟悉,不由得,幾人私下對望了一眼。
“姓甚名誰,家住何方?”
“草民是陸家人。”
“陸家?”皇上閉上了雙眼。
“是,皇上。”
“如今,你要翻什麽案,告什麽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