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接盤
我和美女上司淩正道趙麗然 作者:風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盧新明也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多年,而且為人狡猾,嗅到危機的來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事實上盧新明的感覺沒有錯,淩正道現在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這位盧市長,不過從何入手,淩正道一時卻還沒有主意。
邱鳳泉的拒不交代問題,在淩正道看來並不見得是件壞事。
為什麽不肯交代蘇集鎮的問題?原因恐怕也隻有一個,那就是邱鳳泉在蘇集鎮做的一些事情,比眼前他所麵對的問題更嚴重。
10.27事故,邱鳳泉雖然是主要責任人,可是處理結果,最多是雙開而已,不見得把他送進監獄去。
也可以說,邱鳳泉現在就是一種好死不如賴活著的心態,與許多被調查的官員一樣,在采取一種避重就輕的方法。
顯然從邱鳳泉口中是問不出什麽來的,最起碼短時間不會有結果。淩正道也不想和邱鳳泉幹耗,當天下午就返回了中平縣。
省視察組下午又要來中平縣,原因隻有一個,就是淩正道對田光明書記提到的,四千多下崗職工問題。
這四千多人都是中平縣的主要生力軍,所以淩正道是很希望把這些人留在中平縣的。
怎麽才能把人留住?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大家都是要吃飯過日子的,中平縣沒有了工作,那就隻能外出謀生路了。
這就需要為這即將流失的四千多人,創造一個吃飯過日子的環境。
同樣沒有多少人願意拋妻棄子,背井離鄉,如果家鄉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普通老百姓也沒有多少想走出去的。
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地域間的貧富差距,人與人之間的貧富差距,正在讓經濟發展走上一條畸形的道路。
這種現狀必須要改變,不然未來的發展將會呈現出嚴重的資本化問題,接連引發通貨膨脹造成的經濟危機,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八十年代初,偉人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改革政策,的確有一部分人真的先富了起來,可是絕大部分人卻沒有富起來。
年年遞增的gdp背後,拖後腿的人實在太多了。
當然能不能富起來,很多時候也有個人原因,但是這並不是主要因素。真正的原因就是社會資源失衡,讓關係門路,成了富起來的資本,這就是失衡!
改革開放三十年所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可是這三十年的發展背後,卻存在著太多太多的問題,甚至已經讓當官必貪成為了一種常態。
淩正道自認為自己沒有那種可以扭轉乾坤的能力,其實任何人,也不可能憑一己之力就能改變現狀。
可是麵對成州市,麵對中平縣的現狀,淩正道卻必須要去改變,不然那就是他的失職!
“地方基層的幹部中,就是太缺少像淩正道這樣有責任心的人。”這是田光明對淩正道的評價,也是他在來成州市,對省委李書記說過的一句話。
……
中平縣東開發區福隆公司澱粉廠,這個被列為省重點項目的澱粉加工廠,在經曆了10.27事故後,已經全麵停產了。
同樣在建的三期項目也隨之叫停,留下隻是一片片未完工的廠房,以及孤零零豎立的數架塔吊機。
省視察組再次來到福隆澱粉廠項目工地,陪同的人員有成州副市長胡展程,中平縣縣長趙正義,以及副書記淩正道等一種縣市官員。
“可惜了這麽一片地方。”看著原本蒸蒸日上的福隆澱粉廠,突然間就敗落了下來,田光明不由感歎。
陪同的縣市官員都沒有說話,這麽棘手的事情,誰也不想去麵對。
“趙縣長,你覺得下一步,這個福隆澱粉廠該怎麽走下去?”田光明把目光落在趙正義的身上。
“對於這福隆澱粉廠的事,我們縣委縣政府會進行係統的開會研究……”
“有事就開會,難道你這個縣長,一點兒想法都沒有嗎?”田光明冷聲打斷了趙正義的話。
向來喜歡躲事的趙正義,麵對田光明也很是頭疼,因為這位領導根本就不給他躲的機會。
“是有一些初步想法,我的建議是將福隆澱粉廠對外招商收購……”
“收購,你覺得投資商腦子都進水了嗎?這麽一堆爛攤子,誰犯傻了會收購?”
田光明書記的話說的沒錯,福隆澱粉廠完全是扯虎皮做大旗,什麽省內最大的澱粉加工廠,完全就是一副空殼。
那些落伍的生產設備,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賣廢鐵,人家估計都嫌沉。就這麽一個幹賠錢的買賣,傻子都不會接盤的。
趙正義被田光明訓的那是一個心驚肉跳,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趙縣長,如果你沒有能力當這個縣長,最好是馬上辭職!”
田光明嚴厲地說完這句話,便又看向胡展程,“老胡,你以前是中平縣委書記,談談你的看法吧。”
胡展程點了點頭,態度很是認真地說:“福隆澱粉廠的現狀的確很難,但是這地方不能空下來,這會對中平縣開發區建設造成一定影響的。”
“說重點吧。”田光明就是那種不管原因,隻管結果的人。
胡展程也算是了解田光明,便點頭又說:“我的看法是,福隆澱粉廠不能就這麽停工,應該繼續生產,在生產中尋求改製。”
福隆澱粉廠都這樣了還要繼續生產,這無疑是飲鴆止渴,最後造成一係列惡性循環。然而這卻是一個辦法,目前許多地方支柱企業,就是在進行這種飲鴆止渴的惡性循環。
“問題就是改製,該怎麽改呢?”田光明繼續問胡展程。
“這個我個人覺得,淩正道書記最適合負責這件事,可是說在成州地區,淩書記的經濟發展觀念是最為出色的,如之前成州市老工業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胡展程竟然把淩正道給捧了出來,還特別提到了之前的成州老工業區改造成果。
然而成州市老工業區的情況,卻與中平縣福隆澱粉廠的現狀有很大不同。
老工業區屬於時代的落後產物,可以說有比無要好。可是中平縣的福隆澱粉廠,那可是支柱產業,不能輕易地就這麽沒了。
再者說了,論格局老工業區位於地區市,占據地理優勢,新建新北區後可以迅速崛起。位於中平縣的福隆澱粉廠,卻沒有任何的優勢,唯有繼續前行才是出路。
可是這麽一副爛攤子,該怎麽挑起來,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田光明其實心裏早有了想法,他已經打算把這都重擔放在淩正道身上,這倒不是田書記要給淩正道施加什麽壓力,而是淩正道主動要求接盤的。
之所以要問胡展程和趙正義的建議,不過是田光明在表麵自己支持淩正道的態度罷了。
福隆澱粉廠這爛攤子,最終歸屬是中平縣委縣政府,因為沒有冤大頭接這個盤,隻能你當地政府自行解決。
福隆公司未來的總經理,就要由淩正道這個縣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來兼任了。這不是領導給淩正道安排的,而是他自己要求的。
可以說淩正道又一次做了蠢事,任誰都能看出,福隆澱粉廠是沒有救的,他這樣做無疑就是吃力不討好。
淩正道沒有想過在這件事情上討好,他之所以主動挑大粱,原因就是要做到“盡職”兩個字。
事實上盧新明的感覺沒有錯,淩正道現在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這位盧市長,不過從何入手,淩正道一時卻還沒有主意。
邱鳳泉的拒不交代問題,在淩正道看來並不見得是件壞事。
為什麽不肯交代蘇集鎮的問題?原因恐怕也隻有一個,那就是邱鳳泉在蘇集鎮做的一些事情,比眼前他所麵對的問題更嚴重。
10.27事故,邱鳳泉雖然是主要責任人,可是處理結果,最多是雙開而已,不見得把他送進監獄去。
也可以說,邱鳳泉現在就是一種好死不如賴活著的心態,與許多被調查的官員一樣,在采取一種避重就輕的方法。
顯然從邱鳳泉口中是問不出什麽來的,最起碼短時間不會有結果。淩正道也不想和邱鳳泉幹耗,當天下午就返回了中平縣。
省視察組下午又要來中平縣,原因隻有一個,就是淩正道對田光明書記提到的,四千多下崗職工問題。
這四千多人都是中平縣的主要生力軍,所以淩正道是很希望把這些人留在中平縣的。
怎麽才能把人留住?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大家都是要吃飯過日子的,中平縣沒有了工作,那就隻能外出謀生路了。
這就需要為這即將流失的四千多人,創造一個吃飯過日子的環境。
同樣沒有多少人願意拋妻棄子,背井離鄉,如果家鄉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普通老百姓也沒有多少想走出去的。
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地域間的貧富差距,人與人之間的貧富差距,正在讓經濟發展走上一條畸形的道路。
這種現狀必須要改變,不然未來的發展將會呈現出嚴重的資本化問題,接連引發通貨膨脹造成的經濟危機,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八十年代初,偉人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改革政策,的確有一部分人真的先富了起來,可是絕大部分人卻沒有富起來。
年年遞增的gdp背後,拖後腿的人實在太多了。
當然能不能富起來,很多時候也有個人原因,但是這並不是主要因素。真正的原因就是社會資源失衡,讓關係門路,成了富起來的資本,這就是失衡!
改革開放三十年所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可是這三十年的發展背後,卻存在著太多太多的問題,甚至已經讓當官必貪成為了一種常態。
淩正道自認為自己沒有那種可以扭轉乾坤的能力,其實任何人,也不可能憑一己之力就能改變現狀。
可是麵對成州市,麵對中平縣的現狀,淩正道卻必須要去改變,不然那就是他的失職!
“地方基層的幹部中,就是太缺少像淩正道這樣有責任心的人。”這是田光明對淩正道的評價,也是他在來成州市,對省委李書記說過的一句話。
……
中平縣東開發區福隆公司澱粉廠,這個被列為省重點項目的澱粉加工廠,在經曆了10.27事故後,已經全麵停產了。
同樣在建的三期項目也隨之叫停,留下隻是一片片未完工的廠房,以及孤零零豎立的數架塔吊機。
省視察組再次來到福隆澱粉廠項目工地,陪同的人員有成州副市長胡展程,中平縣縣長趙正義,以及副書記淩正道等一種縣市官員。
“可惜了這麽一片地方。”看著原本蒸蒸日上的福隆澱粉廠,突然間就敗落了下來,田光明不由感歎。
陪同的縣市官員都沒有說話,這麽棘手的事情,誰也不想去麵對。
“趙縣長,你覺得下一步,這個福隆澱粉廠該怎麽走下去?”田光明把目光落在趙正義的身上。
“對於這福隆澱粉廠的事,我們縣委縣政府會進行係統的開會研究……”
“有事就開會,難道你這個縣長,一點兒想法都沒有嗎?”田光明冷聲打斷了趙正義的話。
向來喜歡躲事的趙正義,麵對田光明也很是頭疼,因為這位領導根本就不給他躲的機會。
“是有一些初步想法,我的建議是將福隆澱粉廠對外招商收購……”
“收購,你覺得投資商腦子都進水了嗎?這麽一堆爛攤子,誰犯傻了會收購?”
田光明書記的話說的沒錯,福隆澱粉廠完全是扯虎皮做大旗,什麽省內最大的澱粉加工廠,完全就是一副空殼。
那些落伍的生產設備,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賣廢鐵,人家估計都嫌沉。就這麽一個幹賠錢的買賣,傻子都不會接盤的。
趙正義被田光明訓的那是一個心驚肉跳,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趙縣長,如果你沒有能力當這個縣長,最好是馬上辭職!”
田光明嚴厲地說完這句話,便又看向胡展程,“老胡,你以前是中平縣委書記,談談你的看法吧。”
胡展程點了點頭,態度很是認真地說:“福隆澱粉廠的現狀的確很難,但是這地方不能空下來,這會對中平縣開發區建設造成一定影響的。”
“說重點吧。”田光明就是那種不管原因,隻管結果的人。
胡展程也算是了解田光明,便點頭又說:“我的看法是,福隆澱粉廠不能就這麽停工,應該繼續生產,在生產中尋求改製。”
福隆澱粉廠都這樣了還要繼續生產,這無疑是飲鴆止渴,最後造成一係列惡性循環。然而這卻是一個辦法,目前許多地方支柱企業,就是在進行這種飲鴆止渴的惡性循環。
“問題就是改製,該怎麽改呢?”田光明繼續問胡展程。
“這個我個人覺得,淩正道書記最適合負責這件事,可是說在成州地區,淩書記的經濟發展觀念是最為出色的,如之前成州市老工業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胡展程竟然把淩正道給捧了出來,還特別提到了之前的成州老工業區改造成果。
然而成州市老工業區的情況,卻與中平縣福隆澱粉廠的現狀有很大不同。
老工業區屬於時代的落後產物,可以說有比無要好。可是中平縣的福隆澱粉廠,那可是支柱產業,不能輕易地就這麽沒了。
再者說了,論格局老工業區位於地區市,占據地理優勢,新建新北區後可以迅速崛起。位於中平縣的福隆澱粉廠,卻沒有任何的優勢,唯有繼續前行才是出路。
可是這麽一副爛攤子,該怎麽挑起來,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田光明其實心裏早有了想法,他已經打算把這都重擔放在淩正道身上,這倒不是田書記要給淩正道施加什麽壓力,而是淩正道主動要求接盤的。
之所以要問胡展程和趙正義的建議,不過是田光明在表麵自己支持淩正道的態度罷了。
福隆澱粉廠這爛攤子,最終歸屬是中平縣委縣政府,因為沒有冤大頭接這個盤,隻能你當地政府自行解決。
福隆公司未來的總經理,就要由淩正道這個縣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來兼任了。這不是領導給淩正道安排的,而是他自己要求的。
可以說淩正道又一次做了蠢事,任誰都能看出,福隆澱粉廠是沒有救的,他這樣做無疑就是吃力不討好。
淩正道沒有想過在這件事情上討好,他之所以主動挑大粱,原因就是要做到“盡職”兩個字。